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8-3-17 21:30:14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宋博維一個和老总关系不好的人为什么会邀请到他家过生日,他家附近有卡车一小时经过一次到山上,而且他知道死者有洁癖,那个摔跤也是有意为之,死者也应该是被放到卡车上到转角出或者直行向上从车上滚落下来的,在麻袋泥土中才会有窒息的迹象,凶手是博维的话他帮手又是谁?顾和胡应该不会吧,必竟他们是死者心腹,还要靠死者他们一起挣的那些钱收入也不菲所以他们应该没什么好处的,可是小周出现那里和胡应该是个巧合,如果小周没在那么他们三个又是谁作案?剩下一人就是小吴了,他也曾经看到过死者个博维吵架之类的,小吴是一个财务,他们两个也是可以合作的,还有不理解的是他妻子知道死者经常会喝酒夜不归宿有为什么会报警?还有好多地方想不明白
发表于 2018-3-18 09:53:37 | 2018-3-18 09:54编辑
死者并不是溺水身亡,更不是酒精中毒死亡,而是四氯化碳(CHCl4)中毒死亡的!CHCl4是毒害品,有轻度麻醉作用,对心脏、肝、肾有严重损害,而且有氯仿(CHCl3)的微甜味。CHCl4是可以从皮肤吸收的,死者有重度洁癖,所以只要宋博维在洗手液中添加CHCl4,就可以出其不意地把他杀死!而死者肝肾功能严重受损,正是CHCl4中毒引起的!
    那么死者中毒后,还怎么能跑到一公里车程以外的地方呢?其实,他就是坐小周的车前往的,而小周根本就不知情!死者在宋博维家的厕所里滑到,是有人预谋好的,而那个人,多半就是宋博维吧!他在洗手间地面上撒上水或别的液体,神志不清的死者喝多了,来上厕所,不慎滑到,就把抽水马桶压坏了。
    压坏抽水马桶,这只是凶手计划的第一步。马晓东、胡郁成表面上是来给死者庆生的,实际上是应宋博维之约来杀人的!死者洗手时,用了就摆在水龙头旁边的洗手液,而那洗手液里装的,正是CHCl4!
    而第二步,才是凶手三人抛尸的关键!三人送走死者之后,胡郁成假意和小周聊天,让马晓东和宋博维把死者绑在沙袋里!此时的死者喝酒太多,神志不清再加上CHCl4的轻度麻醉作用,使得死者在麻袋中睡着并中毒死去——或者是半死昏迷。胡郁成和小周谈完之后,马晓东和宋博维也刚好把死者运上车并和其它沙袋混到一起。但是死者被放在最上面——或者是靠上面了。小周开车走了,在莲花山水库附近,因为弯道非常多,所以由于惯性,死者和几个沙袋滚落到地上。
    死者的那个沙袋并不是封口的,所以死者就滚落到水库里,而沙袋由于很轻,所以被风一吹就会飘走!这就形成了现在的现场!
1人评分
推理积分 +6
    发表于 2018-3-18 10:16:38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凶手有三个人,马晓东,胡郁成,宋博维。胡玉成和小周说话的时候,其他二人将尸体扔到卡车上。小周不知情,由于悬崖特别陡峭,车在拐弯处,将尸体甩了出去。老总会死的原因,是因为四人在讨论公司违法合作的事情时发生分歧,在厕所的碰撞不是老总喝醉时撞的,是打斗造成的。而宋博维精通化学。至于,妻子为什么希望警方不继续调查,是因为她对马晓东和胡郁成熟悉,她可能知晓了发生了什么,而马晓东和胡郁成可能对她承诺了一些好处,又或者她和这两人之中其中一人有婚外情。
    1人评分
    推理积分 +1
      发表于 2018-3-18 10:59:30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发表于 2018-3-18 14:47:11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我觉得凶手一共有四个人,如果小周听到的声音是张落水的声音,但是问题来了,张离开宋博维家是晚上22点,小周离开是22点十五,小周听到声音的时间是23点10分,一个人是没有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走到案发现场的,所以他应该是被人抛尸在那儿的,他的头部有伤痕,死者应该在22点左右就被杀害了,凶手可能是小周,宋,胡,马,他们吴赶到之前就已经将尸体或者将死者打晕送上了车,杀人地点可能是卫生间,不排除他们在杀人之后清理现场的可能。
      发表于 2018-3-18 16:31:15 | 发自安卓客户端
      马晓东和胡郁成还有宋博维是凶手,洗手间里全新的洗漱用品和半瓶洗手液显得很奇怪,洗手液里有氯仿,有毒,宋博维化学院士拿到氯仿很容易,马晓东和小周谈话期间,他们将张明德的尸体,或者说还没死,放到小周的车上,小周来到拐弯处的时候张德明被甩出,就像那几个沙包一样甩出去,一个中毒的人才不可能走那么远,死者妻子得到保险可能会给他们
      1人评分
      推理积分 +1
        发表于 2018-3-18 17:00:43 | 发自安卓客户端
        不是     他杀    小周送去的,罪犯算好了时间,正好在过山路的时候死者醒来当时死者酒还没醒,并没有反应过来自己正在过山路,所以在挣扎掉落车的同时落下山崖。     是谋杀案,我直接说手法吧首先在22点左右的时候 ,死者的妻子给死者打电话(随便一个理由吧他支开就好),然后死者在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下药的情况下走了(由宋博维下药作为化学系博士的他下药不难)然后由胡郁成引开小周,在外面算好时间回来的吴蕾把已经醉酒的死者扔到车上,最后小周(这个老实人)开车去往南郊悬崖,这时死者刚醒精神恍惚,并没有反应过来因为山路陡峭从车上掉落(在哪掉也一样)最后死亡。
        发表于 2018-3-18 17:12:07 | 发自安卓客户端
        1、死者的死亡并不是意外,而是死于重度四氯化碳中毒,吸入高浓度四氯化碳会导致肝肾严重损伤,而且四氯化碳的化学特点是带有氯仿的香甜。
        2、死者尸体是被小周的车子“运到”莲花山水库的,小周听见的落水声,就是死者从车上掉落到水里的声音。
        3、本案的凶手共有三人,就是和死者一起喝酒的宋博维、马晓东、胡郁成。
        4、大概的作案过程应该是这样的,三人邀请死者到宋博维家中,在洗手间放入四氯化碳的气体,死者吸入气体后,因四氯化碳对中枢神经的麻醉效果呕吐昏迷,撞坏水箱并撞到墙上蹭破墙皮,宋博维是化学博士,能做好四氯化碳的后续处理,死者是在卫生间中毒的这点,从洗手液可以推出,死者有洁癖,如果是清醒的上完厕所,一点定会使用洗手液,可是洗手液却落满了灰尘,说明死者并没有使用,可见在洗手间时他已经失去了行动能力,而且洗手间的毛巾等用具也被更换。之后三人带着中毒的死者下楼,胡郁成去和小周交谈,转移小周的注意力,而另外两人去把死者搬到泥沙车的后车厢上,胡郁成为了拖住小周的注意力,还特意给了小周一根烟抽。莲花山水库路形多弯道,另一边又是悬崖,运泥沙的车子大多是非密闭的车斗,加上沙子的松软特性,死者是可能在多次转弯中掉落的。而从掉落浅滩的同死者一样重的麻袋可以推断,凶手做了多次实验,确保死者一定会从车箱滑落山崖。胡郁成、宋博维和马晓东都不可能在瞒着另外两人的情况下单独作案,所以应该是他们三人共同作案。
        1人评分
        推理积分 +6
          发表于 2018-3-18 17:24:57 | 2018-3-21 23:38编辑
          本谜题中,吴蕾和小周没有牵涉在犯罪中。他们的证词最为可靠,进行分析并寻找突破口。

          A.分析证人的证词

          小吴(吴蕾)证词分析:

          吴蕾在9月27日,晚上2230回到宿舍。吴蕾宿舍在3楼,经过2楼宋博维的宿舍。吴蕾听见马晓东、胡郁成和宋博维的声音,她认为他们三人当时已经有了醉态。吴蕾来到宋博维的宿舍,目击三人在喝酒。三人把吴蕾留下一起喝酒,知道28日凌晨0200才各自回家。

          根据警方对吴蕾供词的补充,吴蕾加入酒局直到散场这段时间,四个人都没有离开过宋博维的宿舍。在2楼宋博维家里的抽水马桶坏了,他们四人暂时到3楼借用吴蕾家的卫生间。无论是谁上下楼加上使用卫生间,最多只有不到五分钟不在众人的监视下。

          总结是,2230直到0200这段时间内,四人在互相监视的状态直到酒局结束。张德明遇害那段时间,四人都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在吴蕾的供词有一点十分耐人寻味,吴蕾下意识“我还挺好奇他们三个怎么聚一起了”。吴蕾、马晓东、胡郁成和宋博维,四人是同事关系。在吴蕾的眼中,马、胡两人和宋博维的关系,是不会好得一起喝酒的哥儿。张明德和宋博维之间的关系极差,马晓东和胡郁成身为张明德的心腹,是不可能和宋博维关系密切。

          假设一:如果杀害张张明德是一个局,马晓东、胡郁成和宋博维三个人肯定脱离不了关系。

          司机小周证词分析:

          小周在9月27晚上,当时他刚好把泥沙装好,时间大概是22:10,开车准备上路。可以理解,小周要运到工地的泥沙,已经是装成一袋一袋了。如果泥沙直接装在车上,他该说:“当时车刚装好泥沙”、“某人把泥沙装好在车上”之类的陈述。

          这时,小周远远看见胡郁成朝他招手。根据警方调查,宋博维的家距离材料仓库不到一百米,折合70米好了。70米左右的距离,在不注意的情况下是无法认得对方的相貌。除非,胡郁成是特地找小周聊天,这次的相遇不是巧合而是特意安排。

          小周和胡郁成是老乡,但是之间不是特别熟。事发当晚,胡郁成很热情向小周问候近况,还给热情递上香抽。他们聊了大约三四分钟,然后小周开车离开了仓库。根据胡郁成和宋博维的供词,在这段时间,马晓东和宋博维据说在楼下某处角落一同方便。

          小周开车到莲花山的时间大概是23:15分,过程中听到的那一声东西落水的声音。

          假设二:小周在2315开车到莲花山,掉落水库的是张明德。假设三:当胡郁成和小周聊天的3~4分钟时段,马晓东和宋博维两人在一起。马晓东和宋博维把张明德搬到泥沙车上。假设四:胡郁成找小周聊天是特地,目的是拖延时间让马晓东和宋博维把张明德搬到泥沙车上。假设五:马晓东、胡郁成和宋博维三人是共犯。


          B. 分析三位嫌疑人的证词

          根据以上五项假设,逐一分析三位嫌疑人真假掺半的证词。

          马晓东证词分析:

          “27日是张明德生日,26日五人约好去宋博维家喝酒”
          ~马晓东陈述关于这点特别有问题。警方调查后,张明德和宋博维关系不和睦,之间曾发生严重的争吵;员工的反映是,张明德刻薄吝啬、嚣张跋扈。以张明德的性格,在正常情况下他肯定不会赏脸到宋博维住处喝酒庆生。除非,马晓东和胡郁成两人极力说服。为什么要把喝酒的地点定在宋博维的住处?为了利用小周的泥沙车,制造张明德在莲花山水库出意外的假象!

          “大概晚上22:00左右,张明德以其他应酬为由离开。他们三个下楼送张明德离开后,回来继续喝酒”。
          ~相信马晓东给的这段供词,是假的。

          “张明德走了没多久,吴蕾加入酒局,四人一起喝到了大概凌晨2:00多,才各自散去”。
          ~吴蕾的加入,让他们三人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

          “马晓东认为张明德和他、胡郁成和宋博维关系不错”。
          ~马晓东说谎,企图隐瞒警方他们之间不和睦关系。

          “评价张明德个人比较贪财,喜欢占别人小便宜”。
          ~无法确认真假。


          胡郁成证词分析:

          “9月27日,四个一起到了博维家,给张明德庆祝生日,三人各自做了一个菜,买了不少啤酒”
          ~如同以上的怀疑,为何张明德庆生地点定在宋博维家。

          “喝到大概晚上22:00,张总说他有事要离开,我们三个下楼把张总送走了。”
          ~胡郁成在此段事件造假。

          “然后,胡郁成刚好在路边看到了熟人小周的卡车,就跟他聊了几句,大概五分钟不到吧。”
          ~胡郁成把遇见小周说成偶遇,和小周证词“远远看见胡郁成朝他招手”,有些出入。如以上的假设,胡郁成在转移小周的注意力,好让马晓东和宋博维两人把张明德搬上泥沙车上。

          “因为博维家的抽水马桶被张明德撞坏了,博维和晓东就在角落里方便了方便。”
          ~怀疑当时马晓东和宋博维两人把张明德搬上泥沙车上。

          “然后我们三个又回去继续喝酒。后来吴蕾也来了,我们一起喝到后半夜。”
          ~2230直到0200,四人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那天感觉张明德不知道为什么,意志有点消沉,心情不太好的样子。”
          ~这句话只有在胡郁成的证词出现。怀疑胡郁成企图把张明德的死说成自杀。


          宋博维证词分析:

          “9月27日,我提议请张明德到我家庆祝生日,”
          ~张明德和宋博维关系不和睦,张明德怎么会赏脸?

          “宋博维租的物料仓库旁边的单身公寓,人不是很多,喝酒不会影响到周围邻居休息。”
          ~实行张明德这起在千里之外的谋杀,需要一定的条件,比如把张明德运到远处的交通工具。马晓东三人极力邀请张明德到一位关系不和睦的宋博维家庆生,是因为看上了小周的泥沙车,和几乎固定的运送泥沙时间表。这些细节,只有宋博维最为清楚。

          “晓东和郁成是我的同事,大家关系也不错,就把他俩也一起叫来了,”
          ~宋博维说谎,企图隐瞒警方他们之间不和睦关系。

          “我们喝到大概22:00左右,张明德有事情要离开,我们三个就送他下楼了,”
          ~宋博维说谎,在此事上造假。

          “张明德没有开车,我们本来想给他拦一个的士的,但仓库这边是郊区,不太好打车,张明德说他想走走,刚好醒醒酒。”
          ~从这段证词可以知道,张德明被接到宋博维的家。张明德离开时拒绝计程车是一个疑点,他有事要离开酒局,却忽然改变主意在郊区的晚上走走,醒醒酒?这是前后矛盾啊!

          “送走张总之后,胡郁成说他看到了自己的老乡开的车,要去和老乡聊几句天。我和晓东就到附近上了个厕所。”
          ~如同以上,胡郁成转移小周的注意力,宋博维和马晓东把张明德搬到泥沙车上。

          “为什么在外面上厕所?是这样的,因为张总在出门前,因为酒喝的有点多,在我家的卫生间摔了一跤,头磕在了抽水马桶旁边的墙上,整个人压在了抽水马桶上,把抽水装置砸坏了,我们就只能先在外面随便方便方便了。”
          ~洗手间里头发生了一些事,不好判断。估计和张明德有关。

          “小吴?她家就住在我家楼上啊,但是她下班比较晚,刚好看到我们在喝酒,就加入了一起乐呵乐呵嘛。我们大概玩到凌晨2点多,各自散去了。”
          ~2230直到0200,四人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假设六:马晓东、胡郁成和宋博维,三人计划已久,合谋杀害张明德。


          C. 法医、刑侦和现场线索分析

          张明德法医线索分析:

          有理由相信马晓东、胡郁成和宋博维,三人合谋杀害张明德。唯有通过张明德的尸体,为自己申冤。

          1)法医向庞龙做出了尸检的初步结论:“死亡时间,大致可以推断为大前天,也就是9月27日晚22:00至23:30之间,死亡原因,我们初步判断是饮酒过多导致的酒精中毒死亡。”

          分析:确定死亡时间在9月27日,2200~2330之间。死因初步判断“饮酒过多导致的酒精中毒死亡”。因谜题陈明死者遇害前喝啤酒,这里要假设“酒精”是指乙醇。要达到乙醇中毒致死,张明德(男性)需要喝下400克/500毫升。一瓶600毫升的啤酒含5%,乙醇相等于30毫升。在张明德体内的乙醇未被新陈代谢下,他应该最少喝17瓶600毫升的啤酒。但是要达到酒精中毒,只需大约80克/100毫升,相等于喝下3瓶600毫升的啤酒。张明德长期喝酒对乙醇有一定的抗性,估计需要喝下5瓶600毫升的啤酒才会醉。乙醇急性中毒,出现步态蹒跚、口吃、呕吐、共济失调。若是中毒加深,出现昏睡、昏迷、呼吸浅慢、经一段时间可能呼吸衰竭而亡。

          2)死者嗜酒如命,从宋博维家发现的酒瓶数量看,五个人在案发当天夜里至少喝了三十瓶以上的啤酒。

          分析:保守估计是35瓶啤酒。吴蕾是女生,假设她喝了3瓶,剩下32瓶4位大男人平均(虽然张明德先离开,这里假设他喝得比他们多),每人8瓶啤酒。8大瓶啤酒会让人乙醇中毒呈现醉酒状态,但是要达到致死量却还差很远。

          3)“你的意思是?他并非死于溺水或者坠落?”……“死者的肝肾功能严重受损,死者的血液里酒精浓度极高,此外,死者身上有比较多处擦伤和骨折迹象,不排除死者在醉酒不清醒的状态下,失足从山坡上坠下的可能性。”

          分析:这里,暂时不追究张明德是否溺死。有一点可以肯定,张明德多处擦伤和骨折迹象,肯定从山坡上坠下,落入水中。不排除某些创伤,是坠下山坡前已经存在,比如经历一场争执扭打。谜题中的化学物,四氯化碳。根据百度百科,高浓度四氯化碳蒸气对粘膜有轻度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肝、肾有严重损害。在急性中毒,最初出现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随后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胃肠道症状。较严重病例数小时或数天后出现中毒性肝肾损伤。重者甚至发生肝坏死、肝昏迷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吸入极高浓度可迅速出现昏迷、抽搐,可因室颤和呼吸中枢麻痹而猝死。口服中毒肝肾损害明显。

          假设七:张明德经口服摄取一定份量的四氯化碳,造成急性中毒。四氯化碳导致肝坏死、肝昏迷或急性肾功能衰竭,肝肾损害明显。

          4)死者肺部并没有发现大量的积水和浮萍,这说明死者在落水的时候,已经出于频死状态或者窒息状态了。

          分析:张德明肺部应该没有发现积水和“硅藻”吧!假如张德明落水前处于频死状态或者窒息状态,那么很可能他的神经系统遭到抑制。要知道,乙醇与其他呼吸抑制剂或麻醉剂联合使用,即使少量也可以致死。谜题中出现的四氯化碳,可以扰乱呼吸和对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

          假设八:张明德身体同时摄取乙醇和四氯化碳。这两种物质联合使用下,扰乱呼吸和对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出现频死状态或者窒息状态的严重后果。

          5)死者的肺部除了有明显的溺水死亡特征外,还发现了明显的肺水肿症状。

          分析:除了溺水,张明德经历过两种会形成肺水肿的病变环境。第一种是乙醇急性中毒,第二种是吸入四氯化碳气体造成急性中毒。肺水肿是因为四氯化碳对粘膜有轻度刺激作用,不排除张明德喝下含有四氯化碳的啤酒后,呕吐时呕吐物返流入气管和肺部。

          6)死者的手上、衣服上有疑似氯仿的发甜的味道,该味道与宋博维家使用的洗手液味道高度相似,张明德有重度的洁癖,在使用卫生间之后,都会用洗手液洗手。……警方检查了宋博维家中的那半瓶洗手液,除了瓶身有不少灰尘外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分析:根据百度百科,四氯化碳“具氯仿的微甜气味”。而洗手液里头的合成香味是“酯”。瓶身有灰尘,张明德没有用洗手液洗手。那么,他衣服上“疑是氯仿的发甜味”物质只可以是四氯化碳。衣服沾上四氯化碳,可能是张明德喝下混了四氯化碳的啤酒后身体不适,呕吐时不小心沾上。

          假设九:张明德手和衣服上,这“具有氯仿的微甜气味”的物质,是四氯化碳。张德明有可能被诱导服下四氯化碳。

          7)死者的面色呈粉红色。

          分析:在水里浸泡了两天,开始出现腐烂的尸体,面色是不可能呈粉红色。作者这个硬置入有两个可能性,第一个可能性是作者想要表达乙醇中毒后皮肤血管扩张,血液增加而散热加强,形成脸色通红。第二个可能性,初秋的夜晚温度偏低,张明德不省人事在运行的泥沙车上,长时间暴露于低温环境。在身体丧失调节体温下,严重影响生理功能而引发的死亡,称为冻死。冻死其中一个外表征象,是全身皮肤苍白或粉红。


          发现张明德尸体的现场和刑侦线索分析:

          1)但是小周坚决否认自己撞到了人,警方也调查了小周所开的卡车,没有发现明显的碰撞痕迹,而且死者的尸体也没有任何的撞击伤以及明显由交通事故造成的伤痕。……在这条路上,警方没有发现和死者有关的任何东西,如血迹、毛发、酒瓶、打斗痕迹等等。

          分析:排除小周把张德明撞下水库。排除了张明德徒步上山的可能性,也排除了张明德坠下山坡前和其他人接触。

          2)庞龙注意到,在莲花山的山顶,有一处酒店的施工工地……在近一段时间,基本每天晚上23点左右,都会从一小时车程以外的材料仓库拉一车泥沙。

          分析:从仓库到工地,车程需要一小时。张明德不可能在一个小时内,以徒步方式从聚会地点到莲花山。区域性的计程车是以团体方式运作,警方要追查几天前,仓库和莲花山这两个点之间的计程车载送记录,一点也不会难。唯一的可能性,张德明通过小周的泥沙车抵达莲花山。

          3)水库上方,是莲花山西坡的悬崖,登上悬崖,是一条通向莲花山山顶的公路。悬崖上的公路围绕着山体蜿蜒直上,许多弯道都是又弯又急,道路也非常窄,几乎只能容纳一辆车通过,开车行驶在上面甚至能听见一侧悬崖下水库的水流声。

          分析:谜题中对水库上方悬崖处,登顶的公路做出最详细的描写。总结是,蜿蜒、弯道弯又急、路窄、路面非常接近悬崖。

          4)但在公路靠近悬崖一侧的拐弯处,发现路边一堆散落的泥沙……在死者尸体发现的水域附近的浅滩上,发现两三个装满泥沙的麻布袋。麻布袋的重量与死者的体重相仿(75kg)。

          分析:之前已经做了假设,泥沙是装在麻布袋后再通过泥沙车运到工地。在尸体被发现的附近水域浅滩,发现两三个装满泥沙的麻布袋。作者要表达,与张德明接近重量的物件,因泥沙车拐弯时产生的抛力,从泥沙车抛下水库。不排除犯人利用这些装了泥沙的麻布袋设置某种机关,把张明德抛下水。
          接下来理清谜题出现,“路边一堆散落的泥沙”是有什么可能性。
          a)泥沙车在该处山路拐弯,抛力很大,部分堆积在车斗的泥沙抛出车外。
          b)运送泥沙上山的泥沙车不只一辆,其他的泥沙车(或不同形式的泥沙包装)行驶在该处山路,依然发生泥沙抛出车外的现象。
          c)装着泥沙的麻布袋被抛在路边,爆开后里面的沙漏出来。
          d)把不省人事的张明德,放在一层泥沙上。这一层泥沙犹如无数的小圆球,减少张明德和车斗底部之间的摩擦力,让张明德在泥沙车转弯更容易被抛出去。
          假设十:不省人事的张明德在小周的泥沙车上,往莲花山顶工地去。当经过水库上方的急弯,拐弯产生的抛力把张明德给抛下悬崖下方的水库。不排除装满泥沙的麻布袋被利用为布置装置,更可能凶手在张明德身下撒上一层泥沙,减少摩擦力好让张德明更大机率被抛下泥沙车。

          5)警方在死者裤子口袋里,发现了死者的钱包,里面有大量现金、银行卡、以及死者的身份证。由此,可以基本排除抢劫杀人的可能性。

          分析:意外或者是自杀,尸体附近的确常找到身份证明,这样警方能够很快的确认死者身份。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性,是凶手要警方知道死者身份?
          如果杀人后尸体未被发现,需要立案很难,这对凶手非常有利。再说,杀人后尸体被发现但是无法确认身份,警方调查的难度大大增加。处理尸体前只要把张德明的钱包拿走,除了以上两种有利情况,警方也有充足理由怀疑抢劫杀人。但是失踪后只要未发现尸体,依然列为失踪案处理。如果图谋张明德的保险金,意外死亡后尸体身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确认,就可以开始申请索取保险金的程序。这情况下,最大的受益人是张太太。


          宋博维宿舍刑侦线索分析

          1)在门把手、洗手台和水龙头检查出死者的指纹。……在宋博维的家里,警方没有发现任何血迹、打斗痕迹,以及其他不同寻常的迹象,只在卫生间的地面发现了疑似死者的呕吐物的痕迹。

          分析:张明德曾经在宋博维的家逗留过一段时间,曾经借用洗手间。无论是乙醇急性中毒,或者是四氯化碳急性中毒,都会引起肠胃道症状以及呕吐。如果张明德未被三人强灌四氯化碳,那么三人趁着张明德醉酒失去判断力时,诱骗他喝下四氯化碳。

          2)警方经过询问得知……但死者在离开前使用卫生间时不慎滑倒,磕到了抽水马桶的水箱,导致水箱出现了故障。……据胡郁成和马晓东说,宋博维为此还和张明德发生了一点小争执,

          分析:张德明在卫生间滑倒,磕到马桶抽水箱,导致水箱故障。张德明和宋博维发生小争执。

          3)在案发第二天,宋博维曾经找人来维修过家里的抽水马桶,警方并未在抽水马桶上发现任何不同寻常的迹象。但在抽水马桶旁边的墙上,发现了一处明显的磕碰导致的墙皮掉落。……死者的头部的确有一处比较明显的磕碰伤,可能是撞击宋博维家的抽水马桶时留下的。

          分析:张明德头部的磕碰伤,是撞击抽水马桶时留下。根据口供,张德明不小心磕到马桶抽水箱。可是警方却未在抽水马桶上发现任何痕迹,反而在马桶旁边的墙上发现一处明显的磕碰导致的墙皮掉落。极可能张明德开始毒发,身体失去平衡而倒在卫生间内

          假设十一:张明德被三人灌醉,开始意志模糊以及失去判断能力。三人开始把加入四氯化碳的啤酒,诱骗张明德喝下。张明德喝下不少的四氯化碳后,引起肠胃道症状被迫到卫生间呕吐。张明德在卫生间呕吐,身体失去平衡把抽水箱给磕坏了,头部也磕到墙上导致墙皮脱落。无法确定是脑震荡,还是乙醇和四氯化碳联合反应导致张明德在卫生间昏迷过去。

          4)宋博维居室有二室一厅,卫生间位于入口拐角,从大厅无法直接看到卫生间的情况。……只是这卫生间隔音效果一般,在客厅里能比较明显的听到卫生间的动静。
          分析:这个场景条件,几乎断定三人是毒害张明德的共犯。如果三人不是犯人,那么他们全部没有参与毒害张明德。绝对不可能其中一人或者二人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形下毒害张德明。
          张明德在卫生间倒地的那一刻,三人知道计划得逞后。接下来,他们需要处理频死和处于不省人事的张德明,把他搬上小周的泥沙车。

          5)宋博维家位于材料仓库西侧,距离材料仓库入口不到一百米,但因为仓库位西城的北郊,所以附近基本没有安装监控探头。

          分析:不到一百米,那么这里假设70米好了。宋博维的公寓和材料仓库距离不远,如果要把一样物件从公寓处搬到材料仓库那儿,以一个人的力量却是不容易。宋博维和马晓东两人合作搬动张明德到小周的泥沙车上,胡郁成负责转移小周的注意力。

          6)卫生间面积不大......上方的墙壁上则固定了一个架子摆放着一些全新的洗漱用品。

          分析:宋博维是一个单身汉,在洗手间摆放着一些全新的洗漱用品(假如这不是宋博维用的)。显然宋博维细心准备的洗刷用具,为了方便在他家留宿的客人。这会是谁呢?
          在谜题中出现的人物,有张明德、马晓东、胡郁成、小周、吴蕾和张太太。宋博维和张明德、马晓东、胡郁成平时的关系不是特别亲近,他也不认识小周。吴蕾向警方提供不利于宋博维的证词(宋博维和张明德两人关系不和睦),吴蕾不像是会袒护宋博维,两人不会是情侣关系。
          剩下的只有张太太。难道表面上两个毫无交集,其实宋博维和张太太维持一段地下情?


          D.分析嫌疑人与张明德的关系,以及杀人动机:

          马晓东和胡郁成杀人动机。

          1)马晓东和胡郁成和死者关系非常亲近,属于死者的心腹员工。

          分析:所谓的心腹员工,应该是三人合作一起干些不法勾当。怎么说,马晓东和胡郁成不会背叛张明德。假设,发生一些事/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让马晓东和胡郁成不得不背叛呢?

          2)据死者的员工反映:死者为人刻薄贪吝,嚣张跋扈。而且公司一直有人风闻,死者与几个心腹员工合谋盗卖公司器材,贪污实验经费。该器材公司长期违规生产国家命令禁止的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的四氯化碳制剂的灭火剂,但由于死者与西城官场关系密切,没有人敢公开举报此事。

          分析:张明德刻薄贪吝,嚣张跋扈、也许马晓东和胡郁成对他早有不满之心,他们的关系并非表面上心腹员工那类的密切关系。张明德贪污实验经费,宋博维有很明显的杀人动机。张明德和西城官场关系密切,在西城没人动得了他,但是如果省级派下来的官员,他应付得了吗?

          3)当时被媒体一闹省里都下来人了。现在看来,这个张明德真是有本事!”庞龙回忆了了一翻。

          分析:假设该谜题发生地点,是模拟中国行政体系。根据百度百科,行政结构为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和乡级行政区。西城,应该属于地级行政区。而张明德在西城引发的风波,引起更高级行政架构(省)的官员注意。有个疑问,张明德怎么应付省级派来的官员呢?
          也许张明德要马晓东和胡郁成两人被黑锅,收牢狱之灾,为了平息这次闹大了的风波。马晓东和胡郁成百般不愿意,尝试拒绝张明德,然而张明德威胁他们俩如果不从他的安排,张明德会交出关于他们盗卖公司器材和贪污实验经费的证据。

          假设十二:张明德为了平息这次风波,推马晓东和胡郁成出去当代罪羔羊。然而马晓东和胡郁成不愿意受牢狱之灾,拒绝背黑锅。张德明以他们盗卖公司器材和贪污实验经费的证据要挟。马晓东和胡郁成只好杀了张明德,把所有的罪名往张明德身上推去。


          宋博维和张太太的杀人动机。

          整篇谜题,有一个线索表明张太太和宋博维互相认识(死者的妻子与马晓东、胡郁成二人比较熟悉,但不认识宋博维和吴蕾)。也许是我多想了,我看见很多隐藏的线索,张太太涉及张明德的命案。让我一一举例。

          1)窗外,下着潺潺细雨,雨水,打湿了玻璃。……,是否能够得到解脱,抑或是,更漫长的痛苦和折磨?……我不知道。

          分析:谜题开头的这段心声,是张太太的心声。她当时的心情非常为难,她做了一个不知道是对是错的决定。与他人合作让张德明永远不再出现,真的能解脱吗?还是,摆脱了张德明,换来的是无止境的良心责备和懊悔?

          2)宋博维是实验室的科院,化学系博士,与死者关系并不和睦,吴蕾曾经看到宋博维和死者之间发生过严重的争吵。

          分析:宋博维有能力制作四氯化碳,也了解该化学物品的毒性和性质。吴蕾对宋博维做出那么不利的供词,几乎可以排除他们俩之间是情侣的关系,因正常情况下情人不会对另一半陷于不利。张明德宋博维之间的严重争吵,表面上是张明德贪污实验经费。但有没有这个可能性,宋博维和张太太发展地下情被张明德发现了?张明德为了面子不把这事公开,选择和张太太离婚。张太太是出轨的一方,无权利索取赡养费。而张明德特别针对宋博维,时常挑起火线。

          3)“死者张明德,45岁,生前系中江消防器材公司老总,前天也就是28日傍晚辖区派出所接到张明德妻子的报案,称其丈夫一夜未归,鉴于死者经常由于喝酒应酬夜不归宿,警方暂未以失踪做备案处理。”

          分析:张明德经常喝酒应酬不回家,一夜未归是属于家常便饭的事。为什么张太太会贸贸然到警察局报案呢?张太太是知情人士,不然怎么知道那晚张
          明德会遭到不测?还有一点非常可疑,张明德和张太太两人的感情出了问题,正在闹离婚;如果张明德不回家,张太太应该毫不关心吧!

          4)死者生前曾夫妇二人曾买过人身意外险,而死者夫妇目前关系不和,处于闹离婚的状态。

          分析:我不晓得,“闹离婚”和“闹分居”是否有区别。“闹离婚”的条件包括,家暴、重婚、某一方染上恶习、分居两年、和其他导致感情破裂。而“其他导致感情破裂”因素,包括某一方面被证实出轨。夫妻关系不和,需要经过两年分居后,才可以申请离婚。整篇谜题中,没有任何线索表明张明德有家暴、重婚、出轨,而嗜好杯中物并不属于染上恶习的范围内。那么,有问题的是在张太太那一方。

          5)死者的妻子对警方的调查工作多加阻挠,她希望张明德的死被认定为意外身亡,因此坚决不同意对尸体进行进一步的解剖。
          分析:张太太希望张明德被认定意外身亡,这么对她有利于向保险公司索取保金。如果受保人是自杀,保险公司不会赔偿。更深层的利益,张太太离婚后无法索得赡养费,保险受益人不再是她,更没有资格得到张明德的遗产。张明德的死,她的获利更大!保险只是她的奖金而已。警方在尸体找不到他杀的线索,而在亲属不同意的情况下,是不能进行尸检。张太太极力阻止,是为了不让警方发现张明德被毒杀的真相。张太太要包庇下手杀害张明德的人!

          假设十三:宋博维表面上的杀人动机是不满张明德贪污实验经费。种种迹象表明,宋博维和张太太保持地下情的关系。他们俩的关系被张明德发现后,选择和张太太离婚,而张明德在工作上特别针对宋博维,时常挑起火线。张太太离婚后无法索得赡养费,保险受益人不再是她,更没有资格得到张明德的遗产。张明德的死,她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张太太在此案件扮演的角色,就是极力包庇凶手,阻止警方进行尸检发掘真相。


          E. 案件还原

          马晓东、胡郁成和宋博维共谋毒杀张明德,张太太知情不报。

          张明德经营的中江消防器材公司,去年因为长期违规生产含有四氯化碳成分的灭火剂被人匿名举报。然后环保局上门调查的时候,被张明德雇的人(很可能是马晓东和胡郁成)拒之门外而发生冲突。此事故被媒体渲染后,惊动省级的官员来查办。张明德为了平息这次风波,推马晓东和胡郁成出去当代罪羔羊。然而马晓东和胡郁成不愿意受牢狱之灾,拒绝背黑锅。张德明以他们盗卖公司器材和贪污实验经费的证据要挟。马晓东和胡郁成只好杀了张明德,把所有的罪名往张明德身上推去。

          宋博维表面上的杀人动机是不满张明德贪污实验经费。种种迹象表明,宋博维和张太太保持地下情的关系。他们俩的关系被张明德发现后,选择和张太太离婚,而张明德在工作上特别针对宋博维,时常挑起火线。张太太离婚后无法索得赡养费,保险受益人不再是她,更没有资格得到张明德的遗产。宋博维和张太太为了将来,决定找机会把张明德的死假装成意外,然后由张太太成为遗产的合法继承人。

          在机缘巧合下,宋博维得知马晓东和胡郁成不愿意背黑锅,而有意要报复/杀害张明德。宋博维说服马晓东和胡郁成一起合作杀死张明德,那么一切的麻烦都会解决掉。宋博维熟悉家里隔壁材料仓库的运作,让晚上载送泥沙的卡车制造他们的不在场证明。计划执行之前,胡郁成找机会认识其中一位泥沙车司机小周,在泥沙车开走之前假意转移小周的注意。马晓东和胡郁成,极力说服张明德到宋博维家喝酒庆生。他们可能以宋博维诚心诚意向张明德道歉赔不是,不应该得罪老板;同时也不断拍马屁说张明德大人有大量,不会和宋博维计较云云。

          9月27日下班后,马晓东和胡郁成亲自把张明德接送到宋博维的宿舍。酒局开始后,马晓东等三人极力向张明德劝酒,企图把张明德灌醉。当张明德已经有七八分醉时,他们偷偷地把已混入四氯化碳的啤酒递给张明德,诱骗他喝下毒物。当张明德摄入一定分量的四氯化碳和乙醇后,引起肠胃道症状,张明德被迫到卫生间呕吐。张明德在卫生间呕吐,身体失去平衡把抽水箱给磕坏了,头部也磕到墙上导致墙皮脱落。无法确定是脑震荡,还是乙醇和四氯化碳联合反应导致张明德在卫生间昏迷过去。

          张明德身体同时摄取乙醇和四氯化碳。这两种物质联合使用下,扰乱呼吸和对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张明德经口服摄取四氯化碳造成急性中毒,导致肝坏死、肝昏迷或急性肾功能衰竭,肝肾损害明显。再加上他受到大脑震荡,张明德出现频死状态或者窒息状态。大约2210,当小周把泥沙装好后准备开车前,胡郁成刻意问候小周,为了要转移小周的视线和注意。同一时间,马晓东和宋博维两人把频死的张明德从宿舍搬上小周的泥沙车上。此时有私心的宋博维,故意不把张明德的钱包取出。

          马晓东三人已经勘察了小周泥沙车,从材料仓库直到工地的路程。他们利用泥沙车经过莲花山的崎岖山路,拐弯时所产生的抛力把张明德抛下山崖下的水库。马晓东和宋博维在车斗撒上一层泥沙后,再把张明德摆在上面。这为了着一层泥沙能加少摩擦力,让张明德有更大的机率被抛出车外。安排完这一切后,小周开车往莲花山顶的工地出发,而他们为自己找一个可靠的时间证人。他们三人已经互相对质好好口供,一口咬定张明德在2200左右独自一人离开酒局。

          吴蕾在当晚2230经过宋博维的宿舍,被他们三人拉进酒局直到0200。张明德被证实在2310左右正式死亡,吴蕾被利用成为他们在这段时间不在场证明的证人。张太太则在当晚向警察报案,告知张明德失踪整晚没有回家。张明德的尸体被发现后,张太太对警方的调查工作多加阻挠,她希望张明德的死被认定为意外身亡,这么对她有利于向保险公司索取保金。

          张明德的死,张太太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张太太离婚后无法索得赡养费,保险受益人不再是她,更没有资格得到张明德的遗产,而现在她能继承这些全部一切。警方在尸体找不到他杀的线索,而在亲属不同意的情况下,是不能进行尸检。张太太极力阻止,是为了不让警方发现张明德被毒杀的真相。张太太主要想庇护下手杀害张明德的宋博维。


          F.后记

          这篇谜题让人很迷茫。到底相信周详的计划,还是命运的巧合?可能原本计划张明德被泥沙车运上莲花山顶工地,尸体才人发现,而被抛下水库其实是一个计划中的意外。开头张太太的心声没有明确表示她对张明德的毒杀知情。她向警察报案张明德失踪是巧合,希望警方判定张明德的死是意外是为了贪图张明德的保险金。没有实质的线索指明张太太和宋博维之间的地下关系。但是宋博维卫生间的全新洗刷用具,和张太太不符合一位将要离婚女人的心理和举动,让我无法不做出这样大胆的推理。

          如果和标准答案差太远,希望评委能考虑我的合理分析,多给一些同情分。
          1人评分
          推理积分 +7
            发表于 2018-3-18 18:38:37 | 发自安卓客户端
            1.不是意外,,死者是中毒死的。
            2.死者是被偷塞到装沙子的车上的,但死者在到莲花山时突然醒过来,自己推翻沙袋并且爬出来,最后掉到莲花山水库的。
            3.本案是谋杀案,凶手有3个人,分别是死者妻子,宋博维和胡郁成。
            4.凶手邀死者去喝酒,导致死者神志不清,一定会去洗手间。宋家靠近物料仓库,通过马桶可以传输氯仿,并沾染到衣服上,让本身就喝太多酒的死者便摔到马桶。为了处理死者,并伪造自杀的样子,宋博维控制好用量,利用胡郁成的好友小周运输尸体,好掩盖他杀的事实。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