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发表于 2015-10-10 21:17:36
继续再来一发~
刺创
长而尖的锐器刺入人体,就会形成刺创。这类锐器有刺刀、匕首、三棱刮刀、小刀、柳叶杀猪刀、剑等。这些锐器既有尖端,又有刃口,具有刺和刺切的功能;另外一类是有锐利尖端但无锐利刃口的锐器。如铁钉、钢钎、锥子、鱼叉等。这类锐器虽不能使人体皮肤、肌肉组织断离,但可以使皮肤、组织分离。这种锐器刺入人体,也能致人死亡。如钉子从颅顶钉入致人死亡。此外,尖而硬的竹质、木质、玻璃、陶瓷锐器刺入人体,也可形成刺创。

刺创的特征是体表创口小,刺入组织深,破坏性大。常因刺破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器官或大动脉,发生血气胸或大失血,而致人死亡。刺入人体的锐器,形成刺入口、刺创道。如果锐器刺穿人体,则形成刺出口。有刺出口的刺创是贯通性刺创,未穿透人体的刺创是盲管性刺创。贯通性刺创,多出现在颈部及四肢,锐器特别长时,也可出现在胸部。盲管性刺创,常见于背部、腹部。

刺创的刺入口形态,与锐器刺入部分横断面形态有密切关系。有刃的锐器刺入口呈▲形,创角一钝一锐。双刃匕首刺入口呈◆形或◆◆形。三棱刮刀刺入口呈▲或▲▲▲;圆锥形锐器刺入口呈纺锤形或裂隙状。若锐器表面锈蚀或粗糙,则刺入口周围或创缘皮肤上常伴有表皮剥脱。由于磨擦作用,有时刺入口出现轻度的皮下出血带,但刺创的刺入口没有组织缺损。这与枪弹形成的射入口的表皮剥脱和皮下出血带是有区别的。

刺创道的深浅,一般与锐器刺入人体的长度相当,据此,可以推断锐器的长度。刺创道受锐器的长短、机械力的强弱以及刺入部位的组织结构的影响。但是,锐器较长,而用力较小,也可形成较浅的刺创道;较短的锐器,刺击有弹性的软组织或脂肪较厚的部位,因挤压作用,可以使刺创道深度超过锐器刺入部分的长度。盲管性刺创的创底与刺入锐器的尖端形态相吻合。如果用有刃口的锐器进行挑刺,形成刺切创,其创口、刺创道形态难于反应锐器形态。锐器刺入人体与骨质接触,可形成骨质损伤。骨质上亦可反映出锐器尖端形态,有时可残留锐器断端。锐器尖端刺中胸骨、肩胛骨、颅骨,机械力强大时可形成孔状骨折,其形态、大小与锐器横断面相近似。刺创道与刺入锐器方向一致。依据刺创道的方向,结合现场情况,可以推测凶手作案的方式及凶手与被害者的位置关系,进而为推断刺伤过程、自伤或他伤提供依据。

刺创,可以是他杀,也可以是自杀形成的,灾害性刺创极少见到。他杀案件中的刺创,可发生在人体任何部位。刺创方向不一致,衣裤帽常有与身体一致的刺破口;手掌等部位往往有抵抗伤;伤势一般较重,有的立即死亡。自杀案件中的刺创,往往在自己双手能够达到的部位;无抵抗伤;致伤工具多遗留在现场;伤痕方向与手持锐器的方向大体一致。自伤伪称他伤,则刺创多在表浅;有试探伤;并且创口往往在非致命部位。长而尖的锐器刺入人体,就会形成刺创。这类锐器有刺刀、匕首、三棱刮刀、小刀、柳叶杀猪刀、剑等。这些锐器既有尖端,又有刃口,具有刺和刺切的功能;另外一类是有锐利尖端但无锐利刃口的锐器。如铁钉、钢钎、锥子、鱼叉等。这类锐器虽不能使人体皮肤、肌肉组织断离,但可以使皮肤、组织分离。这种锐器刺入人体,也能致人死亡。如钉子从颅顶钉入致人死亡。此外,尖而硬的竹质、木质、玻璃、陶瓷锐器刺入人体,也可形成刺创。
下周继续~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7 21:55:43
继续~
斧锤创

在杀人案件中,锤、斧是常见的凶器。这类凶器获取容易,携带方便,打击力量大。打击的部位多在头部。由于头部各部位有一定弧度,锤面、斧背打击时,通常不易与头部全面接触,伤痕极少反应出凶器的完整形态。但这类凶器独具特征,所以在伤痕上又可留下各自的特征。这对于认定凶器很有意义。

锤子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六角锤、八角锤、奶头锤、羊角锤、鸭嘴锤、鼓形锤、检验锤等。

圆形锤面打击头部或其他较平坦部位,常留下圆形成半圆形表皮剥脱和皮下出血。打击颅骨则形成类圆形凹陷骨折,面积一般大于锤面直径。锤面斜内或部分打击颅骨,多形成弧形挫裂创和弧形凹陷骨折。六角、八角锤面打击头部,在较平坦部位可形成反应锤面完整形态的伤痕。打击在其他不平坦部位,在伤痕边缘部分,尤其是皮下出血和颅骨凹陷骨折的边缘反映出一个或多个夹角。依据夹角角度和边长,可以推断锤面形态。奶头锤面(球面)打击身体平坦部位形成类圆形伤痕,伴有皮下出血、表皮剥脱。打击头颅,往往形成类圆形四陷骨折,中心区损伤重,外周损伤较轻。周围有时伴有凹陷骨折为圆心的环形骨折。打击力量特别大时,也可形成孔状骨折。羊角锤背面(羊角部分)垂直打击头部的不同部位,可形成相同形态两羊角对称的挫裂创、凹陷骨折或孔状骨折。对称的两羊角间的骨质往往没有缺损。方形锤形成的伤痕形态,与斧背形成的伤痕形态相同。

斧头既有钝器,又有锐器的性质。斧头的种类也比饺多,有木工斧、柴斧、石匠斧、消防斧等。常作为凶器的是木工斧、柴斧。斧背有方形、长方形两种。

斧背垂直打击头部平坦处,接触面大,往往留下类长方形的皮下出血和表皮剥脱。打击严重时,能造成颅骨类长方形凹陷性骨折或孔状骨折。斧背一端打击头部较平坦处,可留下凵形皮下出血和表皮剥脱。稍重时形成凵形挫裂创,特别严重时则出现凵形凹陷骨折。底边长度可以反应出凶器的一部分边长。以斧背一棱边斜向打击头部时,因头部弧度不同,可形成条形、弧形成棱形挫裂创。斧背的一角垂直打击头部,可形成L形凹陷骨折或皮下出血。斧背打击在圆弧面(如额部)上,接触小部分凸出处,常形成类圆形挫裂创和类圆形凹陷性骨折或粉碎性骨折。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10:16:43
继续...一周放一天假呀~
    当今世界,无论是在生产建设还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几乎成了不可缺少的东西。然而它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又无情地使多少不懂得它和不慎使用它的人命归黄泉,而个别不法之徒甚至有意利用它来进行犯罪活动,因而随着电的日益普及,在当今谋杀案的档案里,又增添了一类以电为谋杀手段的犯罪。作为同犯罪作斗争的法医学,自然而然地增添了一项检验电击死伤的内容。

  因电流的作用而造成的人体损伤,叫电击伤。因此而造成的死亡,叫电击死。一般说来,电击伤和电击死的形成,取决于作用人体的电流强度。通过人体的电流愈强,人体受到的损害越重,越易导致损伤和死亡。在通常情况下,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交流电达到70~80mA时,直流电达到200~250mA时,就具有危险性,可导致损伤甚至死亡结果的出观。

作用于人体的电流强度,与电压的高低、电阻的大小、电流的种类、通电时间、通电方式、机体状态等密切相关。或者说,作用于人体的电流强度的大小及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是受上列诸种因素制约和影响的。

电压是指带电体或导体在电路中不同部分间的电位之差,它形成电流从高电位流向低电位的趋势,根据电压高低的不同,电可分为低压电、高压电、特高压电和超高压电。民用电一般为110~220伏的低压电,对人体己具有危害性。有时甚至在110伏以下的电压情况下,也可能被电击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电流强度与电压高低成正比,即是说,电压越高,电流强度越大,也就越危险。

二、电阻

  电阻就是人体或物体对电流通过的阻碍作用。在电压不变的条件下,电流强度与电阻成反比,即电阻越大,电流强度越小,因而危险性也越小。如同是在200V电压下,当机体电阻为2000Ω时,电流强度为100mA,可导致死亡结果的出现。当电阻为200000Ω时,电流强度则为1mA,对人体来说就无危险。电流作用于人体时,会受到人体各种组织的阻碍。不同体质的人,同一人体不同部位的组织,以及同一组织在不同状态下,对电流的反应和抵抗能力的强弱是不一样的。如贫血、神经衰弱、体质过敏者,对电流的阻碍和抵抗能力比正常人低。就一般情况而言,人体干燥皮肤的电阻可高达8000~400000Ω,潮湿皮肤的电阻可降至500~5000Ω。骨骼的电阻可高达900000Ω,而肌肉组织的电阻只有1500Ω左右,血液的电阻才185Ω。

三、电流的种类

  根据流向的不同,电可分为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交流电,如我们日常照明用的电流,它是流向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直流电,如电池中的电流,它是沿着一个不变的方向传导的电流。一般说来,交流电比直流电危险,尤以每秒电流频率为50~70次的交流电,其危险性最大。因此,通常电击事故多由交流电引起。
四、通电时间

  电流作用于人体的时间愈长,电流强度愈大,所致损伤愈重,危险性愈大。比如说,高压电短时间作用于人体,可以不致有生命危险,而低压电较长时间作用于人体,则可造成死亡结果的出现。
  此外,电流通过人体的方式(是单极性接触还是两极性接触),电流在体内运行的途径,电流与人体接触情况(接触面积的大小和接触的紧密程度)等的不同,对人体的损伤和生命危险性大小也不一样。如果为两极性接触,电流通过心、肺、脑等重要器官,或者电流与人体接触面既宽又紧,则危险性更大。
  电击死的主要原因是电流作用于心脏后引起的心室纤维性颤动和电流作用于延脑或呼吸肌引起的呼吸中枢麻痹或呼吸机能障碍。心室纤维颤动通常是由低电压的电流引起的,而高压电流常引起呼吸麻痹,还可引起心脏骤停和继发性休克。电击后可能出现假死现象,也就是由于呼吸停止而引起的电流性昏迷,如果及时施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常常可以起死回生。

在检验电击死的尸体时,通常可以见到以下征象:

  电流斑

  是在电流出入口皮肤上,由于电流热(120℃以下)的作用所形成的典型性烧伤,又叫电流标记。典型电流斑为直径为6~8mm的圆形或椭圆形白色、灰白色斑块,状似火出口,边缘隆凸,央中凹陷,斑痕质硬而干燥。电流斑是电击死伤的特异性征象,但它通常发生在电极与人体接触面较小的情况下。在电极接触面较大的情况下,则不易形成电流斑。

  电烧伤

  在电压高、电流作用时间长、触电部位温度高的情况下,易形成电流烧伤。电烧伤可以使电流斑颜色变成黄色、灰褐色或褐色,甚至炭化变成黑色。电烧伤不仅可以使表皮剥脱,肌肉组织崩裂、脱落、肢体断离,有时甚至可伤及骨质,使骨组织溶化成骨珍珠颗粒。另外,严重的电烧伤还可见到毛发烧焦、衣服烧着或撕碎,手表、钮扣、鞋钉等金属物品的溶化现象。

  皮肤金属化

  当金属电极与皮肤接触时,金属微粒沉着于人体皮肤或组织深处,这种现象叫着皮肤金属化。由于接触皮肤金属的不同,所形成的皮肤金属化颜色也就有别。如铜导体形成的皮肤金属化呈淡绿色或黄褐色,而铁导体形成的皮肤金属化呈灰褐色。电压愈高,电流作用时间越长,皮肤金属化现象越明显。

  此外,电击死尸体还可检见一般窒息征象和内部器官损伤征象,如尸斑呈暗紫红色、心外膜出血、肺膜、脑膜出血、水肿等。
发表于 2015-11-8 11:20:36 | 来自小霸王手机
收藏,好贴
返回版块
12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