匿名
发表于 2020-8-6 18:24:28
凶手是石广生人物分析:从死者头部的伤来看,凶手应该是一个右撇子,因为扳手较重,本能都会用惯用手,通过足迹可以判断出,死者身高一米七以上,体重中等,那就可以排除女性王,汪有不在场证明,而且体重偏重,然后就是金和石广生,金在被询问的时候,用左手扶眼镜框,手上有墨水,说明是左撇子,基本排除嫌疑,由此看出凶手是石广生。


疑点解释,文中有提到过,我们无法判断死者究竟从几楼坠落,说明死者很有可能不是在601掉下去的,保安有说过,敲门的时候听到木头掉在地上的声音,后来还发现了绳子(绳子可以爬到五楼),这就说明死者是在501坠楼的。死者进电梯到死亡,根本没有一小时,法医说过死者头部的伤和喝的酒,足以让死者昏迷一小时,很明显,死者的伤不是那时候弄的。
死者坠楼的时候已经昏迷,凶手是去了死者家才打昏死者(不然死者一个小时后一定会醒),所以说死者坠楼的时候还是昏迷的。
案件还原

案发当晚,死者于20点15分25秒进入电梯,20点15分45秒左右,他从电梯中走出来,回到自己的家,打扫好卫生(房间很干净)。正当死者在家门旁边的矮书柜前整理钱包时,凶手石广生用扳手从后面击打死者的后脑勺和右前额,(所以死者的钱包外侧和内侧都会有血迹)。死者虽然被突然袭击,但还是反抗了几下,因此现场会留下打斗的痕迹,矮书柜前也会有死者的零星血迹,再加上凶手为了误导警方,让他们以为601才是真正的案发现场,就故意把601弄得很乱,因为死者有轻微洁癖,不可能把家弄的那么乱,凶手想让警方误认为这里就是案发现场。随后凶手拿出从自己家中带来的登山绳,一端绑住死者宿舍的内侧门把手上的门锁扣,一端绑住死者皮带的尾端,将他从六楼吊到五楼。然后用一个塑料衣夹和几个阳台的木衣架固定住门把手的反锁旋钮上的那一端绳子,一切完成之后悄悄离开,在六楼的电梯门前扔下死者的钥匙包,搭电梯回到12楼。保安从紧急楼梯走到6楼时(因为保安巡楼走的是紧急楼梯,而凶手搭乘到12楼的是电梯),所以两人没有碰到,保安发现了电梯门前的钥匙包,就像凶手所预料的那样,保安先是敲了金宿舍的门,发现钥匙包不是金的后,又敲了死者宿舍的门,就是这样触发了凶手所制造的密室机关,门把手上的反锁旋钮那一端的绳子瞬间变形,导致门被反锁,然后从门把手上脱落,塑料衣夹和那几个木衣架掉在地上(所以保安听见了木头掉在地上的声音),阳台栏杆上的绳子断裂,死者从5楼坠下,同时门把手上的那一端绳子受向后拉力的作用,往后甩,所以被扯到了阳台栏杆。所以死者的家门被反锁了。
疑点:死者家中藤编小盘子里装的就是凶手用来引诱保安的那个钥匙包
还有501宿舍内的大量陈旧足迹,这并不是什么人看房时留下的,应该是凶手以前在观察501宿舍的构造时留下的,可见凶手是预谋杀人。
曹被警察询问的时候,思考的应该也是石广生是凶手,所以突然站起来碰到东西发出乒乒乓乓的声音,毕竟是熟人。
匿名
发表于 2020-8-6 18:27:04
1.凶手应该是金肖戋

2.动机是——为他那个冒名顶替上大学后自杀的哥哥报仇。案件中提到金肖戋家里面看起来空荡荡的没什么装饰,但是偏偏带着一个照片在家里面,发现了几点:

①金肖戋的关注点不在于这里(生活或者是学校生活)。

②说明了照片里面的另外一个人(比他大一岁的哥哥)对他的重要性(这也就是他的动机)。

③用来表示一种怀念或者说告诉自己不能忘记他。

④李聃说过,“另外一个小男孩就仿佛像玻璃的倒影一样”这说明了金和他哥哥长的很像,听说提到了玻璃,这也是让我判断是金是凶手的线索之一!

另外推出⑤“那天等电梯的时候碰见唐老师。他喝的很醉,(说明他已经意识模糊了),一见到我就抓住我的手说‘乡巴佬没见识。这么点事就寻死觅活,活该(这里成了金的一根刺因为害死哥哥的罪魁祸首就在眼前)’同时死者还越骂越难听”

⑥这也就是金虽然恐高明知道12345楼有空房间也要住在六楼的原因之一,因为他要接近死者观察他的习性,到底是谁导致了。冒名顶替上学的。

⑦案件有题出有发现足迹,为男性,身高一米七以上。同时金的身高是一米七五 ,男性,符合条件。

⑧右前额,有两点可能性,第一,死者自己砸的自己(这个应该不可能)第二点就是凶手是左撇子(金肖戋下意识用左手推眼镜,同时左手写字,说明他是左撇子,符合条件)

3.作案过程:

8点15分,死者乘电梯进入六楼,到达自己房间时,又遇到了金肖戋,金好心扶他进屋。(也有可能是凶手尾随,或者更早之前埋伏在死者家里面的说法),由于死者喝醉了,应该很醉,因为血液里的酒精浓度很高,所以死者当时可以已经出现了混乱,又一次把,金肖戋当作他哥哥,同时还在埋怨他哥哥寻死觅活,该死。金肖戋十分愤怒(自己最爱的人不仅被害死,还被辱骂),于是一气之下,拿起扳手。砸向他他的后脑勺(因为死者再开门后直接进来是背对凶手的)。砸之后,他回过头来,还在骂骂咧咧  ,听说和凶手扭打了起来(打的应该不激烈)死者属于下风,金又用力砸了他的右前额,死者昏迷了过去,所以才有血液滴在矮书柜前。然后金设计死者成跳楼自杀有两个可能。

第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他哥哥是跳楼自杀的,所以他想要唐的死法和他哥哥一样,也算是为了哥哥报仇,这也就是为什么题目是《多余的密室》的原因。第二可能是为了排除自己的嫌疑,制造不在场证明。

手法:应该是和他家里面的升降衣杆有关,保安捡的钥匙包是金手法的一环,是金放的,目的是让保安和补课的学生一起“帮”他制造不在场证明,同时他故意让保安去敲死者的门,这样他就有借口去用升降机放死者掉下楼,也就是说从八点半开始死者就一直都被绑在金的机关上。同时死者是在保安敲门十秒钟后,才发现死者的,所以很有可能,死者是在金回到房间后利用他的手法也就是他家的升降衣杆。绑在栏杆上的绳子,应该是和绑衣架上连在门手抦上的。

题外话:

壮年是45~59岁,同时案件里面说到,死者是在壮年时婚内出轨的,而王凤白又入职七年了。如果王单单是死者说她和汪掍泉有染,她就这么不喜欢死者的话这基本是不可能的。而且死者曾有一次对她们说过如果王和汪幽会时被发现,主要全部都往一个人身上泼脏水就可以了,所以推测死者壮年时的出轨对象很有可能是王白凤。

其他部分:

手动衣杆根绳子内部分应该是有一个跟杠杆原理差不多的,就是把他绑在上面,然后用一杆利用这两点,然后他摆出捉那些东西的话,应该也是,就是一个回旋的那种设计结构,再加上他是运用它的,它是应用数学,也就是说他数学比较好,于是说他逻辑方面,设计方面加上那些东西的话,这一点他也是符合条件的。

然后还有那个保安在电梯前捡到了那个钥匙包,应该是金肖戋自己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去让那个保安去敲门,因为保安巡楼的时间线,还有地点是固定的,也就是说,他知道保安会在那个时间那个点去敲他的门,这是他诡计的一部分。然后敲完门之后的话是,也就是他有借口去跟他学生说,他离开一下,之后,他不仅去给保安开了门,还在他后面去摇动那个手动衣杆就让死者掉下去,这也就是为什么保安去601敲门,十几秒之后,郑大同发现谭谭教授尸体的原因,因为他是在那个时候才被凶手也就是金肖戋放下去的,拿那个她的手法跟升降衣杆有关。

还有就是因为601跟602,他们阳台间隔不大,所以它那个绳子可以丢过去,就不需要有攀爬的痕迹,她是用那个登山的绳子把他吊在那里,有一个激光设计搞了一下,那个衣杆绳子就自动收回去,所以说那个灯身绳应该还在他家里面,如果去检查他衣杆的话,应该还会发现一些线索。

就是门口矮书桌内堆东西的话,也和诡计有关,他那个锁是一边压的话,两边都会下去的那种锁,也就是说肯定有东西绑在那个锁上面,他当时就是故意掉那个保安过去一起开门就是暗下来,然后就会那个,这也是为什么他一定要去开门敲门的原因之一。
匿名
发表于 2020-8-6 18:27:40
引用
只知道足迹主人应为男性,身高1米7以上,体重中等。矮书柜前方地面上发现的少量血迹属于死者,扳手上的血迹也属于死者。扳手把手上没有指纹。死者钱包外部及内侧均沾有血迹,但外部血迹较少,内侧血迹则来自于被夹在钱包内的一把沾满死者血迹的钥匙,已确认是死者家大门钥匙,也因此钱包内的血迹大致呈现为钥匙的形状。钥匙上只有死者的普通指纹以及右手血指纹,钱包上只有死者的普通指纹以及左手部分指头的血指纹。死者坠楼时裤子上系着皮带。皮带上靠近尾椎的一节有被用力拉扯导致严重外翻变形的情况,上面还附着着一些疑似登山绳材质的纤维


        可知凶手进门后在书柜处直接用扳手攻击了死者,但是并不致死。然用登山绳缠在皮带将死者坠楼。之后人掉下必会引来保安堵门。阳台没有攀爬痕迹。保安来时反锁旋钮锁上,但是凶手已经不在里面。因为死者会晕的时间较久,凶手应该做了延时坠楼的装置。现场并没有登山绳,凶手需要将绳子回收才行。这样一来,凶手可能做了让反锁旋钮锁上同时让死者坠楼的东西。
        认为凶手是金肖戋,掉地上的钱包也应是他放的,还利用网课做不在场证明,用了衣夹晾衣架等犯案,因为恐高他无法通过阳台行动,才会用这么复杂的手法。具体细节真没时间码了。。。
匿名
发表于 2020-8-6 18:28:43
我认为凶手是金肖戋,因为死者受伤的地方有一个地方是右额头,哦,又因为根据金肖戋写字方法得知他是一个左撇子,因此右额头会受到攻击。而且那张电影票,下边那节没有撕掉,得知她并没有去看电影,因此有着很长的时间去进行作案,所以我认为凶手是这个人
匿名
发表于 2020-8-6 18:29:29 | 2020-8-6 18:36编辑
分析与推理
1. 事件概况与时间线
结合警方调查和监控记录,容易还原案发前后的相关时间线:
死者(唐学博)在20:00前,可能按照既往习惯,去固定的餐厅吃饭,小酌几杯。随后,死者在20:15进入电梯,随后回到家;再往后直到20:57坠楼,被保安发现。所以,在20:15到20:57这段时间内,死者被人袭击,并最后坠楼。因此,对嫌疑人时间线的关注,重点也是放在8点到9点之间
18:30左右,王凤白和汪琨泉离开宿舍楼,出外面吃饭;相亲对象可以确认,他们至少到21:00后才会动身回来(他们9点才吃晚饭,相亲对象能作证)。汪琨泉在10点才能回到宿舍,这一点相亲对象方的妈妈可以作证;而王凤白当晚还看了电影,回到宿舍的时间更晚,相亲对象可以作证。
19:00左右,曹一鸣和石广生一起做实验,随后一起吃吃饭。20:00前,曹一鸣回到了宿舍的家中,独自在家;而石广生则去了办公室,直到9点后才离开办公室(监控为证,他发的短信也可以佐证)。
19:40左右,金肖戋回到宿舍,随后有50分钟的空白期。20:30,他开始给学生上视频课。同时,在20:30左右,保安吴志华顶替郑大同巡逻宿舍楼;吴志华巡逻到6楼时,还没到9点。大约20:57,保安吴志华在6楼看到钥匙包,并因此敲金肖戋的门,金肖戋去开门,且离开视频画面2分钟左右。金肖戋打发吴志华去问唐学博后,曾返回602自家房子里。吴志华在601敲门的时候,也是死者唐学博坠楼的时间点。金肖戋听到吴志华在601房门口的动静,再次走出来,和保安吴志华一起试着推601的门。之后,金肖戋返回房间视频画面前,给学生上课直到21:15。
保安在20:30后进入宿舍楼,而且从12楼开始巡逻,每一层都有保安打卡点,应该能记录保安巡逻的时间。所以,本案中,保安是没有时间作案的,排除保安吴志华和保安郑大同参与行凶的可能。而他们的证词也是可信的。
根据时间线可以推知,各位嫌疑人中,在20:15-20:57之间,只有唐学博、曹一鸣、金肖戋在宿舍内。所以,袭击唐学博的,只可能是曹一鸣、金肖戋或唐学博(譬如因为某种原因自残),他们便是本案的嫌疑人

2.现场痕迹与凶手推定
警方在601房间内找到不属于死者的新鲜足迹,判定足迹主人为男性,身高1米7以上,体重中等。(默认警方结合足迹印记大小和现场其他痕迹进行综合还原,给出来性别、身高、体重的信息都是真实可信的)
嫌疑人当中,曹一鸣的身高刚好170cm,但体重是74kg,算出他的BMI(体重/身高平方)是25.6,按照亚洲标准,这是I度肥胖的范畴(而不是体重中等);即使按照国际标准,这也是超重的范畴(不是体重中等)。所以,警方的这条判断,可以大概率排除曹一鸣的嫌疑。而另一个嫌疑人金肖戋,身高体重都和警方的这一条判断吻合。
结合之前的时间线,以及现场非死者的新鲜足印,可能的凶手只有金肖戋,或者未被警方注意到的隐藏人。

3. 死者伤痕与推凶佐证
除了坠落引起的致命伤外,死者头上还有两处钝器伤,凶器是留在现场的扳手。头上的两处钝器伤,一处在后脑勺,另一处在右前额。法医证明:后脑勺击伤比较严重,死者会昏迷1个小时以上。
另一方面,死者的钱包和钥匙有血迹,也只有死者的指纹。提示死者在受伤后,曾摸过伤口,并且之后摸过自己的钥匙和钱包。
所以,合理的情景是:凶手第一下先击打唐学博的右前额,随后中间有段间隔期,唐学博曾醒过来,摸了钱包钥匙,随后凶手击打了他第二下,打在后脑勺,死者将昏迷至少一个小时。(即,死者在后脑勺重击后直到死前,都是昏迷不醒的状态)
这里需要确定:两次击伤及布置坠楼现场的是同一个人。如前所述,现场除了死者的足迹外,只有一个新鲜足迹,且与曹一鸣不吻合。案发期间在宿舍楼的只有金肖戋和曹一鸣。所以没有第三个人进入过601房,所以两次击伤及布置坠楼现场的,都是同一个凶手。
最后,前额的击伤,其实也指向了凶手。因为部位是在右前额,凶器是短小的扳手。凶手大概率是个左撇子,迎面使用扳手,击打了死者的右前额。
而在嫌疑人中,问访金肖戋时提到过的原文:
“我哥8岁,我7岁。”说着,金肖戋抬起左手推了推眼镜。
“咦,金老师,你手怎么了?”孟轲指着金肖戋的手问道。
金肖戋顺势把手翻过来看了眼:“可能是刚才写字蹭到墨水了。你们先坐,我去洗干净。”

这段话表明,金肖戋左手沾上了墨水,所以金肖戋会用左手写字,他是个左撇子。这也是对金肖戋的指证。

4. 时间控制与不在场证明的破解
如前分析,根据现场痕迹及时间线推断,金肖戋极可能就是杀死唐学博的凶手(除非还有个身体特征相近的,未被警方发现,未被监控见到过的第三人)。
若以金肖戋是凶手为前提,进行演绎,很多事情及巧合或疑点,便会变得顺理成章。而在我们进行演绎之前,先罗列一下本案当中的主要巧合/疑点:
(1)疑点:保安恰好在6楼捡到了一个钥匙包,而且还是个无主的钥匙包。
(2)巧合:唐学博回家的时间几乎是固定的,保安巡楼的时间是固定的,金肖戋视频教学的安排是固定的。而唐学博恰好在保安巡楼期间死亡。
(3)巧合:更细致点,在保安恰好敲开602房间后,在敲601房门期间,唐学博恰好坠楼。
演绎:金肖戋摸清了唐学博的生活规律,也知道保安的巡楼规律,同时结合自己的视频课,想到了为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明的杀人手法。他在20:30之前,打晕了唐学博,并且利用绳子和601及602的阳台,将死者挂在阳台外(具体手法后面再分析)。随后,金肖戋故意在6楼的电梯前的地板上放一个新买的钥匙包,引导保安来敲门寻主。20:57,保安果然来敲开602的房门(根据地图,保安就近原则,会先问602再问601),金肖戋有借口离开视频课的镜头,去给保安开门。随后,金肖戋让保安去问601的唐学博,自己则回到了房间。金肖戋回到房间时,并没有马上回到视频课的镜头前,反而是去了自家602的阳台,将挂在601外面的唐学博放了下去,唐学博坠落。这也恰好是保安得知唐学博坠楼的时机,所以保安敲门大喊。金肖戋趁机再出来和保安汇合,在外面停留了一下。随后,金肖戋才回到视频课的镜头前,继续给学生讲课。

5. 行凶情景与延时坠楼的手法(该手法也佐证凶手是601比邻房间的人)
如前述,金肖戋在20:15过后不久,就敲开唐学博的家门,并且把唐学博敲晕。随后唐学博曾经醒来过,摸过钥匙和钱包(那时候金肖戋可能暂时离开客厅,去阳台布置);但很快,金肖戋返回客厅,看到醒过来的唐学博,便第二击敲中他的后脑勺,让唐学博昏迷。
两次敲击能给到的提示是:凶手并不想直接击杀了唐学博,而只想把他打晕,让他在9点左右才坠楼是死亡。只要死亡时间是9点,金肖戋就有很充分的不在场证明,这是凶手的目的。所以第一击的时候,金肖戋为了避免打死了唐学博,控制了力度,但导致唐学博第一击没有昏迷得很彻底,所以间中短暂地苏醒过。之后金肖戋才第二击打他的后脑勺(这一击造成的伤势已经稍微严重了点,但还好,它仍不是致命伤,凶手不在场证明的计划仍可继续)。
而在打晕了唐学博后,凶手的行动是怎样的呢?我们先看相关痕迹:
(1)阳台上有根绳子,能够垂到下一层,所以绳子估计有2-3米。死者皮带尾椎部有拉扯外翻变形的痕迹,上面残留登山绳的纤维。所以,绑在601阳台栏杆上的绳子,很可能就是登山绳,它曾经绑定过死者的皮带,把死者悬在空中。
(2)各处阳台都没有接触攀爬过的痕迹。所以,没有人从阳台进出过,甚至没有尝试从阳台进出过。
(3)尸体坠落的位置,是601阳台的正下方;而且坠楼现场,还有几滴未凝固的血迹。这提示唐学博被悬吊在外时,身体是在601阳台外的位置。
(4)601阳台和602阳台中间有60cm左右的隔墙,两个阳台栏杆间隔超过1米。602的阳台有手摇升降的晾衣杆。
结合上述痕迹,可以进行推理演绎,凶手的动向可能是:
在打晕了死者后,金肖戋拿着登山绳,回到602阳台,先把绳子一端绑在晾衣杆上,并把晾衣杆升上去;另一端揉成团,抛向隔壁的601阳台。随后,凶手返回601房间,第二次打晕死者,并且把死者带到601的阳台。凶手把绳子穿过死者后背的皮带,然后将绳子的这一端绑定在601阳台的栏杆上。随后,凶手把死者的身体推到阳台外。
随后,凶手布置密室,用机械手法从外面反锁了601的门(后述)。
这里的重点是:绳子一端绑在601阳台的栏杆上(位置偏低),另一端却是绑在602的晾衣杆上(位置较高),而唐学博的身体则悬在绳子中间
正因为602阳台的绳结在高处,601阳台的绳结在低处,所以在重力作用下,悬挂在外面的唐学博的身体,会偏向601的阳台。最后的效果就像是从601阳台坠落的一样。
如果绳子的一端绑的不是602的高处晾衣杆,而是同样高的602栏杆,那么唐学博的身体会悬在601阳台和602阳台中间,最后的坠落点就没办法恰好在601阳台正下方。

6. 密室的手法
凶手曾经进过601房间,而且最后一击是把唐学博敲得昏迷不醒,没办法由他在室内锁门;而阳台没有攀爬痕迹,所以排除了凶手从阳台逃脱;警方破坏的密室,凶手没办法在密室破坏后才从密室出来。
所以,只剩下一种可能:凶手在601房间内打晕死者,布置完毕后,离开601房间,并且从601房门外,利用机械手法,转动了房门内侧的反锁旋钮,锁上了房门。即,凶手离开房间后,利用机械手法完成了密室
痕迹:
(1)保安曾在门外尝试转动把手推门,随后听到了木制道具落地的声音;在房门内,那个位置的木制道具,只可能是木衣架。也就是说,在9点左右,保安在外面转动把手推门的时候,曾经有个木衣架掉落在地。
(2)现场散落了比较多的杂物。首先是距离门比较远的(矮书柜附近地面)有:藤编小盘子、扳手、笔记本、折伞、长皮夹和手提包。离门比较近的(衣帽架附近地面)有:衬衣、木衣架和塑料夹。其中,塑料夹比较违和(其他夹子都在阳台)
(3)房门构造和反锁细节。原文说明,最终房门不是被钥匙锁上的,而是被内侧的反锁旋钮锁上的。所以这个机械手法的核心就是:在门外,通过某种手段,将原本横置的反锁旋钮,扭转成竖直的。
(4)门缝:门两侧和上下都有缝隙,门下的缝隙可以让薄钥匙通过。
可能的手法:
(1)原文展示过钥匙包,钥匙包上有许多钥匙扣(金属挂钩),提示凶手有可能得到这些粗细和钥匙相当的挂钩。凶手可以将挂钩的圆圈部位套在横置的反锁旋钮上,挂钩上缘连着细线,往上穿过门把手的轴心(作为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再往下从门下缝隙穿出外面;凶手最后只要在门外拉动细线,就可以将原本横置的旋钮拉成竖直方向,实现反锁。因为旋钮方向由横转竖,原本套在上面的挂钩也会顺势掉落。凶手再利用细线,把薄细的挂钩拉出去;凶手最后再将挂钩和细线回收毁掉。
这个办法不需要用到木衣架。虽然做复杂一点,也可以用到木衣架,把木衣架挂在门把手上,形成一个更稳定的“定滑轮”。但在同类的方法中,既然有简单的方法,我们认为凶手不会再用复杂的方法。
所以,我们认为,凶手当时并没有想到这种方法,使用的也不是这种方法。
(2)凶手的方法,应该使用了木衣架和塑料夹子。
如附图所示,凶手预先把木质衣架斜着倒挂,卡在门内侧把手处,并且用夹子固定衣架和把手的位置,并且使得木衣架倒置的头部刚好勾住横置的反锁旋钮。凶手轻柔地关上门,再在外面旋转门把手。于是,门内侧的把手会跟着旋转,门把手会压到衣架,继而推动倒置的衣架头部,将反锁旋钮锁上。
凶手在20:30前,从外面使用这个方法反锁了大门,随后回到602。当时,衣架仍被夹子固定在门把手上。等到约9点的时候,保安和金肖戋比较粗暴地转动门把手和推门,才震松了塑料夹子,继而导致挂在上面的木衣架也失去平衡,掉落在地。


7. 死亡信息与钥匙放钱包
如前所述,凶手两次打晕唐学博的间隔中,死者曾经用手摸了自己受伤的头,随后把钥匙放到了钱包里。
这个举动,非常奇怪。
一般人的钥匙,可以放口袋,可以放钥匙扣,可以放桌面某个地方,却一般不会放钱包里。如果唐学博本来也同样没有把钥匙放钱包的习惯,那个时候他为什么要把钥匙放钱包里呢?
若注意到唐学博是古汉语文学教授,这个奇怪的举动就有解释了,这是唐学博遗留的隐秘的死亡信息——字谜游戏。
唐学博第一次被金肖戋打了右前额后,没有彻底昏迷,而是做了个把钥匙放到钱包里面的动作。
这个举动的含义:把一条“小”钥匙插到“钱”包里。把“肖小”之物插入“钱”里,那就是用“肖”把“钱”字分成两半,那就代表着“金肖戋”

8. 藤编小盘子里,原本装着啥?
答案是大门钥匙。死者的习惯估计是:每次进门锁门后,会顺便把钥匙放到藤编小盘子里。现在钥匙不见了,那是因为被死者放到了钱包里。和上一条“死亡信息”的推理呼应。

9. 杀人动机
虽然作者在动机上不做要求,但我们仍然从蛛丝马迹中脑补金肖戋的动机。
原文提过:唐学博和“冒名顶替事件”有关,所以不得返聘。
而可能和“冒名顶替”有关的人,也是金肖戋。脑补的串联点是:金肖戋有个长得很像的哥哥
唐学博在人生的最后时期,由于抑郁和喝酒,精神有些时候不太稳定。他和其他嫌疑人的诸多对话中,虽然很多言语混乱,语病百出,毫无逻辑,但其中多次提到“分不出谁是谁”、“乡巴佬”等关键字眼。
合情脑补:金肖戋和冒名顶替有关(可能是兄弟冒名顶替的关系),唐学博可能是知情者,或者关联者。唐学博可能想要揭露金肖戋,所以金肖戋决定把他杀了。(具体动机细节可能有出入,但金肖戋和唐学博确实多了些暗处的关联)
而在最最后,警察“李聃盯着车窗上的玻璃大叫起来”,并说知道凶手是谁了。有可能是他盯着玻璃看自己镜像的时候,想到了金肖戋的双胞胎照片,继而灵光一闪地想到了他是凶手。

10. 其他细节补充
(1)金肖戋有轻微的恐高。他可以靠近阳台,却没办法在阳台上攀爬。而他的手法中,只需要靠近阳台,或者稍稍探身出阳台,而不需要整个人滞留在阳台外面。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各处阳台都没有攀爬的痕迹。凶手做了密室,或许想伪装成唐学博自杀,或许想伪造某个凶手从阳台逃了,但由于阳台没有任何攀爬的痕迹,他的伪造一下子就变成了无用功。所以,这个密室就变成了多余的密室。
(2)金肖戋没有去登山。所以留在阳台处的登山绳,有可能是唐学博家里的登山绳。因为601房搜查的时候,并没有提登山绳的事,所以原本属于唐学博的登山绳,有可能被凶手利用来做上述延时死亡的手法。当然,凶手也可能特地专门地去买个绳子,毕竟都是预谋杀人了。此外,那个钥匙包估计也是金肖戋新买的,专门用来吸引保安注意力的,不在场证明的一部分。
(3)死者唐学博的手机在书房里。指示的是死者当时的行动路线:当晚,死者回到家后,先例行打扫,再去书房,并且把手机放在书房那里。随后,有人敲门(金肖戋敲门),死者没拿手机去开门,随后就被砸晕,之后都没再回过书房。

故事还原
因为“冒名顶替”或者相关事件,金肖戋对唐学博起了杀心,开始预谋杀人。
在准备期间,金肖戋摸清楚了唐学博的日常行动轨迹,也摸清楚了保安巡楼的行动轨迹,同时也把自己的日常考虑在内。金肖戋企图为自己的行凶找一个不在场证明。
在金肖戋做了充分准备后,时间便到了案发当天。
晚上8点15,唐学博像往常那样回到了家,简单打扫后,去书房。随后,金肖戋去敲开唐学博的家门,唐学博没带手机,径直前往门口开门。
唐学博在房内,可能用做了双保险,不仅上了旋钮锁,还用钥匙上了锁。那时,钥匙在矮书柜上的藤编小盘里。唐学博拿了钥匙,给金肖戋开门。金肖戋进门后,用事先握在手里的扳手,迎头打晕了唐学博,这第一击打在唐学博的右前额
随后,金肖戋按计划进行准备,主要是601和602阳台的绳子。在这期间,唐学博醒过一次(或者第一击的时候,唐学博本就未彻底昏迷),他摸着自己的头,看到了凶手金肖戋。唐学博自知无法生还,临死之际,他充分发挥自己古汉语教授的聪明才智,把带血的钥匙塞进了自己的钱包里。这个奇怪的举动,其实是一个指向“金肖戋”的字谜
那时,金肖戋看到唐学博醒了,但他可能没意识到唐学博那个举动的含义,只是上前,再一扳手敲过去,打在后脑勺上,彻底打晕了唐学博。那之后,直到唐学博死去,他都没有再醒过来。
金肖戋打晕唐学博后,继续按计划做好“延时坠楼”的布置,到时候需要金肖戋在602阳台手控坠楼时机(具体手法见上文分析过程)。随后,金肖戋走出601房,并且用机械手法反锁了大门(具体手法见上文分析过程),他的目的是伪造成死者自杀或者凶手从阳台逃窜。
随后,金肖戋在6楼客梯外的地面上放了钥匙包,等着保安来发现。
金肖戋做这些动作,时间在20:15-20:30之间。随后他做到电脑前,给学生上视频课。
20:57,保安果然捡起了钥匙包,来敲602金肖戋的房门。金肖戋顺理成章地暂告别学生,去门口开门,离开了视频教学的画面。随后,金肖戋打发保安去601 问问,自己则返回了自己的房间。
金肖戋回到自己房间后,并未回到视频教学里,而是去了阳台,解开绑在晾衣杆上的绳子,让唐学博的身体掉了下去。结果,唐学博的身体掉到了601阳台的正下方,而那根绳子也一端绑在601阳台栏杆,另一端自然垂下。
也是在那时候,楼下的保安电话通知同时,唐学博坠楼了。6楼保安敲601房门,金肖戋再趁机出去客串两句,随后才回到视频教学画面里。
最终,他只离开教学视频2分钟,而且离开的原因有理有据,经得起盘问,这确实是不错的不在场证明了。
而且,当时金肖戋应该也有备选方案:如果保安没看到钥匙包,或者因为某些缘故没有来敲门,金肖戋可以用“上厕所”之类的借口,暂离视频教学,到阳台解开绳子,让唐学博坠楼死亡。

附图-机械手法转动反锁旋钮示意图

附图-机械手法转动反锁旋钮示意图
匿名
发表于 2020-8-6 18:30:24
一、物质痕迹整理
1、尸体痕迹:
死者皮带尾椎处外翻并有登山绳的纤维
死者生前在右前额和后脑勺处被扳手击打
2、现场痕迹:
阳台上有一根绳子
矮书柜前方地面和衣帽架都有血迹
门廊处有打斗痕迹
现场散落了很多杂物(一个直径8厘米高2-3厘米的藤编小盘子,一个带血的扳手,一本B6笔记本,一把三折伸缩雨伞,一个表面沾了一些血的男士长皮夹,一个用旧的手提包;衣帽架附近的地面上则丢着两件短袖衬衣,几个木衣架,和一个塑料衣夹。)
内外侧均沾血的钱包和钱包内沾血的钥匙(钱包和钥匙上均有死者沾血的指纹痕迹)
被内部锁上的门锁(没有用钥匙锁上)
六楼电梯门口的钥匙袋
现场提取到不属于死者的脚印,身高约为170以上,中等身材

二、信息整理
1、其他信息:
巡楼警员转动601把手的时候听到有东西掉落的声音
金肖戋有点恐高,所有的登山活动没有他的参加
金肖戋家的晾衣撑是手摇式的,和死者家一样
曹一鸣家中有孔明锁和鲁班球
曹一鸣搞化学经常接触腐蚀性物质没有指纹
2、嫌疑人信息:
汪琨泉,男,55岁,身高172,体重68公斤;石楠大学数学系教授,研究方向是应用数学;3月份起妻子陪儿子在国外读书,目前独居。
王凤白,女,30岁,身高156,体重45公斤;石楠大学英文系教师;入职已有7年;目前单身,但传闻她与汪琨泉有染。
金肖戋,男,26岁,身高175,体重66公斤;石楠大学数学系助教;今年刚进入学校工作;目前单身独居;与数学系教授汪琨泉的关系十分要好。
曹一鸣,男,45岁,身高170,体重74公斤;石楠大学化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是药物化学;与妻子育有一女,三人均住在宿舍内。
石广生,男,26岁,身高178,体重59公斤;石楠大学化学系助教,今年刚进入学校工作;女朋友在外资企业工作;目前独居。

三、线索分析:
死者头部伤口可以导致死者昏迷一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以上
阳台的绳子和尾椎处外翻的皮带,有可能是死者被击晕后栓在了阳台上,然后设置里从601以外房间松开绳子的装置
钱包的血指纹痕迹表示死者可能在头部被击中一次后用手触摸了伤口,然后左手拿了钱包,右手拿了钥匙
现场散落的杂物和一些沾有鲜血的物证,很可能在门口死者和凶手发生了争执
根据鞋印和以上几点的分析,凶手很可能是男性,并且和死者年龄相近或者比死者年轻
根据时间线得在死者死亡时间内留在宿舍楼的只有曹一鸣和金肖戋两人,其余人均有不在场证明
门锁没有什么破门而入的痕迹,很明显是熟人作案。
根据现有的证据分析,凶手应符合以下条件:
男,青壮年,身高在170极其以180以下,会使用登山绳,力气比较大,在死者死亡的时间内在宿舍楼,认识死者,和死者有矛盾,学历比较高,有一定的反侦查意识和逻辑思维,居住地和死者居住地相邻,能够知道一些锁扣的技巧来在外部锁上门
因此,由此看来,曹一鸣的嫌疑更大,所以我认为凶手可能是曹一鸣

四、案件过程整理
曹一鸣想杀死唐博学不是一天两天了,所以他提前送走了自己的妻儿,准备好工具,摸清楚附近人的作息情况,等着这一天的到来
2020年6月27日(周五)
曹一鸣在八点就回到了家里,等着每天都会喝了酒的唐学博回宿舍。于是他开始准备自己的计划。
喝醉酒的唐学博在电梯门口拿钥匙,不小心把钥匙包弄掉了,然后就拿着钥匙去开门。可能是这时候曹一鸣通过楼梯来到了六楼,然后和唐学博一起进入到家中,然而唐学博并没有意识到这个事情。唐学博可能开门后想要将钥匙挂回钥匙袋然后放到竹编篮里,但是发现只拿到了竹编篮里的钱包,而自己的钥匙袋不见了,于是想要转身。这时候曹一鸣发现自己要被发现了,在唐学博转身之前用扳手在后方击中了唐学博的后脑勺,唐学博当时手里还拿着原来放在竹编篮里放得钱包和开门用的钥匙,下意识用手捂住后脑勺。然后反应过来之后两人进行了短暂的争执,曹一鸣接着用扳手击中了唐学博的右前额,随后唐学博昏迷了。然后曹一鸣将钥匙藏到了钱包里,然后用登山绳勒住唐学博尾椎骨后方的皮带,让他吊在阳台上,然后一端挂在自己家的阳台上。随后自己用矮书柜还有衣服架和衣服夹子做成了一个简单的孔明锁一样的所。保证自己在关门的时候门内的锁就可以锁上。准备好一切,曹一鸣关门离开。通过楼梯来到七层,回到自己家里,随后剪开绳子,清理好痕迹,完成作案。绳子自然下垂在五楼,刚好五楼有别的教师看楼留下的脚印,伪装成凶手作案后从绳子 溜到五楼逃跑的情况。

五、案件侦破方向
监察楼梯监控,还有曹一鸣家阳台还有阳台下方是否有痕迹。将鞋印与曹一鸣的脚的大小进行比对,鞋印进行比对。
qxlarge-dsc-F2B15B1421E30AE9A7DC3C7D2C788084.jpg
匿名
发表于 2020-8-6 18:30:38 | 2020-8-6 18:45编辑
先说结论:我们认为本案凶手为金肖戋

首先排除自杀的可能性。首先,死者虽然一直在服用抗抑郁药物,但事发当天的行动非常符合日常规律,虽有饮酒,但是血液酒精浓度60mg/100ml说明量不大,和死者日常“去校外一家固定的餐厅吃饭,小酌两杯然后回家”的行为也相符,死者当日行动没有任何非常规行为。其次根据法医检验结果,死者头部击打伤会使死者昏迷至少一小时以上,而死者8:15左右正常抵达六楼,8:57左右即坠楼,中间不到45分钟,可以排除死者自杀或中途醒来因为自己的活动坠楼的可能性。

之后对嫌疑人进行逐一排除。
1201号房的石广生虽然和死者有较大矛盾,但是性格冲动,本案显然为预谋杀人,且涉及手法复杂,不太像石广生的手笔。并且,石广生的行动轨迹有学校办公楼监控作证,9点后才离开办公楼,在案发的8:15-8:57之间有较为充分的不在场证明,可以予以排除。
同理502室王凤白和401室汪琨泉在案发时的不在场证明也非常充分,且有外人作证,基本可以排除。而关于王凤白与汪琨泉的私情,很可能原本只是死者作为古汉语教授的一个文字玩笑。死者多次提到“朝她泼水别人就分不清你们谁是谁了”、“看你的样子就是缺少滋润的汪琨泉”,原意可能是因为王凤白的王字加上三点水、白字加上水字,正好等于汪琨泉的汪字和泉字
因此,案发当时就在宿舍楼内的嫌疑人,只有死者楼上701室的曹一鸣,与死者隔壁602室的金肖戋。我们排除曹一鸣并最终锁定金肖戋的主要原因是:首先,曹一鸣的身高170、体重74kg,相对来说属于中等偏胖身材,与死者家提取的脚印“身高1米7以上,体重中等”略有出入;其次,曹一鸣已和死者共同工作和在宿舍居住数年,近期也没有爆发严重冲突,曹一鸣的女儿正要中考,家里也在外面买了新房准备搬家,相对缺乏杀人动机;最重要的是,死者头部的击打伤处在“右前额”,正面击打时只有左手持扳手才能在右前额造成伤口,而金肖戋在警方问话时“左手推眼镜”、“手上沾到了写字的墨水”,都说明金肖戋正是左撇子,金肖戋的嫌疑陡然上升。

以金肖戋为凶手作为前提进行案情还原,很多疑点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首先,在警方上门询问时,刚说完话还没来得及敲门金肖戋就立刻开门,说明金肖戋在家中是可以清楚听到门外走廊上的动静的。那么在死者生活极其规律的情况下,金肖戋作为死者的邻居,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就能很轻易地掌握死者的行动轨迹,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手法。
案发当日,金肖戋在死者8:15回家后,敲响死者家门,由于是隔壁熟人死者很快开门,但被凶手戴手套左手持扳手击打头部,造成右前额伤口。死者倒地时带倒放置在门口矮柜的藤盘和里面的钥匙包,此时凶手去阳台布置机关,但实际死者此时并未完全失去意识,死者将钥匙从钥匙包上拆下来放进钱包里,并且刻意沾上了血迹,是为了形成死亡信息:钱=金+戋,而金+肖=钥匙的钥字沾了血(三点水)
凶手回身想搬动死者时发现死者并未彻底昏迷,于是追加敲击后脑,形成门口矮书柜前的零星血迹。之后,凶手将昏迷的死者移动到阳台,头朝外倚靠在阳台栏杆上,这样即使楼下有人路过抬头看起来也很像是死者自己靠在栏杆上,不会太过引人注意。然后将一根大约3米长的登山绳一头系在阳台栏杆上,另一头穿过死者皮带后将绳头抛入602的阳台。因为死者头朝外,头部伤口的血迹滴落,形成“坠楼现场几滴尚未凝固的血液,根据血液形态判断,血是从601阳台垂直滴落下来的”
然后凶手来到大门处翻找钥匙,但是发现钥匙包中是空的,于是凶手只好就地取材制造密室,并且故意弄乱大门处的东西,主要目的是为了掩盖用来构成密室的机关道具:木衣架和晾衣夹。因为按照凶手的设计,这些道具之后会散落在地上,如果只有衣架和晾衣夹会显得过于突兀,因此用其他的东西进行掩饰。构成密室的机关如下:先将反锁旋钮横置,此时处于未锁状态,然后将晾衣夹夹在旋钮上,尾夹朝向关门后门缝的方向,之后将一个木衣架A的三角区挂在内侧门把手上,挂钩钩住另一个木衣架B的三角区,再将木衣架B的挂钩勾在晾衣夹上。之后小心的关上门,由于门关上后仍有1.5毫米缝隙,可以用薄铁皮或卡纸等从外侧插入门缝向下刷,将晾衣夹的尾夹带动旋转90度,此时反锁旋钮竖置,处于上锁状态。而门内侧此时晾衣夹夹在旋钮上,木衣架A、木衣架B和晾衣夹互相勾连,形成连动。
之后,凶手将钥匙包抛于电梯口,目的是吸引巡查保安前来敲门询问,制造不在场证明以及破坏锁门机关的痕迹。
之后,金肖戋回到自己家中于8:30开始上课,等待巡查保安前来敲门,因为按照保安巡查的路线,在电梯口看到钥匙包必然会先经过602进行询问,然后再去往601。金肖戋只需在和保安对话后,立刻关门去自己家的阳台拉拽绳子,使绳子绷直后,再往外晃动,破坏晕倒的死者的平衡,死者就会向往栽倒,此时金只需松手,绳子就会自然垂落到下层,而死者身体会顺着绳子滑落坠地。此时保安正在601门口敲门,并在收到601死者坠楼消息后用力敲门,此时金只需从自己家中出来和保安一起摁动601的门把手,使门把手内挂着的衣架滑落,带落另一个衣架和晾衣夹,坠地时弹跳分开,形成散落在地的样子,既破坏了内部锁门装置残留的机关,也为自己制造了不在场证明。
至于动机,我们猜测,一方面可能死者生前也经常嘲笑金肖戋,另一方面或许和死者涉及的冒名顶替事件有关。

在上述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如果是金肖戋本人犯案,一方面在阳台上准确地跨过将近一米的距离将绳子准确扔进自己家阳台,对于有轻微恐高的金肖戋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另一方面,作案时间相对比较紧张,在死者8:15分到家和金肖戋开始上课的8:30之间时间非常短,要完成敲晕死者、布置阳台机关、布置密室是比较困难的,更别说还要给死者回家简单打扫房间留下时间了。
因此,两件事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一是金家客厅的兄弟合影,两个孩子长相身形极其相似,一个左撇子一个右撇子(因此在写作业时才会形成仿佛镜像的效果);二是金家加装的手摇晾衣杆,对于独居来说有一些多余。我们简单猜测,可能金肖戋和其兄弟是双胞胎(两个亲生兄弟年纪只差一岁是比较奇怪的,因此猜测是金说谎或者兄弟俩是跨年出生的双胞胎),并且其兄弟与他合住。那么在作案时,一个人负责上课制造全程不在场的证明,另一人负责作案,在时间上就非常宽裕了。



未解决的疑点:
1.        死者本人老家也是“远方农村”,为什么会屡次叫他人乡巴佬?这个称呼是单纯因为死者性格不好爱嘲笑别人,还是也是一个文字玩笑?
2.        金肖戋在2020年时年仅26岁,在7.8岁时理论上彩色照片在国内已经很普及,为何童年照片会是黑白照?
匿名
发表于 2020-8-6 18:33:32 | 2020-8-6 19:28编辑
凶手是金肖戋                                 
由书房的手机和监控可以知道唐学博在20:15回到家里且坐在书房。此时金肖戋去敲门,唐学博开门后经过搏斗一扳手打晕他。然后由不恐高的哥哥来接手。(原文说升降晾衣架是为多人准备的,那么金肖戋房里住了不止一个人,极有可能是他哥哥)哥哥小心地把唐学博搬金肖戋的阳台,用登山绳一段钩在唐学博皮带上。然后到唐学博门口设置关卡,从门离开。故意在走廊留下钥匙包,让保安来触发机关就会锁上门(只要拧把手房门就锁上),然后回到金肖戋的房里。保安一来询问钥匙包的事就把唐学博弄下去。
这期间金肖戋只用给学生上课就好了
匿名
发表于 2020-8-6 18:35:23
凶手是保安吴志华
     死者的右前额被扳手所伤。 那么伤死者的应该是左撇子。警察去金家询问的时候,金肖戈用左手推眼镜。由此可见金教授是一个使用左手的人,死者前额伤口是金助教造成的。
     钱包和钥匙有死者的血手印,说明死者在前额受伤后接触过这两件东西,钥匙可能为了开门,那钱包是为了什么?钱包只有部分左手血指纹 说明钱包之前被凶手擦拭过,钥匙出现在钱包里,而不是出现在钥匙包里。吴志华拾到的钥匙包很适合放在死者家门口那竹编的小碟子里,说明钥匙原本就应该在钥匙包里,被人有心的卸下了。
死者在自家门外被金袭击,伤口应该不是很严重,能清醒的开门。由于有轻微的洁癖,去书房放下手机准备洗血迹。这时候门应该是没有关,有人进来翻开了文件包,翻出了钱包和笔记本,雨伞。被死者发现,死者右手扶着伤口,左手去抢钱包。在抢回逃走后被击中后脑,造成重度昏迷。这个人知道死者有抑郁倾向,伪造了密室的现场,伪造了跳楼。
     伪造了密室的现场:三角形木质衣架中衣钩向下,最长的一边搭在锁扣上,和地面平行。用塑料夹子夹在衣架的最长一边,在门外扣动把手,里面的把手也会跟着动,碰到夹在衣架上的夹子(或者用线穿过塑料架子)总之想办法让衣架失去平衡,带动锁扣180度转弯。
保安吴志华到六楼就知道这楼层有金助教和唐教授,说明他对这楼的情况很了解。而且巡视可以有钥匙去空置房(参考501脚印)
      伪造了跳楼:血迹是601阳台位置滴落,昏迷的唐被人用登山绳吊在那个位置上 。登山绳的起点在无人的801。701曹是个痴迷于自己世界的人,没发现登山绳。只要昏迷的死者受到什么刺激,身体挣扎,就会造成登山绳脱口,启动自由落体。保安吴志华在敲门的时候大力打门,一是为了完成密室设计,掩饰关门声,启动机关。另外也想让木衣架尽快掉落,掩盖事实。惊醒死者也应该在他的设计中。
     保安吴志华8:30出发,从楼上巡查。一直到唐家发现门没有关,门口有手提包。一时走火入魔,想偷钱包不幸被死者发现。在挣扎中打晕死者。以为死者死了,为了逃脱伪造了密室和跳楼。把钥匙包清洗或者拿了个新的钥匙包做戏。在郑大同通知后姜也离开为孩子上课。保安吴志华独自时间很多,足够去801收起登山绳.

其他不负责任的猜测:
1.        登山绳的由来
应该是吴志华本来想从501或者其他空置的房子从阳台进入独居的人家里,自备登山绳,或者戏剧一点来自搬家的石家。
2.“肯定分不出来你们俩谁是谁”,死者应该不是对汪说的,而是对当时也在现场的金说的,再八卦猜测一下,金和汪的关系很好,唐教授口中的“王老师约会”,是“汪老师约会”吧。金和哥哥长的很像,他们中一人和汪老师秘密交往被唐发现了(我怎么如此YY)……
3.金助教听到保安敲门开了一次门,后来听见保安敲601门也开了一次门,可是小孩却说金助教只走开了一次,说明金助教第一次关门后就在门口观察邻居情况。
4.只有吴志华不知道金助教有恐高症,他在栏杆系绳,最大可能就是想陷害邻居。
匿名
发表于 2020-8-6 18:37:17
(最近挺忙的只看了一遍题也没来得及怎么想,就纯属来蹭个分。。。写的不好,推的很乱,谢谢评委体谅)
凶手是曹一鸣
首先没有发现任何指纹,曹一鸣没有指纹。
房间内足迹判断凶手男,身高170以上,体重中等。
凶手男,排除王凤白(虽然说我觉得她那个电影票没检票,但是她也不可能打过死者,所以排除),体重中等排除石广生,而且文中也说他蓄谋可能性小。
金肖戋恐高,而门从家中锁上,只能爬离,所以排除。
剩下两个人,曹一鸣更有可能是的刚刚我还记得为什么排除王琨泉一转头就忘了而且曹一鸣手指灵活。
密室构造方法,先敲晕死者,然后把死者用绳子固定在腰上,另一端绑在六楼死者家阳台上,再背着死者到七楼放在阳台上,天黑是看不见这一切的。
然后用柜子上的东西什么的做个装置对不起我又不知道,辛苦评委看我这几乎什么都没有的答案然后擦掉爬楼痕迹,把绳子割开一部分(越来越扯),死者推下阳台,因为绳子已经被割开,所以死者下坠加上死者本来就有的重量坠断绳子摔死。
好的我扯完了,真是辛苦评委看我的答案了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