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 发表于 2018-8-3 18:09:27
凶手:土方吉
动机:案发当天观看表演时近藤和王安的谈话内容土方其实听懂了,出于对谈话内容的愤怒杀死了近藤并嫁祸王安,属临时起意激情杀人。我们猜测谈话内容或许是近藤向王安表达了中止武汉会战的意向,具体过程和心态分析见“案情还原”。
推理过程:【为原文所述证据】
整个推理过程中我们秉承一个采信原则:除凶手及共犯以外的人的口供可以完全采信。
  
时间
[align=left]案件
[/align]
[align=left]舞台
[/align]
[align=left]4:30
[/align]
[align=left]近藤到达戏院
[/align]
[align=left]空城计“我本是卧龙岗”(诸葛+三司马+两老兵此时都在台上,赵云稍后上台)
[/align]
[align=left]约4:50
[/align]
[align=left]
[/align]
[align=left]空城计结束,百花亭开始
[/align]
[align=left]约4:50-5:50
[/align]
[align=left]贾老板看到二楼近藤鼓掌
[/align]
[align=left]贵妃醉酒(杨贵妃+二力士)
[/align]
[align=left]约5:50-6:20
(死亡时间推断6:00-6:25)
[/align]
[align=left]近藤关窗,土方从右包间大门出门,王安从连接门进左包间
[/align]
[align=left]相声(两相声演员)
[/align]
[align=left]6:20-6:25
[/align]
[align=left]王安两次敲连接门,无人应答
[/align]
[align=left]相声下场,赵氏孤儿准备
[/align]
[align=left]6:25
[/align]
[align=left]王安出门叫土方开门,发现尸体
[/align]
[align=left]赵氏孤儿开场
[/align]
首先,我们排除了王安的杀人嫌疑与共犯嫌疑。由于【警察在父亲身上搜出了一把干净的匕首】,我们认为假如王安是凶手,应该直接使用匕首作案,毕竟一个读书人要暗杀军人,采用利器趁其不备杀人成功的可能性最大,没必要特意找一根麻绳而把干净匕首留在身上徒增怀疑。同理假如王安是共犯,也很大可能会将匕首给凶手。此外,贾老板的证词表示他看到尸体时王安正在门口【瞪着双眼念念有词好像在重复近藤的名字】,假如王安是知情人不应对近藤的死如此震惊,因此我们倾向于王安是绝对清白的。(母亲死前父亲托梦说自己清白的叙述可以当作一个侧面佐证)
其次,贾老板的杀人嫌疑也可以排除。由于戏院观众证明【贾老板一直在第一排左侧观看表演】,则贾老板不在场证明成立,无作案时间。
之后,假设土方不是凶手,则其证词【到戏院后没有见到其他人进过包间】以及【近藤休息他一直都在门外,没有看到其他人进入过二楼任何一个包间】可以采信,那么凶手要么是在其进入戏院时已在二楼(则所有在之后登台表演过的人均有不在场证明),要么是中途采取某种方法绕过王安和土方进入二楼包间。但因【贾老板一直在第一排左侧观看表演】,也就是【后台门正门口】,且【傍晚人最多】,【座位不够时两侧走道都会站满了人】,假如有人从后台出来必然要经过贾老板和其他观众,由于无一人口供提起该事,我们认为不存在有人中途从后台出来的情况,也即所有戏院工作人员除跑堂小二和扫地大爷之外都无杀人嫌疑。
其中,扫地大爷【70岁】高龄徒手砸晕并勒死壮年日本军人不具有可行性。而由于近藤去戏院【很没有规律】,并且这是时隔一个月因为【秘密回了北平进行临时调度】而突然造访戏院,无人能事先得知近藤今日会来,因此即使他们到来时小二正在二楼包间内,也不可能随身携带凶器麻绳准备行凶。而假如小二是见到近藤前来,临时寻找麻绳再上二楼,此时二楼已经形成了“密室”,凶手没有同时绕过王安和土方进入右包间再离开的路径,因此小二行凶也无法实施。
最后回到土方行凶的可操作性。首先土方一直陪同近藤来戏院看戏,对近藤的习惯十分熟悉,具有策划本次杀人的能力;其次土方【跟随近藤十几年】,近藤对其有基本的信任,即使他打开右包间大门的声音惊动了睡着的近藤,近藤在回头看到是土方之后也可能转过头去用后脑对着他,而不会拔枪就射;再次近藤【后脑偏上处有一非致命伤,是小型钝器击打造成】,然而整个案发现场未发现沾血钝器,我们注意到案卷照片中【摇椅旁的小桌子上放着两碟糕点和水壶,水壶样式与军用水壶相同】,也就是说土方可以用桌上的水壶砸晕近藤后,再将沾血的水壶与自己随身携带的军用水壶交换,利用警察不会搜日本军人的身隐藏沾血水壶,之后再伺机处理,使现场的钝器“消失”;至于凶器麻绳,由于【通往二楼的楼梯就在戏园大门口旁边且在所有观众席背后】,且【傍晚时戏院人很多】,而土方每次来戏院时都【穿着便服与平常百姓无异】,土方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戏院找到随处可见的【普通麻绳】再溜回二楼而不被人注意;最后,由于【右包间的大门打开声音在左包间内听不见】,土方可以在王安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这次杀人。
案情还原:为原文所述线索【为重要结论】
王安日记中写道,6月5日他和近藤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执,虽然他并未写明争执的起因,但联系近藤6月初被调去担任参谋长参加武汉会战,不难猜测【近藤向王安叙述了日军进攻武汉、武力占领中国的决定】,或许还试图劝说王安离开中国前往日本,但【遭到了王安的激烈拒绝和反对】。王安作为一个普通百姓,不知此事应向何人求助,而警察局已然投靠了日本人也不值得信任,思来想去,只能想到以身犯险刺杀近藤,寄希望于刺杀日军参谋长能拖延日军攻打武汉的攻势。因此他【随身携带着匕首,想在近藤下次来戏园的时候,趁着相声表演时土方在门外而近藤小憩时刺杀近藤】。事实上,当“我”向母亲讲述父亲刺杀近藤的事情时母亲听完很平静,也从侧面佐证了王安是早有刺杀近藤的计划的。
然而在近藤在武汉参战的一个月间,或许发生了一些事,改变了近藤的看法,毕竟近藤是一个真心热爱中国文化、励志做文化研究学者而不是侵略军的人。近藤希望能报告上峰,【试图说服日军将领中止武汉会战,并在这次被调来北平的时候来到戏园向王安说明了这一想法】。他的改变让王安放弃了刺杀计划,并且大受震惊,因此不仅表演过程中和近藤的交谈变少了,回到左包间后也无心听相声乃至不记得相声表演的内容了。
然而近藤没想到的是,他和王安的这次对话他的保镖土方吉大致听懂了。土方的中文虽然不如近藤,但是其实日常对话没有障碍,甚至能经常一个人去巷口的烧饼摊买烧饼。土方不仅震惊,而且愤怒,他不能接受自己追随了十几年的长官居然是个软弱的人,甚至要违背大日本帝国军人的使命。假如近藤向日军将领吐露了中止武汉会战的意愿,不仅会让所有人都知道他的长官近藤俊一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甚至可能把近藤当作一个叛徒公开处死。土方决定自己杀死近藤,让他作为一个大日本帝国的优秀战士死去,并且嫁祸给这个叫王安的戏子,不给他把这一切说出去的机会。
【于是他趁着王安进入左边房间,自己出门,悄悄下楼从大门出去,寻找到了可以当做凶器的麻绳(要嫁祸给王安,当然不能用枪也不能用刀,要找这些随处可见的东西当凶器)后再回来,打开了右包间的门。他或许没吵醒近藤,又或许吵醒了但是近藤没在意,他走到近藤身后,拿起桌上的水壶一下砸晕了他——他必须砸晕他再动手,否则在勒死他的过程中他可能会在挣扎中掏出枪来射击,到时即便没打中自己,刺杀计划也会被人提前发现。然后他把自己的水壶解下来放在桌上,把沾血的水壶挂到自己身上,然后用麻绳勒死了近藤。之后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关上右边包间的门回到门口,等待王安发现尸体。】
虽然王安不是凶手,但他也并不是汉奸,这对“我”来说,应该是一个好消息吧。
匿名
| 发表于 2018-8-3 18:25:09
根据作案时间,只有王安或土方还有空城计和百花亭的演员。王安生前觉不承认画押,所以我相信他不会杀人。而门口有土方守着,只能得出确认密室存在者证词不实,有两种可能:1.土方证词不实,别人进来过。
2.土方证词不实,自己进去过。
可能一很难判断有谁进去过,所以排除。所以凶手应该是土方。
至于争执,应该是触碰了近藤的底线,或者对王安有什么不利,最后王安念念有词的时候感觉他很愧疚。土方的动机实在搞不懂
匿名
| 发表于 2018-8-3 18:25:12
杀害近藤的凶手是罗进三
帮凶是王安(父亲)
过程如下:
近藤,土吉,父亲,三人在空城计时来到了右包间并且观看了接下来的百花亭,等到百花亭结束后罗晋三与表演者走出后台而罗晋三偷偷的上了二楼,并且来到了左包间,父亲结束后也返回左包间,看见了罗晋三,罗晋三要求父亲杀死近藤,因为近藤是武汉会战的关键,但是父亲想到自己与近藤的感情深厚不忍心杀害他,但是为了国家却又不得不杀死他,在思想斗争后父亲让罗晋三杀死近藤自己却成为凶手。
于是在相声快要结束时,父亲从小门进入与近藤交流,罗晋三则偷偷地用枪托将近藤打晕,之后并将近藤勒死,随后通过小门走到了左包间。过了一会相声结束,父亲让他不要动,自己出去找土吉让土吉进入右包间,同时吸引土吉和贾老板的注意。趁贾老板和土吉都在看右包间时,罗晋三逃走,而父亲自己则成为了嫌疑人死在了日本人手里。
匿名
| 发表于 2018-8-3 18:32:04 | 2018-8-3 19:45编辑
蓝色字体为原文摘录,黑色字体为推论阐述,红色字体为重要推论
依据全文内容整理近藤遇害当天时间线:
1938年7月7日(母亲生日)
16:30左右          近藤俊一和土方吉到达戏院
                            《空城计》初演
                            《百花亭》开演(1h)
                             贾老板看见近藤鼓掌
                             相声场开始
                             近藤关上右包间窗户小憩
                             王安进入左包间
                             土方在右包间门外站岗
18:00—18:30   近藤死亡时间                                                            
18:25左右          王安敲小门无应,土方开右包间门。两人同时发现近藤尸体     
                          《赵氏孤儿》开演,不久贾仁听见土方叫喊                    
                            土方开窗叫人                                            

先来看近藤俊一的死亡现场:
场景布局:
       通往二楼的阶梯则是在唯一的出入口大门进来左手方向。
       戏院不存在暗道机关。
       包间的窗户外也完全没有可以立足的地方,凶手只能从门进入。

       上述三个条件,结合戏院布局可知,在京剧上演的情况下,包间外的人若想不引起观众注意到达包间,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通过楼梯上到二楼,再开包间门进入包间。
       包间里根本没有能藏人的地方,包间的门在打开时会发出门轴转动的尖锐声音,在屋内的人一定可以听见。
       开左边房门时左包间内的人能听到而右包间内的人听不到,反之亦然。开两个包间之间的小门时,两个包间内的人都能听到,包间外的人听不到。
       以往这时候父亲都会敲包间的小门,在近藤准许后回到右包间。

       根据包间结构,在打开包间门时,至少是位于包间内的人,如果意识清醒,就会觉察到。而由时间线结合一般京剧演出时间可推测,近藤赶上的是《空城计》的开场,按《空城计》表演共30min来计算,其实相声场的表演时间,即近藤的休息时间小于30min。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特别是经常这样休息,作为军人的近藤睡着的几率很小。而能够听见敲门声更是可以证明这一点。那么,不论是通过小门还是右包间门进来,近藤都多少会有所觉察。
       这样一来,至少能够判断,若是单独作案,凶手进入右包间时,近藤是听得到门轴声的。

近藤状态:
        王安敲门没有人应答,土方觉得有疑于是马上推门,就看到了在摇椅上的尸体。
        之后便如土方所说,二人发现尸体。
        演员们刚上台就位唱了两句,二楼包间就传来叫喊,贾老板说那是土方吉的声音。

        既然尸体由王安和土方两人发现,那么一来,如果除开合谋可能,就可以排除假死补刀一说。
        近藤的保镖也从两人逐渐降到一人,是跟随他十几年的下属土方吉。
        可惜他的汉语水平仅够最基本的交流,不知道我父亲与近藤最后都说了些什么。

        土方深受近藤信任,在近藤身边寸步不离,而且不能进行较为复杂的汉语交流。另一方面,王安明知自己会被陷害,也不会答应合谋要求。所以王安和土方不存在合谋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土方打开右包间门时,近藤确已死亡,且死者确是近藤本人,所以近藤死亡时间可缩短至18:00—18:25。
        死因是机械性窒息,凶器确定是现场发现的那条长约三尺直径五分的普通麻绳,在脖子上缠绕了两圈相交于颈后。
        凶器是随处可见的麻绳(长1m,直径1cm),也是戏院表演时所需要的道具。那么后台可能就有这样的绳子。这种长度的麻绳在夏天不方便携带。但可以事先将麻绳放入包间。即凶手行凶时没有必要随身携带凶器,这样的话,凶手一来熟悉戏院结构,二来有能进入包间的机会。                                                        
        照片上的近藤俊一面容安详,口微张,左手朝下放在右手掌上,双手放在腹部偏下位置。如果不是脖子上的勒痕,他看起来就像是睡着了一样。
在后脑偏上处有一非致命伤痕,是小型钝器击打造成,除此之外没有近期造成的其他外伤。
        警察对这两样物品进行过检查,只是普通的茶水和糕点。
        当时近藤被打晕完全失去意识,随后在没有反抗的情况下被勒死,整个勒杀过程需要花费三分钟。

        根据照片和当时的现场情况,近藤是在没有挣扎的情况下被勒死的。结合身上伤痕和茶点检查结果,近藤确实是先被打晕,后来再被勒杀。而现场没有任何搏斗痕迹,说明近藤被打晕时毫无防备。换言之,打晕近藤的是他所信任的人或者是他以为可以信任的人。
再结合土方和王安两人当时的证词:
        父亲说自己在近藤休息时一直都在左边的包间内观看相声表演,期间没有人进来过,也没注意隔壁包间有什么动静,毕竟隔音效果还不错。
        警察还问了父亲是否记得当天相声表演的内容,父亲说自己记不清。
        土方吉作证他到戏院后没有见到其他人进过包间,因此只有在左包间的父亲可以犯案。
        近藤小憩时土方在门外看守,其他人无论进入哪个包间他必然会看到。
        包间内及走廊无任何可以藏人的地方。

将两人的证词归纳一下:
        离开右包间后,王安在漫不经心地看相声,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土方一直在门外看守,其间没有发现任何人进入包间。如果两人的证言都为真,那么只有近藤自杀才说得通。而近藤没有自杀的理由,加上自杀者不能先从后上方打晕自己再把自己勒死,因此可以排除近藤自杀的可能性。则王安、土方中至少有一人在说谎。

那么关于近藤之死就有这几个可能性:
1.王安杀死近藤
2.土方杀死近藤
3.因为王安或土方的疏忽,杀死近藤的另有其人

以下按照三个可能性顺序逐条分析:
1.王安杀死近藤

        这也是当时大多数人的判断,但是其中还是有相当一部分问题。
证据方面:
        日军通过翻译告诉警察(在警局的其他人也都听到),土方吉作证他到戏院后没有见到其他人进过包间,因此只有在左包间的父亲可以犯案。
        最后便是证据,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案卷记载警察在父亲身上搜出了一把干净的匕首,证词里父亲说这是自己防身之用。

        关于王安杀死近藤的直接证据实在不多,仅根据一把匕首和土方的单方面证词就判定王安是凶手多少有点欠妥。
但是如果这样,王安在整个过程中的举动就有很多说不过去的地方:
        首先是动机:
        近藤虽是日本人却也是第一个欣赏他的人,甚至还提出要邀请他去日本,所以父亲一直心存感激,将近藤看作自己的知音。
        只有最后一次的争执不太一样,日记中未写明争执原因,只说在争执最后恼羞成怒的近藤掏出手枪抵住父亲的额头,两人僵持和沉默了数分钟后,近藤收起枪离开戏院。那天是6月5日,距离近藤被害还有一个月。父亲在日记最后写了两个字,失望。

        作为一个戏子,王安受到近藤赏识,将其看作自己的知音。从这一方面来说,王安完全没有杀死近藤的理由。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家仇国恨,近藤是日本华北方面的军官,与先居辽阳的王安并无交集。两人在北平初次见面,之前没有过私人恩怨。而王安与近藤关于战争的争执大多无伤大雅,就算是最后一次争执,对于王安而言也只是“失望”,没有到要杀掉近藤的程度。因此动机虽然存在,但是不明显,即不存在直接动机
其次是整个作案过程:
        尸体被发现前王安从左边的包间出来找他,在比划了一番后他理解了王安的意思是敲门没有人应答,土方觉得有疑于是马上推门,就看到了在摇椅上的尸体。
        就尸体发现过程来说,是王安首先感觉不对劲,之后土方才开门发现尸体,也就是说,如果王安没有通知土方,那么近藤尸体被发现的时间还要推后。根据戏院布局和包间隔音效果,土方很难知道相声场什么时候结束。如果王安本身准备按计划杀掉近藤之后直接逃跑,那么找借口出去,也还有较为充足的时间。而如果王安没有打算逃跑,那么他以下的表现也就说不通。
        当时我父亲正愣愣地站在右包间门口。
        身边的我父亲瞪着双眼念念有词好像在重复近藤的名字。
        贾老板至今还记得父亲那时的样子,头发散乱,满脸胡茬,右眼无法睁开,身上和脸上满是血迹,父亲总是穿着的那件长衫也破烂不堪像是被无数的鞭子抽打过。
        那时父亲就已经遭到毒打,但比行刑时的样子好得多,他不肯认罪签字,狱警就每天照三餐对他施以酷刑。
        半个月后在法庭走了一个过场,法官不顾父亲的喊冤就定罪了。

        如果近藤真是王安杀的,那么按理说在没有任何证人的情况下,摆脱罪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在当时,杀掉日本军官在常人看来是一件很光荣的事,这样王安就没有必要假装很吃惊。之后在审理过程中也不会宁愿忍受酷刑都不承认自己杀掉近藤这一行为。
最后是证据:
        案卷记载警察在父亲身上搜出了一把干净的匕首,证词里父亲说这是自己防身之用。
        虽然王安身上的匕首有可能是击晕近藤的工具,但是没有伤痕鉴定和对比暗示了近藤头上的伤痕也许和王安的匕首并不符合。既是重击头部,匕首上很可能会留下血液,有用茶水清洗的可能,如果左包间没有茶水,那么“干净的匕首”与事实相矛盾。杀害近藤后,王安也有充足的时间处理匕首。而既然带了匕首,在近藤失去意识的情况下,也没有必要大费周章地用绳子勒死近藤。
        由上,王安杀掉近藤的可能性虽然不能完全排除,但这一情况发生的几率极小。

2.土方杀死近藤
        这一推论就场景布置、嫁祸手段而言可行性较高。但是以下几条线索大大降低了土方行凶的可能性。
其一是动机
        近藤的保镖也从两人逐渐降到一人,是跟随他十几年的下属土方吉。
        到警局后不久来了几个趾高气扬的日本军官和一名瘦高的翻译官,其中一名军官挥舞着武士刀冲着土方吉像是要杀了他一样。

        土方跟随近藤十余年,深受近藤信任。就文中线索来看,两人没有任何矛盾冲突。而且作为近藤的保镖,近藤被杀,土方多少会受到牵连,他也没有这样做的理由。换言之,土方没有杀死近藤的动机。
其二是土方的反应
        土方吉吓得跪在了地上匍匐着,后背的衬衫都被汗水浸透了一大半。
        虽然土方的样子可能是装出来的,但汗水作为自然反应却演不出来。也就是说,土方确实对近藤被杀一事感到恐慌。
其三是凶器
        凶器确定是现场发现的那条长约三尺直径五分的普通麻绳,在脖子上缠绕了两圈相交于颈后。
        长一米,直径一厘米的麻绳在夏天不可能贴身携带,而土方和近藤一直是一起行动,那么土方也不能事先把麻绳带入包间。包间一般不会有这样的麻绳。如果是计划好杀掉近藤,土方也不会选择用包间内可能存在的工具。
        以上,土方杀掉近藤的可能性极小。

上述两种情况的可能性虽然小,但是还是存在。而第三种可能性的提出,源于原文的一句话:
        我马上向小贩确认,小贩并不知道被害军官的名字和样貌,但认识陪同的保镖,因为那是时常光顾自己摊子的人。
        “戏院旁巷子口摆摊卖烧饼的小贩”不认识近藤,却认识土方,而作为保镖,土方应该守在近藤身边寸步不离。那么土方如何能独自时常光顾烧饼摊呢?
        如果土方确实是对近藤完全负责,那么只有在不值班时能够来卖烧饼。可是——
        可能因为军务繁忙,司令部距离戏院也远,他的到来很没有规律。
土方没事时应该是待在司令部的,而司令部距离戏院很远,就算是实在想前往,次数也不会这么频繁。
        那么土方只有在近藤休息的那段时间,才能单独出来买烧饼(18点正好又是饭点)。这样一来,近藤休息时,有5—10min的时间,右包间门口是没人的。

3.因为王安或土方的疏忽,杀死近藤的另有其人
        那么,嫌疑人范围又成功扩大……
        不过可以确定行凶凶手知道土方的习惯,而且行动敏捷。
那么根据这一点逐条排除:
(1)有充分不在场证明的老板:贾仁。
当时坐在贾老板旁边的观众也证明贾老板一直都在第一排左侧观看表演。
(2)登台表演相声的演员:马东、姜鞏。
(3)所有准备第三场剧目的演员(上妆需要时间):杨啸良、段元楼、梅晓云、周庆瑜、朱秀先、袁世君、肖张华。
(4)所有表演第二场剧目的演员:程蝶如、姜曼玉、罗进三。
         排除原因:演出后需要较长的卸妆时间(带妆杀人既不方便,也容易引起注意),此段时间中难以判断土方是否已经出去,而如果去问,风险较大。
(5)行动不敏捷的人(暂定50岁及以上):陈伯、秦汉。
(6)一般观众/场外人员。
     排除原因:不会知道或注意土方的习惯。
        剩余人员——小二:阮春生、骆馀。
        两人年龄相仿,已经较难排除,但是根据人员情况:
        阮春生(24):1935.1.13—1938.9.15
        骆馀(16):1938.5.20—1938.7.18
再依据以下事实:
        贾老板原是一个民间戏班的班主,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在1935年初建立了这家戏院,让那些跟着自己走南闯北十年的戏子们在北平扎根落脚。而后   贾老板招募了更多的新演员,还专门设立一个相声场子,俨然成为北平最知名的戏院之一。
        贾老板告诉我那次事件后戏院关停了一个月供警方随时调查,戏院不能运作,戏子们却得生存,不少人便向贾老板辞别到别处谋生。留下的人终于等到戏院再次开张,可因为发生过人命案子宾客们避之唯恐不及,每日仅寥寥数名老观众根本无法维持开支。
        硬撑了一个月,戏院开不下去了。

        根据人员名单和工作时间可知:戏院的开张时间是1935.1.12—1938.9.15。
        这样看来,阮春生是一直在戏院工作,而骆馀是临时人员,待在戏院的时间不长(不到2个月),而且是第一批离开的。根据作案心理,骆馀的嫌疑比阮春生更大。

立足于整个历史环境的第二段时间线: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                        举家迁往北平
1934年                近藤被派到中国
1935年                贾仁在北平建立戏院
1936年7月25日   王安到戏院工作
1937年                北平沦陷
       11月中旬      近藤第一次来戏院看戏
1938年6月5日     近藤与王安激烈争执
       6月初           近藤到达武汉(不久调回北平)
       7月7日         近藤死亡

        父亲告诉我那人确实是日军军官,名唤近藤俊一,是日军华北方面军第6师团参谋长。因喜好京剧特地慕名前来。
        我方才得知近藤在武汉会战开始时(1938年6月初)被调到第2军第29师团担任参谋长参与武汉会战,后来不知何时他秘密回了北平进行临时调度,结果7月7日那天被害身亡。得益于此,第2军的攻势被延缓。
        根据时间差,骆馀很可能是追踪近藤来到戏院的。要么是近藤与骆馀有较大仇恨,要么是得知情报或心怀爱国热情,骆馀决定杀掉近藤。而因为初来戏院,不熟悉王安为人,认为他是汉奸,决定嫁祸王安。
        相比以上两种可能,这一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更大
因此:凶手:骆馀
           动机:仇杀和爱国热情


尝试还原:
        骆馀因为先前的仇恨一路跟踪近藤,得知近藤经常到戏院看戏,因而临时到戏院做零工,同时寻找下手机会。
        在戏院打杂的过程中,骆馀注意到土方每次在中场都会出去一段时间,而又发现王安与近藤关系密切,认为王安是汉奸。于是在反复观察中拟定了杀人嫁祸的计划。觉得时机成熟后,他将一段麻绳藏在了右包间的隐秘位置。
        7月7日,近藤前来戏院看戏,正好当时王安没有相声场。于是骆馀在看到土方出去后,借助柱子的掩护,在无人注意的情况下溜进右包间。而此时近藤听到声响,但不知道土方没有守在门口,认为进来的是土方,或者是被土方允许才进来的人,因此没有多管。这样骆馀就用准备好的钝器击晕近藤,之后拿出藏好的麻绳勒死近藤后再悄悄下楼。
        土方这边,因为害怕会受惩罚也不会承认自己出去这一事实,因此,受怀疑的只有王安。而骆馀怕因为警察整理口供和检查包间时事情败露,则是在还没有调查完时离开戏院。

以上是依据线索所做的案件还原。

但还有一些疑问没有得到解释。下方根据原文线索简要分析。

1.母亲为什么会对近藤一案的看法发生改变
        母亲听完很平静,但我还是看到她眼角有些许泪光。
       “小鬼子,该杀,你爹是个英雄。”她对我说。
       我没敢告诉母亲,怕她的病情再恶化。母亲去世的那天她与我说自己梦到了父亲,父亲在梦中告诉她自己已经清白马上就会来找她。
       见到母亲手指着门口,嘴里念着父亲的名字,渐渐闭上了眼睛。

       可知母亲是由认为近藤是王安杀的到相信王安是清白的。母亲不知道王安被处刑的消息,但后来相信近藤不是王安所杀。也许母亲通过别的方式知道了实情。

2.贾仁对近藤被害的事实是否知晓
       警察和日军现在都怀疑是你爹杀了近藤,哪怕不是他做的,我看靠这些投靠鬼子的无能警察也根本查不出什么真凶,到时候你爹还是会被拿去顶罪。
       我们原都以为你父亲是趋炎附势之徒,不曾想他是在忍辱负重,为的就是等待时机。他是为国家做一件天大的好事,他是一个大英雄。
       期间贾老板偶有转头与后方的一些观众交谈,曾瞥见包间里的近藤为表演鼓掌,父亲在一边目光却是集中在近藤身上。

       贾仁对王安看法的改变和母亲相反。而他在演出时频频回头,是有一定几率看见骆馀上楼,可是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怕将事情闹大,所以没有说。

3.王安与近藤的最后一次争执是什么
       不可避免的,他们之间也有过关于战争的争执,只是之前都无伤大雅。只有最后一次的争执不太一样,日记中未写明争执原因,只说在争执最后恼羞成怒的近藤掏出手枪抵住父亲的额头,两人僵持和沉默了数分钟后,近藤收起枪离开戏院。那天是6月5日,距离近藤被害还有一个月。父亲在日记最后写了两个字,失望。
       我方才得知近藤在武汉会战开始时(1938年6月初)被调到第2军第29师团担任参谋长参与武汉会战,后来不知何时他秘密回了北平进行临时调度,结果7月7日那天被害身亡。得益于此,第2军的攻势被延缓。

根据时间线索,王安与近藤的最后一次争执与近藤的调任相关,也可能是高于战争的更严肃的问题。

================================(到此为止的分割线)================================
最后的最后,尽管时间不够还是要写上:
这是有史以来脑洞开的最大的一次,可能从中间就开始走偏,如果让评委大大们感到怀疑人生,请将这篇看作是普普通通的吃货帖……
匿名
| 发表于 2018-8-3 18:35:54
首先,人不可能是父亲杀的。父亲随时带着刀,如果父亲真的想杀人直接用刀就好了啊,万一勒杀过程中被土方看见就功亏一篑。因为考虑到土方说没看见任何人接近二楼包厢,那么外人应该也不可能了。从窗户接近也不可能,就算凶手有轻功,那样一定会被其他演员宾客看见的。凶手和父亲串通好提前藏起来也不可能,那样凶手逃走的时候也会被看见的。
  近藤也不可能是自杀,人不可能把自己勒死的,如果是上吊自尽再让土方帮忙伪装他杀也不可能,上吊自尽的人死状都十分狰狞,也就是我们说的吐舌头
人的舌体可以正常在口腔中运转,是受到舌体中肌肉的收缩、舒张运动的结果。而舌体中肌肉的收缩、舒张是受人大脑皮层神经中枢的控制,人的意识可以加以控制。上吊死亡的人(也包括其他死亡的人),大脑已经死亡,支配舌体肌肉(也包括其他骨骼肌)的控制中枢也就失去控制了。此时舌体内的肌肉表现为软弱的松弛状态。加之颌部受勒,口腔张开,舌就自然受重力影响滑出体外,这是上吊的特殊体位的原因。如没有这个体位,舌是松软的,但未必会滑出体外。
   所以只剩一个可能,凶手是土方。他可以做到在父亲未发觉情况下杀人。死者后脑有小型钝器击伤,应该指的手枪枪柄。
至于动机,应该是土方怀疑近藤变节了,近藤调到第二军后正值武汉会战关键时刻,每次近藤与父亲交流又是汉语,听不懂二人说什么的土方难免会多想。最后自作主张杀了自己的长官近藤。
匿名
| 发表于 2018-8-3 18:39:13 | 2018-8-3 19:20编辑
很吸引人的题材。
但遗憾我的答案很空洞
-------以上是大浪最喜欢的题记

关于父亲与近藤
从父亲的日记中得知父亲与近藤关系不错,堪比知音,即使当时中日时局紧张,也没引起打的争执。除了最后一次,即6月初,这个时候近藤应该已经被调去武汉战场,并临时回到北平。当天的争执最后导致近藤拔枪,随即手枪离开。这里争执的内容推测关于武汉会战。近藤被杀当天,父亲与其交流很少,或许也因为如此,而从贾老板听到土方的声音上楼查看,见到父亲的情形:“身边的我父亲瞪着双眼念念有词好像在重复近藤的名字”,看出父亲对于近藤的死有些惊愕和茫然。

关于案发当日的环境
案发地点在二楼,二楼只有两个包间,门外走廊连着楼梯,土方在门外站岗的时候没人可以避开他的视线进两个包间;窗外无法站人,如果攀爬必定会被一楼的人发现;加上关于门的开关会有声音以及隔音效果好的条件,要进入右包间干掉近藤,无非就是从右包间正门或者两包间隔门进入。

关于嫌疑人
1. 贾老板,有观众证实贾老板一直坐在那里看戏,所以他没条件上楼。
2.戏院的演员,案发当天名单上的演员各有演出。案发时间在最后的赵氏孤儿之前,相声之后。这里有演员如果不在后台stand by而去二楼,需要经过坐在前排的贾老板,会被发现。另外就是如果去二楼,门口站岗的土方也会发现。
3.父亲,整个案件最大的嫌疑人。各项证据证词都指向他有机会干掉近藤。方法就是描述的,从中间隔门进入作案,并且因为和近藤熟识,所以能出其不意打昏,然后勒死。打昏的工具,那把匕首,握住手柄用手柄底部敲击。
4. 文中前前后后不断描述对父亲的不利证词,让所有人觉得只有父亲可以作案,其实这里还有另外一个人也可以作案,就是土方鸡。他可以直接从正门进入作案,而且与近藤是同僚。

——————————————————————————————以下是脑洞
关于案发时的情况
父亲在看到近藤已死的时候,表情茫然,似乎一直重复念着近藤的名字,推测父亲对于眼前的事感到难以置信。结合当天被问及台上相声演了什么,回答记不清来看,或许有段时间父亲曾经从隔门进入过包间,此时相声正在表演,父亲在里面逗留了一些时间,以至于错过了当天的相声。(右包间窗在相声演出是关闭)推测父亲单独找近藤为了上月的两人争执,谈论中又起争执,拿出匕首偷袭敲击近藤,使其晕倒,后又回到左包间。
推测父亲并没有杀掉近藤,如果一开始就准备杀掉,日记里就不必写近藤的种种,在家也不必和家人说近藤的好话。
推测杀掉近藤的是土方,在父亲溜回左包间之后进入勒死近藤,并装作没事出去站岗。土方经常随同一起来戏院,很清楚规律,知道演相声的时候父亲会在左包间,可以有机会嫁祸。

写在最后。。。
写到这里一直没提动机。
近藤的死亡时间是7.7,卢沟桥事变周年。。。生前是第六师团的参谋,第六师团,南京。。。
因为所有历史时间都已文里为准,所以以上脑洞不展开,不知动机是否和历史事件有关。
匿名
| 发表于 2018-8-3 18:39:36
案发当天,近藤刚来戏院时是四点半,和土方以及王安一起在右侧包间看戏,期间王安与近藤约定,要在百花亭结束之后也就是相声期间讨论一些事情,但是最好不让土方知道,待百花亭结束之后,王安到右侧包间,土方在门前守卫,之后近藤准备好糕点等候王安,不一会王安从小门进来,在近藤不知觉中打晕,之后将其杀害
推理理由,
1~动机,近藤十分赏识王安的才学,虽然由于身份问题有部分争执,但是仍很和谐,直到六月初时,近藤的武汉会战的调令下来以后,被王安知道以后,冲突激化,但是由于他们之间的交情,近藤并没有杀死王安
2-近藤是在相声期间被杀死的,死时十分安详,没有喊叫,在躺椅之上却是后脑被打,明显实在站立之时被人从后方偷袭,说明近藤在被偷袭时是清醒的,按照文中所说,开门声音很大,所以能在近藤知情并且没有大声声张的凶手一定是从小门进入,并且是熟人,有可能是近藤主动开门,根据桌子上的两份茶店,进一步说明是近藤准备好了要招待某人
3~按照上述推理,凶手锁定只能是戏院众人,包括演员,班主,小四等,所以能完成以上动作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凶手事先躲在左侧房间,等到百花亭结束之后,凶手或者说服王安或是王安早已知情,再从小门进入右侧包厢,杀害近藤,二就是凶手就是王安
4~考虑到近藤在几年之前就已经来看戏,但是凶案确实在38年发生,期间导火索定是武汉会战的调令发生,也就是六月初,按照上述逻辑,没有人会在很久之前就卧底去因为还没发生的调令去杀人,所以排除其他外来动机
5~如果是如第三点的第一种情况分析,那么由于死者是在相声期间被杀,化妆也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凶手一定没有参演百花亭以及赵氏孤儿,和相声。并且陈波由于年龄太大,无法将人勒死,贾老板有人证,所以只能是班主秦,以及两位小四,但是他们显然无法做到让近藤等待并且偷袭之事
综上所述,凶手是王安,在知道武汉会战的调令之后,事先和妻子商议安排好以后,等待时机,在案发当天,时机来临,杀死近藤
匿名
| 发表于 2018-8-3 18:40:53 | 2018-8-3 18:48编辑
被害者近藤先被钝器击打后再被绳子勒晕,一般而言都需要近距离才能完成,除非存在机关。然而跨越一楼和二楼的机关太显眼,很难瞒过所有观众的眼睛和警察的搜查,所以排除这种可能性。设置在右边包厢(近藤所在处)的自动杀人机关也很难实现,排除机关的存在,因此没有上过二楼的贾老板和其他观众、演员、工作人员等均排除。
被害者自己不可能做到用小型钝器敲打后脑、用绳子勒死自己,排除近藤自杀。
“我”的父亲王安之前曾经和近藤发生过争执,如果相声表演中途进入近藤的包间,因为开门会发出巨大的声音,所以近藤必然会注意到王安的出现,他不会毫无戒备地让王安来到他的背后,有机会用钝器击打他的后脑,所以王安不是凶手,他没有机会完成这样的犯罪。
剩下唯一有可能、有机会犯罪的人就是土方。土方虽然自称一直在门口站岗,但他实际上在相声表演的中途进入近藤的包间。因为他当了十几年近藤的手下,近藤不抱有什么戒备,且开包间门的声音不会被父亲听到,给了土方杀害他的机会。土方杀害近藤后若无其事地回到门口站岗,直到王安发现有问题后,和他一同发现了尸体。
匿名
| 发表于 2018-8-3 18:41:34 | 2018-8-3 18:48编辑
我们先来考虑此题的手法。
我们根据题意,可以知道进门只能够通过外面的门,且不会被邻门发现;而在左右包间中穿梭,则可以在包间内无人或包间内的人无法发觉【比如在睡觉】的时候通过中间的门自由通行。
所以凶手进门,就只有可能从前门大摇大摆地进入。时间是在父亲,土方和近藤三人都在右包间看演出的时候,凶手进入左包间即可。
然后,我们不难得知,这场犯罪是一场有预谋的犯罪,是进行过周密的观察与布局的。所以凶手一定知道近藤的喜好。所以在相声开始的时候,便计算好土方和父亲从前门出去的时间【此时几乎近藤也已经开始小憩了】,从中间门进入,为了防止近藤求救,先用准备好的钝器将其敲晕,再勒死了他。
但是凶手没有办法通过前门逃走了,因为土方正在门外守着。想要逃离现场,凶手只能等待一个时机:父亲一直敲近藤的门,却毫无反应。凶手知道父亲不会贸然闯进,必将出去寻找土方,于是同样计算好时间,从中间的门再回到左房间。土方听到父亲的话直接前往有包间,在房内发现了尸体,而父亲则呆呆地望着近藤。以此机会,凶手从左房间的门溜出,消除了自己的痕迹。凶手用时间差制造了一个“不存在的幽灵”。
那么,凶手是谁呢?
其实很简单。
想要完成这个手法,需要充足的时间。一方面要提前进入左包间,另一方面要在相声结束之后也要在右包间等待父亲敲门。
也就是说:
凶手至少不能演【百花亭】
不能演相声
不能演【赵氏孤儿】。
但我们在查阅演职人员表的时候,发现没有任何一个演员符合这一点。所以凶手并不可能是演员。
所以只有可能是一个扫地伯和两个小二还有班主秦汉中的一个。
一开始也说过了,凶手为了杀掉近藤,做足了功课和准备。所以比起另外三个员工,只有一个人更有可能是凶手------那个正值16岁血气方刚的、在近藤成为常客,时间与喜好固定,甚至保安都只剩一个之后才进入工作的小二    骆馀,如果是其他人作案,其实早就有机会了,在这个时间点发生凶案骆馀的嫌疑最大,而且骆馀进入戏院的原因也应该就是杀人。
另外,作为凶手,他会选择尽快离开剧院,但是不能犯案后立刻离开,所以当第一个演员周庆瑜离开的时候,凶手趁机一起离开了,这样其他人也不会起疑,这点可以作为骆馀是凶手的补充佐证。
事实上,我们会发现,这场所谓有计划的杀人,其实是非常具有风险的。撇去在房外望风听不见声音的土方,骆馀其实很难逃过父亲的视线。但是他做了赌注,杀死那个侵略者,哪怕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
那么父亲呢?
父亲在怀里藏了一把匕首。他说这是防身用的。
然而,6月5号,父亲同近藤吵了一架。近藤那个时候,正被命令派去武汉。父亲怀着沉重的心情去见了近藤,一方面不想失去他的这位知音,另一方面,更不想进一步地加深他们身为异族人的隔阂,不愿意近藤再在“错误”的道路上走下去。所以父亲恳切地说服近藤,然而近藤是个军人,无法违抗上面的命令。他怀着复杂的心情,拔出了枪,阻止父亲的话语。
父亲也知道,自己同这位侵略者知音,也必须做出了断。他可能从那时起便坚定了意志:下一次见到近藤,就要了他的命。
顺带一提,近藤参加武汉会战不久就突然回到了北平。我认为做出这个决定的,应该是近藤本人。
于是,这天到来了。
父亲那天也少同近藤讲话,应该是怕被情感左右了吧。
所以骆馀行凶的过程,父亲到底有没有发现呢?
如果父亲敲门的时候,近藤还活着,杀死近藤的,是不是会是他自己了呢?
他站在右包间门外的时候,是不是看到骆馀从左包间逃出去了呢?
这些问题永远都不会有答案了吧。因为我们无法拷问他,也无权拷问他。
就让它们腐烂在土地里,为父亲,为近藤,为众多战争的牺牲者们陪葬吧。
我们只知道,父亲他确乎是个英雄。
匿名
| 发表于 2018-8-3 18:44:29 | 2018-8-3 18:51编辑
凶手:土方吉

案件梳理:
近藤与王安在戏院中相识相惜。王安发现近藤是亲和派,所以也希望能够感化近藤。然而1938年6月初近藤被调去做了武汉会战参谋长,内心纠结的他于6月5号再次来到了戏院,王安得知这一情况后两人大吵一架(后王安日记中写有“失望”)。此后王安明白感化无路,便一直怀揣匕首等待近藤再次到来,以下杀手;而近藤却也因政治立场和内心矛盾终于承受不住决定自杀。
           1938年7月7日,近藤再次来到戏院看戏。近藤,王安,土方吉三人同处右边包厢。王安与近藤此次反常的交流甚少,是因为王安一直盯着近藤,犹豫或者寻找机会下杀手;而近藤因为怀着赴死之心前来看最后一次戏,所以应该也是没有太多话想聊的(文中提到近藤爱看那些爱情戏曲,这些戏曲中因立场不同导致的悲剧恐怕也引起了近藤政治立场上的共鸣)。第二场戏结束,开始唱相声时,王安去了左边包厢,而土方吉则去了屋外。然后近藤让土方吉再次进入房间,向其求死。近藤的死状安详,姿态体面,是他求死的佐证。近藤拿出携带的麻绳交给土方吉,然后坐在躺椅上让其下手。土方吉拿军用水壶将近藤打晕后再将其勒死,这样至少减轻了死亡的痛苦。做完这些土方吉又再回到门外等待东窗事发,此时应该6点多,相声临近结束。另一边王安并没有看相声,他一直在犹豫要不要下手,又或者他根本看到了土方已经死了。总之他并没有下手,而是在第三场戏开始时来到右边包厢门,与土方吉一同发现近藤尸体。王安震惊的在门口喃喃念叨近藤的名字,直到最后行刑王安都在喊冤,是因为他真的不是凶手。

细节排查:
结合各证词以及排班来看,楼下演员是没有机会上楼的。而父亲手中有匕首,真要杀人也不需要用麻绳多此一举,且在这种情况下下手是绝对逃不掉的,也不需要特意装作不知道近藤死了去叫土方吉开门,做了此番义举也不会直到最后都不承认。说明父亲当时还是怯懦了。近藤虽然求死,但是他军人的立场也不能让人知道他是自杀的,这样他自己会背上叛国的罪名,所以他需要做成他杀的样子。且勒死自己并不可行,死状不会如此安详不说,在自己大脑缺氧时也会因四肢无力导致自杀无法继续。所以动手的人必然是土方吉,至于为什么不说是土方吉下杀手而说是近藤命令他这样做:故事通篇对人物外貌穿着极少,尤其是土方吉,却在案发后特意写到土方吉身着衬衫,所以凶器麻绳并不是土方吉所带,而是近藤带去的。什么?你说缠在腰上。。。当然也是可以的、但是这个突兀的描写就没有意义了呢。总之近藤求死,又不能自杀、王安想动手带了刀没动手,也不需要用麻绳、其他人没有作案机会,所以就只剩下土方吉了。
当然故事最后在大义上也还是圆满的。近藤既没有成为叛国者又成功缓解了武汉会战的攻势;一直被人诟病为卖国贼的王安也因此顺势成为了英雄,为世人传颂。

                                                                                          不错的故事。奈斯斯托瑞
----------------------------------------------------------------------------------------------------------------分割线不割完
额外的小吐槽:
题目通篇决定性的证据有点少,各个现场描述,细节描述也都很少,感觉看了一期故事会。人的性格设定也有些奇怪,来了中国三年的酷爱戏剧的近藤却一直没有去这个1935年开张就非常有名的戏院,偏偏在王安1937年来到戏院后不久于1937年11月开始经常去戏院了。并且去的非常频繁,到最后甚至还跟王安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要知道直到近藤1938年7月7日死也不过才半年多时间,近藤与王安真是一见如故呢。近藤1938年6月初成了武汉会战参谋居然都还要悄悄回北平,来戏院,真是无法不让人觉得王安是不是日本间谍,是不是近藤的上级,近藤于6月5日表现出不想侵略而导致王安“失望”,然后王安杀了近藤,并以凶手身份被日军带走,这样可以不影响妻儿又能以另外的身份继续投入战争,贾老板探病时王安伤势并不重,而在行刑时王安披头散发,满脸胡须,右眼睁不开,全身是血,衣服也破破烂烂--------这是全篇对父亲外貌的唯一描写,真是分分钟让人以为是换了个替死鬼。然而!与赛委沟通后居然确定这个就是王安,好吧虽然6月5日王安与近藤争吵近藤举枪顶着王安的头让人也有些搞不清谁是上级下级。但是!近藤与王安这两个以前完全没有瓜葛的这一系列行为真是好………真实呢。
希望故事答案给我一个响亮的耳光。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