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万|回复: 114

[学堂教学] 用心创作【小峰先生谈原创推理感悟】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15-8-17 09:11:58 发帖际遇
本帖最后由 马小峰 于 2015-8-18 09:57 编辑
哒哒哒啦~~~!
小峰叔叔的原创推理课堂开课啦!好孩子们快排排坐好~~
那边那个!就是你,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偷吃零食、不许扯前面女同学的头发!

好的,自嗨时间结束...

呃~那个~本人前段时间总结了一下自己这几年来的创作和阅读时的感悟,总觉得自己好像明白了一些非常简单易懂的关于创作方面的技巧,本着好东西要向朋友分享的精神,我在这里把我的一些感悟写成这篇文字,发表在学院。(其实就是好多天不现身了,来刷存在感的吧?
一来呢,当然是希望能给所有热爱原创推理的新人作家们给予帮助,哪怕一点点也好。
二来呢,也是希望各位大触写手们能够不吝赐教,多多给予我批评指导,感激不尽!

本人并非什么特别厉害的作家写手,也从来没有写出过很出名的杰作,承蒙院长小品哥厚爱获得了“推理小说作家”勋章,其实浪得虚名,在推理小说创作的路上,我明白自己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所以在这里,本人并没有想过要拉高自己的姿态,大言不惭的给大家讲解些什么。我只是借此处宝地分享出自己的创作心得体验,旨在同各位推理文化爱好者的交流探讨。
本人之前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我感觉要分享出自己所想的事情,就好像作一篇议论文一样,事实上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做过此类文章了,所以下面我所说的内容或许大家看到了会觉得是一些狗屁不通的胡言乱语。
还请大家多多见谅,不喜勿喷。

一楼的作用呢,就是给大家讲讲这些题外话,还有一些说在前头的话了,这篇感悟我打算分成三个部分给大家讲一讲吧,本人会尽量把这堂课给大家讲的更加详细、更加通俗易懂。各位请多多关照咯~
为了能使大家更加容易理解我这堂课,我打算用我以前作过的一篇文章《白乌鸦》来作为辅助教材。
文章地址在此: 《白乌鸦》
没有看过的同学请去关注一下吧~ (这么给自己的文章打广告真的好吗?喂!)

此次开课的课程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动笔之前
第一讲:我为什么想要创作推理小说
第二讲:创作之前,我们该准备什么

第二部分:构思之前
第三讲:浅谈人物塑造
第四讲:浅谈情节发展
第五讲:浅谈背景布局
第六讲:浅谈诡计设置

第三部分:完本之前
第七讲:大纲的重要性
第八讲:阅读的重要性
第九讲:文字的成熟离不开自身的成熟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发表于 2015-8-17 09:34:26
前排围观既然是讲课,小峰不介意插楼的吧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15-8-17 10:52:27
第一部分:动笔之前
第一讲:我为什么想要创作推理小说


我为什么想要创作推理小说?简短的一句话,其实给大家抛出了三个问题:
1、为什么是我?
2、为什么要创作?
3、为什么是推理小说?
“我”之所以是“我”,是因为“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正因为“我”会独立思考,所以“我”才会感觉到真实的自己。
“我”这个命题太广泛,我们这堂课呢,主要讲“创作”和“推理小说”,如果有想弄明白“我”是什么的同学,请下课后移步隔壁哲♂学教室。
我们来讲讲为什么要创作。
我相信各位喜欢创作的人,都是真正的热爱着推理文化的人,但是对于推理文化的热爱之情,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表达方式,有些人喜欢大量阅读,有些人喜欢写书评,有些人喜欢看推理影视剧,有的人喜欢解谜,还有的人,就像我一样,喜欢自行创作。
然而创作一本完整的推理小说,是相当辛苦的, 它耗时,耗费精力脑力,想必所有创作过的人都深有体会,但是创作完了以后,那种兴奋的感觉也是最强烈的,这种痛并着快乐的过程就是我们热爱推理小说的证明。
本人创作推理小说的动力来源,不止是源自于对推理文化的热爱,也是因为总有非常多的同好给予我鼓励,同时我也希望能和阅读我作品的读者们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
各位有兴趣也可以在这里聊聊你们自己为什么会创作的机缘。

第三个问题是,为什么是推理小说?
推理小说是具有什么样的魅力,让我们如此着迷?我认为,阅读推理小说并不单单只是一种脑力运动,还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上的冒险。我们通过将自己代入带书中主角的身上,来体会一把与罪犯的较量,这种在我们生活中随时可能发生,但论发生几率又并不是那么大的事情,是非常具有刺激情绪的作用。
对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比如武侠、玄幻、商政之类,这些作品能给我们带来的刺激就要小得多。
同样的,我们在创作推理小说的时候,也是会有同样的感受。无论是构思出精妙的诡计、恐怖的命案、睿智的侦探、邪恶的罪犯,光是使这些东西通过我们的手笔跃然在纸上的时候,都是一场伟大的创造。
对于坚持创作的人,我向来都是抱以最崇高的敬意。

以上,就是我对于为什么想要创作推理小说的回答。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15-8-17 15:30:59 发帖际遇
第一部分:动笔之前
第二讲:创作之前,我们应该准备什么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想要作出一篇好的推理小说,事先必然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我相信学院内活跃在原创区的各位其实把原创推理小说更加当作的是一门兴趣爱好来培养,大家都是为了自娱自乐,所以我们并不需要特别严格的去要求,但是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我们必须要准备好的。
那就是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小说?而什么又是推理小说?
推理小说,它总归还是一种小说。我们既然想要创作推理小说,首先就必须要理解什么是推理小说,而想要理解推理小说,我们还必须更广泛的理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我们理解透了什么是推理小说的时候,再谈如何去创作它,自然已经是了然于胸。

关于小说的定义,在网络上大家可以自行搜索到许多内容,但既然是我向大家讲课,那么我就浅谈一下我是如何定义小说的。
小说的组成有三个重要的元素:人物、情节、背景。(普遍的说法是人物、情节、环境,其实我只是把环境和背景当成同样的东西)
人物的塑造要丰满,情节的发展要流畅合理,背景的刻画也需要有深度。这三者对于一篇合格的小说来说是缺一不可的,而且三者没有谁轻谁重,它们必须相辅相成,背景塑造人物性格,人物行为推动情节发展,情节发展又会导致背景环境的变换,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圆。
而小说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讲好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由我们作者自己去构思,但是讲故事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就涉及到各种不同的写作手法。
所以结论就是,我们应该充分合理的运用到人物、情节、背景这三种要素,去讲好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就是一篇小说了。

推理小说,或者说侦探小说,顾名思义,就是作者刻画出一个侦探形象,或者是其他什么形象,利用一次案件,来完成一个包含了推理成分的故事。
但是在我个人的看法中,侦探推理小说必须是一种严肃的文学,也就是说,它在角色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发展和背景的刻画上,必须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通俗的讲,就是要符合当下社会主流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读者阅读推理小说的过程,更像是一种竞技的过程,作者在情节中设置了谜题,相应的,也就必须要给出线索,读者阅读这本小说,凭着自己找出的线索,然后根据逻辑进行分析,从而推理出凶手和作案手法等诸多信息,想必这也是很多人热爱推理文化的一大关键因素。
因此,作者在创作的时候,除了要给出恰当的线索以外,书中人物的行为逻辑,情节的发展规律都必须要符合当下社会主流的三观,即使出现了什么特殊的情况,也必须要给出足够的说明。只有这样,我才认为是一本足够优秀的推理小说。

好的,第二讲到此结束,请大家期待下一堂课:第三讲:浅谈人物塑造。
请各位同学上课之前预习/温习教材 《白乌鸦》
哈哈哈...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5-8-17 18:00:31 | 发自安卓客户端
赞个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5-8-17 22:03:59
总觉的犯案手法满身是洞,填补的话,好像描写越细漏洞越大
但不描写清或忽视的话,又怕同志们会错意。好纠结啊。看来注定不是本格推理的料啊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5-8-18 09:22:39 | 发自安卓客户端
看来某峰对自己的期许很高啊~( _)我就不惜笔墨,留下我的爪印吧。
冒昧由我来阐述一下自己对“严肃”的定义吧。
“严肃”的推理小说,就是带领读者思想更广泛【绝不是哲学】,而不是让读者读到表面意义的推理小说,这就类似于“一分钟破案”的了(虽然自己也中枪了,但是,我值得!)
好的推理小说如咖啡,回味无穷,带着点神秘的冒险体验。【貌似偏题了,小峰说的是创作啊……】
【最后说一句,我好像知道某峰闭关在干什么了(>ω<*)】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9:52:34
本帖最后由 马小峰 于 2015-8-18 09:55 编辑
第二部分:构思之前
第三讲:浅谈人物塑造


同学们,我们接着上一堂课的内容来讲。
之前有说到,小说的创作离不开人物、情节、背景三要素,这堂课我们聊聊如何塑造一个完美的角色形象。
生动的人物形象,就好像一本小说的灵魂,小说里面的角色塑造得如何,基本上决定了整本小说是“活的”还是“死的”。
这一准则同样也适用于推理小说。
推理小说的常规角色形象,大概总结有以下几位:
1、侦探形象(主角、破解谜题的人、正面形象)
2、助手形象(第一配角、给予主角提供解谜思路的人、正面形象)
3、警察形象(配角、案件发现人、给予主角提供查案条件的人、官方形象)
4、凶手形象(配角、设置谜题的人、反面形象)
5、被害人形象(...此形象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与凶手产生合理的矛盾冲突)
6、其他涉案相关人员(此类角色形象很笼统,大多数情况下是作为提供相关线索或者混淆读者视听的存在,形象可正面可反面)

以上几种角色形象是在传统推理小说中非常常见的组合,但是这种组合并不是死的,他们之间可以很灵活的互换甚至融合,比如很多推理小说中,侦探本身就是警察,也有的小说中,助手是警察,甚至有的警察是凶手、侦探是凶手的。(最后一种情况多出现于叙诡)

现在很多新人作家喜欢把自己书中的侦探塑造成一个“完美”或者是“近乎完美”的形象,其实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可取的。(说什么呐?你自己不也是这样吗?)
侦探拥有美貌的外表、聪明的头脑、渊博的知识、超人的行动力和推理能力,各种各样的技能都会,最常见的缺点几乎也都是不会处理男女之间的感情。
可是放眼我们身边,这样的人物根本就不存在好吗?
那么有人要说了:推理小说说到底其实也就是一种艺术创作,书中的主角形象我们把他艺术化、夸张化、完美化,无非就是我们自己对这个角色有特别的钟爱,这样有什么不好的?
确实,我们对于自己创作的故事中的主角有着特殊的感情,以至于我们不忍心给他安排任何缺点,这其实无可厚非,但是很多新人作家也正因为这一点,太不注意合理的形象,以至于创作出来的角色严重的脸谱化,从而失去了个人特色,导致读者读完他的故事以后,书中人物却一个都没印象。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们当然就需要使得自己笔下的角色拥有足够鲜明的个人特色,但是个人特色并不等于就是特别多的优点。人物的刻画,除了语言、动作、外表、神态以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性格特征。
性格特征,可以说是体现一个人特点的最大的因素。我们知道,描写一个人的语言,动作,外貌,都是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描写的,也就是这些都是可以通过简单的文字叙述来展现给读者观看的。
然而性格特征它是一个人内在的东西,它无法用文字直观的表达,但却是表现人语言、动作、外表、神态的最重要的东西。
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是需要通过这个人所处的背景环境所催生出来。
所以,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应该是这样:
背景环境促成人内在的性格特征,人内在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他外在的语言、动作、外表、神态等等。

在理解了这一层因果关系之后,我们创作人物的时候就要时刻注意,人物的言行要统一,其实就是要对应这个人的性格特征还有当时所处的背景环境要统一。
在此特别说明一下,人物的对话又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人物的言行不能很好的处理,那么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情节的的发展,要么太快,要么太慢。
引用一个反面教材,就是《白乌鸦》第一章和后面几章,我自己都能明显的感觉到情节发展的节奏感很乱,这就是因为对话没有处理好的原因。
处在什么样的环境,说什么样的话,是什么性格,就说什么话。
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希望大家能牢记。

这堂课还没完,我们来接着聊聊一个许多新手作家非常容易忽视,但是对于推理小说来说至关重要的角色:凶手/罪犯。
虽然说推理小说里面主角是侦探,第一配角是助手,但是凶手形象可以说是撑起整部推理小说半边天的存在。
没有凶手,就没有罪案,推理小说的看点就失去了一大半,当然并不是说不存在那种没有凶手与犯罪事件的推理小说,只是相比较下,推理小说如果缺少了这些因素,就没有什么意义可言了。
很多新人作家在设置凶手形象的时候,因为担心自己若是太过于把这个角色描写的详细,会让读者早早的就猜出此人是凶手,从而失去对此书读下去的欲望,于是就把凶手形象的描写一再的弱化,其实这样的行为也是不可取的。
前面说到,阅读推理小说,更像是一场竞技的过程,作者在主角形象上浓墨重彩,而在与之对立的大反派形象上弱化其结构,这也并不合适。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作者本身并没有能够体会到“行凶杀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它绝对不像是文字简单的描写出来那么容易办到,就算是真正的凶手,他在杀人的时候,心理活动是极其复杂的,没有人能够体会凶手杀人时的心情,然而凶手究竟是经历了多么激烈的心理斗争,究竟是有多么复杂诡异的动机,才会不得已去夺取他人的生命。在行凶之后,凶手作为一个人,又该以如何的心情面对眼前的尸体。
我希望作者在创造这个人物以及这个故事的时候,能够严肃的考虑这个问题。而且我认为,只有把凶手的角色形象刻画的足够深刻,读者自然会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这篇文章。

好的,同学们,关于人物塑造这堂课就到此结束啦~
请大家期待下一堂课:第四讲:浅谈情节发展
(课程内容有点长,预计今晚开课)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5-8-18 12:03:00
本帖最后由 shalamixi 于 2015-8-18 12:05 编辑
最近在纠结张克这个人物的设定中
发表于 2015-8-18 15:33:52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小说三要素人物为大啊!如何让自己刻画出来的人物独具一格真是颇难的一件事啊。
【题外话,全职里黄少天被人记住就是因为那滔滔不绝的垃圾话……算不算非推理小说里比较典型的例子了呢】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返回版块
123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