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97|回复: 15

[知识科普] 关于日本推理小说派系的一些科普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21-10-16 21:55:20 | 2021-10-20 23:44编辑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在接触推理时,总是会出现一些像是『本格』、『变格』这样的词汇,虽然百度也都能知道其大概的意思,像是『正式、正统的推理』,或者『常以夸张的手法、阴森恐怖、荒诞不经的描述』等等,但大抵也就能有个模糊的概念吧?
在查阅了相关资料之后,结合自己看过的推理作品,写下这篇文章,我会尽量详细的为有以上迷惑的大家理清思路,对关于日本推理小说的派系进行介绍,同时也会稍微涉及一些欧美的推理小说,希望能够帮助喜欢推理的大家。

『什么是推理小说?』

狭义上的推理小说的诞生,是在1923年,而第一本狭义上的推理小说,正是同年发表的《两分钱铜币》,其作者正是著名的江户川乱步,但是这里的关键词是『狭义』,没错早在1841年5月刊登于报刊上的《莫格街凶杀案》,才是公认的“推理小说”鼻祖,这篇小说的作者——埃德加·艾伦·坡,才是开创“推理小说”先河的人。
但是,无论是我坡的《莫格街凶杀案》,还是柯林斯的《月光宝石》,甚至是“推理小说之父”、“推理小说女王”的所有作品,在正式称谓上都应该被称为『侦探小说』。
『推理小说』就是『侦探小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限制了常用汉字的字数,『侦探小说』里的『侦』字也在限制范围之中,所以继续使用『侦探小说』的名号对于出版书刊的印刷来说,非常的不方便,于是在江户川乱步以及木木高太郎的提议下,『侦探小说正式更名为推理小说』,自此以后,『所有日本的侦探小说,都以推理小说命名』,所以才会把《两分铜币》称为狭义上的第一本推理小说。
当然,实际上这个“狭义上的”并没有什么意义,毕竟推理小说,就是侦探小说,或者统称为侦探推理小说。
但是这并不影响《两分钱铜币》以及被誉为“日本推理小说之父”的江户川乱步对于后世的伟力。

『什么是本格?』

在《两分钱铜币》之前,日本推理界与我国一样,同样在翻译、模仿中过渡,出去第一次推理热浪中诞生的欧美推理小说之外,还模仿了我国公案小说进行创作,例如模仿我国宋朝《棠阴比事》的《本朝樱比事》。
在1920年由森下雨村、横沟正史等人创办的《新青年》作为日本第一本推理刊物,经常刊登风靡一时的西方侦探小说,而既《两分钱铜币》开始的日本推理小说也深受影响,开始套用设迷——解迷的模式进行创作,因此这种模式被日本作家视为最正统的模式,并命名为“本格”推理。“本格”在日语中有“正式、正规、正统”的语义。
但是当时的推理小说作家为了吸引读者、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往往忽略案件发生的可能性,而沉迷于塑造过于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与社会现实脱节,再加上二战后日本政府出台针对推理小说的政策,使得读者失去阅读兴趣,受到大众的冷落,日本推理小说也因此开始走下坡路。
总结来说,所谓本格派就是以江户川乱步、角田喜久雄为代表的、主张侧重描写破案的推理过程,以及注重小说逻辑性的日本推理小说派别。

『什么是变格?』

变格派推理小说是与本格派相对应的一个日本推理小说派别。
以横沟正史的作品为代表的变格派,代表了侦探小说的浪漫主义风格,在当时很受欢迎。注重恐怖气氛的描绘,用揭示人物的心理变态来突破传统手法,有的作品中还出现神鬼妖魔,形成了阴森诡秘的艺术流派,但是其影响远不如本格派推理小说那么大。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上文提到的木木高太郎吗?相较于横沟正史来说,这位作家就没有能大家熟知,但是对于变格派推理小说而言,这也是一个不可绕过的名字。
木木高太郎非常擅长描写人物心理,而且相较于同期的本格作品,他非常重视『动机』,他在作品中剖析人物内心,与本格作品相比,或许缺少离奇的杀人方法,没有绚丽的杀人诡计,但是对于心理世界的探索是独一无二的,这也与另一位著名变格派作家形成鲜明对比,我个人认为这能更好的代表变格小说,不是一味渲染恐怖氛围。
所谓的变格派就是以横沟正史、木木高太郎、小栗虫太郎为代表,强调写神奇的冒险情节和变态心理的作品,但是我认为无论是变格派,又或者是之后提到的社会派,都是以本格派作为基础进行创作的推理小说,并不能当成单独存在于地面的另一颗树来看待,而是生长在“本格推理树”上另一侧生出的枝丫。

『什么是社会派?』

之前提到,在二战后因为各种原因,日本推理小说进入了一个低迷时期。
这段时间一直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也就是1950年之后,随着日本战后经济的恢复,日本推理小说才得以继续发展,而其中诞生了一批以松本清张为首的作家。他们一反以往推理小说作家过分追求曲折情节的恶习,以立足于社会现实,运用逻辑推理的形式探索犯罪的社会原因,揭示社会的矛盾和弊端,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共鸣。
推理小说由此摆脫了庸俗的趣味性,形成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社会派推理小说。社会派推理小说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推理小说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掀起了日本推理小说的高潮。松本清张也以社会派先驱而闻名于世,其作品至今依旧在影响一代又一代的推理小说作家,其中包括了东野圭吾这样的著名作家,也因为其作品过于出色,而诞生了『清张魔咒三十年无人打破』的传奇。值得一提的是,松本清张这样的大家在最开始创作《点与线》时,正是受到了木木高太郎的鼓励,而《点与线》也被称为“世界十大推理小说之一”。
我觉得在这里引用松本清张本人的话语能够更好的理解什么是社会派。
“文学应该是揭发的文学,与其追求文字的雕琢,还不如『描写真实』。”“我认为探讨犯罪动机和塑造人物是相辅相成的。当一个人被逼得走投无路时,此刻的心理状态就形成了犯罪的 动机。但是,过去总把犯罪动机千篇一律归结为出于个人原因,比如为了流连纸醉金迷的偏安而图财害命,或出于庸俗不堪的艳事而杀死对方,而这几乎成为了一种公式,没有特殊性。对此,我是不满意的。我认为,『除了动机还应当加上社会性』,这样,推理小说的路子就广阔了。”
社会派除了喜欢深入罪犯的精神世界,探索杀人犯罪的社会原因,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倾向,以及揭露美帝国主义占领下日本的黑暗或日本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反映了当时日本民众的心理之外,还有另一个特点,他们不单纯追求曲折离奇的破案情节——不但运用逻辑推理的手法,制造悬念,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耐人寻味,还着重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改变了以往的推理小说偏重案情剖析、忽视人类思想感情的缺陷。
如50年代松本清张的《日本的黑雾》、《帝国银行案件》和水上勉的《花的墓碑》等都描写了战后美军占领下日本社会的政治冤案以及贪污、盗窃、走私、贩毒、卖淫等社会问题。而在60、70年代松本清张的《砂器》、森村诚一的《人的证明》,则暴露了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中人的精神空虚所带来的种种弊病。
最后总结一下,社会派推理小说『注重现实性和真实性』,社会派的精神在于『批判社会,描写人性』,而其代表作家有松本清张、水上勉、有马赖义、黑岩重吾、户川昌子等等。
社会派推理小说的出现,掀起了日本推理小说第二次的热潮。

『什么是新本格?』

在19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左右,新一代日本年轻人并不能理解战后的社会,于是长期遭受“清张魔咒”折磨的日本推理小说界,终于再次走入低迷,于是在岛田庄司的号召下,于京都大学推理社团中,开展了一系列『复兴本格』的活动,岛田庄司也可以被称之为『新本格』奠基人,他大力支持了一大批新人作家,但是其本人也并没能脱离“清张魔咒”的影响,并且因为作品怪异离奇、天马行空,在一开始饱受诟病。
直到后来,绫辻行人横空出世,终于以一本《十角馆之谜》打破了“清张魔咒”,并且在其与其他作者的努力下,改变了陈腐的社会派垄断日本推理小说的格局,日本推理小说终于脱离松本清张所创的制约,进入一个与众不同的新时期。
我个人认为,对于新本格的诠释而言,绫辻行人远比作为其导师的岛田庄司,更有见解,在这里同样引入一段绫辻行人的话语。
“我觉得新本格小说大概是这样的——抛开是否会实际发生的狭义现实性,在完全虚构的故事中,以虚构的作品内部的现实为前提,追求『谜团』、『逻辑』以及『富有意外性的解谜趣味』。”
在这之后,众多的推理作家像是京极夏彦、西泽保彦、有栖川有栖、二阶堂黎人等等作家,都走在新本格的延长线上,探索着现代本格推理的开拓之路。
新本格派通过逻辑推理解开富有魅力的谜团,给读者带来惊喜,因此其中蕴藏着的普遍趣味性正在被其他文学艺术所吸收,由此又诞生出许多新本格派的作品,例如所谓的青春推理,而写作者的多样化所呈现出来的推理界,远比在新本格诞生三十年前更为乐观、热闹。
按照惯例总结一下,所谓新本格就是在原有的本格推理之上,推陈出新,创作出更符合当下读者所喜好的推理小说,这类小说往往在一个架空或者半架空的虚假现实之中展开,强调逻辑以及趣味性,能够更好的被当下的读者们所接受,从这一点来看的话,八十年代之后的本格推理小说实际上都可以算作是『新式本格小说』,所以如果特意强调自身是一名新本格作家反倒有些滑稽,所以我就不特意列出新本格的代表作者了。
值得一提的是,“新本格”这个词的提出,最早是在绫辻行人作品出版时,印在刊物封面的宣传语,而第一篇以“新本格”之名发表的推理小说,正是绫辻行人的《水车馆之谜》。

『浅谈欧美推理派系』

实际上欧美的推理小说我接触的也不多,就简单的来说一下欧美的推理小说。
推理小说鼻祖爱伦坡是美国人,而第一篇长篇推理小说的作者,“英国推理小说之父”柯林斯是英国人,“世界推理小说之父”柯南道尔是英国人,“推理女王”克里斯蒂也是英国人,所以欧美推理小说的发展可以说是推理的基石了,上文也说过,日本的本格派实际上就是受到欧美推理小说的影响才诞生的,所以将其中大部分作家的作品称之为本格推理小说也无不可。像是所谓的范达因二十则、诺克斯十戒,虽然都被认为是经典本格的“律法”,然而推理小说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公式,维护『公平性』固然重要,但是真正做到绝对公平合理的作品少之又少,被誉为“密室之王”的约翰·迪克森·卡尔,在他的作品中,也曾登场过超自然人物。我认为实际上对于戒律的制定也不过是为了保证读者能够参与其中的趣味性而已,就像是西泽保彦在本格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有意思的设定,像是《死了七次的男人》中,主角就拥有可以不断经历同一天的特殊能力,如果在开头就告知了读者这些“特殊规则”的话,也不失为一种公平吧?而且还会比一般的作品更富趣味性。
话题扯远了,接下来主要列举几个比较有特点的派别进行介绍,就不对欧美的“本格派”多加赘述了。
首先是以雷蒙德·钱德勒为代表的『硬汉派』,其笔下的马洛侦探是一位性格倔强、敢作敢为的热血汉子,他不依靠机械般的推理,而是用抗争的行为向暴力挑战,是个行事作风都非常强硬的人,有时甚至会通过酒精来获取情报,当然,他的经验以及智慧也远非常人能及,这种硬汉风格的侦探别有一番魅力。创作出马洛侦探的雷蒙德与另一位名为达谢尔·哈梅特的作家,共同开创了硬汉派推理小说的时代。
然后就是法庭推理,主要以在法庭上的辩论中,抽丝剥茧推导真相,一步步还原整个案件的脉络,最后结果反转的推理小说,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之前提到过的卡尔笔下的《犹大之窗》。
最后还有主打悬疑的悬疑派小说,其中甚至没有推理环节,只是营造氛围,诉说案件,把一个迷离的故事展现在读者眼前,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作家是被称为“悬疑大师”的希区柯克,虽然他主要以导演、编剧而闻名,其执导的《惊魂记》至今是悬疑电影中不可缺少的经典之作。

『日本旅情推理』

最后在给大家安利一下西村京太郎的旅情推理吧,最近听了好几本他的小说,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像是《通往巴黎的杀人列车》剧情的反转,在推理上也许不够精彩,但是那种悬念迭起的感觉还不错,他也写了很多关于交通工具的推理小说。
所以旅情推理就是发生在交通工具上的故事,以此为题材的还有阿婆的《东方快车谋杀案》。

关于推理小说的派别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推理小说派别,感谢看到这里的各位,最后祝大家推理愉快哦!

『完』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19:35:17 | 发自安卓客户端
要是有哪里说错了,欢迎大家指出来哦,尤其是错别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图片或附件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学院

发表于 2021-10-18 08:42:39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本格万岁
发表于 2021-10-20 17:28:00 | 发自安卓客户端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21-10-20 19:35:16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江户川乱步的不叫《两分铜币》吗
是翻译的区别吗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1-10-20 23:35:54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旅情推理部分中对于《通往巴黎的杀人列车》的推荐描述泄底了,建议改的模糊点。这种专门看剧情发展的小说你把底给泄了,观看体验大打折扣啊。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21-10-21 06:29:51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感谢分享,学到了
发表于 2021-11-12 07:54:53 | 发自安卓客户端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22-2-14 00:58:25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发帖际遇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2-2-19 10:41:58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感谢分享
返回版块
12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