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发表于 2018-8-1 19: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参赛的新人请仔细阅读答题说明,若违规导致0分别怪我没提醒。
本题截题时间:2018-08-03 20:00 届时将放出第一题答案,2018-08-04 20:00 将放出第二题;
答题时间为两天,请注意在截题前回答,时间以论坛服务器时间为准;
若要修改答案请点击原帖下方的编辑(客户端请点击楼层右下方的 ... 图标,客户端需要在2.1以上版本才能编辑帖子)
多次回帖将取最后一次回帖作为答案;
从Word文档复制时可能会导致格式出错,请尽量直接使用论坛编辑器进行排版
  • 重点:答题请直接回帖就行,不需要任何其他额外设置,系统会自动匿名和隐藏你的回帖
  • 请不要在回帖中透露自己的学员名或侦探编号等任何个人、队伍信息,否则直接以0分计
  • 已报名队伍名单: http://www.tuilixy.net/thread-72840-1-1.html
  • 组队参赛者请使用队伍ID回帖答题,队伍ID即你们在《 组队报名帖 》里回帖时所用的帐号。
  • 已组队的学员若使用个人ID答题将以0分计。
  • 未报名的队伍将视作个人ID计分。
匿名
| 发表于 2018-8-1 19:50:41 | 2018-8-3 18:12编辑
凶手是罗进三


红色为重要结论,蓝色为文中引用。(挂号内为补充解释)

一、疑点归纳解析

1、土方吉的证词疑点。

假设土方吉的证词为真,那么凶手只能是王安。理由是包间的窗户外完全没有可以立足的地方,凶手只能从门进入。包间里根本没有能藏人的地方,包间的门在打开时(无论手脚多轻)都会发出门轴转动的尖锐声音。——》排除有人提前藏在房间伺机杀人或从窗户进入以及离开的可能性。证词方面,土方吉说舞台表演时自己与近藤、王安是同处一室,之后近藤休息他一直都在门外,没有看到其他人进入过二楼的任何一个包间。——》密室环境,当时在场的只有死者、土方吉和王安。根据伤情程度判断当时近藤被打晕完全失去意识,随后在没有反抗的情况下被勒死。——》根据法医的证词排除死者自己勒死自己的可能性。其中一名军官挥舞着武士刀冲着土方吉像是要杀了他一样,土方吉吓得跪在了地上匍匐着,后背的衬衫都被汗水浸透了一大半。——》土方吉是个胆小之人,他害怕上司,知道自己杀人的后果会很惨,而且土方跟随死者10多年,忠心耿耿,他没有动机杀害近藤。最后只剩下王安,只有他能在土方吉没有发现的情况下从小门进去杀害近藤。

我方才得知近藤在武汉会战开始时(1938年6月初)被调到第2军第29师团担任参谋长参与武汉会战,结果7月7日那天被害身亡。得益于此,第2军的攻势被延缓。只说在争执最后恼羞成怒的近藤掏出手枪抵住父亲的额头,两人僵持和沉默了数分钟后,近藤收起枪离开戏院。那天是6月5日,距离近藤被害还有一个月。父亲在日记最后写了两个字,失望。 ——》王安日记的时间刚好和近藤要参与武汉会战的时间对应,王安想劝近藤但是近藤不同意,毕竟近藤是士官家族出身他不可能放弃,所以王安才写了失望二字。护国心切的王安因为近藤参与武汉会战而跟他发生争吵,甚至产生了杀人动机。案卷记载警察在父亲身上搜出了一把干净的匕首,证词里父亲说这是自己防身之用。——》正常的凶手只会准备一种杀人凶器,既然凶手都准备了匕首,他没有必要那么麻烦地再去准备绳子(以及小型钝器)用绳子杀人。并且假设我是凶手,我会选择一个在只有自己会被怀疑的时机杀人吗?杀完人马上被抓,而且还会连累家人。如果我是王安,不会选择在那个时机杀人,即使那可能是唯一方便的时机,那也至少得抱着同归于尽的想法才行。贾老板叹了一口气说:“警察和日军现在都怀疑是你爹杀了近藤,哪怕不是他做的,我看靠这些投靠鬼子的无能警察也根本查不出什么真凶,到时候你爹还是会被拿去顶罪。刺杀军官可是大罪,你们娘俩也会受到牵连,所以赶紧走吧,走得越远越好!”——》侧面印证了凶手不是王安的可能性。当时我父亲正愣愣地站在右包间门口,贾老板一边问着“发生什么事”一边跑了过去,一到门口他就看见近藤仰面靠在摇椅上闭着双眼,脖子上还缠绕着一条麻绳,身边的我父亲瞪着双眼念念有词好像在重复近藤的名字。——》真情流露,甚至看到死者是惊讶的表情,说明并不是凶手。王安家人还留在北平并且王安至死都在喊冤,综上,判断王安并不是杀害近藤的凶手。

因为凶手不可能是王安,证明土方吉的证词为假。近藤休息时他没有一直都在门外,凶手就是利用了那段时间进去杀人。小贩并不知道被害军官的名字和样貌,但认识陪同的保镖,因为那是时常光顾自己摊子的人。——》由于土方一直跟随死者导致他被调去武汉,已经一个月没有吃烧饼,再加上听戏时土方自言一直跟随在旁边,没有时间去买烧饼。土方吉快一个月没有吃到烧饼,好不容易又来到这里,趁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偷偷出去买烧饼。之后近藤被杀害,他不敢说出是因为自己擅离职守近藤才被杀的,害怕被追究责任。人心就是如此黑暗,所以他才说自己一直在门外没看见有其他人进入过二楼的任何一个包间,直接把矛头指向了王安,把他弄成了替罪羔羊。

2、排除法,锁定凶手。

当时坐在贾老板旁边的观众也证明贾老板一直都在第一排左侧观看表演。——》根据证词,贾老板拥有不在场证明,所以不是凶手。

《百花亭》结束后是相声场,近藤对相声不太喜欢,所以每当此时他都会关上包间的窗户进行小憩。到下午六时二十五分左右,台上开始进行今天的最后一场演出——《赵氏孤儿》。得出的结论是死亡时间在当日下午六时至六时三十分(考虑发现尸体的时间可以再减少五分钟)——》根据死亡时间,案发当日下午六时至六时二十五分,相声演员马东和姜鞏在表演相声,拥有不在场证明,所以两人不是凶手。

近藤的保镖也从两人逐渐降到一人,是跟随他十几年的下属土方吉,之后两人更是穿着便服与平常百姓无异,但他一直都在二楼的包间看戏。下午四时三十分左右,近藤俊一与保镖土方吉来到戏院,距离他们上一次来已经过了快一个月左右,我父亲王安照例前去接待两人一起上了二楼到右边的包间。彼时台上正在演出《空城计》。——》因为近藤和土方吉穿着便服与平常百姓无异,在舞台上的凶手直接看到死者与土方二人进入大门,死者的身高、年龄以及留着杂乱的络腮胡,再加上王安前去迎接,所以认出来的人是近藤。因此怀疑凶手在《空城计》的演员里面——杨啸良、段元楼、袁世君、朱秀先、周庆瑜、萧章华、罗进三。

有时票友们鼓捣的聚会,父亲还会登台与大家唱上一两句,只是不带妆,毕竟太费时间。——》因为京剧的化妆太费时间,假设凶手是《赵氏孤儿》的演员,凶手在下午六时至六时二十五分要杀死死者,之后还要回来化妆参与《赵氏孤儿》的表演,时间上肯定来不及。别说是过了七八年,就算是让我当时说出都有谁在旁经过也难,要能记住的不得是能引起注意的人呐。——》如果是提前化好妆出去杀人,会是个引起别人注意的人,比如会引起贾老板的注意,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综上,证明凶手并不是《赵氏孤儿》的演员。

《赵氏孤儿》的演员——杨啸良、段元楼、梅小芸、袁世君、朱秀先、周庆瑜、萧章华。在《空城计》的演员里面排除掉《赵氏孤儿》的演员,最后只剩下罗进三符合要求。

摇椅旁的小桌子上放着两碟糕点和水壶,水壶样式与军用水壶相同。父亲曾跟我说过近藤担心戏院所提供的茶水食物会被人下毒,一直都是自备。警察对这两样物品进行过检查,只是普通的茶水和糕点。——》文中没有提到死者自己携带这2碟糕点,军用水壶虽然有可能是作为军人的近藤带的,但是死者就算要自备食物也不会选择拿着碟子走来,至少也要准备点装食物的工具。就算是死者自带,带2碟糕点明显过多,这么个!小!桌子也不适合放2碟糕点,因此得出至少有一碟糕点是凶手带上去的。如果现场的其中一碟糕点确实是凶手带上去那么可以排除店小二的嫌疑。因为近藤担心戏院所提供的茶水食物会被人下毒,一直都是自备,作为店小二专门端茶倒水的,肯定知道近藤的这个情况。而现场出现了两碟糕点,说明凶手并不知道近藤自备茶水食物这个习惯,所以凶手不会是店小二。阮春生因为知晓死者自备茶点,所以就算他要杀人,也不会选择送糕点的理由上去。而另一个小二骆徐,由于进入戏院工作时间太晚,应该并不知晓土方中途溜去买烧饼的习惯。最后凶手没有带走糕点估计是时间上比较赶,来不及带走。

程蝶如和姜曼玉因为二人是花旦和小生比较出名,容易引起他人注意,以及二人当时在后台,并未直接看到死者来到戏院,而且戏台离包厢有一定距离,死者也没有身穿军服,高矮胖瘦以及络腮胡也无法清晰看出,以及二人假如不是预先知晓,演戏途中也不会特意抬起头来观察2楼等等,因此也排除。而且作为女生,估计也没有拥有能勒死死者的力气。

陈伯,由于已经70岁了,没有那个力气勒死人,所以也排除。

秦汉,前文说明王安的职位时提到的的班主是管事的,非常忙,再加上当时要连续排三出戏,理论上不可能有时间去杀人,因此排除。

至于其他杂工、文武场乐队、观众,连名字都没有,排除。

二、手法

凶手是通过土方中途去买烧饼的时间,假托送糕点上楼,然后趁死者不备,使用钝器(有可能是怀炉&暖炉,只是有可能。。。)猛击死者后脑,然后可能是怕血迹沾染,所以使用绳子勒死死者,最后迅速下楼。

法医推测整个勒杀过程需要花费三分钟。——》因为勒杀需要三分钟,而士方吉擅离职守出去买烧饼推测他不会花太多时间,凶手杀完人要出去的时候可能会碰到士方吉,这样凶手就不能出去只能留在死者房间。这样的话《赵氏孤儿》的演员完全没有作案的可能。但是因为发现死者的时候,王安在走廊,凶手无法从小门进到左房间再从左房间离开(因为会被看见),而且他无法确定王安是在房间还是在走廊,除非王安包庇凶手,但是可能性极低(毕竟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因此排除凶手被堵在死者房间的可能性。


三、动机

我方才得知近藤在武汉会战开始时(1938年6月初)被调到第2军第29师团担任参谋长参与武汉会战,结果7月7日那天被害身亡。得益于此,第2军的攻势被延缓。——》为了延缓(阻碍)第2军在武汉会战的攻势,所以凶手要杀害担任第2军第29师团参谋长的近藤。

四、证据

询问戏院旁巷子口摆摊卖烧饼的小贩案发当天土方吉有没有在他那里买烧饼,可以证明土方吉是否有撒谎。

1937年11月中旬,因为天冷来戏院的观众也少,闲下来的我正揣着暖炉蹲在舞台旁阅读地上的报纸。在后脑偏上处有一非致命伤痕,是小型钝器击打造成。——》文中有提到暖炉且能揣到怀里是必备之物,所以拿着暖炉很自然,不会让人看成凶器。小型钝器怀疑正是暖炉,如果能找到可以作为证据。这个暖炉应该说的是怀炉,另外由于案发时是7月份,使用怀炉也不是特别正常,只能说文中没有提到别的小型钝器,没办法。

调查现场的两碟糕点的来源,如果证明了死者没有自带糕点或者只带了一碟糕点,那么就能证明至少有一碟糕点是凶手带到案发现场的。

五、案件还原

罗进三实际上是地下党。近藤是1937年11月中旬开始来戏院,得知消息的罗进三在11月29日来到戏院工作,埋伏,调查近藤,伺机行动。直到得知近藤被调到第2军第29师团担任参谋长,组织下命令必须干掉近藤。凶手在空城计时看到了死者来到戏院并上了二楼,之后查看剧目安排,发现有机会,因为死者已经很久没来了,所以凶手无论如何也想在今天杀了他。凶手把需要准备的物品,麻绳,糕点,钝器(可能是怀炉),都准备好了,百花亭开始,凶手一直在盯着死者,深怕死者突然离开。百花亭结束后,虽然发现王安没有参演相声,但是凶手依然还是准备不顾一切的杀了死者,因为以后很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了。因为得利于之前的调查,他知道近藤对相声不太喜欢,所以每当此时他都会关上包间的窗户进行小憩,而在这时候他的下属士方吉会出去买烧饼,罗进三选择这个时候去到死者房间杀人。所以凶手在观众席耐心等待——土方去买烧饼。土方是戏院旁的烧饼摊的常客,土方很喜欢吃烧饼,土方又是死者的老部下兼保镖,被死者带去了武汉。土方已经一个月没吃到烧饼了,所以土方站岗中途溜出去买烧饼(这个习惯早被凶手知晓)。凶手终于在相声演出中途等到了土方出去买烧饼,然后凶手上楼,来到右包厢敲门,端着糕点进入,找了个理由说这个糕点是贾老板安排送给他的,死者正在迷迷糊糊的打盹,猜测死者叫他把糕点放在桌子上然后出去,然后凶手把茶点放在桌子上,假装出门向门走去,凶手把门关上,但是却没有出门,而是静静留在屋内,等待死者睡着。随案卷保存的还有几张照片,照片上的近藤俊一面容安详,口微张,左手朝下放在右手掌上,双手放在腹部偏下位置。如果不是脖子上的勒痕,他看起来就像是睡着了一样。——》别的可能,他端着糕点来到死者房间,发现死者正在睡觉,用暖炉砸晕死者之后用绳子勒死,之所以选择用绳子是因为害怕沾上血迹。如果死者没有睡着,就假装是送糕点把糕点放在桌子而接近死者,之后再动手。

六、其他事项

以往近藤与王安在观看表演时有很多话,不知为何案发那天却很少。——》近藤是最后一次来听戏他要返回武汉,王安矛盾中,近藤也不知道说什么毕竟达不成共识。

警察还问了父亲是否记得当天相声表演的内容,父亲说自己记不清。——》因为王安也想杀近藤,所以心不在焉,没有认真观看相声表演。
匿名
| 发表于 2018-8-1 19:51:12 | 2018-8-3 19:56编辑
抢楼啊啊啊啊啊冲啊啊啊啊啊啊啊
我盯猴叔很久了,猴叔再不发我就……继续盯
猴叔你再不发……我emmmmmm
猴叔你要急死我吗…
猴叔辛苦,风里雨里,大赛等你



———————————分割线——————————


【王安儿子的遗书】

引用
我很清楚地知道,我的时间不多了。

在亲人的安慰下,我也没有对死亡怀有太大恐惧,毕竟,我也是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人,在自己垂死之际,还是想留下点什么,而我的一生,并没有什么值得留下的。所以我要写下的这份给世界最后的话,是关乎一个战争的秘密。

与我亲近的人都知道我父亲的案子,经过我几十年的推演,最后终于得到我认为的真相,我觉得我的父亲,确实是个英雄。

多年前,我在父亲的日记本里发现了一些线索,也许,这就是解开整个问题的关键。

在父亲的日记里我读到,武汉会战开始时(1938年6月初)近藤被调到第2军第29师团担任参谋长参与武汉会战,后来不知何时他秘密回了北平进行临时调度。也就是这一点,引起了近藤与我父亲的争执。

近藤到底是个侵略者。恼羞成怒的近藤掏出手枪抵住父亲的额头,两人僵持和沉默了数分钟后,近藤收起枪离开戏院。从日记的最后,可以看出父亲很失望。

我读出了父亲内心的挣扎。

他是个爱国人,正因如此,他才为战争和近藤频频吵架。可他深知没有办法让近藤停止战争,那就只有一个办法:杀了他。否则,可能会对国家带来很大的危险。

但是,考虑到父亲与近藤关系堪比知音。这也就决定了,他不可能亲自对近藤下手。

因此,一定有人帮父亲实施计划,而父亲替他顶罪。而这个人,必须和父亲关系极好,值得信赖。

父亲的工作只是在贾老板的戏班与观众闲谈,偶尔表演几句单口相声,理应和别的戏场的人员没有过多的接触,自然不可能关系极好。而根据我梳理案情时用过的思维导图,近藤俊一在被敲昏时面容安详,口微张,左手朝下放在右手掌上,双手放在腹部偏下位置。而且他一般在相声场时总是小憩一阵。因此可以看出,近藤是在相声场表演时睡觉,继而被敲昏的。

根据当时戏院内的结构,近藤由于习惯,等到要演相声的时候,他绝对会去二楼的包间休息一会,作为接待近藤的专职人员,父亲自然就会去近藤旁边的那个包间,两个包间中间是有一扇小门的。包间里根本没有能藏人的地方,包间的门在打开时(无论手脚多轻)都会发出门轴转动的尖锐声音,在屋内的人一定可以听见。包间的窗户外也完全没有可以立足的地方,土方在门外看守,其他人无论进入哪个包间他必然会看到。直接走正门杀人是不可能的。只有父亲可以在土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到右包间杀人再回到左包间。

对近藤习惯的熟悉、双方可以相互信任、能一起策划好……这只有母亲和贾老板了。

我的眼前仿佛再现了父亲当时伏案冥思苦想这一出看似完美的杀人计划,旁边还坐着母亲与贾老板在一起讨论。因为母亲身体抱恙不能外出做事,那就只能是父亲的故友贾老板。

因此母亲当时才那么平静。我想。

我似乎可以想象得到,那时他们决定,父亲身上先随时装着一根绳子,那把用来防身的匕首也要带好,随时准备近藤的到来。等到演出轮到相声的时候,近藤去包间休息,父亲去另一个包间,等一会,父亲就通过两个包间之间的门进入到近藤的房间,先用桌上的军用水壶把近藤敲晕,再把事先准备好的绳子套到近藤的脖子上,在外人看来就像近藤已死。

根据导图,案卷记载警察在父亲身上搜出了一把干净的匕首。说实在话,我当时也没有想到。

因此,水壶是敲昏父亲的凶器,而不是匕首柄。柄是干净的。

贾老板就坐在第一排左侧,装作观看表演的样子,同时暗中观察这边的情况。最后,等到相声演出结束,父亲就会很自然的出来叫近藤,当然近藤不可能有反应。土方吉就会破门而入,发现近藤的“尸体”,他们就可以把土方吉支开去叫警察。然后贾老板就可以跑上来询问情况,在装作检查尸体的时候用绳子把近藤勒死就好了。

而根据导图,期间贾老板偶有转头与后方的一些观众交谈,曾瞥见包间里的近藤为表演鼓掌,父亲在一边目光却是集中在近藤身上。贾老板这样做,恐怕是为了暗中观察吧,而父亲,则是因为马上面临近藤的死亡,心中会有不安。

简单来说,计划就是贾老板得装作看表演的样子同时暗中观察不被人发现,并在案发之后很及时的跑上来。他跑上去之后,先装作检查尸体的样子,顺便叫土方吉去报警,把他支开,然后再把近藤勒死。就这样计划好了一出完美的杀人计划。

根据导图,警察问了父亲是否记得当天相声表演的内容,父亲说自己记不清。

这就是最好的证据。

他去了右包间,实施了敲昏的计划。

可以想象,父亲是怀着怎样悲痛的心情来构思这一出计划的,毕竟近藤也是自己的知己,但是,出于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他不得不这么做。

可是,他没来得及实施这个计划。我苦笑了。

如所有人津津乐道地那样,似乎像是父亲明知杀人自己也难逃一死却还是义无反顾。他的喊冤,似乎已在人们的脑海里淡去。人们记住的,只有他英雄的事迹。

我原先以为父亲遭人嫁祸,可后来也在群众的议论声中渐渐相信,相信他是在忍辱负重,为的就是等待时机。但是现在回想起来,似乎有一个环节出了错。

父亲为什么喊冤——他怕了鬼子?不可能。

他做得义无反顾,做前也一定思考过后果。抗日战士的每一天,都过得像最后一天。他已做好了准备。

母亲是知道这件事的,从她得知后的平静的表情可以看出。

父亲该是敢作敢当,他的字典里不应该有“怕”这个字
他在谦虚?不可能。

如果他真的是一位大义凛然的战士,他该昂起头,冲沦陷的北平,冲全中国大喊:

“站起来!”

他该英勇就义。他不该像个缩头乌龟一样。他没有谦虚的理由。

如此这般,父亲的确是被冤枉的。

如果杀人者是父亲一边的人,一定会得到父亲的协助。土方吉在右包间看守,他不可能成为中国人的帮凶。换言之,凶手只有从左包间进入,那么,父亲是帮凶。

这样的话,父亲顶罪,便是计划中的事。他应该痛快地认罪。他所袒护的,是他的朋友,是和他有着一样目标的人,是中国人。

可是,他没有。

他没有杀人,也没有帮助别人杀人,可近藤还是死了。

那么,凶手显而易见。

可是父亲并没有揭露凶手。

一是因为一定没人相信他,警方都是鬼子那边的。

二是因为如果父亲杀了近藤俊一,他就是一个英雄。而如果父亲不是凶手,他就是一个向日本鬼子溜须拍马,受到周遭唾弃的汉奸。

父亲或许感觉到了我对他的不满。他不知道那是因为对我管教太严,而是因为我对他和日本人过于亲近的不满。
他证明了自己。

如以上所说,凶手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是贾老板作了案,那么父亲一定会袒护他,主动认罪,以免使贾老板保有嫌疑。因此,这个计划,实际上是失败了。

而其他人因为近藤是在观看完《百花亭》后关上窗户,这时土方吉在右包间门外守卫,父亲回到左包间。根据导图,包间内及走廊无任何可以藏人的地方,戏院不存在暗道机关,土方吉证词中也并未有人接近二楼包间,所以其他人嫌疑排除。

那么就只剩下在近藤身边的土方吉具有可以杀害近藤的机会了。他事先知道这会是近藤最后一次去戏院,也知道父亲和近藤因为上次的争论而闹了别扭,再加上明明平时会说很多话的两人这次却很少交谈,估计,为了自己国家的安危,父亲十有八九会杀掉近藤。但是,看他们对彼此就像知己,所以应该不可能真的由父亲亲手杀了他。土方吉知道了父亲会有杀人的计划,就等待时机,感觉差不多了之后,就推门而入,果然发现了近藤脖子上有绳子,桌子上的水壶也被人移动过,近藤被敲晕了,但是没有真的死亡,于是土方吉就直接勒紧绳子,勒死近藤,再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样子走到门外继续守着。

可是,为什么土方吉会杀害他忠心耿耿跟随了十多年的主人?我再次陷入沉思。

我认为,这是因为近藤原来就是一个热爱汉文化的人,只不过是因为家族关系做了军人,而热爱京剧的近藤去了几次戏院后,竟然与一个中国人相谈甚欢,这让怀有强烈侵略欲望的土方吉怀有不满,既然你不能为国家献出自己全部的忠诚,那就到地狱去忏悔吧,近藤,卒。

但是既然这样,那他早就该杀了近藤,为什么偏偏一直等到现在?当时到警局后不久来了几个趾高气扬的日本军官和一名瘦高的翻译官,其中一名军官挥舞着武士刀冲着土方吉像是要杀了他一样,土方吉吓得跪在了地上匍匐着,后背的衬衫都被汗水浸透了一大半。而后土方吉似乎对那几名军官说了什么,他们就全体看向了我父亲。看他的反应,说明如果真要杀人,就不能让人知道是他杀的近藤,否则会有很惨的下场。就只能转嫁罪名。

可惜的是,土方吉并不知道杀了近藤会延缓侵略战争,所以,自己那所谓的爱国忠诚,终究还是反将了自己一军。
事情的真相已经很清楚了。我也算解开了自己一生的心结。

父亲真是个英雄。


“这是王安的儿子思考时绘制的思维导图,它……已经有些破损,我们……用电脑复原了一下,作为他的遗物。”战友老徐低低地说。

(http://www.edrawsoft.cn/viewer/public/s/d547f556760230)

在场的所有人都静默了。
匿名
| 发表于 2018-8-1 19:51:33 | 2018-8-3 19:24编辑
红色字体为引用原文线索
蓝色字体为推理要点


1. 题目开头暗示

湛湛青天不可欺,是非善恶人尽知。

血海冤仇终需报,且看来早与来迟。


题目开头是的一段京剧唱词,出自《徐策跑城》,主要情节为:薛仁贵的后代被奸臣张泰等陷害,全家抄斩。同情薛家遭遇的徐策,用自己的孩儿代刑,换下了薛猛的孩儿薛蛟,将他抚养长大,叫他到韩山下书,约同他正在招兵买马的婶母纪鸾英发兵报仇

因此从这可以引申出两个线索:
1) 案件涉及替他人顶替罪名
2) 案件或许涉及到复仇


2. 刺客的行为逻辑

- 1937年11月中旬,因为天冷来戏院的观众也少,闲下来的我正揣着暖炉蹲在舞台旁阅读地上的报纸。大门忽地被推开,一阵寒风袭来。从门外走进一个男人,年纪看起来35岁左右留着杂乱的络腮胡,身高约摸五尺三寸,身披大衣内着军装,肩头落着一些雪。在他身后跟着两个穿着日军军服的人

- 告诉我那人确实是日军军官,名唤近藤俊一,是日军华北方面军第6师团参谋长。因喜好京剧特地慕名前来。

那之后近藤依然有来戏院,可能因为军务繁忙,司令部距离戏院也远,他的到来很没有规律。只是毕竟次数多了,大家也就习惯了

- 贾老板告诉我那次事件后戏院关停了一个月供警方随时调查,戏院不能运作


根据题目给出的暗示和诸多线索,自然是可以推断杀死近藤的凶手另有其人。如果是从抗日群体中派来的刺客潜入戏院刺杀了近藤,这个刺客会是至少在确认近藤会常去戏院后才潜入戏院的,并且在杀死近藤后,在不引起怀疑的情况下尽快离开。

因此可以将刺客身份的范围缩小至 1937年11后 加入戏院, 并且在 1938年7月7日 近藤被杀后一个月内很快就离开的。

这么一来,嫌疑人就缩小到了戏院的两人:小生姜曼玉 和 小二骆余。

3.死者死因

在后脑偏上处有一非致命伤痕,是小型钝器击打造成,除此之外没有近期造成的其他外伤。根据伤情程度判断当时近藤被打晕完全失去意识,随后在没有反抗的情况下被勒死,法医推测整个勒杀过程需要花费三分钟。近藤死前是在摇椅上坐着  
死者坐在椅子上被人从后背袭击遇害,说明要么是刺客出其不意的突袭,要么就是死者对于刺客其实非常的熟悉信任。

4. 密室

- 在近藤小憩时土方在门外看守,其他人无论进入哪个包间他必然会看到。两个包间中间是有一扇小门的,只有父亲可以在土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到右包间杀人再回到左包间。至于说有人事先躲进左包间,趁着我父亲不注意去右包间杀人也根本是不可能的,且不说包间里根本没有能藏人的地方,包间的门在打开时(无论手脚多轻)都会发出门轴转动的尖锐声音,在屋内的人一定可以听见。包间的窗户外也完全没有可以立足的地方,凶手只能从门进入。

近藤死于的二楼包间算是一个密室,因为在死亡时间(即作案时间) 1800 ~1830 之间,土方吉一直在包间外走廊站岗,没人可能在此段时间内进出包厢的左右两个门。而父亲也称没有看到任何人。

密室的解法往往很简单,就是这两人中有一个说了谎,才形成了这个看似无解的密室杀人案。所以初步推理,有两种可能性:

A) 土方吉说谎,协助姜曼玉刺杀近藤

近藤确实喜爱京剧,尤其偏爱看《西厢记》《桃花扇》这类讲述情爱故事的剧目,对待戏院的一些演员们也极为客气,总以先生相称。

我队猜测是不是又是基佬梗,近藤喜欢看情爱京剧,对演员也很客气,是不是也是其实喜欢这些长的好看京剧演员呢?

姜曼玉可能就是潜入戏院的刺客,以精湛的功底折服近藤,并主动勾引他。近藤可能每在相声期间会秘密召他来包间幽会,也就是为何土方吉和父亲会回避。

而日军中也不乏反战人士,土方吉的动机可能在于反对中日战争,但出于民族情怀不肯亲自动手,和姜合作。

而案发当天,姜曼玉在唱完《百花亭》后卸妆换上便服,乘着相声期间混入观众走上二楼,土方吉将姜曼玉放入包间,死者见到心上人呢很高兴。之后姜可以在假装给死者按摩时将他击晕,然后将其勒死。

之后姜曼玉从右门逃出,土方吉等王安上钩发现不对劲后,谎称没有人进出包间,将嫌疑集中于王安嫁祸与他。

但既然我是码答案的,我还是选择把这一推测排除。(貌似要背锅了)

首先我认为用 “土方吉说谎” 来解决整个密室最为限制的疑点(即无人进出),太过于简单了,这样一来似乎题目的二楼平面图和包厢隔音的设计完全是没有用处的。

其次,题目说了老板坐在演员唯一可以进出后台的门那一边,我不确定京剧演员是不是演完了就可以随意走动,就算通过这个后台门离开舞台,也肯定会被观众和老板注意到的吧?

我也认为土方吉涉案的动机要做太多假设,比如土方吉反战,姜曼玉成功勾引死者,死者是基佬等等,题目中都没有太多这类的线索。土方吉当了死者那么久的保镖,感觉不太可能是对日军和对近藤不忠诚的人。

因此我排除土方吉涉案,协助姜曼玉杀近藤的可能性。



B) 父亲说谎,协助余骆刺杀近藤

- 期间贾老板偶有转头与后方的一些观众交谈,曾瞥见包间里的近藤为表演鼓掌,父亲在一边目光却是集中在近藤身上。

- 《百花亭》结束后是相声场,近藤对相声不太喜欢,所以每当此时他都会关上包间的窗户进行小憩。我父亲和土方也都会离开包间不打扰近藤,父亲会在这时候离开去登台表演,没有登台安排时他就会到左边的包间内单独观看,土方则是在门外站岗。

- 开左边房门时左包间内的人能听到而右包间内的人听不到,反之亦然。开两个包间之间的小门时,两个包间内的人都能听到,包间外的人听不到。


我推测案件的真相:

骆余年纪尚轻,对家国仇恨的理解也许只是简单的爱恨分明。王安和近藤的争吵内容应该和战争有关,近藤很清楚自己背负着军队的命令,王安也清楚自己作为中国人的立场,因此才会在争吵时爆发如此大的冲突。骆余很可能听到了他们争吵的内容,在王安对近藤的态度从知遇之恩变成了失望至极的时候,骆余对近藤的态度从杀害同胞的凶手变成了必须除掉的民族仇敌。

骆余想除掉近藤,但近藤不久就调离了北平。但是7月7日这一天,近藤时隔一个月终于再次出现,骆余决定立即动手。

近藤在7月7日来到戏院,很可能是王安曾透露过自己的妻子即将过生日,又或者王安也存了杀心,曾经写过书信给近藤。但是骆余抓住了这次机会,《空城计》和《百花亭》的演出时间大约有一个多小时,足够他最好最后的准备。

题目说到,戏院人满座位不够时连两侧走道都会站满了人,骆余做为小二,完全可以在不引起主义的情况下混入观众中,悄悄潜上二楼,而其他演员要做到这点就会相对困难。

而当台上在演《空城计》和《百花亭》的时候,土方吉和近藤都在右间内看京剧,看不见走廊,骆余此时完全可以趁机跑到左间,因为隔音效果右间的人听不见。而不时回头的贾老板因为坐在一楼,也无法看到二楼离走廊较近的门口的动态,骆余只要一直弯腰躲在左包厢的门口附近,就不会有人发现。

之后,到了相声,土方吉便出去站岗,而父亲则会打开内门到左间,近藤则是坐在面朝窗外的藤椅上准备闭目养神。这是唯一一次不会引起近藤警觉的开门声,因为每次到了相声父亲都会开门去左间,已经成了习惯。父亲打开内门,骆余便可以趁机从左间进入右间,用钝器将死者敲晕,然后用麻绳将死者勒死。因为隔音,这些动静门外的土方吉也是毫无察觉。

之后骆余又和父亲回到左间。等到相声结束时,父亲去找在走廊内站岗的土方吉,土方吉感觉不对劲推门进入右间,父亲站在右间门口挡着,此时骆余趁机打开左间的门跑下楼,混入人群之中。

题目中也可以看出父亲很紧张一直看向死者。而父亲随身带的小刀也可以有合理的解释,是万一余骆偷袭失败,至少二人也得合力将近藤杀死。

父亲叫冤是故意拖延调查,给时间让妻儿逃离。题中可见他听到妻儿都安全了便放心了,而不是歇斯底里地怕自己要死了。他也不尝试解释为何当日他和死者没有太多交流,为何不记得当日的相声节目,似乎不是一个真心想摆脱嫌疑的人该做的。他喊冤是为了给自己加大嫌疑,并延长审讯。


5. 其他要点

A) 从演员剧目名单,我们可以基本上排除所有的演员。《空城计》和《赵氏孤儿》的演员完全一样,角色(如谁是老生、丑角) 也是一样,应该不能卸妆。贾老板坐的位置也确保了演员不可能演完就卸妆然后换上常服走出后台。而如果破解密室的方法是刺客在土站岗之前潜入左间,那么百花亭的演员皆不可能作案。

B) 骆余比姜曼玉更可能是刺客。首先戏院人很多,需要小二是正常的,也不需要什么技术门槛,很容易潜入。小二也方便活动于舞台下,不引人注目。相比之下,如果姜曼玉是刺客,他得指望戏院正好缺小生,并且自己还得是唱京剧的能手。演员这个身份也太高调了,不太适合四处走动行动。
匿名
| 发表于 2018-8-1 19:53:50 | 2018-8-3 19:16编辑
解答(红色部分引用原文):
假设文中第一人称的叙述是真实的,并且证人的证词无误。
死亡:
死因是机械性窒息,凶器确定是现场发现的那条长约三尺直径五分的普通麻绳,在脖子上缠绕了两圈相交于颈后
死亡时间在当日下午六时至六时三十分(考虑发现尸体的时间可以再减少五分钟)

分析:
凶手——父亲(王安)。
打开房间时发现的死者确实是近藤,不存在假扮之类的可能。
可不可能有年纪相仿的演员假扮父亲杀死近藤?
1)        近藤来看戏一直到死亡的这段时间里土方吉和父亲两人都在近藤身边。父亲没有机会和时间化妆,演员也来不及进行身份替换。
2)  近藤、土方吉与父亲熟识,其他人很难完美的扮演父亲。父亲博闻广识空有一身学问却一直无人赏识……近藤虽是日本人却也是第一个欣赏他的人即使外表可以伪装,学问无法掩饰。而且近藤本身也有一定的文化功底。近藤在读书时因为非常仰慕中国文化而自学汉语,对中国的古籍也如数家珍
所以演员表暂时没有作用。
在近藤小憩时土方在门外看守,其他人无论进入哪个包间他必然会看到……包间内及走廊无任何可以藏人的地方,戏院不存在暗道机关如果土方一直看守在门外,结合上一条作出的判断,可能性如下:
1)        土方杀死了近藤。
2)        父亲杀死了近藤。
3)        近藤自杀。
在后脑偏上处有一非致命伤痕,是小型钝器击打造成,除此之外没有近期造成的其他外伤。根据伤情程度判断当时近藤被打晕完全失去意识,随后在没有反抗的情况下被勒死结合近藤死时的姿态:面容安详,口微张,左手朝下放在右手掌上,双手放在腹部偏下位置。如果不是脖子上的勒痕,他看起来就像是睡着了一样面容安详说明意料不到。口微张可能是打算说话。近藤死时的姿势更像是在悠闲的听人说话或者讨论某个话题,此时那个说话的人就站在他的身后。以上都证明杀人者一定是和近藤十分亲近的人,可以站在其身后并且让近藤毫无防备。因为是偷袭的缘故,凶手的体格不限。
排除1):
①    从顾全大局的角度来看,土方没有理由杀死近藤。近藤死亡对日本的攻势会产生一定的阻碍,土方当然不会期望出现这样的局面。
②    从私人角度来看,是跟随他十几年的下属土方吉两人想必已经是情同手足;如果说土方有什么污点被近藤发现了要灭口,那么此时的土方肯定与近藤之间有了间隙,近藤不会让他和自己两人来戏院,同时与上面推断的杀人者为亲近之人相悖。
③    凶器难以携带。之后两人更是穿着便服与平常百姓无异死时是夏天,又穿便服,那么很难找到地方塞下那么长一串麻绳,即使勉强塞在口袋里近藤也可能会注意到。
④    如果土方吉杀人,为什么父亲不指认他,因为只有他们两人可以进入近藤的包间而不被互相听见。
排除3):
①        近藤不可能自己将自己勒死。
②        文中对包间的描述不多,可以看出应该是无法布置装置的。凶手必须亲自杀人。
确定2):
①        父亲如果从中间的小门穿过去,土方吉无法察觉。
②    父亲怕我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往来……不知从何时开始,父亲成为了接待近藤的专职人员。近藤听得懂汉语,也能说,只是不太流利,正常交流还是没问题。我看到他常常被父亲说的话逗笑,有时更是他在说,父亲在听,两人像是有说不完的话父亲本来是不与日本人之流一起的,后来主动接近近藤,说不定也有一定的企图。
③    父亲和近藤发生过争执,为了民族大义,有杀人的动机。
④    父亲的匕首柄可以用来当作钝器击昏近藤,因为衣服比较宽大,麻绳也可以藏在长衫袖子里。
有没有可能,勒死近藤的人和敲晕近藤的人不是同一个?在后脑偏上处有一非致命伤痕,是小型钝器击打造成,除此之外没有近期造成的其他外伤。根据伤情程度判断当时近藤被打晕完全失去意识,随后在没有反抗的情况下被勒死结合文本可知打晕近藤在杀死近藤前。
1)   如果合谋,则土方和父亲可能共同作案杀死近藤。
排除:①两人没有理由合谋。②土方无杀人动机(上文已有详细的阐述)。③尸体发现后父亲的嫌疑最大(上文已有阐述),他没有必要这样做。④文中没有提到父亲提出土方合谋杀人的证词。
2)   敲晕者为土方,杀人者为父亲。
排除:①土方没有理由敲晕近藤。②土方无法知道父亲会不会将昏迷的近藤勒死,也无法推测父亲何时会进入右包间。③如果土方不知道父亲会不会杀死近藤,他怎么保证近藤醒来后不会拿他治罪?如果他打算亲自杀死近藤让近藤无法醒来指认,那么为什么不一口气将近藤杀死?此处难以解释。
3)   敲晕者为父亲,杀人者为土方。
排除:①如果近藤死亡,那么父亲的嫌疑最大。②如果父亲决心不顾性命杀死近藤,为何不一次性下手?③他如何保证土方进来后会将近藤勒死?如何保证土方中途会在某个时间进入?同样难以解释。④如果父亲敲晕打算下手时不忍心,那么为什么父亲不逃走?近藤醒来可能会治他的罪,而且万一近藤被别人先发现,必然认为是王安击晕的。⑤土方无杀人动机(见上文)。⑥土方难以携带麻绳,父亲也没有理由把麻绳留在现场(这样如果近藤醒来或者别人进入会更容易发现父亲的杀人目的)。
如果土方中途曾进入右包间,会不会有熟人(譬如贾老板)从王安的房间进入后来伺机杀死近藤呢?
1)        当时坐在贾老板旁边的观众也证明贾老板一直都在第一排左侧观看表演贾老板不可能犯案。
2)        如果这种情况成立,就要保证土方中途必须进入近藤房间两次,其他人才有可能完成这样的行动(进王安房间一次的时候土方不能发现,出的时候也不能发现),并且土方会提前发现尸体。
3)        土方在表演期间没有理由进入近藤房间。
如果土方吉先是敲晕了近藤,可不可能在开门时才趁其他人不注意杀死近藤呢?
法医推测整个勒杀过程需要花费三分钟根本没有时间这么做,而且土方吉也不能保证王安不会上前查看尸体。结合前面的推断发现土方吉不可能是凶手。
疑问:
为什么日记里写近藤和父亲有争吵?
近藤在武汉会战开始时(1938年6月初)被调到第2军第29师团担任参谋长参与武汉会战,后来不知何时他秘密回了北平进行临时调度。……只说在争执最后恼羞成怒的近藤掏出手枪抵住父亲的额头,两人僵持和沉默了数分钟后,近藤收起枪离开戏院。那天是6月5日,距离近藤被害还有一个月。时间吻合,可知争吵之事应在近藤被调往第2军之前,所以大致情况如下:近藤打算帮助日本打下武汉,父亲为中国人民着想劝他不要参战,近藤对此表示生气。
父亲发现尸体后及死前的表现为何有些异常?
当时我父亲正愣愣地站在右包间门口……身边的我父亲瞪着双眼念念有词好像在重复近藤的名字……他不肯认罪签字……法官不顾父亲的喊冤就定罪了若是真正的不顾生死,为何在发现尸体后表现出呆愣的模样?难道是在对近藤这样的人才投敌的可惜?为何定罪前还要喊冤?或许是我过度推理了,也有可能这些只是正常反应。
真相:
父亲得知近藤即将帮助日本攻打武汉,为了阻碍日本军攻势,舍身取义杀死近藤。当天下午相声场结束前,他进入右包间与近藤闲聊,趁机拔出匕首击昏近藤。随后勒死近藤,再通过小门回到自己包间。敲门(或没有敲门,反正此时他知道近藤已死)后出来喊土方吉,两人发现尸体。
匿名
| 发表于 2018-8-1 19:55:52 | 2018-8-3 19:10编辑
凶手是骆餘。
下面是分析:
1.父亲王安
从王安的日记中的内容来看,近藤俊一是第一个赏识他的人,而6月5日近藤用手枪指向王安,王安感到“失望”。这里可能是近藤有某些行为是让他与王安产生矛盾的,而故事背景是抗日战争,所以我猜测近藤想要侵略而父亲想要阻止他这种行为。王安带刀子是因为他知道无法与近藤在言语上直接达成一致,所以打算杀掉近藤,可是他犹豫了,毕竟近藤是自己的知音,犹豫再三后没有动手杀他。土方吉说王安当天与近藤的话很少,代表王安当天有心事,看相声表演但不知道内容也代表他当时是在思考某些事情,现在看来就是杀掉近藤。如果杀近藤,有刀子不必用绳子再勒一遍吧?
所以,王安不是凶手,而是杀人未遂。
2.下属土方吉
土方吉犯案可以说是很容易的,进去打晕勒住近藤然后再出来撒谎嫁祸。但他是跟随近藤十几年的部下,不会杀近藤,而且杀了近藤对于他有什么好处呢?近藤被杀就是自己的失职,搞不好对自己更加不利。
3.贾老板和戏院的工作人员
近藤的死亡日期很巧妙,1938年7月7日,刚好是七七事变北平沦陷一周年,日期上有种纪念感,而近藤恰巧就是武汉会战的一名重要官员,杀手的目的可能是杀掉近藤,顺路除掉父亲这个“汉奸”。那么这些人里凶手的范围就被缩小到羅進三、姜曼玉、骆餘这几个人里,他们都是近藤调回华北后来到戏院工作的人。

手法分析:
一到门口他就看见近藤仰面靠在摇椅上闭着双眼,脖子上还缠绕着一条麻绳,身边的我父亲瞪着双眼念念有词好像在重复近藤的名字。
随案卷保存的还有几张照片,照片上的近藤俊一面容安详,口微张,左手朝下放在右手掌上,双手放在腹部偏下位置。如果不是脖子上的勒痕,他看起来就像是睡着了一样。摇椅旁的小桌子上放着两碟糕点和水壶,水壶样式与军用水壶相同。父亲曾跟我说过近藤担心戏院所提供的茶水食物会被人下毒,一直都是自备。警察对这两样物品进行过检查,只是普通的茶水和糕点。

近藤手的姿势很特殊,睡觉一般是一只手搭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而近藤是左手搭在右手掌上。
匿名
| 发表于 2018-8-1 19:56:43 | 2018-8-3 18:47编辑
凶手是驼馀,密室杀人的关键是《空城计》,王生为凶手顶罪。
一.背景知识
(1)引子
引用
湛湛青天不可欺,是非善恶人尽知。
血海冤仇终需报,且看来早与来迟。

来自于《徐策跑城》——京剧传统戏《薛刚反唐》中的一折。
情节:薛仁贵的后代被奸臣张泰等陷害,全家抄斩。同情薛家遭遇的徐策,用自己的孩儿代刑,换下了薛猛的孩儿薛蛟,将他抚养长大,叫他到韩山下书,约同他正在招兵买马的婶母纪鸾英发兵报仇。纪鸾英的丈夫薛刚原流亡在青龙会上聚集人马,欲图报仇,这时也到了韩山。大家见面以后,发兵进逼长安。徐策闻讯,喜极,不顾自己的衰老,亲上城楼观望。当允代为上殿奏本,要求皇帝杀张泰为薛家申冤;否则,就让大家杀入午门。见了薛家后代人物的英雄气概,老徐策竟高兴得连马也不骑,轿也不乘,急急忙忙地上朝奏本。
总的来说就是狸猫换太子+子报父仇的故事。
(2)空城计:讲的是诸葛亮在蜀军连败,失了街亭后,在西城弹琴退仲达的故事。
诸葛亮唱:(西皮慢板)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论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先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算就了汉家业鼎足三分。官封到武乡侯执掌帅印,东西征南北剿博古通今。周文王访姜尚周室大振,诸葛亮怎比得前辈的先生。闲无事在敌楼亮一亮琴音。
这句台词在第四场中,从此到结束需要20分钟
(3)赵氏孤儿
情节:春秋时代,晋国的大臣赵盾辅佐晋襄公,使国家越来越富强。襄公死后,其子晋灵公继位,荒淫无道,残害臣民。赵盾多次劝谏,灵公不但不听,反而怀恨在心,赵盾不得已而出逃。后来他的兄弟赵穿发动政变,杀了灵公,拥立襄公的弟弟即位,为晋成公。这时赵盾又被请回来,主持朝政。他的儿子赵朔娶了成公的姐姐为夫人。成公死后,儿子景公继位。大夫屠岸贾原是晋公的庞臣,一贯助纣为虐,对赵氏早就恨之入骨。他对景公说:“灵公遇难,祸首是赵盾,以臣弑君,应当灭族。”这时赵盾已死,景公就把赵朔一族全部杀死。赵朔的妻子因系公主身份,幸免于死。她回到王宫,生下遗腹子。屠岸贾听说后,到宫中搜索,想斩草除根。公主把婴儿藏在裤子里,屠岸贾没有搜着。在这危难之时,赵氏的两个门客公孙杵臼和程婴决心把赵氏孤儿救出来。于是二人定计,买了别人一个婴儿,由公孙杵臼抱去藏起来,然后程婴去向屠岸贾“告密”,说赵氏孤儿在公孙杵臼处。屠岸贾领兵抓到公孙杵臼和那个婴儿,当即处死。这时程婴却偷偷跑到王宫,抱出赵氏婴儿,逃到偏僻的山林里躲藏起来。孤儿长大,取名赵武,十五年后景公得了重病,让卜者占卜,卜者说生病的原因是错杀了功臣。大臣韩厥一向和赵氏关系亲密,此时便趁机向景公说:“赵氏世代有功,被错杀灭族,老百姓都为之不平,应当恢复名誉,给予重用。”于是景公听了韩厥的话,派人把赵武和程婴接进宫来,让赵武继承了赵氏原来的俸禄、封地。赵武又奉景公之命,杀死了屠岸贾。后来赵武的曾孙赵襄子和韩氏、魏氏三家分晋(战国时代从此拉开序幕),建了赵国。
总的来说就是托孤换子+子报父仇的故事。
(4)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5)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此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5.7余万,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二.时间线
本文给出的时间点较多,整理如下:
1935年初,戏院建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开始。
1937年7月,北平沦陷。
1937年11月中旬,近藤第一次来戏院。
1938年6月5日,近藤在戏院与王生发生争执,这是近藤倒数第二次去戏院。
1938年6月初,近藤被调到第2军第29师团担任参谋长参与武汉会战。
1938年7月7日
16:30,近藤到戏院。
16:50,《空城计》结束。(从第四场到结束需要20分钟)
16:50-17:50,《百花亭》进行中。(《百花亭》,这出戏我记得约要一个小时。)
17:50-18:25,相声,期间近藤在戏院死亡。(法医尸检的结论是死亡时间在当日下午六时至六时三十分,所以死亡时间被缩短成18:00-18:25。顺便一提,法医推测整个勒杀过程需要花费三分钟。)
1938年8月初,王生去世。
1938年6月-10月,武汉会战。
三.动机
1.
引用
1938年的7月7日,那天是母亲的生日/警察和日军现在都怀疑是你爹杀了近藤。

分析:近藤死亡日是七七事变一周年,凶手的犯罪动机是为了向发动侵略的日本兵复仇,甚至凶手的亲人可能在卢沟桥事变到北平沦陷的过程中死亡。不过这里有个问题,凶手必须预判到近藤会在7月7日到来,凶手与近藤有直接关系,至少见过面,安排了在这天见面。也许近藤为在这天在战场杀害了凶手亲人感到难过吧。
2.本文作者不停地进行着像“吕不韦献有孕之女”的暗示:
(1)《薛刚反唐》讲的是狸猫换太子+子报父仇的故事。
(2)《赵氏孤儿》讲的是托孤换子+子报父仇的故事。
(3)《西厢记》和《桃花扇》在我看来是变态级爱情故事,让我对近藤产生反感,怀疑他有恋童癖。不过这个确实没有。
3.总的来说,动机就是为了侵略的报复,为了报杀害亲人之仇。

四.杀人手法及凶手确认
凶手不可能是王生:
1.
引用
案卷记载警察在父亲身上搜出了一把干净的匕首,证词里父亲说这是自己防身之用。

分析:有刀不用,反而用绳子杀人。若他是凶手,完全可以用刀杀人或是将刀子扔掉
2.
引用
父亲博闻广识空有一身学问却一直无人赏识,在辽阳时仅是一个教书先生,到北平后又成了“戏子”一般的人,靠逗乐他人为生。近藤虽是日本人却也是第一个欣赏他的人,甚至还提出要邀请他去日本,所以父亲一直心存感激,将近藤看作自己的知音。

分析:王生对近藤存在好感
3.
引用
那时父亲就已经遭到毒打,但比行刑时的样子好得多,他不肯认罪签字,狱警就每天照三餐对他施以酷刑。

分析:若是为了报侵华之仇杀人,杀人后应该堂堂正正承认,毕竟做了件好事。
凶手不可能是贾老板:
1.
引用
当时坐在贾老板旁边的观众也证明贾老板一直都在第一排左侧观看表演。

分析:在没有机关暗道情况下,贾老板不可能单独作案。
2.
引用
他像以前那样穿一身长衫坐在戏院大堂的第一排,只是台上没有人唱戏,台下也只有他形单影只。

分析:凶杀案让戏院冷清,最后只剩贾老板一人没有离开,可见他不知内情,贾老板不可能共谋作案,他的证词可以采信。
密室杀人分析:
1.
引用
近藤对相声不太喜欢,所以每当此时他都会关上包间的窗户进行小憩。我父亲和土方也都会离开包间不打扰近藤,父亲会在这时候离开去登台表演,没有登台安排时他就会到左边的包间内单独观看,土方则是在门外站岗。

分析:就像斐迪南大公被刺导致的一战一样,习惯可以被凶手当做杀人的刀
2.
引用
土方吉说舞台表演时自己与近藤、王安是同处一室,之后近藤休息他一直都在门外,没有看到其他人进入过二楼的任何一个包间。

分析:在《空城计》和《百花亭》时,三人在右包间;相声时,右包间关上了窗户,土方在门外,此时没人能进出包间,形成了密室。王生不是凶手,那么真正的凶手需要在16:30-17:50之间进入左包间,杀死近藤后还是躲在左包间。根据上面的分析,从左包间里出来的王生一定知道凶手身份,但是他选择了隐瞒。
3.
引用
尸体被发现前王安从左边的包间出来找他,在比划了一番后他理解了王安的意思是敲门(包间之间的小门)没有人应答,土方觉得有疑于是马上推门,就看到了在摇椅上的尸体。

分析:王生从左包间出来,让土方开的是右包间的门,这时藏在左包间的凶手趁乱从左包间门逃出。这是王生让凶手逃跑,自己顶罪的策略。
4.王生没有承认杀人,也没有逃跑的行为,近藤不是王生所杀,王生没有杀近藤的想法,若是凶手在王生面前杀人,王生定会阻止。所以凶手藏在左包间与王生合谋杀死近藤可能性为零。
5.王生的反常行为:
(1)
引用
他们之间也有过关于战争的争执,只是之前都无伤大雅。只有最后一次的争执不太一样,日记中未写明争执原因,只说在争执最后恼羞成怒的近藤掏出手枪抵住父亲的额头,两人僵持和沉默了数分钟后,近藤收起枪离开戏院。那天是6月5日,距离近藤被害还有一个月。父亲在日记最后写了两个字,失望。

分析:从文字上看,这个地方说的争执也是关于战争的争执。近藤在那时已经接到了参加武汉会战的调令,王生则是对侵略一如既往反对,于是产生争执。
(2)
引用
以往近藤与王安在观看表演时有很多话,不知为何案发那天却很少。

分析:从6月5日的争执后,这是王生与近藤第二次相见,因为生气而少话也属正常。当然也可能是在策划某件事无心聊天。
(3)
引用
警察还问了父亲是否记得当天相声表演的内容,父亲说自己记不清。

分析:王生没有一直看相声表演,换句话说,也就是物理上的无法观看
(4)
引用
案卷记载警察在父亲身上搜出了一把干净的匕首,证词里父亲说这是自己防身之用。

分析:既然王生不是凶手,那么这个匕首应该来自凶手本人,但后来转移到王生身上。可能性一:警察搜身时,王生为了保护凶手,拿走了凶手的匕首;可能性二:王生想阻止凶手,拿走了匕首,但杀人事件仍然发生
6.密室假说:《空城计》
(1)
引用
近藤对相声不太喜欢,所以每当此时他都会关上包间的窗户进行小憩。我父亲和土方也都会离开包间不打扰近藤,父亲会在这时候离开去登台表演,没有登台安排时他就会到左边的包间内单独观看,土方则是在门外站岗。

分析:相声时,近藤所在的右包间窗户紧闭,近藤可在不被人发现的情况下从右包间到左包间
(2)
引用
摇椅旁的小桌子上放着两碟糕点和水壶,水壶样式与军用水壶相同。

分析:虽然可能是自己吃两碟糕点,但也可能是准备了自用和客用的两碟糕点,近藤在相声时到左包间与人聊天。
(3)
引用
得出的结论是死亡时间在当日下午六时至六时三十分(考虑发现尸体的时间可以再减少五分钟),死因是机械性窒息,凶器确定是现场发现的那条长约三尺直径五分的普通麻绳,在脖子上缠绕了两圈相交于颈后/在后脑偏上处有一非致命伤痕,是小型钝器击打造成,除此之外没有近期造成的其他外伤。根据伤情程度判断当时近藤被打晕完全失去意识,随后在没有反抗的情况下被勒死,法医推测整个勒杀过程需要花费三分钟。

分析:先打昏,后勒死,钝器可能是军用水壶,麻绳作为道具易于获得。
(4)
引用
照片上的近藤俊一面容安详,口微张,左手朝下放在右手掌上,双手放在腹部偏下位置。如果不是脖子上的勒痕,他看起来就像是睡着了一样。

分析:死者不会自己摆出安详的造型,是人为搬动了尸体。摆了个安详造型,说明搬运者是对死者有好感的王生。
(5)为何要唱《空城计》?
分析:近藤有见不得光的事情要在“关窗小憩”约30分内完成,这里有多重可能:比如近藤有恋童癖,每次约见美少年;比如近藤对侵略有反思,想和平民聊天询问对战争的看法,尤其是在近藤与王生争执之后;
(6)假说:近藤被害当日,凶手在戏院演《空城计》或《百花亭》时进入左包间。相声时,近藤在左包间与凶手交谈,王生在没开窗的右包间,所以不知道相声的内容。凶手先用钝器打昏近藤,然后勒死了他。王生发现异常后发现近藤已死,他决定帮助凶手,将尸体搬到右包间摇椅上,自己从左房门出去联系土方开右房门,让凶手趁乱从左房门逃走。
三张纸找凶手:
分析:(1)土方能确认密室的时间是相声的时间,因此在相声前后出场的《百花亭》和《赵氏孤儿》演员不可能在16:30-17:50之间进入左包间且不暴露。两场戏的演员表正好包含了所有演员,演员不是凶手。说相声的也不是凶手。(2)1937年11月中旬,近藤第一次来戏院。若是为了杀人而进入戏院的话,时间应晚于1937年11月,小二骆馀1938年5月入职,在王生被处死前的7月18日离职,有较大嫌疑。当然无法排除另一个小二、另一个班主和扫地工。(3)戏院的人里面入职最早是在1935年1月12日,也就是老班底;离职最晚是1938年9月15日,也就是贾老板所说的“不少人便向贾老板辞别到别处谋生。留下的人终于等到戏院再次开张。”,他们是留下来的人,不应该是凶手,所以留到1938年9月15日的阮春生、秦汉、陈伯应该排除。而且驼馀入职时间是1938年5月20日,在近藤倒数第二次来戏院的6月5日前,目睹了争执,还可能是引起争执的原因。据此,锁定凶手是驼馀。
五.一些说明
1
引用
.文武场是固定的班子

说明:这就是作者没给出名单的原因吗?反正不是凶手......
2.关于凶手和近藤在一个屋子做啥,真的无法确定。这里取决于作者认为侵略者都是坏人(恋童癖)或者也有好人(和平民聊天)。坏人的情况下,这句“近藤的保镖也从两人逐渐降到一人,是跟随他十几年的下属土方吉。”就十分有趣了,让人怀疑那减少的一人的功能是否被戏院的人代替了......好人的情况下,“空城计”应该只有1938年7月7日这一次,近藤主动联系凶手,与他交谈。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近藤从武汉战场回到北平以及近藤的死亡日为何刚好是7月7日
我认为近藤是好人。
当然,也可能只是恰巧的7月7日。
六.情景再现
1937年11月中旬,近藤第一次来戏院。随后王生与近藤成为好友。1938年5月20日,驼馀入职,他目睹了6月5日王生与近藤的争执。6月初近藤被调到武汉前线,然后近藤因故返京。7月7日,驼馀在戏院演《空城计》或《百花亭》时进入左包间。相声时,近藤在左包间与凶手交谈(猜测:此时驼馀的刀被没收了),王生在没开窗的右包间,所以不知道相声的内容。驼馀先用钝器打昏近藤,然后勒死了他。王生发现异常后发现近藤已死,他决定帮助凶手,将尸体搬到右包间摇椅上,布置房间(水壶、点心的移动等),自己从左房门出去联系土方开右房门,让凶手趁乱从左房门逃走。
匿名
| 发表于 2018-8-1 19:56:56 | 2018-8-3 19:54编辑
蓝字为引用

时间整理:
1937年11月中旬           近藤第一次来戏院
1938年6月初                被调到第2军第29师团担任参谋长参与武汉会战
(未明)                      近藤秘密回北平进行临时调度
1938年6月5日              父亲与近藤争执(未名原因)
1938年7月7日
4:30p.m.左右             近藤与土方吉来到戏院
5:00p.m.左右           《百花亭》开始
6:00-6:25p.m.左右 《赵氏孤儿》开始(近藤死亡时间)

凶手排查:
首先父亲王安是最大的嫌疑人。根据题中文武场的人来戏院的时间可以筛查出以下嫌疑人:姜曼玉(1938.1.15-1938.7.20)、骆馀(1938.5.20-1938.7.18)、罗进三(1937.11.29-1938.8.25),这三人首先是来的时间很可疑,姜曼玉和骆馀是近藤来戏院的半年左右才来,罗进三是近藤来了之后就来到戏院,都可以推测为有目的的来,而且对比演员表,他们也是有充分的时间去准备杀人的。
1.只有最后一次的争执不太一样,日记中未写明争执原因,只说在争执最后恼羞成怒的近藤掏出手枪抵住父亲的额头,两人僵持和沉默了数分钟后,近藤收起枪离开戏院。那天是6月5日,距离近藤被害还有一个月。父亲在日记最后写了两个字,失望。这里可以假设父亲已经有了杀心,至于争执内容推测是与近藤秘密回北平进行临时调度有关。
2.两个包间中间是有一扇小门的,只有父亲可以在土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到右包间杀人再回到左包间。至于说有人事先躲进左包间,趁着我父亲不注意去右包间杀人也根本是不可能的,且不说包间里根本没有能藏人的地方,包间的门在打开时(无论手脚多轻)都会发出门轴转动的尖锐声音,在屋内的人一定可以听见。包间的窗户外也完全没有可以立足的地方,凶手只能从门进入。
证词方面,土方吉说舞台表演时自己与近藤、王安是同处一室,之后近藤休息他一直都在门外,没有看到其他人进入过二楼的任何一个包间。
这两条可以推断父亲就算不是凶手也有可能是帮凶
3.对于土方所说二人案发日交流很少的事,父亲没有解释。警察还问了父亲是否记得当天相声表演的内容,父亲说自己记不清。
在演出时贾老板总是坐在一楼大堂的第一排最左边的位置,期间贾老板偶有转头与后方的一些观众交谈,曾瞥见包间里的近藤为表演鼓掌,父亲在一边目光却是集中在近藤身上。根据以上联系起来,父亲一直盯着近藤并与近藤交流少可能是因为父亲内心的不安,他还在纠结杀不杀近藤
可惜他的汉语水平仅够最基本的交流,不知道我父亲与近藤最后都说了些什么。
最后的交流可能是父亲是否能下定决心杀了近藤关键。
4. 最后便是证据,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案卷记载警察在父亲身上搜出了一把干净的匕首,证词里父亲说这是自己防身之用。可以确定父亲是凶手或者帮凶
5. 在演出时贾老板总是坐在一楼大堂的第一排最左边的位置根据图,贾老板坐的地方离后台入口很近
贾老板苦笑道,“你这是难为我呀,每日出入的客人不下百人,尤其到了傍晚,有熟脸也有生脸,哪可能都记得。别说是过了七八年,就算是让我当时说出都有谁在旁经过也难,要能记住的不得是能引起注意的人呐。” 这里可以排除掉两个演员姜曼玉和罗进三,作为演员,一表演完肯定要先去后台等待或者卸妆,要不然直接到大厅经过老板旁边很显眼,而且卸妆之后再去杀人也来不及(再怎么平凡,对演员熟悉的老板应该也会有映像)
6.当时我父亲正愣愣地站在右包间门口。身边的我父亲瞪着双眼念念有词好像在重复近藤的名字从这又可以否定掉近藤是父亲杀的,也就是说父亲当时并不知道近藤已经死了,至于凶手如何进去杀人不被其他人知晓那就是父亲之后可能隐瞒了下来,并没有说。
7.经过以上筛查,小二骆馀是杀害近藤的凶手,父亲是在发现近藤死了之后隐瞒了下来(毕竟父亲也有了杀害近藤的心思)

细节推理:
1. 死因是机械性窒息,凶器确定是现场发现的那条长约三尺直径五分的普通麻绳,在脖子上缠绕了两圈相交于颈后。在后脑偏上处有一非致命伤痕,是小型钝器击打造成,除此之外没有近期造成的其他外伤。根据伤情程度判断当时近藤被打晕完全失去意识,随后在没有反抗的情况下被勒死,法医推测整个勒杀过程需要花费三分钟。近藤死前是在摇椅上坐着,故无法从伤口方向推断凶手的大致身高。
照片上的近藤俊一面容安详,口微张,左手朝下放在右手掌上,双手放在腹部偏下位置。如果不是脖子上的勒痕,他看起来就像是睡着了一样。

凶手是先打晕近藤然后勒死,至于钝器猜测是父亲身上搜到的刀的刀柄(其他钝器并不合理,如近藤身上的枪,贴身带的枪不可能这么容易到凶手手里,还会弄醒近藤,另外现场茶具也不大可能,茶具毕竟检查过,不可能没发现血迹)。另外近藤一脸安详值得怀疑,推测他可能已经察觉到父亲要杀他,所以即使有人进门他也装作没醒(可能也是接受父亲杀死自己,毕竟自己的存在给自己喜欢的人和国家带来的灾难)
2. 父亲的证词则说自己在近藤休息时一直都在左边的包间内观看相声表演,期间没有人进来过,也没注意隔壁包间有什么动静,毕竟隔音效果还不错。相声结束后舞台上在做下一场表演的准备,以往这时候父亲都会敲包间的小门,在近藤准许后回到右包间。但案发那日父亲敲了好几下都没有人回应,他不敢贸然开门怕打搅了近藤。到了下一场的演员们都已上台,他再次敲门却依然没人应答,又从窗户看到右边包间的窗户还是关着,所以只好出门找土方让其代为开门。之后便如土方所说,二人发现尸体。对于土方所说二人案发日交流很少的事,父亲没有解释。警察还问了父亲是否记得当天相声表演的内容,父亲说自己记不清。
父亲的证词明显有矛盾之处,既然观看了相声表演,但之后又说记不清,作为一名相声演员这是值得怀疑的(父亲热爱相声),这里推测当时父亲并没有看相声表演,可能被凶手下药迷晕。(而且也并没有检测父亲房间的茶水)

作案过程:
小二骆馀为凶手。小二在父亲和土方吉还在近藤房间看表演时进入父亲房间里,并在他的茶水里下药(小二上楼并不引人注意,而且为人添茶水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之后在父亲进房间前在门后躲着(或者也不需要躲),父亲也不会很吃惊,而是很自然的喝下水,等父亲睡着,小二从小门进入,用刀柄打晕近藤然后用绳子勒死后又回到父亲房间里,等父亲醒后,父亲敲小门叫近藤,之后父亲出门与土方吉一起从右包间门进入近藤房间,在此时小二从左包间门出去。在父亲看到近藤死后,就知道是小二杀了近藤,并且小二走前还将刀放在他房间(或者刀留在现场,被父亲发现趁混乱捡起藏身),之后父亲为了隐瞒小二,并没有说出小二当时在他房间。
匿名
| 发表于 2018-8-1 19:57:01 | 2018-8-3 15:18编辑
以下解答字为引用原文绿字为重要推论
       主要人物:
       本题涉及到的最为关键的人物有两个:作为死者的近藤和被认定为凶手的王安。
       近藤在读书时因为非常仰慕中国文化而自学汉语,对中国的古籍也如数家珍,年轻时本励志要做一名汉文化研究学者。他的家世显赫,在日本是有名的士官家族,出于这种家庭原因他不得不参军,三年前他终于被派到了中国,但是作为一名侵略者的身份。
       从小教导我仁义之道的父亲与一名日军军官走得如此近,令我非常不满,父亲的朋友们也渐渐与他疏远。
      单单从人物描述来看,近藤参军实非本意,自身对中国文化又非常仰慕,因此对中国并无敌意,性格上又谦逊客气,对演员总以先生相称,我想这也是从小教导我仁义之道的父亲即使和朋友疏远也要和近藤交好的原因。案发之后母亲的话(小鬼子,该杀,你爹是个英雄)来看,母亲第一时间并非怀疑父亲被冤枉,反而赞赏父亲是个英雄,[color=limegreen]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父亲绝非是一个向日本鬼子溜须拍马,受到周遭唾弃的汉奸。[/color]
     父亲渐渐成为接待近藤的专职人员,我看到他常常被父亲说的话逗笑,有时更是他在说,父亲在听,两人像是有说不完的话。随着父亲的接待两人走的越来越近,甚至开始对战争进行争执,以当时的现状来说,以平民身份与敌军争执战争无疑是虎口拔牙,以至于近藤恼羞成怒用枪抵着父亲,可终究没有开枪,后面也并没有因为此事而不再让父亲接待。以上说明两人是以朋友相交,心心相惜,只是被国家立场所限制。
      案发当日:
      从案发当日时间线来看:
      1、四时三十分左右,近藤俊一与保镖土方吉来到戏院,台上正演《空城计》。
      2、《空城计》结束后是接近1小时的《百花亭》
      3、《百花亭》结束,随后是相声节目,近藤关包间窗户休息,王安回到右边包房,土方在门口站岗。
      4、六点二十五分,台上开始最后一场演出《赵氏孤儿》,随后发现近藤死亡。
     尸检报告中死亡时间是六时至六时三十分之间,从四时三十分到 空城计结束还有一段时间,(这个从“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论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这句唱词可以看出),大概取20分钟,也就是四时五十分百花亭开始,一小时后也就是五时五十分结束,在五时五十分到六时三十分是凶手行凶时间。从戏场人员名单来看,从《空城计》到《赵氏孤儿》,所有的人都上台表演过了,从舞台到二楼是必须经过楼梯的,而楼梯的位置与后台相对,中间需要穿过观众区,距离较远,再加上从楼梯上去紧接着就是近藤的包间,加上土方站岗,无论如何都是无法让土方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包间。因此,我想凶手并不是通过某种障眼法来进入包间的,而是凶手一开始就在2楼,由于2楼以及包间都是没有任何藏身之处的,也就是说凶手只能是近藤,土方以及王安三人。
      首先排除自杀,从尸检报告来看,死者共有两处伤,一处致死的勒痕,一处致晕的钝器伤。要想自杀的话,单凭现场的摇椅以及绳索等东西,是无法在眩晕状态下勒死自己,或者在勒死自己之后又造成致晕的钝器伤,这样一来凶手就锁定为王安、土方两人。
      在此我推断王安也并非凶手,理由如下: 其一,(我看靠这些投靠鬼子的无能警察也根本查不出什么真凶,到时候你爹还是会被拿去顶罪。)贾仁的话可以看出,警察与鬼子在人们心中是不可信的,即使没有杀人也会被拿去顶罪,而王安由于没有认罪受尽毒打,倘若真的杀人何不早早招供,免受皮肉之苦。其二:本身杀掉近藤在人民心中便是英雄的存在,又有何见不得人的,不存在由于杀人而不敢承担的心理状态,又何况父亲本身就是一个正气勇敢的人。(从上述人物分析可以看出。)其三:案发当日父亲身上有携带刀具,倘若真的要杀人何不直接用刀来的干脆利落,却采用绳子勒死的方式,法医鉴定说明这种杀人方式需要持续三分钟,在当时的情况下,门外有人站岗,自然是越快杀人越好,何必浪费时间。因此王安并非杀人凶手。
     这样一来,凶手便只有土方一人了。但是,凶手是土方的话也有些不妥。首先土方是跟随近藤十几年的亲信,本身对近藤并无杀人动机,自身也深知杀了近藤的话自己也难免一死。既然自身没动机,那就可能是高层指示,但是高层指示似乎也不合逻辑,近藤是日军的重要官员,甚至因为近藤被杀而导致战事被推迟,反而是对日军的损失。由此来看,土方行凶也不合逻辑。
     既然以上三点都被排除,而凶手又只能在此三人之中,由此让我不得不想到另外一种方案,那就是土方或者王安受近藤本身指示来杀死近藤。而这个被指示的人也只能是土方,如果是王安,就如之前所述,以王安的性格,自然会承认自己杀人,况且有匕首在手,何不来一刀痛快,反而采取麻烦费时的杀人方法,因此推断是近藤命令土方杀了自己,而现场可以致晕的小型钝器大概就是近藤的配枪了,不用枪杀也是因为动静太大,至于近藤这样做的原因,这就得从题中的背景说起了。
     背景故事:
顺着时间线来分析:
     1937年11月是近藤第一次来到戏院,也是近藤与王安第一次接触。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关系越来越好,在戏院两人有说有笑,回到家王安又常常提起,每次提起总是钦佩惋惜的样子。
    1938年6月初,武汉会战开始之际,近藤担任参谋长参与武汉会战,可见近藤在日本战役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紧接着是6月5日,近藤来到戏院,与王安发生争执,甚至恼羞成怒用枪抵住王安。之后日记中王安对近藤写道“失望”。这里有一些问题,之前两人也争执过很多次关于战争的问题,都无伤大雅,而唯有这次以至于两人关系决裂。与之前不同的原因,我想就是因为近藤的身份变化。本来是由于家庭背景不得不参军来到中国,现在却作为武汉会战的参谋长要切实来参加战争。因此导致父亲误解,以为近藤并非之前了解的热爱中国之人,但即便如此也不会使近藤如此愤怒以至于掏出钱来抵住王安。在次我推测,当时能够令近藤对王安起杀意的,无非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真的是武汉会战不可或缺的重要军官,我想我会杀了你。”而根据案发当天的王安的状态以及搜出来的刀具来看,王安的确是有杀心的。
    1938年7月7日,这次是时隔一个月,近藤才再次来到戏院,根据之前推断,近藤是带着死的心来的,之后的案发也就很明了了。当近藤这天来到戏院,王安便打算杀了近藤,由于近藤来戏院没有规则,所以刀具是在早就准备好的。当《百花亭》结束之后,近藤关窗户休息,等王安走到左边包间之后,命令土方杀掉自己,而土方即由于害怕不敢杀又受制于近藤的命令与威胁不得不动手,这也是为何用绳子勒死却花了3分钟,这是土方内心的挣扎时间,近藤死状安详如睡着一般,同样也说明了近藤必死的决心。之后土方为了掩饰自己的行为出去门口守候站岗。等过了大概30分钟,王安打算等近藤熟睡在去行刺,打开包间门却发现近藤已经被杀,震惊之余又不得不冷静下来,及时关闭包间侧门从左包间出去向土方报告。随后警方和日军到来,土方为逃一死,只能把罪行拖到王安身上,同为日本人自然会更信任日本人。而王安到死也不承认自己杀了人,可能也是由于看穿了这点,明白自己误会近藤,近藤才是真的英雄,自己无法把这个名号揽在自己身上。
    最后,敢于一死来抵制战争的近藤是英雄,而敢于为了国家而意图杀害近藤的王安同样也是英雄!
    最后补充:由于近藤死状祥和我不明白如果是在没有安眠药的状况下,再睡眠中被钝器击晕是否会仍然保持祥和的面容,还是说抱着必死决心的人会在绳索的勒力下保持面色祥和。因此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土方受高层指示来刺杀近藤,原因如上述分析,近藤是一个热爱中国文化的人,主张和平,一直反对着武汉会战,因此不得不杀掉近藤,由于近藤是军领世家,只能在外地暗杀,然后诬陷到中国人身上,而这个题中的日期七月七日,不禁让人想起历史上的七七事变,史实如此。但这样一来就与近藤死后反而使武汉会战推迟两个月之久相矛盾。在此,本人还是认同是近藤命令土方勒死自己,而至于击晕则是土方为了掩饰被命令这一事实,从案发后日军进来不问青红皂白就拔刀冲向土方来看,即使是自杀,土方也会被以照看不周而被处置。而如果没有击晕痕迹的话,一个即使是睡着的人被勒住整整3分钟还不醒,不喊叫不挣扎,是不现实的,因此土方制造击晕的伤痕,正是为了掩饰这一点。  

         

     
匿名
| 发表于 2018-8-1 19:57:03 | 2018-8-3 13:26编辑
结论,王安杀死近藤,但是在近藤自愿结束自己的生命的前提下。
蓝字为文中线索
1、排除其他人的作案可能性
土方吉作证他到戏院后没有见到其他人进过包间,因此只有在左包间的父亲可以犯案。
在近藤小憩时土方在门外看守,其他人无论进入哪个包间他必然会看到。
且不说包间里根本没有能藏人的地方,包间的门在打开时(无论手脚多轻)都会发出门轴转动的尖锐声音,在屋内的人一定可以听见。包间的窗户外也完全没有可以立足的地方,凶手只能从门进入。

这里主要排除的是贾老板各个演员等在文中出现过名字的人,当晚在包间中的只有土方、王安和近藤(从文中看王安就是文中“我”的父亲)。其他人都没有在包间中,而当近藤休息的时候土方在门口站岗并且证词没有人进包间,先假设土方在说谎的话,说明有人进过包间,但土方和这个戏院的人属于两方阵容作为一个日本士兵是没有理由为戏院的人做假证的,而且除了门以外也没有任何地方可以进入包间,所以可以根据土方的证词证明当时不在包间的人是不可能进包间的。所以戏院的人除王安以外其他人的嫌疑都可以排除
2、土方是否在说谎。
近藤的保镖也从两人逐渐降到一人,是跟随他十几年的下属土方吉
如果土方证词说谎,而土方作为一个普通的随从,并且是跟随了近藤十几年的随从,没有理由杀掉近藤,那么唯一能够让土方说谎的可能就是日军的上级准备杀掉近藤,才能命令王安说谎。但这同样是没有必要的举措。且不说日军方面在6月份将近藤任命为了参谋长,是不太可能会除掉近藤,其次做这么一场戏嫁祸给王安能想到的理由只能是为侵略找借口,就像是卢沟桥事变那样,但从结果来看,并没有发生这样的结果,因此也就没有理由嫁祸,所以日军方面没有理由杀掉近藤。所以综上,土方说谎的可能性应该为0。
3、 近藤是否自杀。
死因是机械性窒息,凶器确定是现场发现的那条长约三尺直径五分的普通麻绳,在脖子上缠绕了两圈相交于颈后。
在后脑偏上处有一非致命伤痕,是小型钝器击打造成,除此之外没有近期造成的其他外伤。根据伤情程度判断当时近藤被打晕完全失去意识,随后在没有反抗的情况下被勒死,法医推测整个勒杀过程需要花费三分钟。
案卷记载警察在父亲身上搜出了一把干净的匕首,证词里父亲说这是自己防身之用。

根据法医的鉴定,死者死于机械性窒息,整个过程会在三分钟左右,首先自己绳子勒自己就完全没有可能,因为昏厥之后手就不会再施力,而这时并不能致死,因此自己是无法勒死自己的,如果说是吊死的话,包间里应该也没有什么合适的地方能够吊死,而且就算是吊死,根据之后发现尸体的状况,至少也是有人移动了尸体。
如此一来,这个看似密室的案件其实就只剩下一种可能,就是死者确实是王安杀死的。死者后脑的非致命伤,应该是王安用匕首把砸的。
但需要思考的是王安是不是真的因为近藤是日本人而杀人的。
近藤在读书时因为非常仰慕中国文化而自学汉语,对中国的古籍也如数家珍,年轻时本励志要做一名汉文化研究学者。他的家世显赫,在日本是有名的士官家族,出于这种家庭原因他不得不参军,三年前他终于被派到了中国,但是作为一名侵略者的身份。
每当说起此人,父亲总是带着一种钦佩而又惋惜的样子。
包间的门在打开时(无论手脚多轻)都会发出门轴转动的尖锐声音,在屋内的人一定可以听见。
父亲曾跟我说过近藤担心戏院所提供的茶水食物会被人下毒,一直都是自备。警察对这两样物品进行过检查,只是普通的茶水和糕点。

根据文中线索,王安和近藤之前的聊天很愉快,王安对近藤是有钦佩的心的。而近藤也是很喜欢中国文化的人。从两个人的交往来看,王安并没有很大的要杀近藤的动机。而且,如果是王安是违背近藤意愿的情况下杀近藤的,那么就会有一个不合理的点:近藤在听相声的时间段在包间休息,但应该不会是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因此如果有人进来他肯定会听到,那么凶手这时候就很难再用钝器砸近藤的后脑部位了。并且根据文中线索,近藤都是吃喝自己带的东西,也没有放安眠药的机会,因此也不存在近藤先被下药昏睡的可能。
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凶手是无法在违背近藤意愿的情况下完成将其砸昏然后勒死这一系列的事的。也因此可以得到最终的结论,近藤是自愿死的。并且根据1、2、3的推断,杀近藤的只可能是王安。
警察还问了父亲是否记得当天相声表演的内容,父亲说自己记不清。
我方才得知近藤在武汉会战开始时(1938年6月初)被调到第2军第29师团担任参谋长参与武汉会战,后来不知何时他秘密回了北平进行临时调度
只有最后一次的争执不太一样,日记中未写明争执原因,只说在争执最后恼羞成怒的近藤掏出手枪抵住父亲的额头,两人僵持和沉默了数分钟后,近藤收起枪离开戏院。那天是6月5日,距离近藤被害还有一个月。

王安记不得相声的内容,说明他当时并没有在听相声,很有可能当时他是在近藤的房间杀近藤。近藤在6月初担任参谋长,而6月5日与王安争吵,很可能争吵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件事,担任了参谋长以后的近藤觉得自己可能要害死更多的人了,所以产生了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并且给王安说了,王安可能并不同意近藤自杀,因此发生了争吵。

总结整个案件的内幕,感觉这就是战争年代的伯牙子期的故事。王安和近藤两个人因为戏剧而成为知音,但是近藤作为侵略者来中国的结果就是产生战争,生灵涂炭。尤其是担任参谋长之后可能会有更严重的后果,但作为一名日本军人,他是不可能违抗日本zf的决定的,但另一方面,他又不愿意做一名侵略者,因此近藤产生了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他也知道,在这个关头结束自己的生命,可能会使之后的武汉会战被延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王安,也就是6月5日这一天,但王安不同意近藤的决定,可能王安觉得如果近藤自杀的话会为他的家族带来耻辱。因此王安认为如果近藤真的想死的话,就由他来杀掉近藤,一来近藤家族不会有耻辱,二来王安也会被作为民族英雄被记住,但导致的结果是两个人都会死,近藤一开始可能不同意,因此产生了争吵。但最后可能也妥协了。
之后就是7月7日了,选择这一天也是很讲究了,毕竟一年前的这一天发生了卢沟桥事变日军侵略了北平,选择这一天可能也是作为近藤为日军的行为忏悔的意思。
然后是正式的案发过程。在相声阶段由于近藤一直会在这个阶段休息,因此王安就利用这个阶段进入近藤的包间,先砸昏了近藤,然后用绳子勒死了他,之后简单布置了一下现场之后回到自己的包间。最后作为发现人和土方一起发现了尸体。因为这个现场实在是太密闭,使得所有嫌疑只能落在王安身上,从而不会让戏院的其他人遭受痛苦。最后的结果也如王安所愿,自己作为凶手被处死,但在国人的心中,他是个英雄,而近藤,也如愿死了,延缓了战争的节奏,并且保全了自己家族的名声。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