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58|回复: 18

[知识科普] 盘点十大心理学效应【常用篇】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18-12-9 20:55:34 | 发自安卓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慰剂效应
假药也会让人有心理安慰功能

又称假药效应,指的是在不让病人知情的情况下服用完全没有药效的假药,但病人却得到了和真药一样甚至更好的效果。
【启示】
某位心理学家曾给记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几个城里人到野外郊游,到达山腰时,他们为眼前清澈的泉水、碧绿的草地和迷人的风景所深深吸引。休息时,其中一人很高兴地接过同伴递过来的水壶喝了一口水,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山里的水真甜,城里的水跟这儿真是没法比。水壶的主人听罢笑了起来,他说,壶里的水是城市里最普通的水,是出发前从家里的自来水管接的。这说明我们在对现实进行分析的时候,很明显地搀杂了很多个人因素,包括我们的期望、经验和信念等。


黑暗效应
约人到黑暗处容易“骗取信任”

在光线比较暗的场所,约会双方彼此看不清对方表情,就很容易减少戒备感而产生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彼此产生亲近的可能性就会远远高于光线比较亮的场所。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黑暗效应”。
【启示】
对于谈情说爱的男女来说,再没有比昏暗的灯光来得更惬意的了。昏暗的灯光由于阻碍了别人的视线,会让人更容易产生安全感。在这种情境下,男性和女性更容易产生身体和心理上的亲近。“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古时的才子,情商真高,现代人赶紧自卑去吧。


三明治效应
把批评夹在两个表扬之中效果最好

在批评心理学中,人们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之中从而使受批评者愉快地接受批评的现象,称之为“三明治效应”。
【启示】
这种现象就如三明治,第一层总是认同、赏识、肯定、关爱对方的优点或积极面,中间这一层夹着建议、批评或不同观点,第三层总是鼓励、希望、信任、支持和帮助,使之后味无穷。这种批评法,不仅不会挫伤受批评者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而且还会积极地接受批评,并改正自己的不足方面。否则纯粹的激烈批评会挫伤对方积极性/或者激起强烈反弹,无法收到良好效果。


聚光灯效应
别以为出丑时大家都会关注到

有时候我们总是不经意地把自己的问题放到无限大,当我们出丑时总以为人家会注意到,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人家或许当时会注意到,可是事后马上就忘了,没有人会像你自己那样关注自己的。
【启示】
你自信地去参加一次聚会,衣装整洁、精神焕发,只是微风稍稍弄乱了你的头发。正当你打算推门而入时,门口的一面镜子让你惊骇不已——你感觉衣服邋遢零乱、头发简直就是鸟窝。突然之间,似乎所有的眼睛都在盯着你看,所有的窃窃私语都在谈论你的“倒霉样儿”。你紧张不安,但事实可能根本是——大家完全不会在意到你,更别说你自以为的“糗态”。


名片效应
想说服谁先同意他的部分观点

两个人在相处时,如果首先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与你的心理距离,更愿同你接近,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启示】
要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你就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首先向交际对方传播一些他们所能接受的和熟悉并喜欢的观点或思想,然后再悄悄地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渗透和组织进去,使对方产生一种印象,似乎我们的思想观点与他们已认可的思想观点是相近的,从而很快地缩小与你的心理距离,更愿同你接近,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责任分散效应
不要迷信“人多力量大”

也称为旁观者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
【启示】
这个现象告诉我们,尤其是自己在遇到凶险状况的时候,向特定的某个对象求助比向围观者集体求救有效果。同时我们要防止责任分散效应作用到自己身上,使自己成为一个懒散而没有责任感的人。同时,也要理性对待合作,不要迷信“人多力量大”,有时候,这句话显然不是什么真理。


飞轮效应
节食减肥时可利用它挺过开头艰难期

飞轮效应指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会转动得越来越快,达到某一临界点后,飞轮的重力和冲力会成为推动力的一部分。这时,你无须再费更大的力气,飞轮依旧会快速转动,而且不停地转动。
【启示】
有时候你觉得做一件事很困难,再坚持一下,过了一个临界点,就会变得轻松,据说很多节食减肥的人就利用了这个原理,挺过最开始难熬的饥饿期。


瓦伦达效应
过分重视的事反而有可能失败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的表演者,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总想着走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来,人们就把专注于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
【启示】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做任何事情,总是想得太多,太在乎事情所带来的后果,太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说三道四,可我们恰恰忽略了事情本身,这个情况下我们就很难处于一个最佳状态。我们的大脑成天被各种欲望塞得满满的,身体被压得气喘吁吁的,在这样的重荷下,我们能把事情做好吗?结果我们总是偏离预定的轨道,离成功越来越远!法拉第说过一句话:“拼命去换取成功,但不希望一定会成功,结果往往会成功。”


野马结局(情绪效应)
不要因别人的过失而伤害自己

有个故事是,一天早晨,有一位智者看到死神向一座城市走去,于是上前问道:“你要去做什么?”死神回答说:“我要到前方那个城市里去带走100个人。”那个智者说:“这太可怕了!”死神说:“但这就是我的工作,我必须这么做。”这个智者告别死神,并抢在它前面跑到那座城市里,提醒所遇到的每一个人:请大家小心,死神即将来带走100个人。第二天早上,他在城外又遇到了死神,带着不满的口气问道:“昨天你告诉我你要从这儿带走100个人,可是为什么有1000个人死了?”死神看了看智者,平静地回答说:“我从来不超量工作,而且也确实准备按昨天告诉你的那样做了,只带走100个人。可是恐惧和焦虑带走了其他那些人。”
【启示】
这也称为情绪效应,是指因芝麻小事而大动肝火,以致因别人的过失而伤害自己的现象。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想明白,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而生气和焦虑,这是否值得,是否在浪费时生气和焦虑,这是否值得,是否在浪费时间。


超限效应
时间过长、密度过频都会惹人烦

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启示】
如果你在做一场报告,抑或是一场演讲,开始的三分钟很重要。你必须在三分钟内进入你的主题,必须在三分钟内以你的魅力抓住听众。又或者,一个创意很好的广告,第一次被人看到的时候,令人赏心悦目,第二次被人看到的时候,会让人用心注意到他宣传的产品和服务。但如果这样好的广告要在短时间内大密度轰炸的时候,就会令人产生厌恶之感。不管做什么事,都要适可而止。
3 | 发表于 2018-12-9 21: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假药效应我好像看过一篇童话,
讲的就是一只老虎开店卖虎骨酒,
但骨头并不是虎骨,而是一些其他的骨头,
但是病人喝了以后风湿什么的全好了,
结果315查出不是虎骨,
病人知道后又开始犯病,
这下老虎切断了自己一条腿泡酒,
但是已经没人相信他了。(跑题了?)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1 | 发表于 2018-12-9 21:06:59 | 2018-12-9 21:08编辑 | 显示全部楼层
已收藏,已点赞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 发表于 2018-12-30 04:14:46 | 发自安卓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已收藏,谢谢分享
| 发表于 2018-12-30 04:27:41 | 发自安卓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表示可以唬到自己并点了个收藏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 发表于 2018-12-31 13:04:43 | 发自安卓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楼主,已收藏。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 发表于 2019-1-1 09:16:26 | 发自安卓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骗我自己效应
匿名
| 发表于 2019-1-15 21:43:40
谢谢分享!
| 发表于 2019-1-17 11:31:02 | 发自安卓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