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发表于 2020-3-30 08:14:00 | 2020-3-30 08:18编辑
在DNA技术广泛的运用在法医检测中之前,血清学在法医鉴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即使如今,以血清学为代表的血液预实验等的检测手段在现场分析中也尤为重要。可以为进一步的法医学检测提供有力的帮助,进一步节约了财力和物力,并且为提高侦破效率提供了十分有效的帮助:
1. 血液预实验:很多时候,现场内杂乱不堪,墙壁或家居四周会布满各种血迹状斑点,而我们无法判断这些斑点是否是血迹,这便对我们进一步的现场分析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这时候我们需要进行血液的预实验来帮助我们确定血迹。
楼主| 发表于 2020-3-30 08:30:25 发帖际遇
实验原理:利用血迹中的血红蛋白或红色色素,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产生变色。
实验步骤:大部分试剂都需要先加染色试剂,随后加入3%的过氧化氢催化剂,等待是否发生颜色反应。而某些情况下可以将两者事先混合好,再喷洒在血迹上。
注意:这只是血迹的预实验,代表其有可能是血迹,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考证(因为有些液体虽然不是血迹,但是也可以使实验发生阳性反应,我们统称假阳性反应)
楼主| 发表于 2020-3-31 07:55:37
a 对二氨基联苯测试法,通常在溶液中加入乙醇或者乙酸使用,再使用过氧化氢催化,在遇到血迹后,最初变为蓝色,然后颜色逐渐加深,最终变为棕色。但是由于改物质的致癌性,所以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图片或附件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学院

楼主| 发表于 2020-3-31 08:14:42 发帖际遇
b 酚酞测试法,通常将其溶解在碱性溶液内(氢氧化钾居多),当其在碱性溶液内遇到血液中血色素的过氧化物时,将会变为明亮的粉红色,这种方法可以在1,2分钟内得到实验结果,所以通常被认为不太可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图片或附件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学院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08:05:41
c  正二甲基二氨基联苯,需要在酸性溶液中才可发生反应。与血迹作用后,产生蓝色阳性反应。同样由于其致癌性,最终被四甲基联苯(TMB)代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图片或附件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学院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08:14:56
d  隐性孔雀绿测试法,使用脱氧或者无色形态的染色孔雀石绿,置于酸性(乙酸居多),过氧化氢,或者过硼酸盐中。与血液中的亚铁血红色素反应,变为绿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图片或附件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学院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08:23:12 发帖际遇
四甲基对二氨基联苯(Hematix)测试法,如今在现场使用最为广泛的化学测试方法。为防止带溶液到现场去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已经将其制作为带有标签的试剂滤纸,与血迹发生反应时,由黄色变为蓝绿色。除此以外,只有当其在测试前触碰过某些化妆品才会导致假阳性反应,准确度很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图片或附件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学院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08:24:55 发帖际遇
最后,我们来比较一下以上几种测试方法的优势和劣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图片或附件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学院

楼主| 发表于 2020-4-3 08:30:09
2.  化学光和荧光测试:当现场有微乎其微,无法用肉眼鉴定的血迹或者是被凶手擦拭后的血迹不好辨认的情况下时,应当使用化学光或者荧光测试,将某种化学物质喷洒到被测物体上,再使用一种交替发光灯帮助分辨血迹。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a  这种检测实验的方法很容易造成潜在的血液交叉感染,因为这种实验方法是加入新的化学物质,所以应当当作最后一道检验工具
b  这种检测方式多用来检测血迹的位置,而不能判断其具体的内部特征
c  这两种物质都是刺激物,对人体有害,使用时应当小心
d  这两种发光原理是有一定差别的,化学方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发光,无需额外光源,而荧光反应是在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后,才可以发光。通常在波长428-482nm之间
楼主| 发表于 2020-4-6 08:21:46 发帖际遇
a  发光氨,将发光氨置于酸性或者碱性溶液内(大多使用碱性),可以与血液产生氧化反应,产生蓝白色或者黄绿色的光,血液中的亚铁血红素群起到了催化反应的作用。产生发光反应后,血迹轮廓大概可以产生30秒左右,再次喷洒可以再次观察到血迹。过量使用发光氨会使得血迹产生扩散,但并不会影响其中DNA的检测。这种检测方法的好处在于其极高的灵敏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图片或附件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学院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