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34|回复: 4

[知识科普] 人类行为/认知心理学短期讲座

简洁模式
67
发表于 2018-12-16 10:11:47 | 2018-12-16 12:32编辑 发帖际遇
开这个讲座主要是想普及一些人类基础行为科学的知识。几乎没有哪一个案件离不开对人类行为心理的了解,事实上了解一个人的感知,情绪,记忆,高级思维,等等都是理解人作为一个有主观能动性和决策能力生命体的重要基础。目前来说我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以后会整理得更容易读 (大概吧)。

关于本人:
心理学,认知学,神经科学,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背景。大部分内容由我思考后归纳写成,不足之处还请指正。

草拟 目录

1. 感知
    - 视觉
    - 听觉/平衡
    - 味觉与嗅觉
    - 触觉和痛觉

2. 记忆
    - 记忆的种类
    - 记忆的状态

3. 简单行为
   - 行为的基本构成
   - 行为形式
   - 改变简单行为的方法

4. 情绪与情感
   - 基本情感
   - 决策与情感
   - 改变情绪

5. 动机
   - 基本动机
   - 高级思维与动机
————————————————————————————————————————————————————

第一篇 视觉 (1)
关于视觉认知的十个你可能不知道的事实:

1. 视网膜在眼球最后部,那里连接着视觉神经。连接视觉神经的地方无法处理影象,因此构成了视觉盲区。
2. 你的大脑把投射到视网膜的二维图像转化为三维图像。也就是说,你看到的一切都是大脑重建的结果
3. 大脑分别处理你看到了什么东西和看到的东西的位置。因此,你可以知道某东西的位置却不知道物体长相,或者相反,知道物体长相却不知道位置。
4. 你的视觉感知容易被欺骗,但你的行动感知(比如用手触摸)却相当准确。
5. 婴儿刚出生时的视力非常差,看不到细小的东西
6. 余光感受到的物体运动往往比正面看到的更强烈,这是因为视网膜中央更喜欢处理精确的,彩色的信息,两边反而对运动信息更敏感。
7. 脸盲症的人经常依靠别人的穿着打扮来认人。
8. 即使是先天性的盲人,也有能力在大脑中想象图像
9. 人通常很难分辨镜像物体
10. 大部分人不知道水杯倾斜后里面的水平面是和地表平行的
67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6 10:57:15 | 2018-12-16 12:01编辑
记忆 (1)

记忆是很复杂的思维活动。人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运用记忆。学术上来说,记忆可以被分为很多种亚型。
感官记忆 - 视觉/听觉处理当前信息的记忆,储存时间非常短,通常只有四分之一秒。
短期记忆 - 时间稍微长一些,但也只有几十秒到几分钟。短期记忆有容量限制,通常认为4-7组东西是短期记忆的极限,但是记忆术可以增强短期记忆
长期记忆 - 储存时间最长。长期记忆又分成多个亚型,在此不做讲解。一般认为新的记忆和时间更久的记忆储存在大脑的不同位置。海马体,一个位于大脑中的环形结构 (看起来像个小海马), 是处理和储存新记忆的重要结构。

你可以丧失短期记忆的能力吗?答案是完全可以,而且非常不方便。
当海马体受损后,短期记忆的能力受很大的影响。比如一个著名的例子,一个病人被切除海马体后丧失了形成新记忆的能力,但是久远的记忆却不受影响。比如说他还记得小时候的街区,但却不记得别人几分钟前说过的话。

为什么有些记忆印象非常深刻?比如第一次去滑雪,第一次谈恋爱
通常认为”第一次“有关的记忆调动了强烈的情绪,而强烈的情绪是被杏仁体 (大脑中一个结构,形状如其名)所处理的。 杏仁体和海马体相互交流,增强了海马体对新记忆的处理,从而加强了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记忆。在这个过程中,神经递质(一种促进大脑细胞间交流的物质)也在积极地发挥作用。比如说,多巴胺的分泌促进了对新体验的主观感觉,而且帮助新记忆形成。
发表于 2018-12-16 11:58:46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感觉很好,谢谢
67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6 12:00:19
记忆 (2)

长期记忆是永久记忆吗? 记忆是否可以被修改?

虽然说修改记忆在当今更像是科幻电影中的常见桥段,事实上一定程度的修改记忆人人都可以做到。记忆并不是一个死掉的有型物体,在你需要的时候取出来用。恰恰相反,记忆这个东西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状态。每一次你回忆某一件事情时,沉睡的记忆再一次变得活跃起来,在你回忆时,这部分的记忆就容易收到当前环境的影响,而且变成了容易诱导的状态。如果在这期间,你把一些新的东西 (很可能是不准确的虚假记忆) 连同当前活跃的旧记忆一起组合的话,记忆便受到了新的植入。所以说,植入虚假记忆听起来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其实原理非常简单,而且我们人类天天都在做。可以这么说,一件事件(比如说小时候去游乐场)回想的次数越多,思考的次数越多,关于这个的记忆就越容易变形。

为什么有一些事件的记忆很模糊,很难想起具体的细节?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一下事件记忆(episodic)和 语义记忆 (semantic)是两种不太一样的记忆。比如说,你记得 1+1 = 2,当作事实一样的记忆,不需要回顾是何时,何地,如何得到的这部分知识,这属于语义记忆。如果你记得你坐在幼儿园/小学教室里学到了1+1 = 2,你可以回忆起当时教室的布置,老师说这句话时的表情,那么这种记忆属于事件记忆。 在记忆研究领域,通常语义记忆被认为是事件记忆经过时间沉淀后的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间隔后,原本的事件记忆淡忘了关于时间地点等一些空间性的细节,留下的是一些“干货”。这种记忆转化可以认为是比较省时省力的,就像计算机记忆一种图片并不依赖图像的颜色,形状等,而是转化为二进制编码来节省空间。事件记忆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记忆,事实上人没有这种功能也能照样活得好好的。比如说,曾经便有过一些出生后受到脑损伤的小孩,丧失了储存事件记忆的能力,但是这不影响他们接受常规教育。恐怕最大的影响便是他们的记忆失去了很多情感色彩。比如说,只记得生日聚会有谁来了,却无法重现当时与朋友在一起的喜悦情景。
发表于 2018-12-16 15:54:44 | 发自安卓客户端
谢谢楼主分享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