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 发表于 2018-8-3 19:17:52
凶手为姜曼玉,根据武汉会战开始时间为1938年6月初,且近藤俊一死后战事得以延缓,所以俊一的死大多和战争有关,因此越靠近1938年出现的人嫌疑越大,而根据两种凶器来判断,犯罪者力气较大,应为壮年,并且,俊一死亡时间是在表演《赵氏孤儿》时,故参演《赵氏孤儿》的人可以排除嫌疑,并且姜曼玉在案发后离开时间算所有人中较早的,综上所述,姜曼玉的嫌疑最大
匿名
| 发表于 2018-8-3 19:19:11 | 2018-8-3 19:42编辑
凶手:贾老板
作案手法及分析:因为贾老板坐在第一排最左边,长久下来,很多人都会产生这个位子的人是贾老板的思维,在下午4:30近藤到来之时,正是《空城计》高潮,人们的眼球都在京剧本身,对其他事不太在乎,贾老板在送近藤上楼后和近藤聊天,找机会用水壶打晕近藤再用某种类似安眠药的东西使近藤看上去安详像在睡觉,再进入后台找一位人员扮成自己的模样坐在那个位置,而自己却悄悄躲在楼梯间,等到王安敲门找近藤因为无动静而出门找土方吉时在王安门后偷偷从王安所在包间进入近藤包间,用麻绳杀死近藤,再趁《赵氏孤儿》开始人们注意力在舞台上时偷偷和那名假扮成他的人交换,土方吉叫时再佯装不安上楼
证据动机:明明6月5日到7月7日超过一个月,但贾老板却说差不多一个月了,明显之后贾老板趁王安不在时接待过近藤,并知道近藤的侵略者本性决定杀他。       后面打开柜子有刺激气体,是药物变质,即使近藤昏过去的药物,这证明贾老板是凶手。
PS:其实王安可能想为了国家与近藤同归于尽(从他带有匕首可知道),但贾老板不但憎恨侵略者,也看不惯汉奸走狗,所以打算嫁祸给王安。只不过贾老板误了好人。
匿名
| 发表于 2018-8-3 19:19:17
凶手和过程:
凶手朱秀先,《空城计》演完之后,卸妆到2楼包间左边房间角落躲起来,此时近藤三人在右边包间。《赵氏孤儿》要到后半段朱秀先演的孤儿才上场所以凶手不担心。杀近藤的事已经和父亲商量过,让父亲配合在近藤小憩的时候从小门进去,表面上是为近藤表演。近藤为表演鼓掌的时候,父亲在后方用刀柄打晕近藤,呈现近藤最后的手势,推测近藤是左撇子。之后由朱秀先勒死近藤。最后凶手回到左边包间,等父亲告知土方吉敲门不应时,大家从右边正门进入近藤房间。等大量人来到近藤房间和走廊,凶手混入人群中。

凶手的排除:
•后脑勺被打,死亡姿势祥和及勒死难度排除自杀。
•父亲将近藤看做自己的知音,排除直接杀害近藤。
•土方吉跟随近藤十多年,感情因素排除为日军杀害近藤。
•能在不被察觉的时间上去2楼包间,并且在相声期间杀害近藤。只有可能是在《空城计》、《百花亭》表演期间上楼的。《百花亭》演员直到最后都需要在台上表演,排除。
《空城计》演员和《赵氏孤儿》演员重复,演《赵氏孤儿》需要上妆,除了朱秀先扮演的赵武后出场,其他排除。

其他细节:
•父亲6月初与近藤吵应该是为了近藤去武汉的事,日志里写的近藤拿枪指父亲那里。案发当日没聊什么也是心有芥蒂。
•父亲说相声记不清,和老板看到近藤在看戏,父亲在看近藤那里,都是父亲心情复杂的表现。
•父亲在监狱不肯认罪,是担心家里人直接受牵连,又不愿供出凶手。
匿名
| 发表于 2018-8-3 19:21:05
凶手:罗进三
1.案发现场:下午四点三十分左右,近藤俊一与土方吉进入戏院,由父亲王安接待进入二楼。此时刚好赶上台上唱《空城计》,在戏中饰演老兵乙的罗进三看到了这一幕。当《百花亭》结束之时,近藤要休息。父亲王安推开两个包间中的小门进入左包间中,打开窗户看相声。土方吉走出右包间来到走廊,守在近藤门外站岗。近藤将包间的窗户关上。台上相声场开始表演,观众津津有味地看向戏台。
       过了一会儿,相声在掌声中结束了表演,演员纷纷下台。此时在下一场《赵氏孤儿》中没有角色的罗进三趁此间隙——台上无人而台下观众又都往台上看无人注意,有戏班功底的他沿着大厅右边的柱子爬上到了二楼右包间的窗户下面。近藤听到相声结束,走到窗户前,打开了窗户。此时,隔壁的王安敲响了包间之间的小门,想提醒在右包间休息的近藤表演结束了。近藤听到敲门声走过去打算开门。罗进三跃进窗户进入了房间,在近藤面向小门将背后完全暴露的情况下,用小型钝器,极有可能是军用水壶,打昏了他。随后将他放在摇椅上摆好,走到窗户前重新将窗户关上,拿出腰间事先盘好的绳子,将他勒死,此过程三分钟左右。
       下午六点二十分左右,《赵氏孤儿》的演员准备完毕陆续要登场了,王安又再一次敲响了包间小门,还是没有回应。察觉有异的王安走出包间去走廊寻找土方吉。这时罗进三打开包间小门进入左包间,将门关死。直到发现尸体,凶手一直躲在左包间内。王安和土方吉打开右包间,近藤死亡,场面一片混乱,无人再注意左包间是否有人。
2.线索:只有在《赵氏孤儿》中没有参演的罗进三才有可能作案。不需要在下一场登台,故在登台前的准备时间没有出现在后台,不会被起疑。(根据当日戏院目击人的证词,没有异常。)
3.线索:罗进三进入戏组的时间是1937.11.29,与近藤俊一第一次来戏院听戏的时间吻合。他待在戏院的目的就是在战事发展严峻之前解决掉这个日本军官-战争毒瘤。
4.线索:父亲是无辜的。在父亲王安的身上搜出一把干净的匕首,正是匕首的存在刷清了父亲的嫌疑。死者身上没有匕首的伤痕,如果父亲蓄意谋杀为何不用匕首而是用麻烦的绳子呢。故父亲不是凶手,凶手另有他人。而且父亲与近藤关系要好,即使有国家大义的矛盾,父亲也只是在笔记本上写下“失望”二字。
(部分线索因为叙述需要,写在了“1.案发现场”里,不再重复)
匿名
| 发表于 2018-8-3 19:21:19
王安跟近藤是知己,但是知己也有意见不合的时候,王安对知己近藤进攻中国的事情不爽,在犹犹豫豫反反复复想了一个多月准备大义灭知己,所以当天才会心神不宁戏院演了什么都不知道,在休息期间,王安进到近藤房里,对此事再次询问近藤做法,近藤答案让他非常不满,在假装附和下,乘着近藤高兴绕到他身后用匕首给了一蒙棍,看到近藤晕了过去,王安最后还是下不了杀了近藤的决心了,跑回了自己包厢,心神不宁之下对当时所演的相声完全没在意,这就解释了父亲带刀,但刀是干净的,且近藤不是死于刀杀这一情况,推出父亲是有动机但不是最后的凶手这一结论。而且从日记上看,父亲与近藤经常为战争意见吵过架,并且当日父亲一直盯着近藤,显示内心有心事,思绪不宁。这也间接证明,为什么作为军官,能在近距离被打昏,并且表情安详,因为打他的人必然是熟人,即土方或者父亲中的一个。但若土方是袭击者完全可以直接打死,没必要勒死且土方没有动机。父亲袭击可以猜测为打昏后念及旧情下不去手,犯罪终止。于是给了真凶机会。 土方为近藤保镖,若近藤出了什么闪失,土方也没好果子吃,所以排除掉父亲和土方,真凶只能从戏班的人找。在人人有动机的情况下,只能认为凶手目的很纯粹,即带着刺杀目的来戏班,并且出事后在很多人辞职时候趁乱溜走,因此筛选入职晚于父亲且扎堆辞职的人。第三出戏的演员需要后台化妆没有作案时间全部排除。综合判定为姜曼玉。 此时真凶姜曼玉应邀或是自愿前往近藤的包厢,土方知道这个事情但以为是近藤要跟戏子聊聊天就没注意。姜曼玉进去之后发现晕倒的近藤,就把近藤用自带的麻绳勒死,然后假装聊完离开现场。土方间接成了帮凶,。土方在发现尸体时候为了自己不会因渎职被处分,隐瞒了姜进入过的事情,并把锅甩给了王安。
匿名
| 发表于 2018-8-3 19:22:35
引用
匿名者 发表于 2018-8-3 14:37首先我认为这道题目的凶手是贾老板贾仁
文中所提到的,贾老板与父亲王安是故交,所以贾老板必定了解父 ...

首先我认为这道题目的凶手是贾老板贾仁
文中所提到的,贾老板与父亲王安是故交,所以贾老板必定了解父亲一系列的才能,但是他却只给了父亲一个闲散的虚职-班主,从后文中所提到的父亲的一系列怀才不遇的感慨可知,这并不是父亲的本意。
父亲王安是因沈阳沦陷举家迁往北平,加之饱读诗书,深知仁义之道,怎么会去接近一个日本鬼子呢?况且在近藤第一次到达的时候父亲表现出的正是一种君子的仅仅了解的行为,为何到了后来成了与其交往的专门人员呢?只有可能是受到老板贾仁的安排!
父亲王安对自己儿子教育的很好,希望他成为一个正人君子,不与不三不四的人往来,但父子二人感情并不好,母亲身体又不好,父亲怀才不遇,缺少真正理解自己的人,在这种苦闷的境遇之下,他在贾老板的刻意安排之下了解了近藤,这个精通中国文化,中国喜剧的日本军官,这点贾老板必定知道。
但是在六月初,近藤成了参谋长的消息被贾老板所知,他将这个消息看似无意透露给了父亲,父亲在此之前与近藤有过战争的争吵,但是无伤大雅,知道这个消息的传播,父亲勃然大怒,质问近藤,引发了二人之间的争执,父亲从此对近藤的本性有所了解,倍感失望,也不愿与他说说谈笑,但作为一个文人的父亲,虽有气节,但是还是做不出杀人这种事情
        近藤遇害的日子是七七事变的第二年,也是北平沦陷的第二年,作为高级长官的近藤被秘密召回北京,由于上次的争论,父亲不愿与近藤谈笑,加之七七的缘故,两人都显得很沉默,但是父亲依旧对近藤的知遇之恩有所触动,在近藤鼓掌之际望着近藤发呆思索,这也是对应了文中空城计的那句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表明近藤是父亲的知音,多种情感揉杂在一起,父亲不会动手杀人,况且一个文人,怎么会选在妻子生日这天动手呢?
       但是近藤头上的伤痕确实与父亲有关,父亲因七七的历史原因心情不好,在相声场时通过小包间的门进入,与近藤谈论他担任了参谋长的事情,两人再次谈崩,近藤鼓着掌对父亲所说表示讽刺,父亲一怒之下用自己防身的小刀的刀柄重击近藤头部,后愤怒离开,虽然近藤的窗户关着,但是父亲包间中的窗户却因为观看的原因是开着的,贾仁利用关注父亲包间中是否有人而判断时机,在看到父亲进门后了解到了情况,在确保自己不在场的情况下利用晕厥的近藤,并通过隐藏在椅背上的绳索勒死了他,至于近藤的手势 ,可以理解为鼓掌的手势,然后顺时针反转九十度。
         由于所有人都有不在场证据,所以父亲的嫌疑最大,这个事情很轻松便推倒了父亲的身上,而父亲可能也意识到了这件事情,意识到自己可能难逃一死,只好不断喊冤,亦或是通过这种办法,用读书人最后的气节,坚持到底。
     至于贾老板,贾仁,假仁,假仁以,在将责任推卸给父亲之后,还假装好心的帮母子俩逃脱,去牢里探视,虽然做的是对民族好事,但是对朋友确实不仁不义的!
匿名
| 发表于 2018-8-3 19:24:59
我们的推测是凶手是被土方吉所杀。
基于文中描述的“近藤对相声不太喜欢,所以每当此时他都会关上包间的窗户进行小憩。我父亲和土方也都会离开包间的不打扰近藤,父亲会在这时候离开去登台表演,没有登台安排时他就会到左边的包间内单独观看,土方则是在门外站岗。”以及后面证词中说到的“土方吉说舞台表演时自己与近藤、王安是同处一室,之后近藤休息他一直都在门外,没有看到其他人进入过二楼的任何一个包间。尸体被发现前王安从左边的包间出来找他,在比划了一番后他理解了王安的意思是敲门(包间之间的小门)没有人应答,土方觉得有疑于是马上推门,就看到了在摇椅上的尸体。”和文中王安一直在隔壁的包间里没有离开知道最后敲中间的小门没有应答出来以后和土方吉一起打开了门以后发现了尸体。通过这些条件一起看的话凶手是在相声表演期间杀的人。然而在这期间通往近藤所在的包间里的路口只有王安以及土方吉把守的门外。
首先我们需要排除王安的嫌疑。
第一点就是他没有必要忍受严酷的刑罚最后却不承认自己杀人。因为他杀了一个日本军官,并且在侧面对武汉战场上日本人的进攻起到了延缓的作用。就这样看来他完全可以成为一个英雄的。
第二点是因为在这次案件中事后的检查发现了王安身上携带了一把干净的匕首。我们有理由相信假如是王安犯案的话他不会采用勒死的方式。但通过他携带匕首的这点看来他确实有打算过杀害近藤。
剩下的就只有自杀和土方吉作案的可能性了。
我们讨论过自杀的可能,但是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人是无法勒死自己的,且难以造成后脑部分的钝击。
最后是土方吉犯案的可能了。
虽然不太可能,且答案太过意外,但土方吉确实可以在这段时间里杀人且不为人所知。
透过文中确实难以寻找到关于土方吉犯案的动机,我们通过文中表演的戏曲《空城计》《百花亭》(也就是贵妃醉酒)《赵氏孤儿》的表演曲目推测作者或许是在暗喻土方吉的一种贼喊捉贼,并且杨贵妃最后也是被高力士勒死的。也就是自己亲近的人。至于赵氏孤儿这点推测土方吉是一个和近藤有血仇的孤儿这点实在是有点太过天马行空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撑。

此外在文中有一点作者没有完整的详述关于《百花亭》结束以后王安和土方吉是如何离开的。
假设土方吉以及王安的证词真实的话。这里加上一个“王安和土方吉通过右包间(近藤所在的房间)的正门离开然后进入自己左边的包间的话。”
凶手是可以进行谋害近藤的。
凶手可以在土方吉以及王安离开包间的同时推开两间包间的门进入杀害近藤!然后一直等待直到王安敲门没有人应答,离开包间和土方吉交谈事情经过的时候再通过中间的小门离开,进入到左侧的包间。最后在众人混乱之际趁乱混入人群。
实施这个方法最有可能的人就是戏院的小二。
但是,这里存在一个不合理的地方。因为每次过来看戏近藤都是自备茶水点心。所以小二也就接触的比较少了,难以了解到王安是否会直接通过小门离开进入左侧的包间。存在不确定性。
以上就是我们的推论了。推理未必足够严谨多有不足之处还请指摘。
匿名
| 发表于 2018-8-3 19:25:51
推理结果
凶手:保镖土方吉
作案手法:在王安在左包间时,从走廊敲门进入右包间,利用随身携带的钝器敲击近藤后脑,并用绳将其勒死。再快速清理完作案现场后离开,回到走廊。
    王安有可能在6月份就意识到土方吉可能会对近藤不利,甚至是杀掉他,所以在6月5日告诉近藤此事,由于土方吉是近藤十几年的老部下,且由于日本武士道崇尚忠,近藤并不相信王安,且怀疑他挑拨离间,两人大吵一架,所以父亲在日记上写下“失望”二字。案发当天,王安又向近藤提起这一件事,再次被驳回,所以7月7日交流很少,且王安一直看向近藤那里,在近藤被害时王安脑海中应该是“我最不愿意发生的事还是出现了。”
    至于案发状况,近藤听到门外传来声响,出于对土方吉的信任,打开门,也没有任何怀疑,所以最后仍然保持休息的状态,面容安详平和。而土方吉由于深知抗日战争年代沦陷区的中国警察奴性,一定会深信自己所说的话,且恰好能嫁祸给王安。因此推断凶手为土方吉。
匿名
| 发表于 2018-8-3 19:27:08 | 2018-8-3 19:41编辑
首先,杀死近藤的人在谜题中被日本人确认为是“我”的父亲。

关于这一点,题中已经给出了比较严密的推理。其一,案件发生在二楼右包厢,整个二楼只有“我”父亲、佐藤、土方三人;其二,包厢窗外无立足之地(无法爬窗);其三,从楼梯上二楼则必须要过土方这一关,而土方表示近藤死亡时间内没有任何人上过二楼,综上三点,再加上土方是近藤十几年忠心耿耿的老部下,无论如何也做不成凶手,由此可知,在正常情况下,“我”父亲几乎是板上钉钉的杀人凶手。

但真相就到此为止了吗?不,我们觉得并不是这样,这个定论仍然有一些难以解释的疑点。

第一,按照题目的描述的二楼场景,左右包间有小门相通,这一布置可以解释父亲如何避开土方的耳目悄无声息的杀死近藤。但问题在于,父亲于小门进入右包厢杀死近藤后,完全有时间离开戏院马上逃亡,那为什么他还要傻乎乎的让土方去开门呢?

第二,如果说父亲的想法是杀死近藤以后装作什么事情都不知道,以此蒙混过关,但父亲常陪近藤在二楼包厢看戏,对包厢的构造可谓是了如指掌,他不可能想不到在土方看守二楼的情况下,以包厢的布局来看,他无论如何也没办法洗脱嫌疑,或者说,就算是杀,也有更好的方式下手,没必要使出这么一个一目了然的手段。

第三,近藤时隔一个月再次来到剧院,而父亲无法预计他下次再来是什么时候,只能把握机会马上下手将他杀害,上面这个说法是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推论,但这里会出现两个问题,第一,近藤尚未调度到武汉参加会战时经常来戏院,为何父亲没有下手,要论时机,之前其实就已经很成熟了;第二,如果父亲的目的确实是忍辱负重为国家做贡献,那么父亲日记中的那场吵架也是非常不合理的,他要达成目的就要避免激怒近藤,同时,忍耐的目的更是为了杀人之后不被立马发现,这可以创造逃跑的机会,否则还不如直接杀死近藤英勇就义来得畅快。

综上,我们认为,杀死近藤的凶手并非父亲。

那么凶手是谁呢?

我们不妨先来想一下,如果父亲不是凶手,那么一开始看似严密的推论就出现了问题,从那三条信息来看,二楼包间没有藏人的空间,所以排除还有其他人的可能性;第二,窗外进人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的,所以也排除。那么出问题的就应该是这第三条信息——土方间表示自己一直在包厢外看守。

我们断定,在这一点上,土方撒谎了。

我们先来看看原文。

        “到警局后不久来了几个趾高气扬的日本军官和一名瘦高的翻译官,其中一名军官挥舞着武士刀冲着土方吉像是要杀了他一样,土方吉吓得跪在了地上匍匐着,后背的衬衫都被汗水浸透了一大半。而后土方吉似乎对那几名军官说了什么,他们就全体看向了我父亲。”

土方不可能是杀人凶手(十几年的老部下),这一点我们深信不疑。但,这并不代表他不可能撒谎。我们认为,土方保护近藤的任务严重失职,因为他在近藤休息的一段时间内其实并没有在门外看守,导致近藤死亡之后几个日本军官找他问责的时候,几乎要他以死谢罪。然而死亡面前他马上反应过来,绝口不提自己的失职,反而在旁人面前说明自己已经尽忠职守,并且还以这个基础进行了一番合理的推论将罪名硬生生的推给主角父亲,毕竟如果找到了凶手的话,那么就算土方有失职之处,也不至于要以死谢罪了。

另外关于土方是否在近藤休息时一直在门外看守,我们找到了这样一个佐证。

        “我马上向小贩确认,小贩并不知道被害军官的名字和样貌,但认识陪同的保镖,因为那是时常光顾自己摊子的人。”

司令部本身是离戏院很远的,正常情况下土方要来买烧饼是不太可能的,一则,他身为近藤的保镖,近藤军务繁忙就等同于土方军务繁忙,要买烧饼只能等近藤来戏院看戏的空隙。二则,因为要一直保护近藤的关系,就算来到了戏院,要保护近藤的土方也不太可能抽得出空档。一个正常的推论就是,每次土方去光顾小摊的时间,其实就是近藤固定的休息时间。

那么讨论到了这里,案情就比较清晰了,凶手其实是乘土方外出买烧饼的空档时间,乘机上二楼杀害了近藤。

也就是说,凶手一定要能察觉到土方每次到戏院来,有这么一个出门买烧饼的动向。

其实综合所有信息来看,凶手应该是一个预谋杀人的情况,因为绳子肯定要预先准备,临时起意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杀人时要找这么根绳子也不是马上就可以找得到的。

既然是预谋杀人,近藤没来戏院之前,凶手也不可能到戏院蛰伏。这就排除了大部分人,只剩下近藤到戏院之后加入戏院的罗进三、姜曼玉、和骆馀三人,这三个人中又可以先排除罗晋三,因为

        贾老板告诉我那次事件后戏院关停了一个月供警方随时调查,戏院不能运作,戏子们却得生存,不少人便向贾老板辞别到别处谋生。留下的人终于等到戏院再次开张,可因为发生过人命案子宾客们避之唯恐不及,每日仅寥寥数名老观众根本无法维持开支。

近藤的死亡时间是7月7日,一个月后是8月7号,凶手到戏院的目的如果是杀死近藤,那么杀人之后直接走就是了,没必要还留在戏院,而根据罗进三离开戏院的时间,1937.11.29——1938.8.25,我们可以看出他是等到戏院再次开张之后,因为戏院倒闭不得已才离开的。

而姜曼玉和骆馀两人中,我们又可以排除掉姜曼玉。

因为根据现场描述来看

        且不说包间里根本没有能藏人的地方,包间的门在打开时(无论手脚多轻)都会发出门轴转动的尖锐声音,在屋内的人一定可以听见

        在后脑偏上处有一非致命伤痕,是小型钝器击打造成,除此之外没有近期造成的其他外伤。根据伤情程度判断当时近藤被打晕完全失去意识,随后在没有反抗的情况下被勒死


如果有人进入二楼右包间,就算门外没有土方把手,有人进入包厢内的话,在开门的一瞬间因为门轴发出的声音近藤也会察觉,有陌生人进入包厢的情况下,近藤把后脑勺留给来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除非这个进入包厢的人的身份可以使近藤完全消除戒心,如果姜曼玉来访,首先这是一个无事登门的状态,就算近藤不起什么疑心,发现有京剧表演者来找自己,近藤也会给予一定的重视,因为文中已明确提到近藤对表演者十分尊重,所以不可能做出背对着姜曼玉的行为,这有失礼数。

综上,我们基本已经可以确定凶手就是骆馀。

首先,他是戏院小二,可以在平常端茶倒水的过程中观察近藤和土方行事,久而久之便逐渐发现了土方不专心守门的习惯,可能是由于到达戏院的时间已经是五月底,等到发现杀人的好机会以后,近藤已经因为跟父亲大吵了一架所以长时间没来戏院,所以骆馀也无法实施他的杀人计划。

但没想到的是,一个月后近藤再次造访戏院,这时候骆馀在近藤固定的休息时间,乘着土方离开的间隙,端了茶点和水进入包厢,然后抓住近藤不注意的机会,先将他打晕,然后用绳子将之勒死。

以上,是骆馀杀人的全过程。

“死因是机械性窒息,凶器确定是现场发现的那条长约三尺直径五分的普通麻绳,在脖子上缠绕了两圈相交于颈后。”

我们可以发现,死者是被绳子缠绕两圈后,用力勒死的,这个迹象显示凶手的力量或许不够大,也正好符合骆馀只有16岁年龄的身份。

细节与后记:

骆馀的打晕近藤的小型钝器可能是包厢内的盘碟,因为不求直接杀死近藤,只求将其打晕,打中了后脑的关键位置就好了,碟子也不至于会碎。

父亲和近藤到底争执了什么已经无人知晓了,但是我们想到武汉会战的发生时间是6月11日,而近藤和父亲吵架的时间是6月5日,会不会是父亲其实一直跟近藤套近乎是在获取日军的情报在做一个间谍呢?而最后一次吵架则是因为近藤发现了父亲的间谍行为,父亲则婉言相劝希望近藤放弃军人身份停止侵略中国,为此,两人才不欢而散,最后一次两人几乎不说话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近藤为了不泄露战争情报,所以一开始就只想着看戏,而不跟父亲做任何交流。

而父亲可能没想到,因为武汉战事的吃紧,作为高级参谋的近藤已经是其他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近藤又一次来北平看戏,最后让他再也没发回到武汉前线作战了。
匿名
| 发表于 2018-8-3 19:27:24
1938.7.7,下午6:00~6:25 戏院右房间外出现一根绳索,随后一人从绳索慢慢下滑。用脚推开窗户进入房内,迅速关上窗户。此时死者正在房内小憩,听到声音准备回头,突然头部遭到袭击,晕了过去,凶手立刻用随身携带的绳索将死者勒死。随后打开通向左房间的门,请求王安(父亲)不要发出声音,王安看在与凶手的交情上同意了,问了凶手几个问题,被糊弄过去。王安觉得事情有蹊跷,准备去右房间查看,看见右方间已经被害的死者。死人的消息一出,戏院大乱,凶手乘机迅速走出左方间,下楼从正门离开。
凶手:花旦程蝶如
知情者(帮凶):王安(父亲)
分析:凶手动机明显,知道死者是日本人并且听说马上要攻打中国,于是策划了这起杀人案
父亲因为之前与死者有过矛盾(但不至于杀死死者),而且与凶手关系很好,于是选择了隐瞒,导致最后悲剧
《赵氏孤儿》开演于6:25,上场前需要准备,所以没有时间,那么嫌疑人只剩下:程蝶如,姜曼玉,羅進三。
这三人中,唯有程蝶如与父亲认识时间最长,进而推出关系最好。
而从离开时间来看,程是在9.15与众人一同离开,姜是在7.20离开(因为1938.1.15进的,与戏院感情不深,所以情有可原),羅在8.25离开。从时间上看,程可能性较大,选择与众人一同离开是为了降低自己的嫌疑。从年龄上看,程正当壮年,可以非常轻松的杀死死者。所以推出凶手是程。
方法:土方吉一直在门外,表示没有人进入过,那么唯一的通道就是窗户,凶手行凶后无法出去只能选择待在王安房内,等众人注意力在死者身上时离去。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