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541|回复: 53

[一分钟破案] 【改编】教授之死

转载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22-6-30 12:21:24 | 发自安卓客户端
(之前在逻辑广场发过,未解决,这再发一遍)
一天晚上,甲和朋友乙、丙、丁一起吃饭,他们都吃了同样的菜,喝同样的酒,结果饭后甲中毒身亡,其他三人却安然无恙。
现场一张桌子上摆着一些菜,四个酒杯,一瓶十分名贵的酒,酒瓶、酒杯里均没有剩余。
1、甲是某大学化学系教授,乙、丙都是同校不同系教授,丁是甲带的研究生。
2、法医鉴定甲为高浓度氰化物中毒,在现场酒瓶和甲的酒杯中都检测出了氰化物残留。
3、四人关系貌合神离,表面关系好,私下却有不同矛盾。
乙喜欢炒股,而甲不懂股票。乙曾向甲借了十万元炒股,答应赚钱后与甲六四分账。结果后来股票暴跌,乙赔光了老底,无力偿还甲的借债。
丁之前写过一篇不错的论文,发表时却发现这篇论文的署名是甲。
甲曾以学业成绩要挟非礼过一名女学生,这名女学生刚好是丙的侄女。
4、据三人口述,当时所有人都吃了饭,喝了酒,餐具是自行选择。聚会上甲显得十分热情,倒酒的也是甲自己,他分别给乙、丙、丁倒了酒,最后一杯给了自己。酒瓶上只有甲一人的指纹。
(线索:丁曾在本校交过一个同系的女友,后来不知为何女方提了分手,但丁心中一直深爱女友。酒并非甲买的。)
酒是谁送的?凶手是谁/哪些?作案手法?(即案件还原)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2-6-30 15:17:42 | 发自安卓客户端
看完了,太难了,顶一下,不做了
发表于 2022-6-30 21:40:25 | 发自安卓客户端
会不会……乙、丙、丁三人是同谋,名贵的酒是乙准备的,炒股赚钱对名贵的东西自然知晓些,也可以借口无法偿还的赔礼,
丁的女朋友正是丙的侄女,加上论文被顶替,怀恨在心,三人对甲皆有动机,在酒中下毒,甲喝了,而其他三人只做了做样子,待甲毒发后,处理掉酒瓶和酒杯里剩下的酒液,还有洗掉各自的杯子中的氯化物,报警,待法医来后串好口供,上演了这出戏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2-6-30 22:27:09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我觉得是丁,乙因为炒股赔光老底根本没有钱买这么名贵是酒,而丁发布的文章被甲顶替,丁心里肯定怨恨甲,丁曾经喜欢的前女友应该就是丙的侄女,丙可能把甲要挟丁前女友的告诉了甲,最后丁忍受不了怒火杀害了甲。毕竟甲和丁同是化学系而乙和丙是不同学校不同系,氰化物可能只有化学系才能接触到(我不知道猜测的,因为我不是学化学的,别喷)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2-7-1 01:36:43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凶手是丙和丁,丙的侄女就是丁的女友,两人知道后决定合伙作案,丁知道甲经常做实验,于是让甲手上留下毒药,在自己选择餐具的时候餐具里面就有毒了,后面倒酒酒沾上毒药,甲喝后死亡,至于酒瓶的毒……也没有说在酒瓶里面啊~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2-7-1 02:44:09 | 2022-7-1 15:14编辑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大概率,酒是(丁,化学系)带的
凶手是乙,丙,(丁应该是主谋)
动机,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不细说。
不过我不会怜悯(凶手)或冷漠它因为人已经死了
作案手法(应该)是,是先丁拍了拍甲的马屁
然后说要请他尝一下它带的名贵的酒(茅台)藏了氰化物。
然后就尝了一口就死了,然后大家安静的吃完了菜,然后把(酒瓶)的指纹擦了,然后把它的指纹印上去,就开始了它们的表演了,互相隐瞒,想逃脱罪刑。    (完了)
然后我还想吐槽几句。
这是在(甲)家里面
还是在外面。...........
还有补充一下,同系女友和丁分手应该是因为那篇论文导致的,然后还和女友约定等他发表论文后,和她订婚,然后不怕死的,程咬金
老六(甲)用(退色水)把前一天(甲)放在一个地方的论文的名字用(退色水)把名字擦掉换成自己的名字,然后结果大家都知道,然后(仇恨的果实已被种下)。(完了)
然后...............
谢谢你们能看完。(真的完了)睡觉了拜拜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2-7-1 09:48:00 | 2022-7-1 09:50编辑 | 来自小霸王手机
酒是丁送的,凶手是丁。动机是前女友被甲以学业成绩要挟非礼,也许是跟丁分手的原因。且甲是化学系教授,而甲是丁的导师,说明丁对化学物质很了解。
高浓度的氰化物长时间接触皮肤也会引起中毒,作案手法推测是丁在瓶身涂抹有氰化物,只有甲接触过酒瓶。甲的酒杯有残留氰化物可能是先接触了酒瓶,在拿杯喝酒时留下的。
(对化学不太了解,通过百度查询推测)有化学大佬希望可以解答长时间皮肤接触高浓度氰化物是否会中毒致死?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2-7-1 10:10:18 发帖际遇
凶手是丁,酒也是丁送的,甲以学业成绩要挟非礼的女学生就是丁的女友,甲是化学系教授,丁是甲带的学生,所以丁也是化学系的,对化学物质很熟悉。甲之前顶替丁的名字发表了论文,又因为那个女生产生了间隙,所以丁起了杀心,串通乙、丙一起搞死了甲(乙不想还钱,丙给侄女报仇)。氰化物应该是提前就被丁涂抹在酒瓶上,甲的手因为倒酒而沾上了氰化物,之后带到了酒杯上。也许甲是因为长时间接触氰化物而中毒身亡……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2-7-1 16:44:14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凶手是丙和丁,丁的女友很可能是丙的侄女。而化学恰巧丁最擅长的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2-7-2 00:00:02
凶手是丁和丙,丁提供毒药和下毒方式,丙送的酒。
1.凶手推测:餐具自行选择,排除餐具下毒。吃同样的菜,且菜里没有毒,可排除菜中下毒。毒只在甲的酒杯和酒瓶中,吃饭期间只有甲接触酒杯,且给其他几人倒酒,问题应该出在最后一杯酒上面。那么下毒人应该很了解甲喝酒倒酒的习惯也就是最后一杯会给自己。所以推测下毒人应该是丁,经常跟甲出去应酬了解甲的喝酒习惯,化学系研究生应该也能接触到氰化物。酒是名贵的酒,应该是非常贵,乙已经炒股输光了老底,不太可能花钱买酒。丁还是个学生,应该拿不了这么多钱去买酒,否则显得更加刻意,增加自己嫌疑,所以可能送酒的人只能是丙,应该是丁和丙两人合谋。
2.作案动机:甲的非礼可能导致女生发生了不好的事情(抑郁或者自杀都有可能),丁以前的女朋友可能就是丙的侄女也就是这个女生,这就是丁和丙共同的动机,论文被剽窃也是丁的动机之一。
3.作案手法(2种猜测均有BUG):
1)某种延时性毒发。高浓度氰化物摄入后在5分钟内即死亡。而众人的酒全部喝完,说明死者是饭局进行到尾声才毒发死亡。现场只在酒瓶和甲的酒杯中发现氰化物残留,说明死者应该是经过口摄入,但并没有立刻毒发,说明应该是有某种延时性措施,例如氰化物做成透明的胶囊提前放入酒中,胶囊沉入瓶底。因为甲做化学实验室倾倒试剂的习惯,倒酒时会将酒瓶口对杯口,缓慢倒入,胶囊会在最后倒入到甲的酒杯中,在甲的酒杯中融化后被喝掉或被甲喝下后在体内融化,均可导致在饭局尾声时候甲毒发身亡。时间必须精确计算,保证胶囊不会提前融化毒死自己。BUG:酒瓶中可能没有氰化物残留,如果是两枚胶囊一枚倒出一枚没有倒出,才能满足题目中酒瓶和酒杯中均有残留。
2)接触下毒,利用倒酒顺序和习惯。倒酒顺序是乙、丙、丁、甲。因为上述倒酒习惯,酒瓶口会和众人的杯口接触。丁可以在自己的杯子口涂氰化物,在接触了丁的酒杯后,酒瓶中变成毒酒倒入最后甲的杯子中,甲喝酒毒发身亡。BUG:1.丁自己的酒也会变成毒酒,需要准备好替换的杯子和酒,所以丁并没有真正的喝下酒;2.甲会在饭局开始的5分钟内即死亡,等不到饭局结束,可能不满足题目描述。
最后,希望题目没有BUG,是我没有想到作者的脑洞。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返回版块
123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