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为引用性或概括性题中线索)
一、坠楼案
凶手:金肖戋
1、凶手犯案可能性排查
由题中线索,拟时间表如下:
18点30分00秒
| 汪琨泉、王凤白从学校出发
| 19点30分00秒
| 汪琨泉陪王凤白在银皇后西餐厅相亲
| 20点前
| 曹一鸣回到家
| 20点00分00秒
| 石广生在实验室等实验结果
| 20点15分25秒
| 死者进入电梯
| 20点15分45秒
| 死者到达6楼
| 20点30分00秒
| 金肖戋开始给学生视频上课
| 20点57分00秒
| 保安敲金肖戋的门欲图询问钥匙包的情况
| 20点57分xx秒
| 保安敲死者门,敲了大概10秒
| 20点57分xx秒
| 唐学博坠楼
| 20点57分59秒
| 郑大同出现在监控中查看唐学博坠楼尸体
| 20点58分xx秒
| 石广生给曹一鸣教授发短信
| 20点58分xx秒
| 金肖戋和保安拧门把手推门
| 20点59分00秒
| 金肖戋继续跟学生上课
| 21点01分33秒
| 警方到达现场
| 22点00分00秒
| 汪琨泉回到学校
| 凌晨
| 王凤白回到学校
|
在20点15分45秒到20点57分xx秒,有人使用扳手对唐学博头部进行了打击,并且致使唐学博在20点57分xx秒坠楼。虽然致使唐学博坠楼可以设置延时机关操作,但是使用扳手对头部进行打击却是需要在现场的,所以这里从时间不在场上首先排除掉汪琨泉,王凤白,和石广生,能够作案的嫌疑人有曹一鸣和金肖戋。 从口供和对曹一鸣的线索描述来看,只有【搞化学的经常接触腐蚀性物质,久而久之指纹就会磨掉了】【孔明锁等小玩具】和【与唐学博有发生过语言上的不愉快】这些寥寥无几的线索,导致对曹一鸣的线索推断极度缺乏,暂时放一放。 对于金肖戋【8点半到9点15分要给学生补课】成为了他的有利不在场证明,而在此出现的一个疑点【我也问了那个小孩,他说昨晚是从8点半准时开始上课,快9点的时候金老师对他说‘好像有人敲门,老师去看看’,随后就离开电脑前,过了一两分钟才回来。在此之前金老师一步也没离开过】这里通过补课小孩的视角金肖戋只离开了一次。小孩首先没有必要为金肖戋说谎,既然都提到过离开了一次,那么就说明从小孩的视角看确确实实就只离开了一次。但从吴志华保安的视角来看首先由于【在6楼电梯口捡到了一个钥匙包】【吴志华保安猜测掉在6楼可能会是金老师或者唐老师的】第一次敲了金肖戋的房门,在金肖戋表示不是他的并让他去问问唐学博后【吴志华保安敲唐学博的门10秒无人应答】随后楼下郑大同保安对讲机告知吴志华保安唐学博坠楼了,由此吴志华保安【用力拍打唐学博房门后,金肖戋又立即从房间出来询问发生了什么】也就是说从保安吴志华的视角来看,金肖戋从房间里出来了两次。这就和小孩视角里的事实不符合,那就只有一个解释,说明金肖戋在第一次出来开门后就没有回去上课。随后又一次的出了门。这期间他一定是去干了某件事情。而正好也是这个时间段内,唐学博坠楼了,所以至少有理由怀疑金肖戋对于唐学博的坠楼有重大作案嫌疑。
2、第一案发现场
【注意到散落在门廊处的杂物有些奇怪。这里似乎有过打斗,以至于东西掉了一地】【在门口附近的矮书柜前方的地面上发现了零星血迹】从调查报告和现场的情况看,只有在这里发现了零星血迹,那么可以断定这里是第一案发现场。 3、死者钱包上的血迹
【死者钱包外部及内侧均沾有血迹,但外部血迹较少,内侧血迹则来自于被夹在钱包内的一把沾满死者血迹的钥匙,已确认是死者家大门钥匙,也因此钱包内的血迹大致呈现为钥匙的形状】【钥匙上只有死者的普通指纹以及右手血指纹,钱包上只有死者的普通指纹以及左手部分指头的血指纹】加上童法医判断【判断死者头部的伤起码会让他晕一个小时】的线索来推断,首先假设死者是与凶手在房门附近的矮书柜前发生冲突,并且正面右前额一扳手后脑勺一扳手将死者打晕,之后布置好可以令死者坠楼的机关准备,最后让死者坠楼,这个过程中,死者是不可能有机会在钱包内部钥匙上留下血迹和血指纹的。能够让死者有机会在钱包内部钥匙上留下血迹和血指纹,说明了死者在初步受伤并且流血后还留有意识然后拿钥匙或者是将钥匙放入钱包内才会留下这样的血迹和血指纹。
从这里判断至少死者经历的两次扳手打击,并且间隔第二次打击是有一定程度上的时间间隔的。 4、为何对于死者的两次扳手打击会出现时间间隔?
首先想到是,两次打击是否为同一人所致,假设两次打击为不同人所致,那么理所当然会出现时间间隔,如果是两次打击不同人所致,那么这两个人从之前时间上不在场证明分析看来,也只能是金肖戋和曹一鸣,而这样那么后者打击的,便是也是使唐学博坠楼的凶手。但是不管是谁先谁后,第一个人是为何要使用扳手对唐学博进行打击,而又为何打击以后就离开了。【扳手把手上没有指纹】扳手上连唐学博的指纹都没有,证明扳手是凶手带来,而第一个人带着扳手来,分明就是有预谋的犯案,又为何打击一下以后就离开了,这里就存在矛盾。抛开这些矛盾不谈,调查报告指出【找到了不属于死者的新鲜足迹,却未能进行有效提取;只知道足迹主人应为男性,身高1米7以上,体重中等】,而【曹一鸣身高170,体重74公斤。金肖戋身高175,体重66公斤】有着很大的差距,应该会发现两组非唐学博的足迹才对。种种都指向两次打击不可能为不同人所为。
那么打击为同一人所致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该凶手为何两次打击要分一定的时间间隔呢?考虑到凶手利用扳手打击唐学博的目的,理由就清晰了起来。凶手既然为一人,那么从事实上看,凶手最终是使唐学博坠楼而亡,那么利用扳手打击唐学博的目的就只能是为使其坠楼而亡服务,那就是为了使唐学博进入昏厥状态。这样一来,为什么两次打击出现时间间隔就迎刃而解了。假如第一次打击还未使唐学博昏厥,那么为达目的凶手会立即进行第二次打击。但是这样与钱包内外血迹和血指纹的痕迹相矛盾了。那就只剩唯一解释,第一次打击就已经使其进入了昏厥状态。那么顺理成舟的进行第二次打击的原因就是,第一次打击使唐学博的昏厥效果不够明显,导致其凶手还在房间内布置如何使唐学博坠楼时,他就醒了过来。
唐学博由于【100毫升血液里有60毫克酒精含量】对其造成的神智意识方面的影响不言而喻(80毫克就算醉酒驾驶)加上之前凶手对其右前额进行了打击,唐学博极有可能出现断片搞不清楚状况的情况,所以未能意识到还在房间里的凶手,由于之前的打斗,可能就导致了死者钱包和钥匙掉落的情况,唐学博又有【轻微洁癖】收拾东西的习惯,醒来搞不清楚情况的他看见掉落在面前的钱包和钥匙,就下意识就下意识的用满是血的右手捡起钥匙,也导致了【在钥匙上留下了带血的右手指纹】并用带血的左手捡起钱包,导致了【在钱包外侧留下了带血的左手指纹】,并将钱包打开将钥匙放进钱包内夹住,打开钱包的过程中因为右前额还在滴血,也滴了一些到钱包内部,导致了【钱包内部的血比外侧多并使血液呈现钥匙形】也就是刚刚装好钥匙的时候,凶手发现了醒过来的唐学博,然后又用扳手在背后对其后脑勺一记重击,致其二次昏迷。 5、凶手确认
通过上面分析凶手是一个人,从比较弱一点的逻辑上看,通过调查报告【知道足迹主人应为男性,身高1米7以上,体重中等】,而【曹一鸣身高170,体重74公斤】计算BMI值为25.6属于过重。而【金肖戋身高175,体重66公斤】计算BMI值为21.5属于正常,那么这里身高1米7以上,体重中等,显然指的就是金肖戋了。严格逻辑分析下来,唐学博【右前额的钝器伤】显然是由一个左撇子造成的。再看从金肖戋录口供时【说着,金肖戋抬起左手推了推眼镜】【“咦,金老师,你手怎么了?”孟轲指着金肖戋的手问道。金肖戋顺势把手翻过来看了眼:“可能是刚才写字蹭到墨水了“】可以知道金肖戋写字是使用的左手,就是左撇子无疑了,这样一来,右前额的钝器伤也只能是金肖戋造成的了,所以凶手一定是金肖戋。
6、密室问题
衣架挂于把,衣夹夹于钮,呈宇宙玄妙之连接状,后,门把动,衣架落,夹子转,密室成。
7、坠楼手法
根据上面的分析,凶手是金肖戋,唐学博坠楼时间段在【20点57分xx秒坠楼】而这个时间段,金肖戋正好由吴志华保安上门询问钥匙包一事,由分析还得知了金肖戋在吴志华询问完钥匙包之后是没有回去上课,而是去干了什么事,而正好也符合唐学博坠楼的时机,所以推断金肖戋正是在这个时候在自己的房间内触发了令唐学博坠楼的机关。
再看唐学博尸体的情况【死者坠楼时裤子上系着皮带。皮带上靠近尾椎的一节有被用力拉扯导致严重外翻变形的情况,上面还附着着一些疑似登山绳材质的纤维】明显能看出死者坠楼前是由登山绳绑住皮带拉住的。而从法医报告【在坠楼现场找到几滴尚未凝固的血液,根据血液形态判断,血是从601阳台垂直滴落下来的】来分析,死者被吊住的位置应该就是在601阳台外。那么这里出现的问题就是,如果登山绳系住唐学博而机关触发又是在602完成的,首先尸体一定要用某种手法固定在601的阳台外,否则血液滴下应该是滴落在602的阳台垂直下方。首先再看601的阳台只有一个【绑在死者家阳台的绳子】但是在这个绳子上【找不到有价值的线索】这里理解的是绳子上没有指纹,没有血迹没有破损,但是在601阳台要想固定住唐学博也只有这样一个物品可以使用了。也就这个绳子的使用要尽量的少,尽量的不接触唐学博。所以我们想到了这样一个手法。
首先要让登山绳能够快速的脱离皮带让其坠落,这里想到了用一个特殊的活结,这样拉绳子的两端,拉一端可以收紧活结,拉另一端可以使活结解开,然后需要很少的使用到阳台的绳子那么就只是用它绑在阳台栏杆上线圈,让登山绳从其间穿过去再绑住唐学博的皮带可以保证唐学博还是固定在601阳台上。当金肖戋时机到了,他去阳台拉动松绳结的一端,最后再将登山绳穿过阳台绳子绑住栏杆的圈中直接拉回阳台即可,也正是因为两端绳子都在金肖戋房间阳台,需要拉动很长一段距离,这样产生的摩擦也足以将登山绳的些许纤维留在唐学博的皮带上。这里着重于手法配合,对活结具体细节不考究。 8、钥匙包为何会落在电梯门口?
【钥匙包上没有任何生物材料】那么如果是唐学博的钥匙包,首先唐学博就不会习惯将钥匙夹在钱包里,并且钥匙包上也没有唐学博的指纹。再来看看钥匙包具体起到了什么作用。首先钥匙包掉落在6楼的电梯门口,而6楼只有金肖戋和唐学博两人居住,如若被人捡到了,第一时间考虑的肯定是钥匙包可能是金肖戋或者是唐学博的。那么保安便会来上门询问。也就是说,给到了一个保安上门来询问的机会。而金肖戋便能借此机会,离开电脑视频上课,然后造成离开暂停上课是因为有人敲门,然后回应完保安后再去阳台使尸体掉落。否则就会补课小孩的证言里就会出现金老师无故暂停上课离开了一段时间,而就算对学生找了个借口离开,却也无人能够证明,所以这个钥匙包用作用上来推断,就是金肖戋故意扔在电梯门口,给自己的离开理由合理化并且拥有保安人证的关键手段。对于时间的把控上,由于保安每天巡楼都是【准时8点半开始】所以能够保证是在他上课的期间。 9、作案动机
从明面上看金肖戋和唐学博似乎没什么需要致人于死地的矛盾。但是从走访金肖戋宿舍发现【金肖戋有个比他大一岁的哥哥】,而且从李聃话语中【你们俩长得很像呢,身形也差不多。并排坐在一张桌子上写作业。要不是衣服的颜色深浅有些不一样,还以为照片里只有一个小孩,另一个是旁边玻璃窗的倒影呢】也能看出俩兄弟长得很像。又从唐学博对金肖戋【喝得很醉时,一见到金肖戋就抓着他的手说‘乡巴佬没见识。这么点事就寻死觅活的,活该’】,虽然金肖戋口头说不知道是在说谁,但是很明显这个话就是对金肖戋说的,至于唐学博喝醉了头晕眼花,确实有可能把金肖戋错认为其他人,但是如果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喝醉程度的头晕眼花还不至于认错,那么这里认错极有可能是把金肖戋认成了和他长得很像的人。自然而然地想到是错认成了金肖戋的哥哥,从用词“寻死觅活“来分析,加之在金肖戋房间里与哥哥的合照都只有很久远的一张黑白照, 不仅看出金肖戋对哥哥的感情很深,却只有这么一张久远的照片,结合起来,很有可能金肖戋的哥哥已经不在人世了。而唐学博又如何会认识不在人世的金肖戋的哥哥呢?从【说他与日前被深挖出来的“冒名顶替上大学”之事似乎有不少瓜葛】来看,似乎此事也与金肖戋的哥哥有关系,而此事极有可能就是金肖戋哥哥离开人世的直接原因。而得知了真相的金肖戋,自然和这个和”冒名顶替上大学“有瓜葛的唐学博,有着杀哥之仇,动机也就很充分了。
(彩蛋:用qq扫描电影票还有隐藏信息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