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472|回复: 15

[知识科普] 各种创伤分析..(分类到了一起)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15-7-20 16:07:24 发帖际遇
本文内容涉及危险物品和行为,仅作为推理小说创作时参考之用,请勿模仿。

1 砍伤
      砍创可分布在人体任何部位。他杀案件中,砍创常见于头部、面部、颈部。四肢也容易形成砍创,但多是抵抗形成的损伤,锐器砍击,也常常形成骨质损伤,如孔状骨折、凹陷性骨折等。锐器垂直砍入时,切口成直线形,创缘平顺,创底平整,两壁间无组织间桥。斜向砍击时,可形成瓣状创。瓣状创边照略有卷曲。有时斜向砍击,还能削去一部分皮肤、骨质,形成创面。由于锐器刃口、重量、形态各异,形成的砍创也不尽相同

     斧刃形成的砍创,创口长度不超过刃长,创缘光滑平直。锐利刃口形成的创口呈直线形,创缘周围无表皮剥脱和明显的皮下出血。锈蚀钝刃和卷曲斧刃形成的创口哆开较大,创缘伴有表皮剥脱及轻微的皮下出血。斧刃全都砍入人体时,两创角较钝。一端砍入则一钝一锐,呈楔形。创底在创角钝的一端较深,锐的一端较浅。砍击颅骨时,轻者形成条状砍痕,重者呈舟状凹陷性骨折或孔状骨折,创角常伴有延伸性骨裂纹。斧刃一端砍入颅骨,形成三角形孔状骨折。

    刀刃具有刃长而薄,重量较轻的特点,既可作砍器,又可作切器。刀刃创一般较长,创口呈直线形,创角尖锐,创缘整齐,无表皮剥脱和皮下出血。如果刀刃卷曲或缺损,形成的创口通常不太整齐。刀刃砍击时,往往收刀端创角伴有拖刀形成的切割痕迹。刀刃砍击也能形成颅骨骨折。垂直砍入颅骨,常出现线状骨裂,骨裂区不大。当力量大或反复砍击邻近部位,则能形成粉碎性骨折。正因为刀刃薄,容易缺损,所以偶尔亦在骨质砍痕创口内遗留残缺的刀刃断片。提取遗留的刀刃断片,对于与凶器缺口部分作同一认定有重要意义。
   
    砍创虽多系他杀形成,但以刀类形成砍创的自伤案件也时有发生。自己砍伤,创口多集中于额顶、颞部和四肢,都是自己双手可以达到的部位。并且创口排列有一定方向、规律,伤势较轻,致命伤少见。在自杀现场,往往有砍器遗留,手掌无抵抗伤。

    砍创与切创有某些相似之处,如创缘平整光滑,创壁无组织间桥等。二者也有不同之处,砍创往往较深,伤势严重,可形成骨折。创口内有时遗留有凶器的缺损断片,而切创就不具备这些砍创的特征。法医学上,根据砍创的形态,部位及排列分布情况,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是自杀、他杀或意外事故形成的砍创。
【还会继续更新...】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发表于 2015-7-20 20:56:08
受教,急抄
发表于 2015-7-20 21:32:54 | 发自安卓客户端
谢谢
发表于 2015-7-20 21:49:13 | 来自小霸王手机
卧槽。。你还真有心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5-7-21 13:11:08
增长了不少知识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1:02:22
so,今天继续更新
法医学上,通常把致伤物分为钝器、锐器和火器三种。它们形成的损伤,分别称为钝器伤、锐器伤和火器伤。

  清代魏息园在《不用刑审判书》中,介绍了一个以钝器杀人的案件:萧爵寅任宿迁县令时,一个叫王德成的人带着侄孙来到衙门前击鼓喊冤,说他的寡嫂某氏被强盗杀死,还抢走了寡居的侄媳及衣服物品。并说看见是彭三、刘七等人干的。萧县令听了他的叙述后,问他有几个儿子。王答四个,长子昌喜,次子昌霖,四子拔儿。当说到第三子时,踌躇变色,吞吞吐吐地说叫“昌贵”。萧记在心中。到现场勘验时,见他家四壁皆空,不象能招致盗贼的样子。检验尸体,发现头颅扁碎不象刀斧砍伤,颇似砖石捣捶所致。正在询问王德成的邻居韩某时,差役报彭三、刘七到案。经再三追问,彭、刘才说出王德成的寡居侄媳已在半月前出嫁,所告他们抢劫是虚假的。于是,萧县令又追问王德成儿子的名次。回答与前次一样。惟独问到三儿子时,王出言吞吐,说是“昌富”。萧拍案斥责:“昨天说叫昌贵,今天为什么说是昌富?”王无话可答。询问旁人,得知王的三儿子叫昌槐,以前受雇于王德成的寡嫂家,因与其寡嫂的儿媳通奸被辞退。于是,萧县令拘拿了王昌槐,问道:“你伯母家遇到这样的惨事,你去看了没有?”昌槐答:“因为忙,没有空儿,没去看过。”萧又说:“伤痕很奇特,究竟是什么东西把她打死的?”昌槐说:“听说是石磨的下扇。”萧说:“磨的上扇有柄可拿,为什么反倒用下扇?”“上扇轻,下扇重,用重的捣她,所以她的头扁碎。”萧厉声责问:“你没去,怎么知道得这样详细?你奸淫你的寡嫂,又客死你的伯母,还想逍遥法外吗?”王昌槐感到不能隐瞒了,只好供认了作案杀人的实情。萧爵寅正是从死者头颅扁碎,推断可能是砖石捣捶形成,进而查获真凶,洗清诬陷的。这里,石磨下扇就是一种钝器。

钝器是没有利刃刀口和尖端的物体。钝器的种类很多,有斧、锤、棍棒、砖石、车辆以及人体的手脚等。钝器的性质和形态也十分复杂。其质地有铁的、木的、竹的、石的等。其形态有长方形、球形、圆弧形、棱形、条形、圆柱形,也有不规则的多面形等。钝器接触面的显著特征是无刃、无尖、质硬。

常见钝器损伤形成的方式有:

(1)损伤是由钝器(钝体)打击在不动的人体上形成的。如以斧背打击头部,棍棒捶捣胸腹,拳击双眼,车撞人体等(这种打击方式最为常见);

(2)损伤是由人体撞碰在不动的钝器(钝体)上形成的。如人从高处坠落地面形成的骨折,身体冲撞在墙壁、铁桩上以及人跌倒地上形成的损伤;

(3)损伤是由运动的人体与运动的钝器(钝体)相互作用形成的。如奔跑的人与相向运动的车辆相撞所形成的损伤。这种情况多见于交通事故和意外事件;

(4)损伤是由不动的人体和静止的物体与运动的钝器(钝体),受两种不同方向的力的作用形成的。如某农民嫌天热,从马车上搬到地上睡觉,用一塑料布盖在身上。晚上12点汽车回停车场,倒车时没有发现地上有人睡觉,后车轮压死了睡在地上的农民。这个农民既有车轮辗压形成的损伤,又有地面抗力作用形成的损伤。

钝器(钝体)的形态、质量、机械力的大小,作用力的方向,角度以及人体各部位组织结构承受外力打击能力的不同,损伤的程度和伤痕特征也不一样。通常根据损伤形态、轻重的不同,把损伤分为表皮剥脱、皮下出血、创、骨折、内脏破裂和肢体断离。这些损伤大部分为钝器形成的。

  致伤物擦过皮肤表层,破坏了皮肤的完整性,这种损伤就是表皮剥脱。由于它是致伤物擦滑皮肤表层形成的,所以又称为擦伤。另外,硬质钝器压迫人体,人体压迫硬质钝器,或者锐器尖端轻微滑过人体,枪弹射击人体时的冲撞,都可以形成表皮剥脱。这种损伤在刑事案件和日常生活中都可以见到。

 表皮剥脱一般是片状、线状以及其他形状,点状很少见。轻者露出真皮,有少量组织液渗出,可形成淡黄色或黄褐色痂皮。伤及真皮血管,伴有少量出血时,干后形成红褐色血痂,数日后脱落痊愈。

表皮剥脱是最轻微的一种钝器伤。这种损伤不是致命的原因,虽然在临床上这种损伤无关紧要,但在法医学上却有不容忽视的意义。根据这种损伤,可以确定受伤部位。如木棒打击胸部,使内脏器官破裂;皮肤表面呈现擦伤,擦伤处常常就是形成内脏破裂的被打击部位;有时还可以帮助我们推断案件性质、犯罪手段和被害人搏斗情况等。如颈部呈新月形表皮剥脱,说明凶犯采用过扼颈的方式。在妇女胸部、大腿内侧发现浅表擦伤,表明凶犯有强奸意图。此外,根据表皮剥脱的形态特征,有时可以推断致伤物。根据表皮剥脱的游离缘连接情况,可以推断机械力作用的方向。根据表皮剥脱的颜色和愈合情况,可以判断受伤的时间。

  表皮剥脱常常是伴随其他损伤同时存在的。如凶杀案件,死者往往有开放性的钝器创口,同时在创口附近或其他部位伴有表皮剥脱。


我国古代法医学上没有皮下出血的概念,但实践中早就在运用这方面的知识办案了。《棠阴比事》记载了一个李南公判别真假伤痕的故事:北宋神宗时,尚书李南公作长沙县令。一天,二人斗殴。甲身体强壮,气力大,乙身体弱小,力气小。但二人身上都有青红的伤痕。南公用手指捏捏两人伤痕之后:“乙是真伤,甲是假的。”一审问,果然如此。原来,南方有一种榉树,叶子捣汁后涂在皮肤上,会出现青红色,看上去就象被打的伤痕。如把榉树皮剥下放在皮肤上,用火烤,就留下象被棒打的痕迹。用水也冲洗不掉,但是被打伤,则伤处血液凝聚,是硬的。假伤则没有血液凝聚的硬块。

  李南公正是利用皮下出血的知识来鉴别真假伤痕的。皮下出血是由于钝器打击在身体表面,使皮下组织中的毛细血管破裂,血液在皮下组织中聚积形成的。皮下出血可以发生在人体任何部位。皮下出血的面积大小,轻重程度与致伤物的大小、轻重、机械力以及人体组织诸因素有关。小点状的皮下出血是瘀点,小至针帽头,大到黄豆粒,是细小的血液蓄积形成的圆形点状伤痕。比较大的血斑瘀斑,是柔软的组织内血液蓄积形成的片状伤痕。由于皮下大量血液蓄积,使局部肿胀隆起,或者使组织分离,突出其王常表面的皮下出血,又称为血肿。

皮下出血是生前被钝器打击形成损伤的重要特征。因此,在尸体上检见皮下出血,则是生前受伤的确证。1978年11月的一天早晨,人们发现北京东光电工厂电话楼下水泥地上有一具女尸。尸体右眼青肿,耳中出血,口吐白沫。尸旁有一带血的湿抹布,脚前有一双红塑料底的左脚女鞋。二楼窗台外有擦蹭痕迹。还发现死者身怀有孕。根据这些情况,有人认为死者可能是到窗台上做清洁,由于身子不方便,加上冬天期料鞋底打滑,失足从楼上坠下摔死。后来,进一步勘验现场和检验尸体,发现死者颈部右前侧有不规则的条状轻度皮下出血。说明这是生前形成的损伤。公安人员根据这一新发现,结合其他情况推断,死者是先被打伤掐昏后推下楼去的。破案后的事实证明,公安人员的推断完全正确。

皮下出血是钝器伤中非常普遍而又具有特殊意义的一种机械性损伤。损伤形态往往反应出致伤物接触面的形态。法医学上据此可以推断和认定凶器。如斧背或方形锤面打击人体,可以形成带直角的皮下出血。汽车轮胎辗压的部位,可以留下轮胎的花纹印痕;被圆柱形棍棒打击,受伤部位可形成两条平行的皮下出血带(也就是人们说的竹打中空现象)。这种条形皮下出血损伤,在实际生活中是比较容易见到的。
《棠阴比事补编》上记载:宋代提举杨公,在越郡当录事参军时,越郡太守严治强盗。规定凡在保内发生盗案,而盗贼捉不到的,那么盗走的财物由保长赔偿。一日,有一户人家被盗,主人发觉后,拿着一根木棒追赶,把强盗打倒在地。然后扭送交保长。保长便把他捆起来。在解送官府途中,盗贼死了。郡守即将保长按捆绑盗贼致死治罪。案定了,杨公查阅案卷,见验尸状记载,死者是在左肋下致命。一伤痕长一寸二分,中间有条白色的凸起纹路。杨公认为这是从后面追赶时打击留下的伤痕。那么,这强盗的死,就不是由于保长的捆绑造成的了。杨公立即追查究问原先追捕强盗的那个人,果然找到真实原因。查看那很木棍,棍头上还有击破的裂痕。此案中,杨公根据竹打中空这种皮下出血的伤痕形成,找到了强盗死亡的原因,避免了一场冤案的发生。

根据皮下出血的颜色变化,可以推断受伤后经过的时间长短。皮下出血的颜色伴随血红强白的分解、吸收而改变。则发生损伤,皮下出血呈红紫色或青紫色;1~3日内,呈紫褐色;5~6日可变成绿色或黄绿色。8天左右以黄色为主,14日左右颜色逐渐消退痊愈。皮下出血吸收消失后,一般不留下任何痕迹,法医检验中,应把皮下出血与人为的以治病为目的的刮痧、扯痧、拔火罐、吸吮形成的皮下出血相区别。后者的形态、部位、颜色都与皮下出血不同;应把皮下出血与伪装的皮下出血相区别。以色料(如榉树叶)、兽血等涂皮肤的伪伤,除外观上与经过数日后的皮下出血相似外,其他特征都不一样。皮下出血除皮肤颜色变化外,损伤局部肿胀隆起,触之有硬感;此外,白血病、血友病、败血症、坏血病、肝脏疾病以及砷、氰中毒,也可出现皮下出血。但病理性皮下出血出现的部位,分布状态等都与机械性损伤造成的皮下出血有区别。绝不可以把皮下出血与病理性皮下出血混淆起来....(暂且补充这么多吧...)
发表于 2015-7-22 13:35:58 | 来自小霸王手机
我是点赞小天使~(/ω\)
发表于 2015-7-24 20:56:22
博学啊。菜鸟在此拜过。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 11:25:50
开学后很难有时间来学院,这里国庆7天,回来看看~~(继续更)
坠落伤
坠落伤的形态和轻重程度同坠落的高度,地面质地、被害人年龄、衣着以及着地方式、部位等因素都有关系。坠落伤一般分布很广,头、胸、腹、四肢、体表以及体内,可同时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坠落可以直接形成撞击伤,也可间接形成震荡伤。损伤的程度,可以出现表皮剥脱、皮下出血、挫裂创、骨折、内脏破裂,甚至还可出现肢体断碎。

坠落伤通常体表呈较轻微的表皮剥脱和皮下出血,但内部则由于机械力的直接、间接或震荡作用,出现广泛性的内脏破裂和骨折。坠落时,躯干表面的损伤只发生在与地面接触的一侧,另一侧无损伤。高坠时。头部先着地,多出现皮下血肿或挫裂创,颅骨可形成严重的粉碎性骨折。有时颅底发生间接骨折,耳、鼻、口出血,两眼睑皮下出血,呈青紫色。臀部先着地,由于传导作用,可出现脊椎压缩性骨折和枕骨大孔周围的环状骨折。由于震荡作用,肝、肾、脾及胃肠也常发生破裂。躯干侧身着地时,在接触地面的一侧,出现广泛性皮下出血、挫裂伤,并常有肋骨骨折和内脏破裂。

对坠落伤要结合现场勘验、尸检、化验等各方面情况,综合推断死亡的性质。尤其要注意死者有无中毒症状,坠落伤以外的致命伤、抵抗伤,以便作出自杀、意外事故或他杀的结论。

剪创
剪刀由于两片单刃锐器的剪铰作用,使人体组织造成损伤,形成剪创。剪刀既可作刺器,也可作刺切器使用,另外还具有剪铰作用。因伤及的部位、使用剪刀的方式不同,可以形成夹剪创、刺剪创和剪断创。



剪刀作垂直于人体表面的剪饺时,能形成直线性创口,哆开比薄刃的刀砍创要大一些。两创缘的中央,有一小瓣状突起,是剪铰时剪刃交错形成的。剪刀与体表呈一定角度斜向剪铰时,创口呈V形,剪铰中有旋转时,可形成S形创口。剪刀的两刃没有合拢时,则形成八字形创口。夹剪创,则是由双刃的并合交错形成的,但受伤的组织却未断离。这种损伤创口哆开不太大,创角尖锐,创缘整齐,两壁光滑。夹剪创多见于颈部、胸腹部等。

剪刀既可剪较,又可刺击。剪刃不同程度的张开或互相交错时形成的刺创,成对称形。两片剪刃合拢时刺入体表,可形成一般的刺创,呈◆形。以剪刃的一片刺入人体,可形成与刺创相似的创口,呈▲形或形。力量强大,刺入骨质时,常留下刺痕,有时可检见剪刀的断尖。刺剪创多发生在颈部、胸部、腹部,常因伤及要害部位而致人死命。剪断创是利用剪刀的剪铰作用,把人体突出的组织完全断离的损伤。剪断创的创面表面光滑,创缘整齐。与砍、切创的创面近似。剪断创的创面特点是创面与创缘可留下合剪时形成的嵴,剪断创多发生在颈部、乳头和阴茎等地方。

剪创以自杀为最多,他杀也时有发生。根据剪创的形态、大小,可以推断剪刀的种类、剪刃大小以及致伤方式。剪刀的断尖可与作为凶器的断剪进行同一认定,为侦查破案和审判提供必要的材料。
发表于 2015-10-1 20:02:18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楼主我爱你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返回版块
12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