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遗书":
虽然看起来像是遗书的内容,但那并不是冯秋的遗书.
事实上那是下文提到的Brad Delp的遗书.
(参见 http://ohnotheydidnt.livejournal.com/11390717.html )
"Mr. Brad Delp. J'ai une ame solitaire. I am a lonely soul,"
我是一个孤独的灵魂。
"To whoever finds this I have hopefully committed suicide. Plan B was to asphyxiate myself in my car."
无论谁找到我,要知道我死意已决。我的B计划是在自己的车子里把自己闷死。
"I take complete and sole responsibility for my present situation. I have lost my desire to live,"
我独自承担,我对我现在的状况负起全责。我已失去活下去的欲望。
"Unfortunately she is totally unaware of what I have done."
只可惜她完全未察觉我现在要做什么。
这正是那所谓的冯秋的"遗书".
事实上,此"遗书"为冯秋受冯朵儿引导写出的文字.
冯朵儿因功课而需要了解美国摇滚音乐历史,于是研究Brad Delp的资料.
冯秋是成绩优异的L大外语学院英语系的学生,故冯朵儿让冯秋帮忙翻译资料,于是留下了那疑似遗书的文字.
(老师给的功课完成时间并不多,最近大家都在赶,这也是让冯秋帮忙的理由.)
由于这并不是真正的遗书,而只是冯朵儿的功课资料,所以才会"塞在一叠凌乱的文件".
于是冯秋"留下遗书"的这个判断为自杀的理由不成立.
而不管是否他杀,不管犯人是否与冯朵儿有关系,至少冯朵儿确实故意隐瞒了这个事实.
ps.关于"遗书"是在房间书桌文件中找到的..不好说翻译是在楼下干的还是房间干的..不评价..
关于黄耀死因:
并不是单纯的"醉酒造成的交通意外".
虽然黄耀摄入少量酒精,但证据表明更重要的事故原因是刹车油管被人动了手脚.
所以这是有预谋的蓄意谋杀.
犯人是医院停车场保安看到的男子.
该男子装扮上刻意隐藏自身身份,与其对车动手脚的目的吻合.
"外套背部沾有大量的尘埃",正是躺在车底对车动手脚时弄脏的.
该男子外套印着M私立大学的校徽.M大学的只有冯朵儿和潘帅.
所以该男子有可能为潘帅.
动机方面..
黄耀大力反对冯朵儿和现任男朋友交往,说他不是对朵儿真心云云。
潘帅为了能和冯朵儿在一起,便有了杀害黄耀的动机.
进一步,吃软饭小白脸潘帅和朵儿在一起至少是为了钱.
潘帅生活奢侈挥霍有毒瘾,本就需要钱.
黄耀死后遗产归冯秋和冯朵儿母女.
如果进一步杀害冯秋,则遗产将全归冯朵儿.
因此,潘帅也有杀害冯秋的动机.
潘帅和冯朵儿是同班同学,知道冯朵儿的功课(且很可能就在同一个小组),知道Brad Delp的遗书可被利用来布置冯秋的自杀.
文中说潘帅各种坏,甚至"除了杀人放火以外什么坏事都做过了",还有觉得其"很可疑"的直觉,还安排了杀黄耀的凶手"M大学男子".
要知道潘帅是文中唯一一个"M大学男子".
给了读者各种"这是彻底的坏人""凶手是他没跑了"的感觉.
然而,事实上"除了杀人放火以外什么坏事都做过了"换句话说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坏事都干得出但是真正要他杀人可能还是做不出?
作为冯朵儿的男友,为钱杀其父母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
要知道虽然黄耀不喜欢他,但冯朵儿还怕没钱?
她和黄耀关系又不好,随便怎样都能给潘帅钱,所以潘帅其实是全然没有杀人的必要的.
如此看来,保安看到的可疑男子不该是潘帅,那么其实是嫁祸?
"带着口罩,黑色外套连着防雨帽立在头上,只露出一双眼"
这么明显的反侦察意识,会穿自己的"印着M私立大学的校徽"的外套?这是明显的矛盾.
连保安都看得出是M的校徽,说明这个校徽应该是很大很显眼也许旁边还写着M大学名字的那种吧.
如果真正的犯人真是潘帅,不可能穿这种外套这么明显吧.所以这其实很可能真的是嫁祸.
(ps.有心人想搞件酱紫的外套肯定很容易的对吧..)
至于全文对潘帅有恶意的都有谁?恰好只有死者黄耀本人.
换句话说难道黄耀杀害自己还要嫁祸潘帅?嗯哼....
暂时先酱紫.
关于冯秋死因:
题中显示死因是吃进毒药.
没有侵入痕迹没有打斗痕迹,各种痕迹均显示是密室中自己死的.
于是最可能的是用某些方法让其在无意中自行吃入毒药.
毒药为氰化钾,起效快(如果在胶囊中的话也许能慢一些?),不可能在回房间前很久摄入.
胃内容物仅晚餐和胶囊,考虑为安眠药被动手脚较合适.
(从冯朵儿提供的时间表和死亡时间推断看,也确实是自己在房间内时死的.)
至于犯人嘛,
要有能力获取毒物,
要知道冯秋有吃安眠药的习惯(且此为黄耀死后才开始),
要有机会对安眠药动手脚.
不考虑无动机路人陈医生,对安眠药动手脚的机会只有在冯秋房间.
题中说到监控显示白晨来过,以及冯朵儿进过其房间.
(虽然这里说的监控不知道具体指哪里,不过应该是可以说明没有其他外人来过的意思.)
(题目说不清楚,这里提到冯朵儿进入过的事实到底是警察发现后冯朵儿解释,还是冯朵儿自己说的?
反正监控不会拍到其进入房间的吧,所以应该是自行承认的?
但是为什么要自己说出来?难道被问最近有没进过?
但是女进母房间有什么奇怪的..
嘛..反正可以肯定不会有个监控对着房门吧不然都知道白晨有没进过了..)
于是,有机会接触的只有白晨和冯朵儿(不考虑冯秋本人的话).
不过..题中说"白晨拜访冯秋"的意思至少两人都在吧,这样的话就15min白晨很难有机会甩开冯秋进房间做这种精细活吧..
不过..考虑到毕竟这也只是7天内的监控记录,以及拜访时离开药已经过去大半个月了,也不排除之前有来过然后偷走一颗药动手脚之后再送回来.
(一瓶几十颗胶囊,少一颗显然看不出来.)
所以,两人都是有机会的.
顺便说下..要说自杀的话..看不出自杀的迹象.
比如文中说到之后的复诊安排啦之类的疑点,加上支持自杀的关键遗书不成立.
单亲母亲只字不留丢下女儿也没道理.
虽说忧郁症,即便真有理由自杀,女儿也不可能没看出异样.
ps.如果是服毒自杀,至少准备毒药也需要不少时间,这些天不可能女儿都看不出异样.
所以应该不是自杀.
这里有一点要提一下..
安眠药是按月开的,"剩下3颗"和"10日要复诊/7日死"数量上也是吻合的,这里没有不妥.
但剩下的3颗药没有毒,所以如果确是在药中下毒,是只有一颗药下了毒的.
(当然,没必要所有药都下毒,而且那样也麻烦.)
于是,下毒的时候还剩下若干颗药,对其中一颗下毒后,不能保证哪天会吃到毒,只能说本月必死.
(从概率上看,吃一半时吃到毒的概率较高,比如3日白晨下毒的话,概率较高的便是大概7日.当然这种说法是没什么用的..)
对了,顺便提一下,对于一个"睡觉习惯反锁门窗"的人来说,在"天气闷热"的日子也还会关门窗吗?(好像也没提到有空调什么的吧..)
嘛这点不好说,不评价..反正只是表示下说我有看到..
总之,好像暂时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凶手是谁.
先酱紫.
关于林泰和白晨:
黄耀死后冯秋给林泰钱,因为林泰由于职业而发现了其在意的把柄,不得不给掩口费.
具体把柄可能与黄耀或冯朵儿有关系:
比如发现黄耀的死的真相?
比如发现了黄耀关于婚外情/慈善工作中饱私囊?
白晨和林泰最近有联络但又企图隐瞒,说明此勒索中两人有可能是同伙.
缺钱的林泰得到钱,而白晨则受冯秋委托成为医院负责人.两人均获得好处.
"白晨和林泰交往只有短短三个月,然后白晨主动提出分手。白晨不肯告知分手的原因,她不愿再次提起。"
白晨对冯秋有鄙视和轻藐.
合起来的话,也许两人的分手和冯秋有关系?
"白晨承认和林泰分手不久,她和黄耀开始发展婚外情。"
这样的话,白晨和黄耀的婚外情也有部分是对冯秋的报复?
"如果不是白晨的缘故,她和黄耀就没有相识的机会。"
毕竟白晨先认识的黄金单身汉的,而他却和冯秋闪婚了.
于是如果有对冯秋的勒索之类的,白晨很可能会愿意参与.
林泰职业原因容易被寻仇,而找白晨借钱被借钱,说明白晨对其确实印象不好.
然而最近却频繁联系,林泰必定对白晨提供了某些好处.
而且这是需要长期联系的事情,不是一下就完事的.
如果说林泰发现了黄耀家的某些把柄,又需要白晨配合什么,那么白晨出于对冯秋的恶意等,有可能会配合.
两人开始联络已三个月,恰好是黄耀死的时间,很可能把柄和黄耀的死有关.
然而,其实二人更愿意的应该是从冯秋处获取各种好处(钱权等),而冯秋死对二人好像并没有什么好处.
关于陈丽珍:
她是"黄耀刚聘请不久的护士",是黄耀自己聘请的?说明两人可能之前就认识了?
反正从两人经常私下见面,并且谈话内容看来有深意看,两人不该是刚认识.
陈丽珍说她和黄耀"无任何不可告人的关系",同时还知道黄耀的情人是白晨.
(这点应该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吧?虽然大家都在一起工作但不至于瞒不住吧..)
两人会面总是前后脚走,似乎不想让人知道两人私下见面.
黄耀还没坐下,女子问黄耀:“你和Ta开口说了吗?”
人都没坐稳就说话这么随便?也说明两人关系不是简单的同事.
但是谈话内容看起来明显有深意,两人之间显然有秘密.
看起来,更像是黄耀有一些对方知道的秘密,但自己在犹豫是否要向"某个Ta"说.
此处,【追忆酒廊】的名字也有明显的暗示意味,暗示这个秘密很可能和很久前的事情有关系.
说到这里,就必须提到一个看起来很有深意的设定:
黄耀和冯秋二人都是孤儿.
都是孤儿.
都.是.孤.儿.
(重要的话要说三遍.)
说明什么呢?大家推理物想必都看多了,夫妻都是孤儿的设定肯定会联想到的狗血剧情:
其实两人是兄妹/姐弟.
如果碰到这种设定,犹豫是否告诉对方啦甚至不让对方知道就先自杀啦酱紫的做法大家想必不陌生.
还有一点关键前面还没提的,黄耀"意外发生前为自己投5百万保险".
黄耀自己为自己投了保险.
说明黄耀可能意识到自己会有不测,或者甚至有可能正策划自杀之类的.
说到黄耀有自杀理由的话,如果冯秋知道了这件事,也是有自杀理由的.
黄耀死后"冯秋患上轻度忧郁症".
虽然医生认为"冯秋的心理状况还没严重到自杀的地步",但这是医生不知道这件事时的判断.
如果真的有兄妹/姐弟关系并且冯秋知道了,不排除其也会选择自杀.
哦对我们是要说陈丽珍的..就当是个知道一点点内幕可以稍微商谈下的路人吧..
哦,这是黄耀出事那晚的,说明很可能最后黄耀还是没和冯秋说,所以冯秋很可能最后还是不知道的.
列下嫌疑人..
文中出现的人,排除掉一些查案的啦酒保医生啦之类的路人,主要人物有
黄耀 冯秋 冯朵儿 潘帅 白晨 林泰
(陈丽珍也算为路人吧,毕竟只是私下见面说高深话而已.)
死的两个先不论,考虑 冯朵儿 潘帅 白晨 林泰 对两个死者的动机.
前面说过潘帅只是吃软饭,现在已经可以从冯朵儿处获取了,所以其实没有动机.
冯朵儿,仅仅是和黄耀关系不好而已,谈不上杀人动机,对冯秋更是没有动机,当然也不可能是杀害两人为了获取遗产.
白晨,对冯秋有鄙视和轻藐(不管是什么理由),但"鄙视/轻藐"并不是会杀人的程度吧,杀人对其没有任何好处,反倒是冯秋让白晨当医院负责人,冯秋活着更有价值吧(毕竟冯秋当白晨好朋友).
至于白晨对黄耀,情人总归能获取好处吧,同样是活着才有价值,同样没有杀害的理由.
林泰,就是个抓人把柄换钱的人,平常为了躲仇家恨不得低调低调再低调,怎么会杀人?
不管是拿把柄卖媒体还是勒索当事人,如果当事人死了自己辛苦找到的信息就没价值了,林泰不会有杀人的理由.
综上,这些全都没有动机.所以,之前说的近亲假说真的可能是真的..
黄耀实为自杀,动机为调查得知自己和冯秋是"有血缘的亲人",无颜以对.
同时为自己买保险让冯秋受益.
同时嫁祸给潘帅,给他找麻烦,用自己的方式照顾冯朵儿.
密室手法:
如果是自杀,密室是自然的.
如果是他杀,找机会对安眠药投毒即可,密室还是很简单.
至于杀冯秋的人..前边说冯秋不像自杀..而冯朵儿也没啥动机(没必要非要遗产吧又不是活着不给钱)..
我还是猜个凶手是白晨吧..
动机..和那"鄙视和轻藐"有关吧..
先是拿到什么把柄换点好处,然后再杀,顺便灭口..
至于那个"鄙视和轻藐"到底是指啥呢..
难道真的和林泰有关系咩..谁造捏..
就先酱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