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12|回复: 0

[刑侦法医] 关于血痕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20-2-26 11:29:07 | 发自安卓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场的血痕告诉我们什么?通过对犯罪现场血痕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⒈案发过程中发生冲突的大概次数。
⒉血滴的形态能够表明案发时当事人的进行方向。
⒊导致受伤出血的冲撞的性质和冲撞行为的动作方向。
⒋犯罪嫌疑人作案时使用哪只手。
⒌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及相关物体间的位置。
⒍与案发过程相关的大多数行为的顺序。
⒎作案工具的种类。
⒏血液滴落时的高度。
⒐发生冲撞时使用的特定物体的性质。

血液为什么会流向留下痕迹?  当水的黏度为1时,血液的黏度为4.4~4.7。由于这种粘稠性,即使是微量的血液也会在犯罪现场留下痕迹。

犯罪现场血痕具有怎样的形态?  由于犯罪现场所发生的行为大部分具有瞬间性,集中性和激烈性。因此,血痕的形态能够为侦破工作提供丰富信息。
犯罪现场血迹形态可以划分为四类:滴状血迹、抛射状血迹,撞击状血迹、接触状血迹。

血液呈现自由落体运动于载体上形成血痕案发当时,在静态条件下,因受重力影响滴落形成的血痕,多呈圆形,一般不具有方向性。模拟实验方法很简单,用猪或牛的新鲜血液进行实验,在不同高度下分别将血液滴落下来,结果于较高处滴落的血液所形成的圆形的血液的直径较大。滴落状血痕的一部分脱离圆心,呈现长短不一的锯齿状凸起,被称为锯齿状凸起血痕。因此可根据与锯齿凸起高度的比例算出外延的圆形的直径数值,从而计算出血液滴落时的高度。
血液呈现自由落体时倾斜面上形成的血痕倾斜面上形成的血痕,通过计算血痕长度和幅宽的比例,可以推断出滴落时的角度。长度与幅宽的比例宽大,血液滴落的角度也越大。
血痕的原始点通过测定血液飞溅滴落于载体时的原始点,推断案发当时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的地点,位置,方向等情况。这项工作对于案件性质的认定非常重要。

血液的流向主要分为能动和被动两种①被动流向:受重力和身体位置的影响。可判断出尸体的原始位置和状态。
②能动流向:人活着时的血液流向。
关于流向的例子①死者在平躺状况下,如果血痕呈现自鼻孔向上倒流的方向,则暗示尸体位置发生了改变。
②伪造自杀现场时,尸体现位置与血液的流向不同。
③流向反常:血液不是沿着一定的方向留下去,而是由于人为原因出现反常现象时,则意味着有其他行为的发生。

(摘自《CSI科学破解犯罪之谜》)

滴状血迹滴状血迹是犯罪现场最为常见的血迹,是由坠落或滴落的血液形成。形成滴状血迹的血滴在空气中运行的过程中,仅仅受到重力的作用。
  如果还有其他力的作用,所形成的血迹便不再是滴状血迹。滴状血迹在犯罪现场表现为环形状血迹,这是滴状血迹的明显特征。  但是,滴状血迹的环形特征因遗留客体表面光滑程度的不同,表现也不相同。
  光滑、平整的客体表面上滴状血迹呈规整的环圆状,周边光滑,如光滑的地板、玻璃等客体,环形血迹的直径在9~22毫米范围;粗糙、不平整客体表面上形成的滴状血迹在环状血迹周围会形成锯齿状的喷溅,如地毯、粗糙纸板等。
抛射状血迹抛射状血迹不同于滴状血迹之处在于血滴在空气中运行过程中,不仅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还受到其他力的作用,同时抛射状血迹是由一组血迹共同组成的,不是单一的血迹。由于一次形成的抛射状血迹所受到的作用力方向一致,所以抛射状血迹表现为由一组血迹组成的呈线形状的痕迹,其中一端是由数量不一的环形血迹构成,另一端则是由单一的、呈长椭圆形的血迹构成。
   
根据抛射状血迹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划分为甩动形成的血迹和动脉喷射形成的血迹。甩动形成的血迹是作案人持工具接触出血部位后,工具黏附上血迹并被甩动,血液在工具甩动过程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被甩离工具,甩出的血液沿着工具甩动的方向运行,形成与工具运行方向吻合的线形血迹分布,起端血迹较圆,并由相对较多的血迹组成,末段则是由单一的呈长椭圆的血迹构成。
   
动脉出血是由于主动脉受到创伤所造成,主动脉出血后,心脏的每一次跳动都会造成血液从受伤处喷出。动脉出血喷出的血迹形态类似于甩动形成的血迹,但是起端处通常由相对较多的血迹组成,血痕也相对于甩动的要大。
  
当作用力使静止的血滴运动,速度超出每秒7。65米时,就会形成撞击状的血迹。  作用力越大,血滴的运行速度也越大,但是血迹形态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变小。因此,根据撞击状血迹的大小,通常可以大致分析出作用力的种类。
冲击状血迹研究撞击状的血迹形态,根据经验可以将血迹分为低速、中速以及高速运行的血迹,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在血迹分析时一种大致的分类,没有具体的标准。  低速形成的撞击状血迹形态相对较大,直径大约在4mm或者更大;中速形成的撞击状血迹形态直径约在3~4mm之间;高速形成的撞击状血迹,血滴通常成雾状,就像喷雾器喷出的一样。
  高速形成的撞击状血迹,血液运行的速度一般高于每秒30。5米。
接触状血迹接触状血迹是指带血的客体与不带血的客体接触后所形成的痕迹。  接触状血迹又可以分为接触转移状血迹、接触擦拭状血迹两种。
  接触转移状血迹是指当带有血迹的物体与干净物体接触后在干净物体上留下的印记;接触擦试状血迹是某一物体接触到带有血迹的部位并破坏血迹原有状态而形成的新的印记。

除上述四种血迹形态外,犯罪现场通常会遇到空白区域,即在一片血迹中,本应出现血迹的区域未有血迹,而呈空白的区域。
    空白区域对分析物体的状况、寻找相关物证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