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65|回复: 4

[日常闲聊] 读推理小说就是在做阅读理解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16-8-4 12:07:50
无须纠结是科幻还是推理,这个故事其实要说明的道理很简单——读推理小说一定要仔细。 以文和的经验,如果一个推理故事里出现了大量的细节描绘,比如场景、心理什么的,那么你一定得当心,没准哪个不起眼的字里行间,都会在随后变成蹂躏你心理防线的雷区。

    这个故事是标准的解谜模式,一个人意外发现自己拥有灵魂出窍的能力,而且灵魂状态可以在现实世界自由行事。因为感情纠葛,他决定运用这种能力去杀害情敌,然而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第二天,他竟然完好无损地站在我的面前”,那么原因是什么?

    尽管随后开启了多重解答,但与追求真相相比,文中几位人物更像是在进行一场“咬文嚼字”大赛,更像是在比划谁更能抠字眼,或者说,作者又一本正经地讲述挖了哪些坑来忽悠大家。

    第一个解答,文中提出愚人节玩笑的观点,但能注意到“张国荣去世五周年”这样的细节,从而推断出当天是愚人节,却看不到“大厅里的老式挂钟缓缓地向12点迈进” ,看不到这么明显时间已经过了一天的明示,这个解答算是凑字数么?

    第二个解答,好吧,也许主角是红绿色盲,他认错了人,然后杀错了人。文中可能有无数能够佐证主角是红绿色盲的细节,什么灰色书包、灰色棉帽之类,但这只不过是必要非充分条件。作者只需要给你无数个这样的遐想,然后用“红色盒子”这样不起眼的字眼给你致命一击——他能看到红色的盒子啊,绝对不是色盲啊,谁说不能钟爱灰色系,你不知道灰太狼吗?

    第三个解答,两重梦境,将杀人行为归于灵魂出窍状态的“深一层梦境”,做梦么,自然杀人不成。这个理论也算说得通,但作者还没到揭晓谜题的时候,所以强行让其出局。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一个推理作品中频繁变换字体,阅读中穿插着两三种字体的变换,那么什么叙述主体变化啊,地点变化啊,时间变化啊铁定都要出现了,就不能少点套路吗?

    最后的解答揭晓,文中的叙述主体早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拥有这种超能力的有两个人,他们是双胞胎,父母离异后各自单亲,他们为了一个女人兄弟倪墙,然后互相欲置对方于死地。所以那个发现谋杀对象活的好好的叙述主体,其实已经被对方早一步杀害,所以对方安然无恙——再重新读一遍这个作品,里面还都能找到所谓的蛛丝马迹,还都能自圆其说,也挺不容易的。

    所以还是那句话,读推理小说一定要仔细,切忌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就当是做阅读理解吧。
节选自“推理社”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发表于 2016-8-4 12:24:43
虽然不是很懂,但总感觉楼主好像剧透了某部作品的样子→_→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6-8-4 17:02:42
反正我看推理小说很仔细 尤其是本格作品 每个字都不会放过 所以读起来较慢
发表于 2016-8-4 19:42:43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对于某些小说中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作家或者读者想挑战书中的侦探,这样做是很明智的~但是单纯的享受型阅读则不必这么劳神费力
话说我记得卡尔在《白修道院》中在解答章贴心地用括号标出了一个关键性证据在前文的位置以便读者查证真是罕见的卖萌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