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7-3-21 20:46:46 | 来自小霸王手机
这次的读后感有大量剧透,请紧张地往下看。
买下这本书,是因为被封面的标语吸引。“究竟要如何,才能让一颗陨石夺去人的性命?”
好吧我被骗了,主要案情和陨石半毛钱关系没有,陨石不是凶手的凶器。
撇开这一点,主线部分还是很有趣的。
一句话概括,就是
“凶手用玩具布下了一个自动化的杀人圈套,布完后老天爷看不下去就用陨石把凶手砸死了,然后那些布置好的机关玩偶却完美地完成了杀人计划,在恰当时机杀死了恰当的人,加上人际关系的原因还自动把锅甩了出去,但是还是被侦探发现了2333。”
文章的特色在于:机关杀人,自动化圈套,婚外情等等。。。
好了关键点都剧透完了。。。
我的评分嘛。。。5分满分,此书得分3.5分。
主要扣分点:在书腰上写标语的那位标题党你被开除了魂淡!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发表于 2017-3-21 21:46:35 | 发自安卓客户端
还好从图书馆借的,并没有腰封……这本书陨石的噱头确实是一大槽点,但是它的亮点应该说更多。泡坂的书总有种奇幻的专业性,这次关于玩具的种种炫学也似乎被赋予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梦幻的灿烂光彩。这异想天开的一切似乎使故事背景脱离了实际,但作为魔术师的泡坂,或许正是想营造出这样一个亦真亦幻的舞台,来上演最精彩的戏法。
泡坂的小说,一大特色是伏线的运用技巧。在《十一张牌》中仍略有种为了伏线而伏线的违和感,但《玩具》的完成度相当高,使用更少但是质量更高的伏线并巧妙收束,将许多奇崛的桥段一气打通,尽管炫学多少冲淡了伏线的整体感。
至于陨石,我觉得和文末金币的镜头一样是一种含悲剧性的描写,带有宿命论意味。施展最高妙的手段却又难逃命运的审判,就像本格小说幻想与实际的矛盾统一。总之,“犹有所待者也”,未尝不是另一种浪漫——我把它定义为专属于本格的理性的浪漫。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