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955|回复: 5

[小说创作经验] 创作推理小说的部分看法与经验(转载)

简洁模式
1
发表于 2007-12-23 15: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名侦探柯南》是一部推理型动画,而柯南吧里却长时间缺乏推理型文章。好在如今涌现出越来越多写推理的人,这种状况有所改善,不过由于是刚起步,小说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我总算是起步较早,在不断创作的过程中也总结出了一些自己的经验,现在整理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错误无法避免,不过知错就改还是好同志(寒……皇后的语气?-_-^)当然,只是开个玩笑。我想说的是,推理与我们很接近,却又很遥远。就像有人认为自己轻易就能写出推理小说,而有的人则认为打死他也写不出来。事实上,这两种极端都不尽然。推理其实就存在于生活当中,比如看到家中多了一双不认识的旧鞋,就会想到来了一位客人。嘲笑以上判断不是推理的人其实已误解了推理的含义。但是如果这样就能写出推理小说,又是走进了另一个极端。可以这么说,推理是一门艺术,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推理小说也起源于生活,不同之处在于,它比普通的推理要高一个层次。因此,推理小说人人都可以写,但在程度上会由于个人经验、阅历、思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再因此,初期缺乏经验的作者难免会犯一些逻辑上的错误,又或是存在某些误区,要在创作的过程中慢慢发现、改正。

第二是关于所谓的误区。推理小说与一般小说有所不同,需要与读者的互动。有了互动,才可以称为真正的推理小说。侦探调查的时候,读者也在调查;侦探思考的时候,读者也在思考,侦探所知道的线索,读者自然也有权利知道。当最后揭开谜底时,有人懊恼地说:“原来是这么回事,怎么我就没想到”;有人自信地说:“果然如此,和我想的一样”。这就是推理小说!

初学者往往做不到互动,而写成不是推理的推理(确实不容易做到,至今我的文章在这方面也还是半调子)

文章的模式往往像下面这样:
侦探出现在未来几分钟到几小时将成为犯罪现场的地方,交谈之时,突然传来尖叫,因为发现有人身亡。侦探一把脉搏,立刻叫人报警。(以上的内容算是有些老套,不过并没什么大问题)不久,警方赶到,匆匆介绍了死者的身份与一些事发时的概况。几句寒暄后,侦探摆了个POST,对众人说:“各位,本案的真相我已经掌握了”之类,紧接着立刻展开推理,但是没几句犯人就认罪了,然后老实交代动机。

常见的类型,问题也比较多。其中最致命的有两点:一、剧情显得不够完整,如果可以多交代一些故事的背景、事件经过这样,会增色不少。不过倒不是重点,关键在于调查的过程太简单,读者的兴致还没提起来,连推理部分都结束了。要做到互动,不能没有调查。作为线索的主要分布区,它与解决篇中侦探的推理有密切联系。在这一过程中,读者跟着侦探的踪迹,一起在犯罪现场寻找“作者留下的”线索,再一个个串联起来,推理出最后真相。所以调查是连结读者与作者的桥梁,绝对不可缺少,并且要尽可能比较详尽地呈现(但是也不要为了详尽而加入太多多余的东西)。

第二点十分重要,独立出来说,那就是线索。有了线索才能构成推理,并且有了足够的线索才能完全揭开案件的真相,这点大家肯定都知道,但却又最难以做到。以下,我分四个层次递进式说明:

一、要做到有线索。在我读过的许多推理同人中,有不少是文章中几乎没有线索的,显然,这不可能构成互动。所有线索只有侦探清楚,怎么说都没人能反驳,如此,写作难度是降低了,但最后却成了一出独角戏,作为推理小说,可读性不大。

二、线索与推理应该一一对应。简单地说,侦探推理时所用的线索,要能在前文中找到依据。以《福尔摩斯——血字的研究》中一段为例:

“我以为福尔摩斯会一头冲进现场,立刻开展工作的,可他却漫不经心地在小路上徘徊开了。看看天,又看看地,再瞄一瞄房子和木栅栏,然后盯着脚底下的小路在草丛中的小径上走了两个来回。”
“昨天夜里以前伦敦没下过雨,车轮子印只能在昨晚以后才能留下。” “穿漆皮靴的是绕过去的,方头靴却是跳过去的。”
“他和死者乘同一辆一匹马拉的车来,那匹马三只蹄铁是旧的,右前蹄的蹄铁是新的。”

可以看出,之前每一个动作的意图都在其后的推理中得到体现;相对地,后来的推理正是以前面的调查为基础。虽然仅仅是作为推动剧情的推理,线索并没有更为明确地指出,却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证明推理必须是有凭有据的。

三、要有意识地随时随处安排线索与推理。许多人创作之初,都希望一次写出个了不起的推理,而追求把案件的手法复杂化。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刚才我也说过,推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片面追求高明的手法,那是远离生活;把简单的案件写得精彩绝伦,才是高于生活。而要做到这点,需要一定的功底。至于我个人是从线索与推理入手的。不一定只有调查时才有线索,不一定只有揭开真相时才有推理。从系列六开始,我尝试把线索与推理贯穿全文——像是多增加一些单独的细节推理,或把动机的推理呈现得更详细;而推理早在案件发生前就该有意识地安排,可涉及天气、衣着、摆设、动作、对白等各个方面,案件发生后更要注意多穿插,因为线索越多,意味着可推理的点越多,并且要争取跳出只推理手法的误区。当真正做到后,会使文章的内容显得非常丰富,不管读者读到哪,都可以感觉到推理的气氛。(这也不是片刻能达到的,需要在思考中不断磨练才能得心应手)

四、懂得如何安排线索。安排同一条线索,可以有好几种不同的方式,有好几个不同的位置,甚至于在语句上稍作修改,意义也完全不同,所以这点最难以把握。线索可分两类,一类是通过相关人员(如嫌疑人、警察、侦探等)直接告诉读者,另一类则散布在文章当中,也许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处细微的描写、一段看似不经意的陈述。这类线索不能像前者那么浅显,否则会失去推理的乐趣,但又不能藏得太深或是根本不给出。它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粗心的读者一眼漏过去,而细心的读者能发现异常,进而通过反复阅读、思考与想像挖掘线索,揭露矛盾。我举几个例子进行具体说明:

(我自己的作品——魔术师的遗产)
“柯南望着对面的高塔,感受迎面吹来的风”

初看时或许并不会有特别的感觉,其实这句话包含有方位、风向两个内容,并且与上文中的描述有相当关联。看完解决篇后就会明白,柯南发现到的决定性的证据,关键就在这句话。当你读到这里时,若能适当发挥想像,模拟人物与现场的大致分布,那么……

“ “真是幸运,忘了上锁吗?”他旋开房门,进入屋内。  
房间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两排仪器。照明灯的开关在右边,令柯南感到兴趣的发动机开关则在左边,控制的按键包括“启动”、“定时”等,还有两个指示灯,“启动”的指示灯处于熄灭状态,“定时”的指示灯被一包香烟遮住了,轻轻抬起后看到也是熄灭的状态。左排的尽头还放着一部电话,当然,线已经被人切断了。 ”

对环境稍作描写,不过每句都藏着一条线索。恐怕很多人会漏掉那部电话,只要回忆一下上文,便会想到,管家寺井既然说“试了许多部电话都不通”,那么或许他曾来过这个房间。另一个可能被忽略的就是门,控制室是魔术城堡的中枢,尽职的寺井竟忘了上锁,可见另有内情。(其余就不一一说明了)

很多时候,就像魔术一样,线索一旦说白了就没什么神秘感,可若不去捅破,则很少有人能发现。而推理又不像魔术,不必永远维持那份神秘感。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大半读者对文中的线索毫无感觉或是看最后的推理时完全找不到方向,那作者就该好好反省了。

《推理小说家失踪事件》里新名老师的话正说出了这个道理。作为创作推理小说的作家,我们需要的不是战胜读者时的自豪,而是有人能在揭开谜底前说出真相,脸上洋溢着自信微笑时自己心里的那份充实与满足……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