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7-24 19:48:32 | 发自安卓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已认真阅读,感谢大佬分享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 发表于 2018-7-24 20:07:51 | 2018-7-24 20:29编辑 | 来自小霸王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已阅读,点赞收藏评论一条龙。




我文笔烂得,写小说怕是不可能了,只能勉强写写题
但还是受益匪浅

一个问题,关于写谜题的:写谜题到底是以逻辑为主好,还是以诡计为主好?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 发表于 2018-7-24 20:33:01 | 发自安卓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到老活到老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 发表于 2018-7-24 21: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愧是王羽大佬。
甚好甚期待。。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 发表于 2018-7-25 06:45:20 | 发自安卓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羽大大金玉良言,让我对推理小说又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咱们在推理小说与谜题的区别上意见非常一致啊
我个人也粗浅地思考过推理小说“文以载道”的问题。窃以为作者要饱含情感地创作、并且努力把这种情感传达出来小说才精彩。这种情感我划分为两种,一种是推理属性“内化”的情感:作者对推理的热爱。大言不惭地说,我那篇雪地文的思想内核就是那些年轻人对推理梦的执着追求。可是,这种情感只有推理迷能理解,难以感染更多读者。
第二种是“外化”的情感,比如呼延云的《幸存》中,借人物之口沉痛而激愤地揭露了现在各种虚假保健药品的危害,充满社会责任感,这样才能引起更多读者的共鸣,有共鸣才能吸引人。您的《倾国倾城》的人文关怀也是一样。
所以我的标准是,没有第一种情感的作品是不负责任的灌水推理小说;只有第一种情感的是推理迷的专属玩具;有第二种情感的小说才是可能传世的好故事。
但愿推理圈能出现像《三体》一样的作品!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 发表于 2018-7-25 08:25:14 | 发自安卓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巧我也正进行推理小说创作,努力向王羽前辈学习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 发表于 2018-7-25 09: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人不会写推理小说,在此拜读,向前辈学习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 楼主| 发表于 2018-7-25 19: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1.2 准备好自己的素材

       今天继续来谈一谈推理小说创作前的准备工作。提笔之前,要准备好自己的创作素材。

       创作素材有很多,包括诡计、小点子、人物特征、某个有意境的场景、某段引人深思的描述,等等等等。

       首先要谈到的是“笔记本”,相信很多作者朋友都有这么一个小东东,用来记录自己的灵感。我个人还会在手机便笺上随时随地及时记录自己的灵感和创意,这类东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果任凭其溜走或遗漏,对自己将是莫大的损失。想必有记录灵感的习惯的朋友,早就体会到了这么做的好处,它是你的宝库,甚至可以说是你创作的根基,当你创作环节中任何一处出现停滞时,翻看自己的记录,极有可能在往日的积累中寻找到答案。就我自己而言,我的笔记本中记录的绝不仅仅是诡计,还会有人物形象和特征,用来逐渐完善人物形象;有动机和题材,随时准备为丰富故事服务;有一些即时冒出来的台词,在合适的时候写进小说中;甚至还有一些好词好句,争取在文辞上能持续进步。厚积而薄发。

       然后,我想说的是,有了点子以后,千万不要急,试着让它沉静一段时间。每一个有创作欲望的人,面对自己突然冒出的好点子,固然会兴奋不已,这是每一个创作者应该具备的热情。但是,在经历了初期的激动之后,是否就急不可耐想把这个点子赋诸笔端?似乎很多人都会这样。但我的经验告诉我,每当这个时候,试着沉静下来,把点子放在脑海里。马上对点子进行创作,总是会有纰漏,难免显得粗糙;把点子放在脑海里,但惦记着,走在路上、睡觉前、睡醒后,总会不知不觉琢磨一下,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个点子就慢慢完善浑然天成了。关于这一点,毕竟是个人的创作习惯,我无法举别人的例子,姑且只能用王羽林枫的经历说一说。往后近期一两部小说,我们打算创作名为《飞天》的小说,它的核心诡计,我们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构思好了,诡计很漂亮,一开始想的是故事发生在郊外打猎野营的过程中;但我们自己对这个故事总是不满意,便一直压着不写,任这个点子在脑海里驰骋,不给它设置任何方向和限制,不断地发散,发散,在某一个临界点时,大脑会自动提醒我们,对,是这样,是时候了,思维触碰到了它的“真谛”,于是最后的故事就从汴梁灯笼的手艺人无端死亡为开始,随着一位记者的视角,推到湘西吊脚楼,推到秦淮旗袍盘扣工艺在传统和现代中的抉择,推到姑苏昆曲班的解散,最后所有人齐聚敦煌,在沙盘推演中上演一出双向密室。——故事是不是风采完全不同了?文章本天成,作者很多时候不是左右文章的构造和进展,而是尽力找到它本身该有的样子,这样的文章自然浑然一体,诡计、动机、故事、人物等等都变成彼此无法分割的。现在想想,是否觉得,其实很多推理小说中,把故事的背景从这个国家换到那个国家,把主角张三换成李四,把杀父之仇换成遗嘱争夺,其实也不影响故事的发展?如果是,那就说明这样的小说不是浑然天成的,只是东拼西凑起来的。有了点子后,不要急躁,任凭思绪飞扬一段时间,不要给它设置条条框框,也许会遇到不合理的东西,没关系,这不是这个阶段该解决的,这个阶段应该是感性的驰骋阶段;等它驰骋够了,就进入理性的雕琢阶段了,把不合情理不合逻辑的部分,进行修改或增删。驰骋阶段会比较轻松激昂,雕琢阶段会比较辛苦头痛,这两个阶段反复几次,这个过程是痛并快乐的,最后磨出你的最初那个点子本该有的上帝安排的模样。

       最后,想说一说,要多观察生活,多记录下生活。生活比任何编剧都牛,写出的故事才是最真实的。我们往往会听到别人说“这个故事太假了”,这就是说故事写得没有生活,读起来轻飘飘空荡荡,不会有任何共鸣。真正好的生活来源于生活,我喜欢观察生活,也喜欢记录下它。我在一个论坛上,曾经看到过,楼主让大家分享自己觉得最孤独的经历,一个人说,他有一次在肯德基吃东西,上厕所回来后,正好看到服务员在收拾他还没有吃完的食物和餐盘……天哪,孤独之感跃然纸上,这样的经历和文字,哪个作者能写得出来!但是我看到了,我记下了,我在以后的故事里就可以编写这样的剧情。生活比任何编剧都牛,写出的故事也是最曲折的。高晓松曾经分享过他家里长辈的一个故事,那是在文革的特殊时期,他的一个长辈擅长修理电器,刚刚修好了一个收音机,当天回家时,在村子外听到有人来抓人,说村子里有人偷偷收听苏联电台,长辈吓得半死,家也没回,连夜逃走,四处奔逃,最后听说在东北森林里有个麻风病人村,和外界不同来往,对他来说是最安全的,就逃亡东北,这时他已经甚至不正常了,告诉自己一定是有人监视了他的脑电波,别人才会发现他偷听电台的事,为了隔断脑电波,他在逃亡的途中头顶一个大铁锅,多年之后,文革中的人接连被平反,他也打算平反自己的案子,上有关部门一查,才发现当年进村要抓的人根本不是他,没人发现过他偷听电台……你看,这样的故事,哪个编剧编得出来?这些生活中的素材,比任何灵活的脑子构思出来的情节都吸引人。我想再强调一遍,作者不要夸大自己的功能,很多故事不是你编造出来的,也不该是你凭空编造出来的,你要做的,其实是把生活戏剧化地呈现给读者看,仅此而已。

       下一节,慢慢更新吧。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 发表于 2018-7-25 19:30:29 | 发自安卓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塞已收藏
| 发表于 2018-7-25 22: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际遇
两小时了……更了这么久了么?!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返回版块
123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