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 发表于 2018-8-2 23:52:59 | 2018-8-2 23:56编辑
作案时间
1938年7月7日下午4点30分来到戏院,空城计+百花亭,演出一个多小时后(应在六点左右),近藤关窗关门休息,下午6点25分时发现尸体

尸检结论
死亡时间:当日下午六时至六时三十分
死因:机械性窒息
凶器:长约三尺直径五分的普通麻绳,在脖子上缠绕了两圈相交于颈后
在后脑偏上处有一非致命伤痕,是小型钝器击打造成,除此之外没有近期造成的其他外伤。
根据伤情程度判断当时近藤被打晕完全失去意识,随后在没有反抗的情况下被勒死,法医推测整个勒杀过程需要花费三分钟。近藤死前是在摇椅上坐着,故无法从伤口方向推断凶手的大致身高。

证词
土方吉:舞台表演时自己与近藤、王安是同处一室,之后近藤休息他一直都在门外,没有看到其他人进入过二楼的任何一个包间。
尸体被发现前王安从左边的包间出来找他,在比划了一番后他理解了王安的意思是敲门(包间之间的小门)没有人应答,土方觉得有疑于是马上推门,就看到了在摇椅上的尸体。
以往近藤与王安在观看表演时有很多话,不知为何案发那天却很少。可惜他的汉语水平仅够最基本的交流,不知道我父亲与近藤最后都说了些什么。
父亲:自己在近藤休息时一直都在左边的包间内观看相声表演,期间没有人进来过,也没注意隔壁包间有什么动静。
相声结束后舞台上在做下一场表演的准备,以往这时候父亲都会敲包间的小门,在近藤准许后回到右包间。但案发那日父亲敲了好几下都没有人回应,他不敢贸然开门怕打搅了近藤。
到了下一场的演员们都已上台,他再次敲门却依然没人应答,又从窗户看到右边包间的窗户还是关着,所以只好出门找土方让其代为开门。
之后便如土方所说,二人发现尸体。
对于土方所说二人案发日交流很少的事,父亲没有解释。
警察还问了父亲是否记得当天相声表演的内容,父亲说自己记不清。
其他证词:包括贾老板、观众、戏院的工人和十来名演员都说自己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人或事,当时坐在贾老板旁边的观众也证明贾老板一直都在第一排左侧观看表演,警察对他们进行了检查也没发现疑点。
证据
警察在父亲身上搜出了一把干净的匕首,证词里父亲说这是自己防身之用。
随案卷保存的还有几张照片,照片上的近藤俊一面容安详,口微张,左手朝下放在右手掌上,双手放在腹部偏下位置。如果不是脖子上的勒痕,他看起来就像是睡着了一样。
摇椅旁的小桌子上放着两碟糕点和水壶,水壶样式与军用水壶相同。
父亲曾跟我说过近藤担心戏院所提供的茶水食物会被人下毒,一直都是自备。
警察对这两样物品进行过检查,只是普通的茶水和糕点。

分析
近藤之死应该是先被小型钝器击打至完全失去意识,随后在没有反抗的情况下被勒死,整个勒杀过程需要花费三分钟。死时面容安详,姿态放松。
这样的死法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死者完全不知身边有人,正在闭目养神或睡着了,突然被打晕后勒死,一是死者自己不愿直接被勒死,所以由另一人帮忙打晕自己后再勒死。

现场根据贾老板的描述,在近藤小憩时土方在门外看守,其他人无论进入哪个包间他必然会看到。两个包间中间有一扇小门,包间的门在打开时会发出门轴转动的尖锐声音,在屋内的人一定可以听见。包间的窗户外也完全没有可以立足的地方,凶手只能从门进入,包间里没有能藏人的地方。开左边房门时左包间内的人能听到而右包间内的人听不到,反之亦然。开两个包间之间的小门时,两个包间内的人都能听到,包间外的人听不到。
由于土方一直在门外看守,且十几年来一直很忠心,在门外站立时也会比较容易被人看到,因此可以排除土方杀人的嫌疑。
如果不是土方杀人的话,除父亲外的其他人也不会有杀人嫌疑。
因此也就排除了从左右两个包间门进入包间的可能,只剩下两个包间中间的门一条通道。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说,父亲的嫌疑都很大,但因为父亲至死都没有认罪,根据父亲平日为人和表现以及日记,可以认为父亲的证词可信度较高。
近藤俊一是日军华北方面军第6师团参谋长,喜欢京剧,尤其偏爱看《西厢记》《桃花扇》这类讲述情爱故事的剧目,由此可见其对战争不感兴趣,偏爱风花雪月。
近藤为人谦和,家教很好,仰慕中国文化。家世显赫,是有名的士官家族,被迫参军。
1938年6月初,被调到第2军第29师团担任参谋长参与武汉会战,后秘密回北平进行临时调度,结果7月7日被害身亡。得益于此,第2军的攻势被延缓。
综上,近藤应该具有某种反战情绪,但对祖国和家庭效忠,因此对战争的态度应该是能躲就躲,尽量不上前线。
近藤欣赏王安,并曾邀请王安去日本,也有远离战争之意。
根据王安日记,6月5日近藤曾与王安在戏院发生激烈争执,这说明6月5日之后,近藤去了武汉接受任命,再之后返回北平,希望通过某种动作,改变任命。此次任命为平级调动,并未升迁。受他被杀事件的影响,第2军攻势延缓,也说明回北平并非上级意图,而是他自己的行为。与王安争吵,并到用枪指额头的程度,可猜测与战事和任命有关。


结论
我认为是近藤不愿意参与侵华战争,回北平运作未果,因此有了自杀的想法,但日本士官阶
层出身的人,自杀是重罪,会祸及家人,因此想到了与王安合作自杀。
6月5日,近藤已知自己将前往前线作战,便与王安交流战争意见,王安希望近藤不要参与战争,但近藤表示参战是他的天职等等,两人因此发生激烈争执,王安对近藤表示失望。近藤前往武汉接受任命。但王安的意见对近藤有较大影响,因此若干天后,近藤返回北平运作职务变更,未果后想自杀,前往戏院与王安商议。
之所以两人交流甚当,应当是近藤说了自己的想法后,王安心中不安所致。
由于之前两人曾有争执,王安心中对近藤失望,因此再见近藤时,担心他已接受任命,随时会开始屠杀中国同胞,因此在身边藏了匕首,想见机行事。
相声开始后,土方吉在门外站岗,王安回到左包间后,马上通过中间小门回到右包间,二人交流后,由王安用小型钝器(有可能是军用水壶)将近藤击打至昏迷,再用麻绳(很可能是近藤自带的)将其勒死。
之后王安从中间小门回到左包间看戏,6点25分时出门叫土方吉开门,发现尸体。虽然王安不能洗脱嫌疑最终难免一死,但他成功的使近藤摆脱了自杀的嫌疑。

另外,还要排除土方吉的嫌疑,否则变数太大也太多了。
土方吉跟随近藤十几年,忠心度很高,做为日本人,他杀害或者协助杀害自己长官的可能性不大,一来是他没有理由帮助中国人,二来是他做为日本军人,杀自己人和自杀同样会祸及家人。
从后来土方吉的表现来看,他的嫌疑也不大。但其实并没有人真的可以为土方吉凭证说他一直在门口站岗,中间没有离开过。
有土方吉在门外,那么近藤之死就排除了除王安外的所有在场人员的嫌疑。

1、        由于近藤是自杀,王安只是协助,所以王安不认可杀人罪名
2、        由于王安对近藤有知遇之情,又认可近藤的选择,所以愿意为此受罪赴死,也不说出近藤自杀真相,以保其名节
3、        王安自己也深知民族大义,所以愿意协助近藤自杀
4、        由于勒死近藤时正在演出相声,因此王安无法叙述相声内容。

猜测部分:
有一种可能是,6月5日时,近藤告知王安职务变动和武汉会战的事,并与王安发生争吵,在争吵的过程中,相互交流了关于自杀、被杀、家人安置等内容,但未达成一致。
所以7月7日再见时,王安做了杀死近藤的准备,但如果是王安杀近藤,必然祸及自己家人及戏院,所以王安会犹豫。
见面时,近藤找机会表达了自杀并要求王安协助的意思,如果王安不认罪,那就需要审理较长时间,王安的家人也就有机会逃脱。
王安身上的刀很有可能是见到近藤后,临时在戏院里找到的,并不是提前准备好的。
匿名
| 发表于 2018-8-2 23:56:29 | 2018-8-3 00:00编辑
根据推测故事应该是这样的:
日本攻占北平后作为核心军官的近藤因为醉心汉文化闲暇时间会到戏院听戏,而一直想要刺杀近藤的抗日组织终于找到了机会,于是派遣杀手潜入戏班等待机会,然而近藤一直一来很是小心,自带茶水点心,出去保镖尾随,且不定期来戏院。在摸清近藤习惯后,杀手瞅准了7月7日这个最后可能刺杀近藤的机会下手!
      而此时王安因近藤对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的看法彻底认清了近藤的真面目而起了杀心(本应趁机用匕首刺杀),但是由于王安本文人并非冷血杀手,同时怕拖累家人,内心正在激烈斗争。
百花亭唱毕,王安怀揣着内心的纠结和不安退到左包房,但却发现左包房中还有另一个人,这个人王安认识,也是戏班的一员,王安正觉奇怪,此人却沏好茶水请王安详谈(这里有两种情况茶里有蒙汗药或者乘机打晕王安)。。。待到小品结束,凶手敲门佯装王安进入右包房,因窗户关闭房内光线不好,近藤并未第一时间识破,凶手用水壶打晕摇椅上的近藤,用普通麻绳从后面勒死近藤。
本来凶手可以回到左包房等保镖发现近藤尸体后趁乱离开,而这时王安醒了,王安立马觉得不妙,于是敲门确认,但却无人应答,也推不开小门。王安更加着急了,于是到走廊请保镖代为开门,一进右包房,眼前的一幕震惊了王安,“他杀了近藤......",保镖向楼下大喊,引起了一定的混乱,而此时左包房的凶手已经趁乱混入人群(或许帮助报警的就是凶手)
事后所有人被带到警局,而王安也冷静了下来想到“我不能说我见到他,不然会连累了戏班,戏班对我有恩,也不能认罪,不然老婆孩子一定跟着我完蛋”
凶手是:罗进三
推理过程:从戏班人员分析,进入戏班有三类,第一成立之初原班底人员1935年1月就已加入和成立首年内扩员发展人员1935年内加入,第二1936后到近藤出现戏院之前时间段加入。第三1937年11月以后加入。此三类人从时间上最有有可能是尾随近藤潜入的杀手指向罗进三。
从离开戏院时间分析,戏院被迫关停期间离开的一类,恢复营业后坚持硬撑一个月最终解散一类,唯一罗进三时间特殊,在王安处决后离开(提前离开案件未定案可能被排查露出破绽,而已定案凶手当然选择尽快离开)嫌疑再次加大。
而从作案时间上分析,赵氏孤儿演员无作案时间,不参演的罗,姜,朱三人具备作案时间,结合前两项分析,罗进三嫌疑最大。
第一次答题,写的多了点,请见谅!
匿名
| 发表于 2018-8-3 00:14:27
第一次参赛不知道应该什么格式,尽量简单的写还请评委包容下。
首先,父亲不是凶手,理由如下:1,对于常人,不会把自己杀人的真相表现的那么明显
2,父亲对于军官有一些知遇之恩,
38年6月军官倒数第二次来,是得知自己要去武汉,在父亲面前估计是表达想带父亲一起去的想法,而父亲其实一直想劝说军官不要生灵涂炭吧,但最后父亲既没跟他走,反而劝说他不要参战,军官气急败坏下,拿枪指他,父亲也就在笔记上写了失望。或许回来之后有想法杀害他,但是恐怕还纪念旧情
3,杀人方式是勒杀
父亲身上有一把干净的刀,勒杀需要三分钟,而刀杀人速度还是可以很快的,把刀子仍在原地,指纹一擦就完事,何必大费周章选择勒杀?
4,题目本身给的情景,那首诗
湛湛青天不可欺,是非善恶人尽知。
前两句是指日寇罪行
血海冤仇终需报,且看来早与来迟。
第三句是动机,而父亲有杀心,也属于来迟的,也就是,有人在父亲之前进行了谋杀!
凶手是作者自己!!!
由于自己经常在戏院送茶,闲暇时间看报纸,很明白北平的局势,在大学中很有可能参加了一些革命抗日组织,在知晓军官要进行参与武汉战役后,便起了杀心。在父亲,军官,保镖三人在一个包间看戏时,偷偷潜入左包间,等待时机,待开始演相声,军官准备睡觉,保镖在门外,而父亲回到了左包间,父亲显然发现了他,但是是自己的孩子没有说什么,作者借去给军官送水而进去房间,所以没有被父亲所阻拦,而作者在等待军官睡着后用水壶将其砸晕,然后勒死,等到回到左包间后父亲知晓军官已死,便包庇孩子,先从左包间出来向保镖说明,等到两人进到右包间是自己的孩子趁机逃走,后来作者去到武汉参军也是映照了这一点
匿名
| 发表于 2018-8-3 00:32:50
引用
证词方面,土方吉说舞台表演时自己与近藤、王安是同处一室,之后近藤休息他一直都在门外,没有看到其他人进入过二楼的任何一个包间。

引用
父亲的证词则说自己在近藤休息时一直都在左边的包间内观看相声表演,期间没有人进来过,也没注意隔壁包间有什么动静,毕竟隔音效果还不错。


在王安与土方吉的证词同时成立下,二楼右包厢形成一个密室,题目中指出戏院内不存在暗道机关,这次杀人是无法完成的,进入右包厢只有通过王安和土方吉的视线,但两人的证词都说明无异常情况,所以两人中一定有一人的证词是错误的。

首先考虑可能土方吉的证词是假的,那么犯人一定是通过土方吉所在的门进入包间的,抛开动机不谈,于是又有两种可能
1.土方吉独自杀害了近藤。2.土方吉和他人合谋杀害了近藤
对于可能2,题目中出现的人物除开近藤(被害者),土方吉(嫌疑人)之外,并没有提到或给出其他人为日本人或懂得日语的条件,土方吉与他人的交流存在问题。同时可以将两种可能一并否决的关键证据是动机,土方吉没有任何合理的动机去杀害近藤,土方吉作为近藤的保镖十几年,想要杀害近藤并不是没有机会,而且近藤将两位保镖减少为一个时选择了土方吉,除此之外题中也未表明土方吉与近藤近来存在冲突,特别的土方吉也没有任何理由去嫁祸给王安,他们之间也未出现明显的冲突,总的来看土方吉是没有合理的动机去杀害近藤的。

如此的话,王安的证词就一定有问题。下文中默认土方吉的证词为真,即

引用
证词方面,土方吉说舞台表演时自己与近藤、王安是同处一室,之后近藤休息他一直都在门外,没有看到其他人进入过二楼的任何一个包间。尸体被发现前王安从左边的包间出来找他,在比划了一番后他理解了王安的意思是敲门(包间之间的小门)没有人应答,土方觉得有疑于是马上推门,就看到了在摇椅上的尸体。

引用
其他的证词包括贾老板、观众、戏院的工人和十来名演员都说自己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人或事,当时坐在贾老板旁边的观众也证明贾老板一直都在第一排左侧观看表演,警察对他们进行了检查也没发现疑点。


如果王安的证词是假的,单凭这一点王安就是有足够的嫌疑的,根据土方吉的证词,在右包厢达到密室状态之后,没有人在二楼进入任何包厢,所以嫌疑人只能是在相声表演之前来到二楼左包厢里的。所以相声演员和《赵氏孤儿》的演员获得不在场证明,下文中不会主要讨论他们的嫌疑。另外根据观众的证词,贾老板一直在座位上看戏,贾老板也被排除。
这使剩下的嫌疑人变成了四人
程蝶如 姜曼玉 罗进三 王安
考虑到性别和年龄,基本上可以把嫌疑人缩减到罗进三和王安上
再看题中的证据
主要疑点如下
1.王安拒不认罪
2.若罪犯包括罗进三,动机?
3.近藤脑后中上部钝器造成的伤痕,凶器
4.罗进三是《百花亭》的演员,而下一场即是相声,时间问题

首先脑后中上部的伤痕以及像是睡着的神情,表示近藤是背后不知情时遇袭,为熟人作案,王安应参与其中。罗进三在戏院入职的时间为1927.11.29,是近藤第一次来到戏院看戏后不久,可以大胆地推测罗进三是为了接近近藤而入职的,应该是一名抗日分子或者地下联络人,那日上个月王安与近藤争吵过后,王安对近藤的印象十分失望,存在有作案动机,这时的近藤被派遣到武汉方面进行指挥作战,可能由王安联络也可能是机缘巧合近藤回到北平贾老板的戏院看戏,王安与罗进三达成一致,杀掉近藤,在《百花亭》结束之后罗进三事先来到左包厢,后王安进入左包厢,土方吉来到门外看守,后王安进入右包厢引起了近藤注意,同时门被打开,这时罗进三再进入用军用水壶从背后击晕近藤,用绳子将其勒死,之后两人回到左包厢,王安出门寻找土方吉敲门,两人进入右包厢时罗进三从走廊离开,混入一楼人群中。
罗进三实施杀人的推理,是考虑到近藤是王安的知音,同时背景揭示王安从小教导儿子仁义,而从情感的角度上,并且王安拒绝认罪两方推理并非王安亲手杀害了近藤

答案如上
匿名
| 发表于 2018-8-3 03:25:48
以下是我的推理,不足之处请多指正。
【死者死因】他杀,凶手对戏院地形十分熟悉,也掌握了近藤等人看戏的时间、地点和习惯,因此布置了现场。凶手先是在近藤来之前,在右侧包间内事先熏了没有气味、能让人昏昏欲睡的迷烟(推理根据是平时近藤与王安关系近,平时交谈比较多,那日说话没怎么说话是吸入了迷烟犯困,在相声开场时,独自在右包间内睡着了,窗户密闭是为了保证迷烟不散到外面,而保镖进入右包间发现尸体时,又打开了窗户,这导致迷烟的存在无迹可寻。嫌疑人王安听相声时,事后表示记不住相声内容,说明他当时在右包间时,也吸入了一定量的迷烟,所以犯困,但由于他又去了左包间,吸入量并不足以昏睡,同理,吸入一定量迷烟的保镖,后面去了包间外面把守,外面地势开阔,空气流通,所以他并没有吸入迷烟的症状,自然无从察觉,至于迷烟的手法不做累述,不需要人在现场就可以达到目的。),接着凶手敲击了昏迷的近藤,又勒死了他。敲击是起到双保险的作用,因为凶手并不是身强力壮的人,害怕近藤没有睡踏实而在行凶过程中醒过来,凶手杀人最重要的一步,是要保证行凶时间迅速,向题干中说的,三分钟左右。
【密室手法】凶手作案的时间是在相声结束时,王安敲门发现没有反应,从左包间离开去找死者保镖那段时间,因为王安不懂日语,保镖不懂中文,题干中说道两人交流障碍,比划了一阵才明白怎么回事。题干中死者死因鉴定说的是,行凶时间约三分钟,所以在这个时间段,理论上是可行的。时间顺序为:相声结束→王安按照惯例敲了敲右包间门,无人应答,又不敢打扰(此时近藤是被迷昏了,人还没死)→王安打开左侧包间门,出去找右包间门前的保镖交谈→凶手立刻从左包间门进入左包间,从中间小门进入右包间,打开小门声音外面是听不见的,然后凶手敲击了昏迷的近藤并勒死了他→王安和保镖打开右包间门,发现尸体,此时凶手只需从中间小门进入左包间,就不会被发现,然后可以从左包间门外安然离开。这个解释只要时间有理论上的可行性,就无需解释三个门开关的声音问题,因为此时两个包间内只有昏迷的近藤。
【死亡时间】官方得出的结论,近藤死亡时间是当日下午六时至六时三十分,加上王安的证词(王安不可能说谎,本题的目的就是为了替他翻案),证明六点二十五分左右,赵氏孤儿的演员登场刚唱两句,近藤的尸体就被发现,所以准确来说,近藤的死亡时间是在当日下午六时至六时二十五分之间。
【凶手身份】凶手是戏院内的人,而贾老板是包庇者,因为他虽然有不在场证明,但他看戏的位置刚好能够看到凶手进入包间,因为凶手是工作人员,事前贾老板可能没有多想,而事后他为了大义选择了包庇凶手,让王安顶罪的原因是王安和近藤走得近,大家都觉得王安是汉奸,死有余辜。这点从贾老板帮助让主角和母亲逃跑可以看出,他对王安心中是有愧疚的。最开始,近藤身边是两个保镖,莫名其妙少了一个,从题干可知,近藤原本是军队参谋长,而后接了个至关重要、可能左右整个战局的秘密任务,王安因为和近藤关系好,对这件事知情,这也是他和近藤吵架、日记写着失望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另一个保镖大约也是那个时候失踪的,我个人推测,这个保镖应该是被爱国人士抓了,从而得知了近藤的一些情报,所以爱国人士方面派人来戏院卧底,任务是除掉近藤,这个人也就是杀死近藤的凶手。凶手必然在戏院的工作人员之中,通过分析戏院工作人员名单以及工作时间,我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凶手不是专业的戏院工作人员,却是专业的刺客,本次刺杀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不可能是普通爱国人士的临时起意之举。此人在戏院卧底的目的一开始是为了接近近藤,刺探情报,在近藤接到重要任务后情况泄露,目的变为刺杀近藤,杀死近藤、王安被当做替罪羊以后,功成身退。所以凶手是在近藤来看戏之后才加入戏院,近藤第一次出现在戏院是1937年11月左右,而近藤接到至关重要的机密任务大约在1938年5月底到6月初,因此1937年11月以前加入戏院的人可以排除,嫌疑人只剩下小生姜曼玉,丑角罗进三和小二骆余。
第二,此人不可能是唱戏的人员,一则学唱戏并不容易,卧底很大可能是以勤杂工等身份出现,二则,当天唱戏的人员要换戏服、化妆,想把握时间杀人,更没时间卸妆换衣服,而且从舞台走到二楼包间需要当着全场观众的面穿过整个戏院,浪费时间不说,穿着一身戏服走到楼上包间,非常容易被记住,引起怀疑,功亏一篑,因此两位唱戏的人排除,只剩下小二骆余,小二的身份自由,在包房那侧行走更合理,不容易引起怀疑。
所以我认为小二骆余在戏院的工作时间最为符合,他是1938年5月20日加入的戏院,从我之前的推理来看,另一个保镖被抓可能提供了线索,所以他提前来戏院做准备,他就是杀死近藤的凶手。
另外,小二骆余的繁体名字拆开来看,分别是马、各、食、余。我认为这是一个彩蛋,马和食代表了战争中的兵马粮草,兵马粮草都有余,说明军队尚有战斗力,希望还在,也象征了刺杀近藤延缓了敌军攻势、拖住了战役的重要意义。
匿名
| 发表于 2018-8-3 03:55:53 | 2018-8-3 03:58编辑
先分析土方:戏院旁巷子口摆摊卖烧饼的小贩并不知道近藤,但认识土方,因为时常光顾自己摊子。而司令部距离戏院很远,平时没有交集,所以土方有时在站岗时会偷懒去买烧饼。而案发时,土方也正因此不在场。在警察局时,土方吉跪在了地上,可能有愧疚之意,而后背的衬衫都被汗水浸透了一大半也说明土方自己心虚,所以他嫁祸于父亲作出一直在场的证词。

再看父亲:从证词来看,父亲自称一直在左边的包间内观看相声表演,但问到是否记得当天相声表演的内容,父亲却说自己记不清。作为一个平时也会登台演出的相声演员,这种说法肯定是站不住脚的,所以在相声表演过程中,父亲做了别的事情。而父亲一介书生,随身携带匕首就十分可疑。近藤后脑偏上处有一非致命伤痕,是小型钝器击打造成,与父亲的匕首正吻合。而且近藤房间的门在打开时会发出门轴转动的尖锐声音,在屋内的人一定可以听见,如果有外人进入近藤会发声引起别人注意,所以击晕近藤只能由熟人所为,所以是父亲用匕首击晕了近藤。而房间隔音效果还不错,门外的土方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而父亲这样做的原因也是由于6月5日与近藤之间的争吵,近藤要作为参谋长去参与武汉会战,父亲必定极力劝阻,所以才会导致近藤气愤地用手枪顶着父亲。在这种生死关头,父亲也许顿悟了他与近藤势必无法共同进退,也就萌生了杀心。1938年的7月7日,那天是母亲的生日,也是七七事变的一周年,父亲准备把近藤的死,作为母亲的生日礼物。而母亲听完父亲杀了近藤之后意外地很平静,说明父亲早就告诉过了母亲他要去杀近藤。
从父亲之后惊讶的表现来看,父亲没有勒死近藤。所以是在击晕近藤之后,父亲难下杀手。母亲字都不识,父亲和我的关系也十分紧张,近藤可以说是他唯一的知己。要杀死他,要下很大的决心,所以父亲犹豫了,又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而此时土方去买烧饼,真正的凶手进入近藤房间作案。

那么真凶,从角色列表和进出戏班时间来看,是罗进三。原因有四:1.化妆太费时间,演出赵氏孤儿的话,需要化妆是没有时间去行凶的。当天出演但没有演赵氏孤儿的人只有罗进三、程蝶如和姜曼玉三人。2.罗进三来到戏院的时间是1937.11.29,恰好在近藤第一次出现在戏院后不久,目的性很强,而其他人基本之前就在戏院了。3.罗进三离开戏院的时间是1938.8.25,恰好是父亲被处决风波渐消之时,这时戏院刚刚恢复运营,一般演员没有道理离开。其他人不是在刚发生此案时就离开,就是在九月戏院倒闭时离开。4.罗进三是丑角相对自由,饰演高力士,说明身体强壮,44岁,心智成熟,能够完成行刺之重任。
所以,罗进三进入戏班就是为了行刺近藤,他等待了很长时间摸清了他们的行动规律,比如土方经常会去买烧饼,而到了1938年7月,近藤有一个月的时间没有出现,他再不行刺也许就没有机会了,而且也可能他得知了近藤会被调往武汉会战任参谋长,所以罗进三抓住机会在相声表演土方去买烧饼的时候溜入近藤房间,发现近藤昏迷,于是勒死近藤然后离开。
匿名
| 发表于 2018-8-3 06:04:24
凶手是土方吉。首先,近藤的军用水壶被掉包了,被掉包成了带有迷药的水壶。只有这样,近藤在死时才会显得很安详,并且双手合一。近藤面对窗户,凶手无法从窗户进入包间,从作案可能性来看只有土方吉与王安。但是王安身怀匕首,没必要用绳子去杀近藤。而且,王安如果要杀近藤,势必会先安排我与母亲先逃离。再者,王安打开门,一定会引近藤注意。故凶手不会是王安。那么只可能是土方吉。近藤喝下土方吉掉包的水,昏迷,土方吉拿好事先准备的绳子将其勒死,而后将水壶在掉包回来。
匿名
| 发表于 2018-8-3 09:09:26
第一次参赛不知道应该什么格式,尽量简单的写还请评委包容下。
首先,父亲不是凶手,理由如下:1,对于常人,不会把自己杀人的真相表现的那么明显
2,父亲对于军官有一些知遇之恩,
38年6月军官倒数第二次来,是得知自己要去武汉,在父亲面前估计是表达想带父亲一起去的想法,而父亲其实一直想劝说军官不要生灵涂炭吧,但最后父亲既没跟他走,反而劝说他不要参战,军官气急败坏下,拿枪指他,父亲也就在笔记上写了失望。或许回来之后有想法杀害他,但是恐怕还纪念旧情
3,父亲身上有一把干净的刀,勒杀需要三分钟,而刀杀人速度还是可以很快的,把刀子仍在原地,指纹一擦就完事,何必大费周章选择勒杀?
父亲有杀心,也属于来迟的,
…………………………
保镖说谎,因为保镖会有疏忽
文中可知买烧饼的小贩只认识保镖而不认识军官,那么作为保镖在何时一个人去卖烧饼?
答案是,说相声时,他常常一个人不顾军官安全去买东西,而这被有心的人看见,也就有了充分的作案机会了。
那么还原现场,凶手等到保镖离开后,迅速上楼,从包间门直接进去,而不说话,休息的军官会认为是保镖进来,对保镖放心的他不会有所警惕,凶手用水壶,砸昏他,勒杀,离开。
可是父亲为什么最后默默不语呢,因为他也是想杀人,那把刀是用来杀人的,可是他打开隔间门时,已经晚了,最后他不反驳什么是因为他知道会有谁为民除害,而自己确实也有杀心,心愿也是完成了的。


那么凶手,是戏班的人,罗进三。


而这过程中有可能有贾老板的参与,老板负责监视,他的座位选择,有利于监视二楼楼梯,也有利于与台上的人沟通
凶手是戏班的人,按照时间推算,在军官第一次到来后到来,11月中旬后,第三场和相声有时间作案只有罗进三。同时他的离开时间也很奇怪,7月7命案,一个月内戏馆关门,离开了很多人,又营业一个月,9月多,最后9月15一起离开,8月25日离开,时间可疑。
匿名
| 发表于 2018-8-3 09:24:02
我认为是保镖土方吉杀的人,因为如果他开右边的门进入右包厢,在左边的父亲是听不到声音的,而且文中有说死者是先被利器打晕后再被勒死的,如果是父亲犯案,他不可能在死者不知道的情况下接近他,所以是土方吉杀的人
匿名
| 发表于 2018-8-3 09:59:40
凶手是骆餘,王安是帮凶。骆餘趁王安、近藤俊一、土方吉都在近藤的包厢看戏时就躲进了王安的包厢。等到相声表演时,王安回到自己的包厢时发现骆餘,王安也明白骆餘的意图。
王安敲门征得近藤的允许后,进入了近藤的包厢(可能是以讨论学术问题为理由)。趁近藤不注意,用随身带的匕首击晕了近藤,骆餘随即勒死了近藤。
等到《赵氏孤儿》开始,王安从自己的包厢走出,吸引土方吉进入近藤的包厢。此时骆餘便可快速逃下一楼站在最后面便不会吸引人注意。
王安觉得骆餘年轻,以后还有更多机会,便选择保护骆餘。如果有人说在那一段时间找不到骆餘,骆餘可以以上厕所为理由脱罪。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