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把插叙的几段抽出来说说吧.
<猴子捞月>:讲了一个blablabla的道理.暂时不管这里的父女是哪一对,反正看起来那个父亲就没有女儿那种觉悟.
<等待>:一家三口,父亲忙于工作疏于照顾家庭,最后母亲病逝,父亲错过最后一面.暂时不造这是哪对夫妻,毕竟有俩男的都是妻子病逝.
<男人>:看起来<等待>中的父女是郑展和郑采儿.采儿喜欢咏楚但父亲反对,采儿似乎打算做些什么..
ps.咏楚的"不抽烟酗酒"属性..先记下.
<歧途>:一对父子,父亲从晚报头版得知"儿子冷血可啪"而赶其出集团.
儿子为了公司牺牲了很多,"只能一路走到底来赎罪".父亲偏要"这个时候"夺走其一切?儿子如何向"她们"交代?
父亲认为儿子在走自己的老路,"歧途"..
暂时可以这么理解..父子是郑展和长子郑彦.
郑展因工作忽略了家庭最后妻子病逝,然后发现儿子也如此,认为不能让儿子酱紫了,所以赶走儿子.
"这个时候"是什么时候暂时不明真相(比如在公司某件事干得差不多了?).
"向她们交代",可以理解为妻女,交代的话,也许是要做出某件事,也许还和她们有关的?
<错爱>:顾雯和家梧相恋,郑展认为其只是想攀关系,"轻蔑"地用钱打发,私人管家顾邢认为受到侮辱于是有对其不利的动机.
这还是一个合格的管家,拥有隐藏内心于笑脸之后的能力.此能力令其有可能成为犯人(或者只是干出些无关痛痒的事情),当然更是有了成为红鲱鱼的潜质.
总之,就是提到了几个人物关系的背景.
从全文看来,有不少描述也是与之相符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ps.看完全文可以发现,像"咏楚不抽烟"这种违和感满满的表述果然是有用的线索.)
先说咏楚的死.
文中说毒物在吃扇贝时吃进,那是6:00.半小时后毒发,时间吻合.
那么问题就来了.
1.测毒餐具为何当时没反应,之后又有反应了?
2.(可以认为这是他杀吧..)要杀的人是咏楚,还是别人,还是有多个目标?
3.毒下在哪里?如何控制被杀的人?
事实上,这几个问题是纠缠在一起的.
首先,如果毒在扇贝中..
如果多个扇贝有毒,显然不行,毕竟其他人都没事;
如果只有一个有毒,无法控制保镖去选,就算没被试吃也无法控制最终归谁,即便作了标记让凶手知道分给了自己而不吃,那也会暴露.
所以有可能是不在晚宴吃的人的无差别攻击?嘛,酱紫比较不适合出题,至少吹不出动机凶手证据啥的,所以我自然是选择更有话扯的选项了..
那么,毒不在扇贝中,那么最合理的解释是毒在测毒餐具上.
于是,凶手的目标就是咏楚一人.
至于餐具当时为何没有反应?当然是被动了手脚了,比如..
餐具上被覆盖了薄薄一层起到隔绝作用的不显眼的物质(比如一层蜡?),然后外面再涂毒(毕竟无色无味).酱紫便可达到题中的效果.
保镖在试吃时的疑惑感,便是因为餐具被动了手脚(可能是感觉到了那种隔绝物质(比如吃到蜡了..)).
至于后来就能起反应了,自然是因为那层隔绝物质被消耗掉了(主要是在水槽中被洗了(包括餐具上残留的毒物(毕竟易溶于水))).
而垃圾桶中的扇贝,自然是沾到毒了.
至于凶手嘛,必须是能对测毒餐具动手脚的人.文中看来,至少管家是可以的.
然而文中好像并没有提到餐具是怎么保存的,其他人有没有机会动手脚..
所以,暂定凶手是管家.
然而,在先前提到的恩怨背景中,管家和保镖之间似乎并没有什么关系?那么,动机是什么呢?
如果没有动机,管家就不该是凶手了,而如果能找到动机,就有理由认为管家最可能是凶手.
事实上,动机是有的,但是现在还不好说,先留一手.
(大概是类似第一题那样的吧....等我看完再说..)
然后另一边的死,两人被枪击.
最明显给出的是"在从书房窗外可以看到的那一段不锈钢甲板护栏上发现了一处刮痕,似乎是硬物碰撞造成的"这种直接给的表述,给出了机关的可能性.
再加上"高科技烟火装置,无需人工点火燃放,每次只要事先调好时间,放入烟火,就会准时自动开始,可以足足放10分钟"这种刻意的设定和描述,给人一种可以做出定时装置的意思.(先存着,有需要再用.)
说到枪,文中涉及的就是弹匣的设定,没收时的流程,指纹,枪上的标记,枪支记录等.
在我们整理枪支的流动之前,首先是注意到"他快速地把从大家身上搜集出来的手枪一个一个地检查,同时在一叠钉装起来的纸上记录着什么。他记录完毕后,盖上笔盖把记录放回抽屉,将这些手枪再次装回袋子,塞在书桌的抽屉里"这句表述.
可以看到"盖上笔盖"处有强烈的违和感.
接着,"笔筒里有黑红蓝绿色的笔各一支"也有同样刻意的感觉,"按了按随手拿出来把玩的红笔"同样有问题.很明显,这里需要回答一些东西.
接着,"(黑色字体和格子为事先格式化好打印在纸上的)"这样的表述,甚至还放在了括号中,也是有问题的.
事实上,这句话的意思是,黑字和表格是打印的,那么特意用红色字体表示的保镖填上的繁体字数量,便是保镖填上的了(好像有什么不对=_=||||).
关键是,这里的红色字体,是为了明确表示保镖确实是用红笔写的.
但是,保镖写完后"盖上笔帽",与"按了按红笔""随手把玩"是不一致的:后者应是我们熟悉的那种按一下露出笔头再按一下就缩回去的设计,这种笔是没有笔帽的.
所以,唯一的解释是侦探把玩的这支笔并不是保镖填表用的笔.
(ps.这便是"备注1:侦探易空烨所掌控的信息不足以找出完整真相,但答题者可以引用题目的任何部分作为推理论据。"的含义.说不定我是唯一明确说出这点的人了..)
然而,"笔筒里有黑红蓝绿色的笔各一支,一支自动铅笔,还摆着订书机,铁尺,美工刀等",是意图意味着这里只有一支红笔.
那么除了红笔被拿走这种无厘头的解释,自然有另一种更靠谱更适合诡计的解释,那就是,这里并不是保镖一开始点枪的房间.
还记得一开始看到的"咏楚不抽烟酗酒"的违和描述吗?保镖死的房间同样有"看似书桌上的玻璃烟灰缸里积了不少灰烬"呢,也说明这俩不是一个地方.
等等,保镖死的地方是自己房间,那一开始点枪的房间不是吗?毕竟说了"房门",而且一开始把枪放在书桌抽屉,而死的房间也发现了枪.
矛盾在哪里呢?很简单,答案是,中了地点诡计.
文中多次说保镖在船上走动时感觉不对劲,到这里也就明白原因了,正是因为自己搞错了地点,直觉违反了距离感.
至于为什么会搞错,显然,和"为了这次重要聚会,郑展信任的顾管家和咏楚特地找人把整艘船内外翻新修整了一遍,虽然没有改变硬件结构,但至少都是焕然一新,毫无瑕疵"及"整个船上都铺上的红色地毯"脱不了干系.
装修上故意使人混淆地点的手法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于是,顾管家的再一次冒泡,嫌疑又升了一级.
这里插一句,虽然还没提到为什么要混淆地点,但无论如何,暴露了的话必定会出大事的,所以有必要在保镖意识到之前灭口.这,就是杀保镖的动机.
(嗯?前几天码第一题时不是给过一模一样的动机嘛?)
说到枪,一开始收了四把,最后袋里只剩俩,少了郑彦的和郑采儿的.
其中,郑彦那把在郑彦身上发现,而采儿的和保镖自己的则不知所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