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线整理根据全文线索,整理时间线如下:
时间 | 事件 | 1998年 | 黄耀,25岁,创立仁爱动物医疗所。 | 2000年 | 冯秋,22岁,L大英语系大四,生冯朵儿。 | 2006年 | 白晨开始在仁爱动物医疗所工作。 | 2008年 | 黄耀,35岁,和此时30岁的冯秋认识并在一周内闪婚。 | 2014年 | 冯秋和服装店合伙人拆伙。 | 2015年 | 1.仁爱动物医疗所扩张改为仁爱动物医院
2.白晨、林泰交往3个月后分手 3.白晨、黄耀发展婚外情 | 2017年11月前后 | 林泰找白晨要钱未果 | 2018年1月前后 | 林泰被人寻仇开始失踪 | 2018年2月 | 1.黄耀,45岁,交通意外死亡,出事的那周一名男子在其车子附近徘徊
2.黄耀和陈丽珍在酒廊见面,并要告诉某人一些事情
3.白晨、林泰一直互相联络
4.冯秋开始给林泰每月打10万元
5.冯秋患上轻度抑郁,开始吃安眠药 | 2018年5月2日 | 冯朵儿进入冯秋房间拿其钱包刷卡网购 | 2018年5月3日 | 1.侦探社接到陈晓南律师委托调查黄耀死亡
2.下午14:00-14:15白晨拜访冯秋 | 2018年5月6日 | 1.林泰21:21在K市提款
2.19:00冯朵儿放学回家
3.饭后-22:10冯朵儿整理资料
4.22:00冯秋回房休息
5.22:30冯朵儿睡觉
6.22:30-23:00冯秋死亡 | 2018年5月7日 | 6:00冯朵儿报警发现冯秋死亡 |
二、人物关系分析及整理
(一)陈丽珍和黄耀
从表面上来看,陈丽珍是黄耀刚聘请不久的护士,但是两个人却在多次在酒吧秘密见面,并且陈丽珍知道连其妻子都不知道的事情——黄耀的秘密情人是冯秋的闺蜜,白晨。
她和黄耀不是情人关系,否则两人见面完全可以选在单位或者陈丽珍家中,因此她问黄耀:“你和Ta开口说了吗?”并不是要揭露什么男女关系。
综上可以知道黄耀对陈丽珍很信任,但不是情人,因此很可能是希望陈丽珍帮助他调查什么事情,而陈丽珍的工作地点是医院,因此可以猜测,陈丽珍是黄耀请来调查医院里的一些事情的。结合传闻影射黄耀在慈善工作中中饱私囊和陈丽珍知道白晨是其秘密情人,不难猜测,黄耀怀疑情人白晨中饱私囊所以请来了陈丽珍暗中调查,且已有一定的调查结果,此时处于准备摊牌的阶段。
(二)白晨和林泰
两人在2015年交往3个月后分手,之后白晨和黄耀成为情人,考虑林泰工作和为人,猜测林泰让白晨和黄耀交往卧底想要拿黄耀的丑闻,但是之后近三年两人都没有联系直到四个月前才出现林泰要钱被拒绝的事情,因此排除上述猜测。
两人在四个月前出现要钱被拒绝的事情,但是在最近三个月是互相联络,为什么两人在不友好的要钱拒绝后一个月又出现互相联络,两人一定是达成了某种意见的统一,而林泰手里应该也有了比较确切的能要挟白晨的证据,而时间点和黄耀准备摊牌和死亡时间接近,但是没有发现两人之间的金钱往来,因此猜测林泰并没有实质的证据。
(三)白晨和黄耀
两人认识的时间很早,也是白晨的牵线搭桥才让黄耀和冯秋认识、结婚。而黄耀结婚7年后才和白晨成为秘密情人,因此白晨说没想过介入黄耀家庭的话应该不是假话,结合前文对陈丽珍的分析可以猜测她接近黄耀是为了谋财。而黄耀死后,经商方面没有天赋的冯秋很自然的把医院托付给了白晨。
(四)冯秋和林泰
两人在黄耀死前并没有交集,但是在黄耀死后冯秋却开始连续给林泰汇钱,并且在我询问时心虚隐瞒,根据林泰的职业和为人,可以猜测他在勒索冯秋。冯秋本身没有经商才能,不知道老公黄耀有外遇,没有杀害黄耀的动机,因此林泰的勒索理由不会是黄耀,而是冯秋的女儿冯朵儿,或者说是冯朵儿和潘帅。
三、黄耀案件
凶手:潘帅
从停车场保安的证词来看,他目睹了一个带着口罩,身穿印着M私立大学的校徽黑色外套,外套背部沾有大量的尘埃,防雨帽立在头上只露出一双眼的男子在黄耀的轿车附近鬼鬼祟祟。
从证词来看,可以确定这个人就是导致黄耀车祸的真凶,他外套背部沾有大量的尘埃是因为他躺在车底用打火机拷过黄耀车子的刹车油管,所以才造成了黄耀的车祸。
保安可以确定此人是男子,两人也有对话,如果保安不能确定性别,那么他应该会说发现有人而不是确切的说是一名男子。那么嫌疑人中的所有女性都可以排除,因此嫌疑人只剩下林泰和潘帅两人。林泰近四个月都在失踪,且取钱是在外地,从时间上来说可以排除。从动机来看,他没有杀死黄耀的动机,他的动机只有谋财没有害命,因此也能排除。综上可以排除林泰是杀害黄耀的凶手。
而潘帅此人从动机来看是有的,因为黄耀此人极力反对潘帅和冯朵儿交往,黄耀死了就没人拦着他了。从性格来讲,此人素行不良且吸毒,因此冒出杀人或者不是杀人只是想报复一下结果误杀了的行为是合情合理的。从证据来看,凶手外套有M私立大学校徽,而M私立大学的冯朵儿的同学自然也是M大的,因此可以判断潘帅是杀害黄耀的凶手。
四、冯秋案件
凶手:白晨
(一)自杀排除
百度了一下Boston乐队的Brad Delp的自杀新闻,虽然没有找到其遗书留言内容,但是查到其中一篇报道是这样的
引用 3月7日年仅55岁的波士顿乐队主唱布拉德-戴尔普死于新罕布什尔的家中未婚妻发现地板上的尸体后向警方报案。进一步检查结果表明,布拉德因一氧化碳中毒窒息致死。
他死前曾把一张留言夹在衬衣领子上,上写“布拉德-戴尔普先生:我爱独行,我是一个孤独的游魂”。警方还在车库大门上发现他的遗书:“看到这封信的朋友:我想告诉你我是自杀,我马上将在车里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和冯秋所谓的遗书内容基本一致。
引用 我是一个孤独的灵魂。
无论谁找到我,要知道我死意已决。我的B计划是在自己的车子里把自己闷死。
我独自承担,我对我现在的状况负起全责。我已失去活下去的欲望。
只可惜她完全未察觉我现在要做什么。
因此冯秋有之后的复诊计划,她的“遗书”出现了没有落款签名,混在一堆凌乱的文件中,这些并不奇怪,因为这并不是她的遗书,而是她在帮女儿冯朵儿写音乐历史课的作业,冯秋本身是学英语的,女儿冯朵儿的美国摇滚音乐历史有Brad Delp的资料,由于很多资料是英文的,所以英文比较好的母亲冯秋帮她翻译是很正常的。排除冯秋自杀。
(二)嫌疑人排除及动机分析
冯秋是死于氰化物中毒,从死亡时间和胃中的残留物来看,氰化钾是混在安眠药的胶囊里被吃下去的。
首先可以排除林泰的嫌疑。理由同排除林泰杀害黄耀的理由基本相同,此时的黄耀已经成功长期勒索冯秋,杀了冯秋就是断了自己的财路,因此没有动机,而他也不可能出现在冯秋房中下毒,所以排除林泰嫌疑。
再看冯秋的心理医生陈医生,他不可能下毒,第一他没有杀人动机,第二他开药但不是直接给冯秋药物,药必然是在药房拿的封好的药,因此他没有下毒的方法,而冯秋是在3个月以前开始看病吃药的,如果要下手何必等到现在?因此陈医生可以排除。
再看潘帅,冯秋对潘帅并没有极力反对,潘帅没有杀害她的动机。虽然监控只保存7天,但是在监控里没有看到潘帅进过冯秋房间,因此潘帅的嫌疑不大。
至于冯朵儿,如果她要杀害自己的母亲,那么她没有必要在7天内进入冯秋的房间,留下监控里的图像,也不应该选在其母亲帮她写作业的这段时间,还把Brad Delp的资料就放在餐桌上,只要她偷偷留好这个“遗言”,等到合适时机再杀害就行,这样这个“遗言”就不会那么快被发现是作业。而她进入冯秋的房间没有戴手套或者擦去指纹的必要,她是这家的主人之一,哪里有她的指纹都不奇怪。因此可以排除冯朵儿。
所以杀害冯秋的只能是白晨,她利用冯秋的信任,事前了解了冯秋的药物,提前准备了有毒的胶囊,在和冯秋见面的时候悄悄混到她的药瓶中,之后冯秋吃药时吃到这片有毒的药物中毒而死,而她的动机很可能还是为了得到动物医院,掩盖其中饱私囊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