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189132

[一分钟破案] 【改编】教授之死

转载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22-7-3 23:10:59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凶手乙,他女朋友应该是教授非礼的学生。手法:把氰化物涂在标签正对面瓶口下方,化学人倒酒时手握标签瓶口和杯子不相碰,但最后一杯到给自己时,因为是名酒(有点牵强)就用瓶口碰几下杯子好把酒全部倒出来,杯子这时候就粘上了氰化物
发表于 2022-7-4 01:22:32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四个人都喝了酒,餐具自选,甲来倒酒,那酒液是没问题的,至少在甲给丁倒完之前是没有问题的。那么丁一定是凶手,只有他能在甲给自己倒酒之前下手。
我猜测,丁是提前在手上抹上氰化物,在甲给自己倒之前借着双手托杯接酒的时候在瓶口抹上氰化物。俩人均为化学系,一般实验时倒液体时会将标签对准手心,甲也有这个习惯,被丁察觉,而正好酒瓶本身就与实验容器相似,丁就可以趁机在对应位置涂毒。四人中只有丁是小辈,所以不管先给乙还是先给丙倒酒,丁和甲的顺序是基本可以确定的。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有个人送酒,所以送酒者很可能是共犯(不排除丁提前探知情况的可能性)。乙手头吃紧,丁只是学生,所以应该是丙送的酒。而且丁的前任女友可能就是丙的侄女,两人共同犯案的可能性很高。
至于乙,如果他也是共犯确实会使计划更顺利,但于理不合。这个情况你说自杀谁信呐?所以如果乙是共犯那么这三个人岂不是等于自投罗网?而两人共犯,一人作为嫌疑较大的替罪羊是更合理的。
综上,丙送酒,丙丁作案,丁趁甲倒酒的机会涂毒致甲死亡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2-7-12 22:44:05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凶手是丙和丁,酒和毒药是甲自己带的。甲和乙之间是经济矛盾,经济矛盾转化为刑事案件可能性很小,可以排除。丙和甲有双方明确的矛盾,甲非礼了丙的侄女,丙可能没有证据去证明,最后可能不了了之,所以不想用法律手段,而甲害怕丙对他报复,也想要将这件事灭口,所以带了酒,组了酒宴,为了不引发丙的怀疑,特地拉了乙参加酒宴。由于丁与甲具有双重矛盾,但甲针对于丁的关于自己女朋友矛盾是甲不知道的,所以当甲以论文胁迫丁帮他杀人时,丁迅速的叛变了,与丙一伙谋杀甲。原因是因为丁的女朋友很有可能是丙的侄女。
发表于 2022-7-13 00:12:21 | 2022-7-13 00:14编辑 | 发自安卓客户端
(说实话我是不明白这饭局甲怎么敢来的
既然提到了化学系和毒物,那丁应该参与了,丁的同系女友应该是丙的侄女,所以起码是丙丁联合作案,可能因为研究生买不起很贵的酒吧,酒是丙买的,然后毒是丁准备的
关键是手法,不懂化学,没听说过氰化物有解药,就不考虑四个人都吃了毒药的情况了。餐具是随机的,所以毒最初不在杯子里,而甲的杯子“里”有毒,所以毒在倒入甲的杯子前,倒入丁的杯子后(话说一瓶酒四个人一轮能喝完吗?看题目的意思就喝了一轮啊?难道是那种很细的瓶子?)存在于倒入杯子的酒中。甲负责倒酒,其他人没有机会在此期间对酒瓶做手脚,毒的突然出现只与甲的行动有关,也就是说酒水的流下导致毒进入酒中。 。。难不成毒药是漂浮在酒水之上的?所以最后一次倒酒的时候,酒水与空气相接的平面降到瓶口处,毒药流出?但是毒药是怎么漂起来的?又是怎么不被甲发现的?而且犯人如何预判甲的行为?包括他主动倒酒,最后一杯给自己倒等等?
我到此为止了,摆了
发表于 2022-7-13 00:13:16 | 2022-7-13 00:16编辑 | 发自安卓客户端
猜一下
十分名贵的酒说明不太可能是已经赔光的乙买的,丁的同系女友应该就是丙的侄女,如果真的如此,两人就具备同样的杀人动机,一人负责掩护,一人负责下手,可能是在酒杯上下毒,因为两人是合谋所以让被害者选中目标杯概率很高,事后一个人打掩护,在酒瓶上留下毒药
对了,酒不是甲买的,却只有甲的指纹,应该是戴了塑料膜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2-7-13 08:01:44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凶手是丁吧,都是同化学系的,自己的论文被盗,女友莫名分手,如果丙和丁认识的话,可能还会知道是甲对她女友做了那种事,有了杀人动机然后氰化物可以涂抹在酒瓶中间,送酒的时候有盒子,这样大家喝酒都没事,就倒酒的甲有事,乙炒股家底赔没了,应该生活都成问题,酒应该不是他送的,丙的话知道自己侄女被甲做了的话,可能是会给丁同谋,酒局可能是丙邀约各位的。在正常的情况下杀人,很难注意到的
发表于 2022-7-21 08:17:47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氢酸钾的密度比酒大,所以会沉入酒底
发表于 2022-7-21 10:03:26
凶手是丁,酒是丁送的。
作案手法:甲是化学系教授,做化学实验有个习惯,从细口瓶向反应器中倾倒液体时,注入所需量后,会将试剂瓶口在容器中靠一下逐渐竖起来瓶子,以免遗留在瓶口的液体流到瓶的外壁。
丁应该是利用了这个习惯,在酒的瓶口周围外侧涂抹一层氰化物,然后再涂一层隔离物,甲的顺序是给乙,丙,丁,最后才给自己倒酒,那么在倒酒过程中,隔离物被蹭掉,最后露出来的氰化物就被甲自己混入酒液喝掉了。
至于名贵的酒,我觉得虽然丁是学生,但是化学系高材生没那么缺钱,一瓶名贵的酒应该还是买的起的。
作案动机:当然就是甲剽窃丁的学术研究成果啦
发表于 2022-7-21 10:11:44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凶手:丁和丙合谋,丙买的酒(乙欠债没钱,丁丙均有动机,丁具备作案条件)

动机:甲非礼丙的侄女,发表丁的论文。丙的侄女有可能就是丁的女友,但是女友被非礼了,女友和丁分手。

手法:丁把氰化物涂到酒瓶的标签上,甲倒酒手握标签(实验习惯),把毒药沾到了手上,给另外三人倒酒时,紧贴杯口(实验习惯),所以杯中的氰化物只是酒中自带(并不超标),而甲给自己倒完酒后,因为手中有氰化物(用右手倒的酒),在喝酒(也用的右手)时会吸入手中的氰化物,相较于其它人,甲摄入的氰化物超标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2-7-21 10:21:15 | 发自安卓客户端
会不会是丁事先在手指上抹了氰化物然后先给乙丙倒酒(毕竟他是晚辈)最后给甲倒酒时把氰化物抹在酒瓶瓶口,最后三人再串好口供,把指纹擦掉按上甲的指纹?
返回版块
123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