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387|回复: 1

[电视剧] 明智小五郎 vs 金田一耕助

简洁模式
1
发表于 2007-12-13 21: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说不论干哪行都得认个祖师爷。写侦探小说公认的“祖师爷”就是美国作家爱伦·坡
(1809-1849)了,尽管在其之前英国已经有了一些小说采用了侦探小说的结构,或塑造了
侦探小说的雏形,但是爱伦·坡自嘲为“游戏之作”的五部小说无疑是对以后侦探小说的形
成起到了先导作用。二战之前,西方社会的侦探小说快速发展,涌现出众多传世的经典之
作。二战之后,欧美侦探小说传入亚洲,我国受其影响也出现了一批写作侦探小说的作家,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程小青先生的《霍桑探案》,笔者虽没有全部拜读,但个人认为这应该
是中国侦探小说的最高水平。缺憾是小说中的人物塑造过于明显的在模仿福尔摩斯,甚至
还为霍桑安排了中国的“华生”—“包先生”,导致与故事相比主人公反而不够吸引人。
不过程先生的文字简练,小说情节曲折,较好地描写和反映了当时的各个人物阶层以及社
会面貌,所以读起来还是颇感有趣。令人遗憾的是之后我国的侦探小说似乎再也没有令人
欣喜的作品出现。倒是一个著名的汉学家荷兰人高罗佩(Robert Hansvan Gulik  1910—
1967年)写出了一系列《大唐狄公案》,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高罗佩在华期间,读到了
很多中国古代的公案故事,使其产生了创作侦探小说的灵感。高罗佩先生是一位不世出的
语言天才,据说能“通”十五种语言,《大唐狄公案》中的唯一篇幅较长的《迷宫案》,
作者还亲自将英文版翻译成中文版,足见其中文水平。中文版中附诗一首:
      运转鸿钧包万有,日星河岳胎鲜。人间万物本天然,恢恢天网秘,报应总无偏;
     在位古称民父母,才华万口争传。古今多少圣和贤,稽天行大道,为世雪奇冤。
我国著名学者赵毅衡先生曾评价:“我们知道高罗佩能作旧体诗,对仗尤其工整,真是
下过功夫的,不然何以为名士?但是读来终究是“做出来的”,难以像中国的旧体诗大
师如鲁迅、郁达夫,挥洒如意而自然天成。但是这首“西江月”却真正吓了我一跳:如
此合辙上调的“白话”唱词,不拿文人腔,不掉书袋子(这反而容易做到),完全民间
艺人口吻,活灵活现。如果高罗佩能把《大唐狄公案》全写成这样的中文,就是千古一
人了。”
    而更让我们肃然起敬的,就是高罗佩先生对创作的认真态度。在《大唐狄公案》的
后记中,作者用了非常多的篇幅为西方读者详细讲解了这些小说写作的来龙去脉,描述
了西方读者不了解、甚至有误解的东方文化;“老实交待”了小说中的人物生活在唐朝,
而小说描写的社会风情实际上却是几百年后的明朝;甚至耐心的将所有二十二部《大唐
狄公案》故事的原始出处一一告诉读者。高罗佩先生诚恳的说:“书中能使读者满意的
方面应归功于当初创作这些精彩故事的中国古代作家,而一切缺点都应算在我一个人身
上。”
  如今我国图书出版市场空前繁荣,网络文学的发展势头更快,我们欣喜地看到各种
类型的文学作品都已经有了较大的发挥空间,一些比较优秀的文学作品也随之不断涌现。
然而我们也发现,至少在犯罪心理小说领域,一些作者采用了不够诚实的方式,他们利
用比读者占有更丰富的资料来源的优势,将其掌握的很多外国犯罪案件简单地添加到自
己的小说中即迫不及待的发表出来,更重要的是,有些人还沾沾自得,坦然接受读者们
的赞誉和追捧,这是令笔者比较难以接受的。像那些在仅靠商业运作而勉强形成的文字
作品,更是令人心冷,也自然不必在此述说了。现在,高罗佩先生的作品已经在我国一
版再版,笔者在此向高罗佩先生以及众多认真创作侦探小说以飨读者的作家们表示崇高
的敬意,也希望可以看到我国能够出现更多有诚意的原创作品。
  有意思的是我国的近邻――日本,现在已经被称为“世界第一的侦探小说写作国家”。
“推理小说”这个今天我们最常用的提法,就是从日本传来的。日本的推理小说创作至
今仍然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应该说值得我国写作侦探小说的作者们深思。日本推理小
说的作家中最有名气的,应该是江户川乱步和横沟正史了,他们的作品奠定了日本推理
小说在日本乃至世界的地位。两位作者在小说中分别创造的人物明智小五郎和金田一耕
助,可以说是名侦探中的代表人物。在日本,两位作者的大部分著作被不断的拍成各种
不同版本的影视作品,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笔者多年前曾经大量阅读过日本作家的
推理小说,感觉日本作家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自己的写作风格,并不是在单纯的模
仿西方优秀侦探小说,多数作品还能够较深入地触及日本社会的种种问题,引发读者的
思考。不过日本的推理小说作家们似乎不太在意故事的合理性,不是故事让人感觉漏洞
百出甚至匪夷所思,就是某个名侦探可以进行完美华丽的推理,但是完全没有证据支持,
只好花大量的桥段让凶手进行“自白”。更邪门的是,好多推理小说直到最后才发现故
事原来根本说不圆,只好说真凶啊不是人来的,其实是个不明的邪灵,尽管今天被消灭了,
以后没准在哪里还会出现…可以说,这些日本推理小说已经严重违反了美国著名侦探小
说作家菲洛.万斯所提出的“推理小说二十条守则”,工作室的冰冰也已经撰写过《也谈
关于写连环杀手犯罪小说应当注意的问题》以及之后突然自己狂抽自己写出的《反<也
谈关于写连环杀手犯罪小说应当注意的问题>》,相信经常参与工作室活动的朋友们已
经看到过了。笔者认为他们都较完整地提出了能使推理小说或犯罪心理小说更加好看的
标准,建议对推理小说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用来参考。
  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首先要有一部优秀的剧本,以奥斯卡为例,他们不但设置了最佳原创剧本的奖项,还设置了最佳改编剧本的奖项,足见美国人对剧本的重视。大概是文化差异的问题,近几年一些日本影视作品真是让人看到吐血,后来才知道日本人管剧本不叫剧本,叫“脚本”,笔者这才恍然大悟:各位合着是用脚写的剧本呀。杨绛先生的小说《洗澡》中有一段极妙,描写了老学究朱千里读了一篇狗屁不通的文章后的反应,朱千里说:“管他是谁!我两个脚趾头夹着笔,写得还比他好些!”由此可见,剧本的创作是影视作品的灵魂,用脚来写似乎就有些托大了。前不久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说日本观众的特点是不排斥脑残型剧情...有这么多“胜也爱你,败也爱你”的铁杆观众,笔者深深感到作为日本脚本家其实是多么的幸福。于是在观众们的支持和鼓励下,也不知是不是受了2004年的好莱坞影片《异形大战铁血战士》的影响,日本电视台在2005年大胆地拍摄了这部《明智小五郎 vs 金田一耕助》的电视特别版。由于里面有笔者比较爱看的堀北真希妹妹,所以欢欢喜喜的找来看了...大概是出于收视率的考虑,里面的两位名侦探由人气组合TOKIO中的长濑智也和松冈昌宏两位帅哥扮演,他们不同于原著中人物的年轻帅气形象,的确让人眼前一亮。可是影片刚一开始,笔者的心情就不禁沉重了起来――果然出现了日本推理作家们的最爱――密室!密室杀人事件!可是这密室杀人写了也快一百年了,不会太老套了吗?不过,日本脚本家也许将在这次对密室杀人进行颠覆性的创作也不一定,想到这里笔者顿时充满了期待。不久,只见剧中的女警严肃地说:“实际上,是连续杀人事件!”难道还是连环杀手犯罪?真是赚到了!不过...这剧情怎么看都像是用腿毛都能猜出谁是凶手的那一类脑残型剧情啊。于是,在挣扎了近一个小时后,笔者终于在观看到多一半时悲愤交加的睡着了,并且在影片结尾时不幸的苏醒过来。只见“真凶”(我的腿毛已经告诉我凶手就是你了)在隧道中哈哈狂笑,随即将一枚小型炸弹高高抛起大概十米左右(这是在隧道中啊…郁闷),小明和阿助见状拔腿狂奔,刚跑出隧道只听轰隆一声巨响,火光冲天,隧道中变成了一片火海。也许有朋友会问:“凶手是要和两位名侦探同归于尽吧?那为什么不好好引爆炸弹反而要高高抛起呢?这不是给了两人逃跑的时间了吗?”笔者也有同感,不过笔者坚信日本脚本家不会不给观众们这个交待的。果然,在结尾时,小明和阿助正在街上“拉呱”时,“真凶”带着墨镜狞笑着悄悄从两位名侦探身边走了过去...嗯,变成法国片《方托马斯》了...

  最后,笔者将掏心窝子的话告诉朋友们:想看妹妹还是想脑残,这是个问题。 


附记:法国电影《法托马斯》简介,摘自“百度百科”。
方托马斯

   《方托马斯》系列是Marcel Allain和Pierre Souvestre两人在1911年-1913年撰写的惊险小说,共32部,故事舞台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黎。在这些小说里,他们创造了方托马斯,这一个犯罪的天才、恐怖的代言人、恶魔的使者。他领导着一个庞大的犯罪集团,在战前歌舞升平的巴黎,以他那近乎不可思议的头脑,制造着一件件骇人听闻的犯罪案件,手段高超狡诈,每次均玩弄警方于股掌之中。和亚森.罗宾完全不同的是,在方托马斯的字典里绝对找不到“良知”这两个字,为了实现他的犯罪目的,残忍、毒辣、厚颜无耻、不择手段这些都可以在他的行事中找到。无论是在小说还是之后的电影中,方托马斯的真实身份都被假面具所掩盖,没有任何人知道其真实身份,而他则能随心所欲地化装成任何形象。他最擅长的犯罪手法,就是先将目标人物杀死,然后以易容术扮成受害者的身份进行犯案。虽然在一位报社记者Jérôme Fandor的协助下,警方多次都发现方托马斯的踪迹,但最终总被他逍遥法外。
  国内播放过的《方托马斯》系列电影共三部:《千面人方托马斯》(1964)、《方托马斯的反击》(1965)、《方托马斯在苏格兰》(1967)。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