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发表于 2024-9-20 10:26:16 未知
泡坂妻夫《幸福之书》

可能是绝无仅有的一次,我“随书获赠”可以真正实施小说中诡计的道具。泡坂妻夫老师在书中借角色之口说:“这个世界上,就有这种为了创造奇迹,即使花下大把钞票和精力,也在所不惜的人呀!”推理作者和魔术师的风流令人倾倒。虽然我可能已经忘记了整个故事,但作为推理小说读者真的感到了幸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图片或附件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学院

楼主| 发表于 2024-9-21 08:43:25 北京
连城三纪彦《瓦斯灯》

最末一篇的结尾令人浑身战栗。

(注:本作为短篇集,雷达图代表整体印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图片或附件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学院

楼主| 发表于 2024-9-21 19:40:51 北京
白井智之《无人逝去》
虽然是国内能出版的白井,但仍然几乎全程都有一种吞咽蚯蚓般的异物感。“死者复活”的设定推理并不鲜见,但在设定挖掘和伏线设计方面无出其右者。篇幅占比近半,伪解答波澜壮阔,最后一重更是改变地形地貌级别的炸裂伪解。但每一重伪解答背后的底层逻辑,又都是非常本格的思路。当然最值得称道的,还是白井对伏线的操控神乎其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图片或附件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学院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24-9-22 14:12:11 北京
白井智之《名侦探原田亘》

白井上岸作,很有意思的设定系推理!虽然较之白井之前的作品,本作确实显得有些寡淡,但秀逸的脑洞和本格的巧思仍然值得一读。

在连环杀人和模仿犯这两类经典的连续杀人模式之外,白井通过引入“人鬼”的超自然设定创造了一种新模式:曾经的连环杀手以鬼魂附身的方式重返人间,再次犯下自己生前犯过的罪行。连环杀人这一行为在时间维度上得以延展,而“穿越”的凶手以过去的作案思维如何犯下新时代的案件本身也有很多可写之处,总之挖掘的空间相当大。

同时,本作也难能可贵地刻画了人物的成长。作为(暂时)活在短篇集中的主角,原田亘甫一出场就有着丰富而不同寻常的角色背景:不幸的童年、正义感的觉醒、侦探助手的身份……而除了原田亘本人的经历,古城也是反映其成长的一面镜子,他对原田的称呼从“随从”、“仆人”、“徒弟”最后到庄重的“同事”,称呼与身份之间建立的联系耐人寻味,可以看出,白井对服务于剧情和人物塑造的伏线下的功夫并不比服务于案件的伏线少。

最后,虽然很多线索略显牵强,但白井设计伏线和推理切入点的功力仍展现得淋漓尽致,有许多巧妙的证据,也有天雷滚滚的伪解,可以说白井的个人特色还是非常明显。总之,无论是出于对这一设定的兴趣还是对原田亘人物成长的关心,原田亘的续作(如果有)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图片或附件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学院

楼主| 发表于 2024-9-23 10:58:44 北京
陆烨华《超能力侦探事务所》

本作标新立异之处就是所谓“幽默推理”的设定和致敬,但它首先是作为本格推理而存在的。主人公“超能力”的设定挖掘得非常充分,很多时候会提供决定性的线索;对推理大师的致敬也致敬到了骨子里,核诡与关键证据与致敬不可分割。由此“设定”和“致敬”方能与本格内核相得益彰,甚至锦上添花。

当然,大量致敬和私货使本作注定是小众读物,但小众读者确确实实读得很开心!引用陆烨华老师在后记中对自己创作理念的阐述:“我不喜欢在小说中讨论现实中的污浊和人际纠葛,也不喜欢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笔调。在我看来,读书是一种娱乐,它使我开心。而之所以偏爱推理小说,是因为开心之余,还能让我获得惊喜。”关注和思考本作的诡计、逻辑、幽默、设定,好像都有点买椟还珠,阅读与推理的快乐本身才是最重要的——这种草率和单纯令人动容。我愿将本作形容为一封推理迷写给推理迷的情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图片或附件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学院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24-9-24 22:02:15 北京
约翰·迪克森·卡尔《白修道院谋杀案》

情节胜过诡计的作品,哥特风格的气氛和剧情推进的节奏都不在话下,卡尔谋篇布局的水准依然在线。遗憾的是雪地密室的诡计太过普通且广受后来人模仿,期待越大失望越大。诡计的基本盘摇摇欲坠,薄弱的两重伪解答也就岌岌可危,空泛的不可能犯罪动机讲义也使我看得昏昏欲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图片或附件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学院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24-9-26 12:48:36 未知
梅絮《受限福尔摩斯机》

相比于大量科幻推理作品运用设定制造各种物理诡计,本作更接近科幻背景下的“心证推理”,给人一种少见而奇妙的阅读体验。对待人工智能是否全能这一命题,故事中的每个角色都有复杂的心路历程和独特的态度,在这些态度的驱使下,每个人言行都非常自然,主要角色更是能从其心理成长中看见弧光。因此,本作中的人物形象大多鲜明而丰满,虽然剧情仅仅两段家访,人物明暗线索的纵横交错依然编织出了完成度较高的故事。有趣的是,杀人动机的多重反转与人工智能理论的嵌套互反恰为表里,至于相对平淡的核诡与尾声,我会更多理解为从福学和人工智能两个维度上的情怀和致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图片或附件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学院

楼主| 发表于 2024-9-27 13:29:47 未知
时晨《傀儡村事件》

将中国传统元素与孤岛模式本格推理结合的一次探索。民俗背景的铺垫恰到好处,通过碑文、淫祀、人祭等并不陌生的元素渲染恐怖的氛围,并不会因炫学而使人感到喧宾夺主。然而,本作最大的缺点可能是在并不出彩的核诡基础上,不合理之处多到了无法忽略不计的地步。从凶手的动机、行为逻辑、伪解答到诡计本身都透着违和,殊为可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图片或附件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学院

楼主| 发表于 2024-9-27 23:07:27 北京
比尔•普洛奇尼《迷雾》

较之我看过的其他冷硬派小说,本作的叙述令人感到非常舒服,或许是本格内核的缘故。当然以本格的角度去评价的话,本作薄弱的诡计并不足以支撑起如此篇幅的文本,但七十年代的作品也不宜苛求。有意思的是,普洛奇尼没有塑造又一个菲利普马洛或萨姆斯佩德,而是介绍了一位和我们一样的马洛与斯佩德们的崇拜者。故事和推理本身难言优秀,但无名侦探的平凡成就了他的可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图片或附件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学院

楼主| 发表于 2024-9-28 19:55:46 北京
乙一《女佣异闻》

五个短篇都是乙一风格浓郁的轻设定志怪故事。《气氛侦探阿松:返场》中一上来就是命案现场紧锁、钥匙沉于湖底、湖面在案发前早已结冰的双重密室,侦探阿松不破案只调节气氛的和稀泥风格也足够标新立异;标题作的背景则是一处宅院建在地府入口,宅子里的人天天撞见刚去世的人在家里穿行,叫人分分钟脑补出十万字设定系新本格。然而乙一显然并不打算挖掘设定和编织诡计,而是采用无厘头、荒诞或伤感的方式将故事平淡地收尾,不免令人产生遗憾。但抛开本格推理爱好者的心态与期待,这些故事确能使我感受到淡淡的温情,就如同已经流传了很多年的都市传说一样。能打动人的故事就是好故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图片或附件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学院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