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94|回复: 37

[原创短篇] 而那个凶手正躲在二楼(完)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24-6-16 02:11:57 上海| 2024-6-24 23:42编辑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未经作者同意,禁止转载本篇小说
(大概会)很不正经的一篇,占个坑先,心情好再来写

想这个场馆平面图已经要老命了()

图是一楼平面图,标了比较重要的房间的位置。房间公共的墙都是安有门的砖墙,不是公共的墙都是没门的封死的透明的玻璃墙。唯一的例外是加粗的六面墙,它们全是玻璃墙。

然后场馆没有二楼

核心大梗就藏在图里面,跟标题也有点关系。有兴趣的uu可以看图猜猜看大梗是啥,觉得猜到了的可以私聊我确认下(是那种对上脑电波就会觉得啊肯定是这个不会有错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图片或附件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学院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4-6-16 12:19:00 江苏| 发自安卓客户端
蜂蛹,是蜂蛹,嘿嘿🤤
发表于 2024-6-16 12:20:07 北京| 发自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有玻璃墙的话,监视密室之类的吗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4-6-16 14:43:56 北京| 2024-6-16 15:22编辑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按照小魔仙的性格,一般是不会在题目里加很多私货以外的无关信息的,往往是越简洁越好或许是小魔仙懒得码字

这个馆目前为止连通风系统都没有,也算是这一点的证据之一()
引用
想这个场馆平面图已经要老命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小魔仙连题目都没写完就画了这么复杂的场馆图,说明其复杂性对于题目有必要性

如果说场馆里的每个房间都对诡计有用,那么图中红蓝两个位置上明显有区别的房间也对诡计有用,那么在解答和题目中都应该能做到“可以在描述中简单且准确地区分这两个房间”
引用
心情好再来写
这句话则说明图片已经充足。但现有的图片显然很难做到上面说的那样,所以不是场馆里的每个房间都对诡计有用

但场馆的复杂性又对于题目有必要性

那么有3种可能:
①:场馆会变形,变形后的场馆很简洁;
②:真正用到的诡计太好猜了,必须虚张声势一下;
③:大量的房间是作为“景色”来让人物确定自己在哪个房间里的,事实上他们没进入过这些房间,而行动路径只经过可被已标注房间简单描述确定的位置

②首先排除,不像是小魔仙的习惯;①我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来;那大概就是③了

那么诡计可能就是人物判断中的自己所处位置和实际不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图片或附件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学院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4-6-16 20:25:39 河南
这个里面A-N的字母里面,缺少了我(I),那么首先应该判断的应该是自己所在的位置。
三个数字都是13,16,17,其实这个最容易让人联想到的C13H16O17这种有机物结构。
这个形状感觉更像是某种类似石墨烯的结构。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24-6-23 00:05:05 上海 发帖际遇
在郊外一片平坦宽阔的空地上,坐落着造型奇特的玻璃电子钟馆。不过说是玻璃电子钟馆,长得却一点都不像玻璃电子钟,倒更像随手掰下的一大块不规则的蜂巢。那么馆里应该有很多玻璃电子钟了?也不对,馆里没有钟,更没有电子钟,更没有玻璃电子钟。

总之,玻璃电子钟馆和玻璃电子钟一点都不沾边,顶多有五分之二的关系,毕竟还是用了玻璃的。如果非要问为什么取这么个怪名字,也只好认为馆的主人想这么起就这么起吧。

玻璃电子钟馆的每个房间都是大小一致的正六边形,一大堆六边形房间排列堆叠起来,也就成了一座馆。至于为什么采用如此雷同的千篇一律的设计,大概是因为馆的主人兼设计师兼建造者是个大数学家,能用一套简洁统一的规律或定理来描绘馆的构形是再好不过。

规律仅有寥寥几条。其一,所有房间都是边长三米的正六边形,高度则是五米,其内安放着一模一样的各式照明家具;其二,房间的公共墙均为结实的安有门的砖墙,两侧均有插销锁;其三,非公共墙都被做成封死的透明玻璃墙样式。哦对了,不知为何,馆里也有不符合这套规律的反例,那是连续的六面公共墙,本该是石砖墙的它们却被特意做成玻璃材质。

也许有人会问,场馆朝外的墙都是玻璃做的非公共墙,换言之根本没有通往外界的出口,住户又该如何进出呢?

啊,这便是第四条规则了——在每个房间天花板的正中,开有勉强能让一人通过的滑动式格子窗,除此之外,馆内不存在其它暗门或密道。虽然与规则无关,但顺带提一下,天窗同样是两侧均可上锁,只是外侧需用特质钥匙打开;密密的指缝大小的窗格可供通风之用。

这么解释完可疑的地方倒越来越多了,比如,要先移动到五米高的屋顶才能经由天窗进出,可又该怎么移动到屋顶呢?打开离地五米的天窗后,又该如何安全抵达地面呢?

答案是,骑着扫帚飞上去,再轻轻落到正对着天窗的铺在地上的小小圆形地毯上。毕竟玻璃电子钟馆是存在于魔女的世界中嘛。既然是魔女,骑着扫帚飞来飞去当然不是什么难事。此乃不言自明之理。

下一个问题是,这样设计的话,在馆内移动不会相当麻烦吗?只要相邻的房间都从内上了插销的话,唯一的出口就只剩下自己的天窗了。万一其他房间还都从内上了窗锁,那压根就进不到其他任何一个房间。

主人对此的解释是,玻璃电子钟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馆,不存在大家一起聚在餐厅和乐融融吃饺子或在客厅打牌闲聊的场景,它更像是一个大公寓,只是把原本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若干房间全都放置在一个平面内,住户所能享受的只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未经允许进入别人的房间自然行不通,为此她还特意增加了房间的隔音效果,保证各个房间的人互不干扰。至于为什么还要在相邻墙上开门,那是方便有需要时邻居间互通往来。

这就引出了第三个问题——非公共墙为什么用透明玻璃建造呢?既然是大家一起居住的大公寓,能透过玻璃墙窥视到其他房间的情况便相当恼人了,简直毫无隐私可言。而且这么艺术的建筑却用玻璃这种易碎的材质,也容易给爱好破坏者可乘之机。

这回主人的解释是她很喜欢玻璃制品。嗯,这点倒也是人尽皆知的,所以也不算太出格太脱线。但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直接造一整个玻璃屋呢?对此主人却又含糊其辞起来了。

不过最难解的问题,或许还要数馆的造型。按理说把一堆六边形房间随意排列组合,都能满足那几条公理,那为什么最后选定了如此张牙舞爪奇形怪状杂乱无章的外形呢?换作别人大概不会有这样多余的疑问,但设计者偏偏是那位魔女中首屈一指的大数学家,这样不同寻常的外形想必是费了一番苦心,那其中理应也融入了某种数学元素,拥有高度对称的简洁美才对,实在很难想象会如此混沌。另外那不符合规律的六面墙也很着实令人费解。

魔女们对此议论纷纷,什么正六边形是唯三能实现平面密铺的正多边形,什么正六边形和最密堆积理论及开普勒猜想有关,但终究莫衷一是。既然如此,干脆还是认为只是想这么设计就这么设计了吧。

见大家兴致颇高,某日主人终于出来做了说明。她表示,场馆每个房间的布置都是有其意义的,其中正隐含了馆的“终极秘密”——

“从外面不管怎么看,这座馆都只有一楼吧?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座馆是存在着一个可称作‘二楼’的地方的,我平时就经常到二楼去玩。这个二楼究竟为何物呢?如若能理解这点,大概也就破解馆的终极秘密了吧。”

原本这座笼罩了不少谜团也有诸多缺点的馆鲜少有人入住,但这么一卖关子,大家又都觉得这馆比起那些循规蹈矩、方方正正的盒子屋实在是前卫又时尚,还隐隐约约带着几抹神秘气息,一下子被勾起了好奇心,前来参观入住者络绎不绝。整座馆很快就被挤得满满当当,除主人给自己预留的房间外,馆里剩下的62个房间全部爆满。

可那个不存在的二楼究竟位于何处呢?脑子简单的住户们四处寻觅奇怪的隐藏空间却一无所获,想问主人呢主人却成日闭门不出也不和人来往。长时间的相处下来,但凡看到主人也只是在潜心搞研究,从来没有什么可疑的举动,更别说经常到“二楼”去了。

所谓的二楼当真存在吗?

直到住户们兴趣消退逐渐离去,这都依然是一个谜呢。

哦,说这么久都忘了自我介绍。我呢就是这座馆和馆内秘密的新主人。我们今天的游戏也正是从这座馆开始。

这可不是什么传说哦。我所说的一切,皆为真实。
楼主| 发表于 2024-6-23 00:05:30 上海
“虽然意外地死了一个,导致和预定的玩家人数有那么点出入,但问题嘛也不算很大。好吧,那玩家就算是悉数到齐了,我们的游戏呢马上就开始。”

年迈的魔女扫视一圈后自言自语道。她俨然一副七老八十衣衫褴褛的衰败模样,挥舞着破破烂烂的魔杖,嘴里咕嘟咕嘟冒出些不着调的话,和我想象中光鲜亮丽的美少女形象实在是相去甚远。所以说二刺螈什么果然是骗人的啊。

“讲下规则吧,玩家当中呢有一个会被我指定为凶手,而事实上现在也已经指定好了,通过某种,呃,特殊的方式。而其余所有玩家,自然就都是侦探。”

若换作是一分钟前的我,看到眼前的魔女用满不在乎的语调说这些不知所云的话,十有八九会觉得她是个脑子坏掉的疯老婆子吧。但这确是货真价实的魔女,不是什么疯老婆子。现在的我对此深信不疑。

因为她在我眼前一挥魔杖,把一个鸟都不鸟她骂骂咧咧着甩头扬长而去的男人给隔空斩首了。男人的脑袋像沉甸甸的大西瓜一般骨碌碌滚落在地绽成五瓣,鲜红的汁水流到我脚边。

“都好好听我的,谁再插嘴,再乱动的话,就跟他一样,去死。我可从不骗人。”魔女指了指男人四分五裂的脑袋示意道。与此同时,脑袋从五瓣又裂成了五五二十五瓣。

于是在场的所有人再没出声,不发一语齐刷刷地看向魔女。

魔女似乎是想把在场的十七个人都拉去参加什么奇怪的死亡游戏,嘴皮子上下翻飞着,说话的同时手不安分地四处乱舞,总感觉下一刻就要施法把人咒死一样。当然我并不害怕,毕竟我正是小说里那种极俗套的重病缠身命不久矣的可怜儿,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两腿一蹬原地升天了,今天也只是趁有点精神才瞒着家里人摇着轮椅来公园里闲逛。身经百战的名侦探沦落至此还真是不胜唏嘘呢。

我甚至觉得直接忤逆魔女让她把我斩首了倒也不赖,或者说是个极好的选择,毕竟长痛不如短痛,比起过去几次颇为失败的自杀,让魔女来动手还干净利落些。老实说我都有些纳闷自己为什么不这么做呢了,动用自己那不大灵光的大脑想了半天才勉强想明白。

我似乎打心底里认为这是个诱人到无可抗拒的游戏。

玩家中藏着一个凶手,其余全为侦探,凶手有资格使用魔法进行犯罪,犯案后集中讨论投票决出凶手。嗯,说到底无非是这样的老套路,算不上新奇有趣。况且我本就是侦探,形形色色的案子都见过,就更不会有什么新鲜劲了。

但这次很不一样。

以往接到的活儿,大都是在命案发生后收集线索作出推理指出凶手。发表一通长推理确实痛快,可不免也会烦恼,死者的性命已经无可挽回,在这里说些漂亮话究竟还有多大意义?另一方面,身为侦探的骄傲又让我无法放下身段去干保镖一样的笨活,尽管嘴上说着要尽全力保护他人,在事件发生前就将其扼杀解决,到头来也不过是不负责任的空话罢了。长期身处这种矛盾中,心里不由染上浓重的负罪感。自打坐上轮椅后,我已有大半年没接触过案子。与其说是脑力衰退到无法推理,倒不如说更像是认清这种无力后主动选择了逃避。

可如果是这个游戏的话——我想我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拯救大家。虽然更像是在拯救自己。

我已经刻意撇开目光不去看剩下的十六个人,但想也知道,他们绝无可能像我这般对死亡毫不在乎,一个个大概都跟木雕泥塑一样屏气凝神呆立原地,脚却抖得像电动马达吧。平白无故被卷进这种闹剧的正常人,毫无疑问都会是这样糟糕的反应,就像我确诊时那样,疑心自己是不是在做梦,却又不敢噤声不敢出气甚至不敢有多余的动作,头晕目眩地一不留神几乎就要栽倒在地。让这样一帮接近崩溃的家伙去玩什么侦探游戏未免太过残酷。可我不一样,虽然脑子越来越不中用,但好歹还算清醒,还能冷静思考。而且我再怎么说也是个侦探,哪怕只剩些纸上谈兵的本事,那也比对逻辑和诡计一无所知的人要好得多。

如果能在死前最后当一回侦探,凭自己的本事救下其他人的性命,了却一桩心事,那说是死而无憾也不为过吧。

想到这我的脑门已有些发热,看来这种程度的思考就已经受不了了啊。我在心里暗笑一声,但终究是没能继续胡思乱想下去,因为下一秒魔女的嘴唇停止了翕动,手里的魔杖直直地朝天上一指,我就昏昏沉沉地晕过去,什么都不知道了。
楼主| 发表于 2024-6-23 00:09:09 上海| 2024-6-24 19:25编辑
“那么,欢迎大家来到我的玻璃电子钟馆哦。”

刚从空荡荡的六边形房间内醒来,耳边便传来了魔女清晰的声音,许是某种群体广播的魔法,毕竟四下里都看不到她的身影,倒是在正对面的某个房间里能看到一个坐立不安的绿衣女孩,胸前印着一个大大的数字16。我下意思往身上一看,才发现自己也被强行套上了红色的紧身衣,胸前印着的是字母G。嗯,这大概是游戏的服装?上面是某种编号?

“场馆的基本情况,方才已经向大家做了介绍,不过考虑到单听我讲也挺抽象,就贴心地为各位准备了场馆的俯视图。上面标注了所有房间的所在位置,大家可以先随便看看。另外,我先前提到过场馆内有六面特殊的墙,这上面已经用粗线特别做了标注。”

话音刚落,手边便出现了一张折成三叠的地图,上面是一个蜂窝状的错综复杂的场馆和一堆乱七八糟的字符。

不过,刚刚魔女说这是俯视图?

这么想总有些捕风捉影小题大做,但我总觉得故意说成俯视图而非平面图应该是别有用意。比方说——这座馆有两层,甚至不止两层,只不过上下刚好重叠,所以俯视图上就只剩下一层了。魔女说不存在二楼,但没说不存在地下一二三层啊?而这地下层或许就是传说中的二楼?虽然是很异想天开毫无根据的揣测,但作为侦探有时就得这么大胆猜测。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魔女又说过每个房间的顶上都有天窗,那我下方的房间自然也有。而且这里算是下方房间的外侧,那我就能在这里打开天窗进入下一层。而天窗的位置嘛,毫无疑问就在这张小小的圆形地毯下。想到这我一把拉开了地毯,但眼前空无一物。

看来只是我想多了。想来如果“二楼”这么容易找到,也不会成为一个难解的谜团了吧。我将地毯归位,再度放空大脑专心听魔女说话。

“大家现在都看过地图了,对场馆了解得也算差不多了,那就来说说游戏规则吧。哦对话先说在前头,千万别想从这偷偷摸摸逃走哦。大家是被高级魔法传送进来的,自己想挑战天窗五米的高度还是大可不必。或许还有人会动歪脑子想砸穿玻璃墙逃出去,只要各位的拳头能有玻璃硬,我倒是举双手赞成,不过胆敢擅自逃出去还是会被立刻杀死就对。”

简直是废话连篇,直接说不准砸玻璃不就行了,说什么你们完全可以怎样怎样,还不是没得选,真是有够虚伪有够假惺惺。要不是想节省些脑力,我大概会一直吐槽下去。

“那我们就开始讲解游戏规则。整场游戏一共有两轮,流程大体都一样,虽然运气好的话一轮就能结束。我就分几个阶段讲讲玩家要做的事吧。请大家务必遵守游戏规则,否则也是会被处死的哦。”

“首先是游戏开始前的准备阶段。这个时候所有玩家包括凶手都必须回到各自的房间内,场馆内所有房间的门也会统一由魔法在内侧上锁。这个时候没回到自己房间的玩家,格杀勿论……哦差点忘了说,大家衣服上印的字母或数字就是大家分配到的编号,游戏过程中不会更改。现在给大家一些时间确认下编号。而地图上标示了一些重要的房间,大家可以对照着编号在图上找到自己的房间,并熟悉一下自己房间周围的情况。”

果然是编号。我在图上快速找到G房间,嗯,五面砖墙一面玻璃墙,和我当前所在房间的状况确实对得上,那我对面十六七岁模样的女孩应该就是16号。诶,不过,有点奇怪啊……

刚开始看图时并未在意,但确定图上那堆字符是编号后,数字和字母混杂的方式就显得很怪异了。我数了一遍,图上有13、16、17三个数字,以及A到P中除去I与O外的所有字母。17个倒是对得上号,但单用1到17或者A到Q都好,混着用总有种不伦不类的感觉。

最关键的还不是这点。在确认自己所在房间是G房时,我用的是六面墙的排布作为参照,这大概是所有人下意识的做法吧。也是这时我才发现,有些房间六面墙的排布根本就是完全相同的,像是F房间和16号房间,顺时针看的话都是先两面砖墙,再四面玻璃墙,甚至刚好都有一面玻璃墙正对着一个很近的有人的房间。只不过16号房间是顺时针数第四面玻璃墙,F是第三面,靠这个大概能区分一下。

我身上带的东西似乎都被没收了,只剩个还能摇的轮椅,其他人想必也是如此。那在没有东西可作参照判别方位的情况下,假若两个房间墙壁的排布完全相同,从玻璃墙看出去的场景也大差不差,那岂不是完全无法分辨,很容易整出什么交换房间的诡计?

想到这我实在冷静不下来,注意力倒难得地清晰,很快便把排布相同的房间一口气找了出来,分别是A、H和L房间,B和N房间,D和K房间,以及最开始发现的F和16号房间。不过它们房间外的场景倒是意外地大相径庭啊……

“对了,准备阶段开始时大家也是被魔法传送到各自的房间内,所以不用担心不认路或者走错房间之类的。”

看来又是我多虑了?可是这种相似的结构说是巧合未免也太牵强吧,总感觉就是刻意为之要在这上面做文章……我在心里咕哝道。

换作以前,我大概要开玩笑说设计游戏的魔女也太不懂推理,白瞎了这么好的条件,但现在前所未有地认真地想保护别人,居然全无这种插科打诨的力气,只是频频扶着额头思考是否还有考虑不周之处。

魔女毕竟听不到我的心声,时间一到便继续说下去。

“接下来是时长五分钟的正式游戏阶段。先说侦探玩家吧,你们只能一动不动待在房间正中央。当然这不是说干站着等死,大家应该都注意到了,我把房间内所有家具都移走了,所以待在房间中央时,可以透过玻璃墙清楚看到正对面房间中央的情况。此外我给大家都穿上了不同颜色的服装用于区分,也不允许脱下,所以隔得很远也能清楚分辨,不用担心视力不好。因此,侦探玩家可以对其他房间进行监视,从而对凶手的行动路线造成极大限制。这个过程收集到的信息对后面的集中推理会有不小的帮助。限制当然也有,比如每名侦探至多只能监视正对的一个房间,不朝向正对的房间方向的话就只能低头看地上,在监视同时不允许做诸如打手势一类的动作。”

“再说说凶手的行动。凶手在正式游戏阶段可以自由杀人,但只能杀一个且不能自杀,且不允许径直穿过某个有人房间却不杀死里面的人,除此之外想杀谁都行。凶手从被指定起就知道自己的房间和场馆的构造,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自己的行动顺序,所以不必为凶手担心。”

“当然有人会说了,随身携带的物件都被收走了,场馆里也空无一物,手上压根没有凶器,那凶手总不能赤手空拳把人打死吧?嗯,这点也是无需多虑的,我早就说过凶手有资格使用魔法。具体说来,凶手在正式游戏阶段可以使用斩首的咒语,将距离自己两米内的一个指定目标斩首。限制嘛当然也有,两轮正式游戏阶段中,斩首咒语最多只能用两次。很好理解吧,毕竟最多也只需要用到两次。”

所以说大家都自顾不暇呢,谁会好心到设身处地去为凶手着想啊。但魔女才不管这些只是自说自话。“或许还有人会担心,游戏开始前侦探玩家的门都被上锁了,那凶手岂不是只能在门外施咒?可门外距离房间中央的最短距离随便一算就知道大概只有两米半,根本没法施咒。而赤手空拳地砸碎玻璃也做不到。怎么办呢?诶,不用担心。凶手还可以使用额外的咒语,一个是击碎玻璃墙的咒语,使用后可以击碎任意一面玻璃墙,没有使用距离限制。另外一个是开锁的咒语,使用后可以把面前上了锁的门打开。这两样是二选一,击碎玻璃墙的咒语只能使用四次,开锁咒语则没有次数限制。这也很好理解吧,击碎玻璃后凶手可以绕道场外远离监视行动,比起开锁相对是要强一些的。顺带一提,凶手打从一开始就做好了选择。另外,这些就是凶手在正式游戏阶段能够使用的所有咒语了。”

“先前我说欢迎大家砸玻璃,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哦。现在知道缘由后,希望大家就不要做出给凶手提供便利的愚蠢举动了。砸碎的玻璃可是绝不会再更换的,后悔也来不及。”

“那么这就是正式游戏阶段的流程了。这五分钟内如果凶手没能成功杀人的话,哪怕有其他人因违反规则死亡,凶手也会被直接处死。反之我会把所有房间的锁打开,让玩家开始自由活动,找线索也好,待在原地睡觉也罢,反正就再这么过个五分钟,之后进入集中推理表决的环节。这个环节弃权不参加也行,但事关各位生死,还是建议所有玩家都聚在一起就各自手头信息进行讨论的。这个过程中只有凶手可以说谎,侦探必须实话实说。讨论结束后进行投票,得票最多的被认定为真凶。如果指认正确,凶手会被当场处死;反之无事发生,五分钟后游戏进入第二轮。流程和前面一样。但要是第二轮仍旧指认错误的话,很遗憾,除凶手外的所有人都会被处刑。”

“总之就是这样。简单归纳的话,侦探方的胜利条件是凶手死亡,而凶手的胜利条件则是所有侦探死亡。胜利的一方可以立刻离开这个场馆,会有其他的魔女负责把你们送回现实世界;失败的一方嘛,很遗憾,就这么挂掉了,没有丝毫商量余地。如果都听明白的话,下面大家就先集合商量一下应对策略,也熟悉下各自衣服的颜色吧。我很期待大家的表现哦。”

魔女终于发表完了她的长篇大论。老实讲一股脑地往我脑子里灌这么多话着实有些吃不消,好在大多数规则都是相当正常的设定,甚至都没有说的必要,听个大概就好。但我还没来得及歇口气,很快便被传送到一个陌生的房间内。

而眼前是面面相觑的其他十六个人。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24-6-23 00:12:53 上海| 2024-6-24 03:39编辑
率先打破沉默的正是编号为16的高个子女孩。她用怯生生的语调说道。

“虽……虽然被卷进这样的事大家多少都会有点难以接受,但现在还不是消沉的时候,大家都先努力想想怎么应付过去吧。啊我不是在说大话,我有很拼命在想应对策略,只是还不清楚对不对,麻烦大家先听我说完。”

“大家看地图上17个有人的房间中,有一些房间是能互相观察到彼此的,我简单分配了一下,一共有6组,分别是G和16号,E和17号,C和13号,F和H,A和K,J和M。只要这些组的两人都互相监视,那就有把握在两轮之内推出凶手。”

“先考虑凶手在这12人中的情况。这样一来,凶手在第一轮就必须离开房间。如果他杀的不是同组的人的话,他离开房间时必定被同组的人发现,在第一轮的集中推理中也就必定被同组的人告发。凶手为了避免自己被投出,也只能反过来诬告同组的人才是说谎的凶手。由于只有一人能说谎,凶手就已经被锁定在了同组的两人中,那么在两轮里只要分别投这两人,总有一次会成功的。”

“那么如果凶手刚好杀了同组的另一人呢?也差不多。凶手是时刻监视同组另一人的,理应目击到杀人过程,因此凶手只能栽赃给一个无辜者,无辜者必然反驳,那凶手还是会锁定到两人中。”

“而要是凶手在剩下的5人中的话其实也大同小异。倘若凶手第一轮杀了那互相监视的12人中的某个,则会被死者同组的人告发,还是会变成上述随便二选一的情况。”

“这么一来,凶手要想全身而退,第一轮也只能杀同为那5人中的某人了。如果凶手选择的是开锁魔法的话,问题就简单多了。由于赤手空拳无法打破玻璃,那六面特殊的玻璃墙等于把整个场馆分割成了两部分。这样一来D只能杀N,N也只能杀D;而B、L、P三人由于行动路径被其他房间封锁,且有穿过房间就必须杀死内部的人的限制,事实上已经束手无策。不管怎样,这对凶手已经是死局了。”

“麻烦一点的或许是凶手选择了破墙魔法的情况。不过好处在于——凶手在第一轮就必须把四次破墙的机会全部用掉。大家想想,游戏开始后是场馆内全部房间的门都从内上锁,凶手又没有开锁的魔法,那ta想要杀人的话,就必须先破掉自己房间的一面墙移动到场馆外部,再破掉目标房间的墙行凶。可如果只是这样的话,第一轮结束看除死者房间外有哪个房间的墙被打破,凶手的身份也就一目了然了吧?为此,凶手就必须打破其他有人的房间的墙作为掩护,且打破的不能是那些相互监视的人的墙,毕竟栽赃给有目击证人的人毫无意义。但ta不能只栽赃一人,否则又会陷入二选一的困境。因此,在第一轮ta就必须打破自己房间和死者房间的墙,并打破另外两个未被目击者的墙做幌子。”

“简单点说就是,B、D、L、N、P这五人中的某人第一轮就要杀掉其余四人中一人,再栽赃幸存的其余三人中两人。举个例子,B杀死D,又打破L和N的玻璃墙。那么第一轮结束后可能杀死D的就有B、L、N三人,二选一的办法就行不通了,有可能两轮投到的是L和N。”

“但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实际上两两配对的12个人就已经被排除出了凶手的范围,因而他们的证词绝对可信。那第二轮里,凶手便依然只能在那5人的小范围里寻找下手目标。可他第一轮就用光了破墙次数,所以能下手的其实只剩两人。像上面的例子中,B第二轮能杀的,就只剩下L和N两人。”

“那我们站在凶手B的角度上想,就假如我们第一轮错投了L吧,那B第二轮应该杀谁呢?毫无疑问只能杀L了,第一轮没结束等于已经排除了L,杀N就直接自爆了。而杀L的话,可能的凶手仍然有B和N两个,有一线希望能逃出生天。”

“这样一来,我们第二轮的行动也就变得很明确了,那就是让那12个人通过监视保护住必被杀的L。这不难做到,只要17和E相互监视,而F监视L左下角的房间,外界通往L房间的路就全部被封锁住了。凶手想要到达L房间就必定会暴露在视线下,也只能是乖乖认命。”

“但万一不是上面那种B杀D栽赃L和N的情况呢?五个人中一个是凶手,第一轮杀一个,栽赃两个(无次序),总共是5乘4乘3等于60种可能性,要一一考虑的话实在太累。不过换个角度考虑就好,第二轮采用下面那样的监视方法,就能让外界通往B、L、P这三个房间的路全被封锁,其中B房间是被K房间直接监视,虽然距离远了一点但应该不成问题。”

女孩说着用指甲在自己的地图上划了五笔。

“不管是那60种情况中的哪种,三个潜在凶手总至少会有一个落在B、L、P这三人中,那么第一轮就直接指认这个人,是凶手的话就直接结束了,不是凶手的话,凶手第二轮也必须来杀他,游戏同样结束。”

“以上是使用这种方案后必定在两轮内投出凶手的证明,不过或许给出大家在调查阶段具体要做的事更好一些。毕竟调查阶段只有短短五分钟,时间还是比较紧的。我暂时也没想出太好的法子,干脆就调查阶段大家赶快找个地方集合,确认死者是谁后争分夺秒赶往每个人的房间检查是否有玻璃墙破碎。B、E、H、L、17号五人里的幸存者在L的房间会合,其他十二人里的幸存者则在13号的房间会合。五分钟检查完毕后,根据每个房间的玻璃墙毁坏情况及大家各自的供词就能做出判断。”

16号女孩说完长舒了一口气,一旁有几个人频频点头,我也不由得对她刮目相看。不过虽说看不出明显的问题,但这种理论上的必胜法似乎还是有些理想化了……

毕竟虽说两轮内必定能找出凶手,但相应地也必须要牺牲掉两人,而除我以外,大概没人会想牺牲自己吧——哪怕只是有概率被杀。

果不其然,很快就有人唱起了反调。那是身穿紫衣的中年男子K。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图片或附件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学院

楼主| 发表于 2024-6-23 00:15:18 上海| 2024-6-24 19:41编辑
“我没啥文化也不懂啥大道理,总之你说的什么计划里我也有可能无端端死掉对吧?既然这样我觉得还不如现在就把那些有可能是凶手的人给杀了。我没记错的话,凶手的房间是一开始就决定好了的,既然如此那凶手不大可能被分在那些正对的房间里有人的地方吧?毕竟互相监视肯定是最容易想到的办法,要不是这样的话,万一大家都吓到没工夫思考,简单粗暴地就采取互相监视的方法,岂不是连脑子都不用动凶手就必定会失败?”

“而正对着有人房间的有哪些呢?除了你的分法里那12个房间外,B是和我相对的,P是和F相对的,总共是14个。换言之,凶手必然在剩下的D、L和N中。规则里也没说侦探不能杀人吧,更何况现在游戏还没开始吧,所以现在我们剩下的14个人联手把这三个人给打死的话,大家就都能活下来。虽然这样总有两个无辜的人要送命,但在前面那种方案里不也是这样吗?与其不确定地送命,百分百能存活下来的计划岂不是更好?”

看得出来,K想拉拢剩下的十三个人,用所谓把机会把握在自己手中的不讲逻辑的歪理。这么极端的想法连一直默不作声的我也有点看不下去了,恨不得从轮椅上爬下来把他抡死。

“要是按你说的没有禁止在正式游戏杀人就可以随便动手的话,那规则里也没禁止凶手在游戏前杀人吧?凶手是不是也可以把所有人的头都给砍下来了?就算真能杀人吧,倘若杀死他们之后游戏并没有结束又该怎么办呢?我是不是可以认为煽动大家杀人的你才是嫌疑最大的真凶?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号召大家把你杀掉?”

K仍然一副胡搅蛮缠的样子,不停大喊大叫着说“你别管这些,你就说我的方法是不是能确保更多人活下来就对了”,搞得我倒有些有理说不清了。还好,魔女适时地加了一句——

“啊忘了说了,规则里确实还有一条,在非正式游戏阶段,严禁凶手施加咒语,同时禁止任何形式的肉搏。这可不是临时补充设定,确实只是刚刚忘了。不然和这位G先生说的一样,凶手也可以在自由活动环节或集中推理环节大开杀戒啊,毕竟只限制了他在正式游戏阶段的施咒次数是吧?嗯这就是最后要补充的规则了,以后不会再有这种情况了。”

魔女高亢的声音在房间内回响着,听完这话的K才不情不愿地安分下来。

“那么没人反对16号的方案了吧?”我用指甲在地图上又划了好几笔,“那我再作些补充吧。16号的方案中,第一轮里有5人是没事可做的,多少显得有些不公平。像这样就好些了,而且这样安排的话——假若凶手选择了开锁魔法的话,只需要一轮我们就能获胜。”

见大家都是一副云里雾里半信半疑的样子,我也只好补充说明一番了。

“我就根据被杀者的身份分类讨论一下吧。假如被杀的是17号或B,直接就game over了,毕竟在只使用开锁魔法的情况下,能杀死17号的只有L,而能杀死B的只有H。”

“假如被杀的是E,靠17号的证词就能决出真凶。因为17号所在的位置根本不可能杀死E,E被杀的话他的证词便绝对可信。这样的推理在后面会反复用到。完全类似地,如果被杀的是H,靠F的证词就能决出真凶;被杀的是K的话,靠B的证词就行;被杀的是F的话,靠H的证词就行。”

“假如被杀的是L呢?这时情况就复杂一些了。能够动手的有E、H和17号三人,根据F的证词能判断H是否离开房间,但假如凶手在E和17号里面的话,他们两个必然会互咬,似乎没法在一轮里就百分百投出真凶。可别忘了,P是监视着17号右侧的房间的,17号要想杀死L就必定被P目击到,根据P是否看到17号即可最终锁定。”

“那再看看,嗯就D吧。假如D被杀,那能动手的有M、N、J三人,乍一看也是难以判别。不过仔细想想这三人分别行凶会造成怎样的结果就行。”

“M杀D的话,J会指认M离开房间,同时M要到D房间就必定会被N目击到。同时有两人作证M离开房间,按规则又只能有一人说谎,则两人必定都是真话,M即为真凶。”

“J杀D的话,M会指认离开房间的J是真凶,J也只能反咬一口说M是真凶。如此一来似乎陷入了前面的二选一情形,但别忘了,凶手只能在这两人中,那其余所有人的证词便全为真了。这时只要N作证没看到M,凶手便被唯一锁定到了N。”

“最后是N杀D,这种情况下M和J会相互作证没离开房间,那凶手毫无疑问只能是N。”

“无论是哪种情况,凶手都能被唯一锁定。”

“同样的道理看看N,能杀死他的只有D、K和M三人。换言之,J和A的证词可信,靠他们两个的证词即可确定M和K是否为凶手,如若都不是,则凶手为D。”

“再看J。能杀死J的有A、D、K、M、P足足五人,则N的证词可信。如果M去杀J的话,M就暴露在N的视线下,靠N的指认即可确定M为真凶。反之,如果N表示没看到M,就说明M非真凶,M的证词可信,靠M的指认即可锁定真凶。”

“接着是M,这大概是最复杂的情况。能杀死M的有A、D、J、K、N、P六人。先看看J杀死M会是什么情况。J要杀M同样会被N目击到,N会对J做出指认,J也只能反咬一口,则凶手被限定在J和N两人中,其余人证词均为真。但N要杀M必定被D目击到,如此一来只需根据D的证词就能确定凶手非N,从而唯一锁定到J。而如若不是这种情况的话,只需靠J的指认就能确定凶手。”

“A的情况类似。如果凶手是K,靠B的证词即可锁定。如果B没目击到K离开房间,则凶手非K,靠K的证词就能锁定。”

“那么下一个是,我看看,P。P的话能杀P的有A、J、K和13四人。但13号会被C指认,K会被B指认,J会被M指认,不管谁行凶都能轻松锁定。”

“死者为13号的话,同样分为凶手是C和不是C两种情况。凶手是C的话,C要到13号房间就会被L目击到。如果没出现这种情况,则C证词可信,靠C的证词就能锁定。死者为C的情况与此完全同理。”

“最后只剩我自己还有16号了。能杀死16号的有我,13号,F和C,但13号和C能相互作证,F则被H监视,如果我杀了16号,其余人都有人证明没离开,凶手就只能是我。反之,靠我的证词就能锁定真凶。”

“我被杀的话也差不多,假如C和13号互相作证没离开,H也作证F没离开的话,凶手就是16号,H作证F离开的话凶手就是F。C和13号互咬的话,靠L的目击证词就能锁定,毕竟13号要杀我必定被L目击到。哦对说太久脑子有点犯傻转不过来了,这种情况直接靠16号就行来着。”

“自此凶手开锁杀人的全部17种情况已经枚举完了,不管死者是谁,靠特定几个证人的证词都能在一轮里直接锁定真凶。当然,要是凶手采用破墙魔法的话另当别论,大概只能在第二轮按16号的方案再决出真凶了。不过吧,其实我觉得凶手选择开锁魔法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大家想想看,凶手没法在我们确定策略后随机应变,而是打从最开始就选定了魔法。那万一他选了破墙魔法的话,岂不是等于我们什么都不干,谁也不去监视别人,他也只有三分之一的胜利概率吗?就像16号说的那样,他在第一轮就必须用光使用次数以杀死一人栽赃两人,接下来即便什么也不干在三人里把他投出的概率也有三分之二。如果让我来揣测的话,我还是觉得凶手会采用更为积极主动的不限次数的开锁魔法。”

一口气说完上千字的长推理让我稍微找回了些许往日办案的样子,虽然思维稍微有些跳脱混乱,毕竟脑子远不如当年了嘛。还有,以往眉飞色舞说这么一大通,大概就只是为了显摆自己过人的智慧吧,这次可不太一样。

我只是把我能想到的更优的解法告诉每一个人。假如凶手有二分之一的概率选择破墙魔法,那我的解法就约等于能多救半条命。真正的侦探就应该尽己所能保护每一个人,能多救半个算半个。以往的事件里我心心念念着却始终做不到的,希望在死前怎么都能实现一次。

同时我也想让凶手知道,我就是这群人里最聪明的那个,即便脑子不够用了,短时间内还是能想到复杂的破局之法。假如想顺顺利利赢下游戏的话,第一轮就来杀我吧。这种话当然没法直说,不过我隐隐能感觉到凶手已经和我达成了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我要在事件发生前就将它解决掉,而如果这次的事件里死人已经不可避免,那就先把我杀了吧。还是那句话,能多救一个是一个嘛。

只不过,我的推理真的没问题吗?总感觉有些过于顺利了。魔女明明在前面还铺垫了那么久场馆的构造和不存在的二楼的传说,如果和游戏本身毫无关系实在说不过去。

我决定询问下16号的意见。她看上去是最有想法的一个。

一旁的其他人仍在安安静静对照着地图消化我说的话,16号倒已经理解完毕向我投来钦佩的目光。说实话能被女孩子喜欢真是太好了呢,但现在时间有限顾不上沾沾自喜了。我三言两语和她交换了自己的想法,包括场馆本身的诸多谜团仍旧没得到解释这点。女孩的意见倒和我差不多,也提到了奇怪的编号,也说到场馆里有诸多六面墙排布完全相同的房间,还好是没有连朝向都一样的,看出去的景象也一样,也注意到“俯视图”的疑点,也搜索了地板……

诶等等……你刚刚说什么来着……

奇怪的编号,房间墙壁排布的相似性,不存在的二楼,玻璃电子钟馆不明所以的命名……

我好像想通这个馆的终极秘密了,只是现在根本没法确认。而如果我的猜测正确的话,前面整个应对策略恐怕都会出问题。

我连忙转身在16号女孩的耳边压低声音说道。

“到时候你和我是互相监视着的。请相信我,假如你看到这一幕的话,那凶手毫无疑问只能是——”

极小声而又郑重其事地吐出几个字,同时装作不经意地将手指绕到她手心写了几画。女孩若有所思般点了点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图片或附件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学院

返回版块
12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