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郑大同,吴志华,数学系助教金肖戋,化学系副教授曹一鸣,化学系助理石广生,数学系教授汪琨泉和英文系教师王凤白有染。
凶手:数学系助教金肖戋
过程:
1、 凶手,先排除几个,郑大同案发时在保安亭,无法控制尸体从楼上抛下,况且又监控,故无作案时间,排除。吴志华,在死者在坠楼后被郑大同发现时在六楼巡逻,且死者房间为密室其无时间制作密室,也无作案空间,况且他当天的值班是被临时顶替的,故排除。石广生,情绪波动大,根据监控有充足不在场证明,并且家住12楼他,也不会再杀人之后利用楼梯回到住处,因为会遇到巡楼的保安,更不可能通过窗户回到屋内,况且也不会预谋杀人,排除。汪琨泉和王凤白有充足的不在场证明,相亲,电影票等,无法伪造,没有作案时间,排除。
2、 那么凶手就只剩下住在7楼的曹一鸣和住在6楼死者隔壁的金老师。
之所强调楼层,是因为我们要看密室的制作手法,及死者到底是如何被抛下楼的。
引用 原文:法医在坠楼现场找到几滴尚未凝固的血液,根据血液形态判断,血是从601阳台垂直滴落下来的。
原文:在阳台找到一条绑在栏杆上的绳子。绳子的长度足以落到下一层。其他的地方暂时没有异常。
说明死者在坠楼前确实在601,不存在先制作密室,将尸体转移到别的楼层抛下的手法,况且也很容易被巡逻的保安发现,并且血迹也会很难清理,所以死者在坠楼前,是被用绳子绑在了601的阳台。即凶手可以通过控制绳子,来控制尸体从六楼下落。
引用 原文:只知道足迹主人应为男性,身高1米7以上,体重中等。
死者家中足迹,也把凶手指向了金老师。
数学系助教金肖戋,数学系的空间思维能力很好,非常适合设计这种需要计算绳子承重的手法及密室反锁的空间思维。根据分布图,死者与金老师的房间挨着,可以将死者用绳索与栏杆固定后,打一个活扣,将绳索另一端,扔到自家阳台,等待保安来之后,通过自家阳台的绳索,解开活扣,从而导致死者从6楼阳台坠楼。从死者皮带上有被拉扯导致的变形的情况和登山绳的纤维来看,也确定了死者是在坠楼前被绑在了栏杆上。
引用 原文:阳台外墙各个方向均未发现有被攀爬过的痕迹。501号房阳台和屋里各处有大量陈旧足迹
从没有被攀爬来看,凶手也不会是利用绳索离开密室。所以绳子的作用只是用来固定死者在栏杆上的。501的足迹是陈旧的,不是新的,所以也不会是凶手在501的阳台,利用绳索滑下来,况且凶手也很难拿到501的钥匙。
从死者当晚20点15分25秒进入电梯的,约20秒后到达6楼后,直至警察到达前再也没有人到达六楼,说明是凶手再此之前已经在6楼了,也说明了只有同在六楼的金老师有作案时间。因为排除前面已经排除登山绳逃离案发现场,自然也排除利用潜入房间的手法,况且如果利用 登山绳潜入,死者也会发现,打斗也应该在阳台,而不是在走廊。并且只有在六楼的金老师,才能利用在电梯门口的钥匙包,让保安发现,从而控制抛尸的时间,来伪造不在场证明。
总结:根据死者的身体如何被从601抛出的手法来看,并且曹的阳台也没有被攀爬的痕迹,所以凶手是金。
不在场证明:
引用 原文:
吴志华八点半左右开始巡楼,巡楼时间基本固定,在小区内的应该都知晓。
“保安来的时候大概是几点?”
“8点57分。
因为从8点半起我刚好在书房跟一个学生视频上课
死者八点十五回到家中,根据警官去他家时,没敲门金就开门,所以他能听到死者回家的声音,也只有他有时间在八点半之前完成案发现场的设计。
引用 快9点的时候金老师对他说‘好像有人敲门,老师去看看’,随后就离开电脑前,过了一两分钟才回来。
听到保安敲门,金老师告诉学生自己出去看看之后,先走到阳台通过绳索的机关将死者抛掷楼下,之后郑大同便看到落下的死者,通知吴志华报案,等到吴志华急促的敲死者的门时,再和吴志华一起去推死者的门,再之后到报案,这样金老师就可以装作什么也没发生回去继续上课,从而制造了不在场证明。
还有为什么钥匙包会放在六楼的电梯前,不直接扔掉或者放到别处,就是因为当吴保安发现钥匙包后,会挨家询问,那么只有在六楼的金老师能知道保安什么时间来到死者的房间门前,这样好在这个时间把绑在阳台的死者扔出窗外的时间,自己再出现,以便为自己做不在场证明。
引用 原文:当我走到6楼的时候,我发现电梯前的地板上有一个钥匙包。
原文:“我先敲了金老师的门,他说不是他的。让我去问问唐老师。接着,我去敲唐老师的门,但没人应。”
此处也是金老师提醒吴保安去敲死者的门。
引用 原文:拐进紧急楼梯左侧的防火门,孟轲清了清嗓子:“你好,我们是警察。”然后伸手准备敲门。
“你好。”门马上打开,让孟轲敲门几乎敲到金肖戋的脑门上。
从这里可以看出,孟轲只是喊了一声,没有敲门,金就打开了门,说明,在屋内,金是很容易判断出门外的声音,所以,从小孩的供词可以判断出,金老师只是离开了一次,并且只有1-2分钟,所以再保安询问之后金并没有立刻回到上课的位置上,而是在门口等待保安敲死者的门,从而出门和保安一起,这样更能体现自己的不在场证明。
密室手法:
根据门锁的结构看,门确实被反锁,从外面确实打不开,但是被反锁的门,从外面转动门把手里面的门把手也可以旋转。所以凶手可以利用这一点,设计密室。
夹子的掉落可以再门外多转动几次门把手,实现滑落。
框子的作用,放在门下,让挑落的衣架向外散落,走廊的其他衣架,为了让迷惑警察,一个衣架就很突兀。
动机:
为哥复仇吧,金老师有个哥哥,估计这俩很像,那一次发生冲突时,死者说漏了嘴,把金老师当成了他哥哥,可能是和金老师的哥哥有关。得知哥哥死因的他,准备复仇。
补充:
金老师的手上的墨水,以及他用的老式墨水,有可能和指纹或者血液有关。
金老师家中的手摇式升降晾衣架,应该和绳索有关。
金老师的恐高可能也是伪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