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73|回复: 34

[日常闲聊] 购书心得交流帖,你的购书标准是?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17-3-30 22:14:47 | 2017-3-31 00:04编辑 | 来自小霸王手机
阅读是让人放松的事,关于读物的选购不同人标准也有所不同,在购书之前,你会如何选择你的目标呢?
我先说说我的标准吧。
1,购买前不去看他人对书的评价,尤其是某些读书平台(尤其是豆瓣之类的)。也许你会觉得匪夷所思吧?因为在浏览过程中,极其容易被一些人有意或无意地剧透,而且剧透的几乎全是关键点,串在一起就能了解故事全貌,这样会导致阅读带来的优良体验感会直线下降75%。而且,不少对于书的评价并不够中肯且带有浓厚的个人感情色彩,尤其是具有一定争议性的书籍的评价两极分化极其严重,甚至有些书评带有一种“我读过了我就是权威”的臭气,平台这种东西谁都能上,书谁都能评,没读懂装大尾巴狼的人是存在的,捧烂书的水军也是存在的,作家名人效应也会影响一本书的评价,阅读前还是无视掉最好,评价读后再交流也不迟。阅读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体验,感受和评价,而不是别人的。
2,被出版商或者与作家有密切合作的人过分吹捧的书,我一般不会选,这种情况下我才会考虑违背第一条原则去看评价。这年头,书写的好不如营销的好,有些书之所以有名号和市场不是因为它的内容而是因为商业互吹。上次看到某综艺节目组出的书在前言夸夸其谈,正文一堆的废话,悖论,鸡汤,典故错用或者取字面意思,就让我感到甚是恶心。个人认为,被过分吹捧的书里有60%是达不到平均水平,买一次吃亏一次的;30%是文章达到一定高度,算是不错但是与宣传语仍有一定落差的,也就是“稍有过誉的书”;10%是看似吹得很过头但是却达到宣传语那种水平的货真价实的书。
3,翻译态度(因为没学过日文,这里我也就难以鉴别质量了)。许多名家作品经翻译传入国内,不同的译者的翻译是有差别的,不厚道的译者也是存在的。记得内地出现过一个案例,好像是一王姓译者,直接把台湾那边的翻译拿过来用,瞎改了一些部分说是自己的,然后拿去出版了,被侦探小说贴吧的吧友发现了。根据我的阅读和购书经验,好的译者或许会和作家本人有长期的密切合作,也会听取读者的建议,例如林少华和村上春树之间的合作。当然,译者中也有像曹逸冰那种低调神秘的角色(好像是自由译者),几乎把国内日系推理的翻译包办下来了,买了好些书都是她翻译的,每次译完也不说什么,就只在译者栏写下自己的名字。翻译可以说是引进作品的一次蜕变,译者的翻译态度也是十分重要的考量因素。
以上是我的选书主要标准。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发表于 2017-3-30 22:56:54
呃..我不购书?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7-3-30 23:21:40
我不会考虑那么多。我会先看书背的简介,有兴趣就翻看目录了解里面的章节,对了就随便挑一部分读。我选购侦探、推理、悬疑或相关书籍都希望里头的推理或假设是有理有据。假如里头是神侦探,推理得天马行空,我不会买;故事情节太重,不买;里头将案件神鬼化,不买。首选以办案式的推理,一点一点地抽丝剥茧在收集证据;或者剖解嫌疑犯的心理世界,以科学的角度尝试看清里头;向往以科学的方式求证后再推理出真正的罪犯,买。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7
发表于 2017-3-30 23:59:59
想了一下,应该就是那种好评如潮的才会买。小市民心态,特别怕买亏了(东野的《同级生》好无聊,买的了吃亏买的了上当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7-3-31 07:17:58 | 来自小霸王手机
古典推理优先买 其他的买评价高的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7-3-31 08:38:30
第一,最好是便宜的,第二,如果可能的话我会先在电脑上或是其他平台找上一章看,如果好看的话,再贵我都会买,如果看得我直犯困的话,白送我都不要。。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7-3-31 10:14:54 | 2017-3-31 10:18编辑
有些孩子不喜欢实体书的。。。喜欢实体书的,一般都患有收集控病,所以买推理书的时候,会把自己喜欢的作家所有的书都收了,还有强迫症更强的会把所知那些推理文库都收集了。。。不算古典推理和七曜两个文库,光新星的午夜推理就有近600本。。。话说新星午夜文库最新编号的那本应该是青崎有吾的吧?!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7-3-31 21:47:22
买书这事还是三思比较好,不知道底细的书可以先去图书馆看嘛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7-3-31 23:39:10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嗯~推理小说和非推理的标准不太一样。
首先因为大多数推理小说读第二次的可读性不强,资金紧张的我一般选择在图书馆借,难以借到或者极具收藏价值或者非常喜欢才会买入。
推理小说的购书标准嘛,第一看作家和系列。比如森博嗣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他的书有集齐欲望;奎因的国名系列和悲剧系列也是如此。因此这类书有钱的话会无条件下单。
之外就是通过推荐喽。圈内朋友的强力推荐基本上买了不会后悔;好评如潮的比如《彩虹牙刷》也是这个道理。我对自己的审美还是挺有自信的……
此外如果偶然发现书名或装帧特别有意思的也会考虑。我不爱看腰封和封底的简介,多少会破坏一些悬念性。比如《希棺》,直接告诉你是四重解答,情节的波澜就削弱了不少。

至于非推理类别的……一般是凭感觉,觉得喜欢就会买。当然,他人推荐和作者也很重要。名著的名头大,但是大部分(对我来说)可读性不强。经书史书部头都很大,有要用时查查电子版即可,买回来也是浪费。《娑罗馆清言》《幽梦影》之类的小品以及各种诗话倒是很对胃口,在旧书市场或地摊上看见了就会买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