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399|回复: 10

[刑侦法医] 从碎尸中揭开支离破碎的真相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13-8-25 10:39:41
本文作者是一名活跃在一线的法医,这篇文章中所讲述的案子虽然是虚构的,但是其中对于碎尸案的鉴定、侦破手法都是实际工作中真实存在的。

天渐渐地黑了,解剖室外面的30个存尸柜压缩机所发出的声音撕破了黄昏的宁静,让人毛骨悚然。
时间正在一点一点地过去,尸臭味和垃圾的臭味早已充斥了整个房间。这样的味道让人作呕,而我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守候了将近6个小时,一直没有吃饭和休息。面对解剖台上的两个碎尸块,我无能为力,只能等待碎尸被继续发现。也只有这样,才能给案件带来新的线索和转机……
这些碎尸是来自同一个人吗?
我是一名普通的法医,6个小时前,几名环卫工人在清理排污管道时,意外发现了两个碎尸块。现场在城乡结合部的一条小河旁,由于附近的居民任意倾倒垃圾,这里的河流早已被成堆的垃圾所覆盖,棕黄的河水从垃圾中穿过,散发出刺鼻的恶臭。这些恶臭也成为了碎尸的最好掩护。

在我到达现场时,警车已沿河岸两侧排成整齐的队列,仿佛在向罪犯宣誓着法律的威严。警戒线内,刑侦人员、法医、痕迹鉴定人员和摄影师忙个不可开交;警戒线外,围观的人群熙熙攘攘,一个个伸长了脖子议论纷纷,像一只只被无形的手抓住的鸭。侦查员引导我来到河边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他掀起地上的尸袋,向我展示他们的“收获”:这是两块黄绿色的烂肉,上面占满了杂草和落叶,但是隐约可以看出,它们来自人体的左侧大腿和腹部。

尸块很快被送到了解剖室,摆放在解剖台上。在碎尸案件中,法医的首要任务就是判断尸块是否来自同一个人。如果尸块能够被全部或者大部分找到,并且能够拼凑到一起,没有多余或重复的部分,断面形状相互吻合,那么就可以初步认定为同一人。但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DNA检验。每块碎尸的深部肌肉(那里受腐败的影响最小)是DNA检验的绝佳材料,同一受害人的DNA结果必定相同。
我很快取完了肌肉组织,开始着手判断死亡时间。断定死亡时间是法医学鉴定的重点,而眼前这些高度腐败的尸块,实在让我头疼。尸块表面呈黄绿色,内部肌肉呈深红色。由于高度腐败,尸块内滋生出很多蛆虫,当我翻动尸块时,蛆虫从尸块的内部涌出,向周围“逃窜”,很快就布满了解剖台,掉到了地上。它们像一只只恶魔,吞噬着受害人的残体。
不过对于法医来说,这些昆虫并非恶魔,而是可以断定死亡时间的“昆虫侦探”。一些双翅目昆虫(如丽蝇科Calliphoriade和麻蝇科Sarcophagidae)有食腐和趋腐的习性,倘若人死亡后被置于野外环境中,苍蝇最快在几分钟之内便可到达,并在尸体上产卵。随后,蝇卵分化成蝇蛆,以啃食尸体为生。蝇蛆的种类和发育程度有助于判断高度腐败尸体的死亡时间,是法医昆虫学重要的研究内容。
在碎尸案件中,可以通过尸块的特征推测用于分尸的工具。

水落石出
是什么样的罪犯下了如此狠手?仅凭目前的两部分尸体,我还不能判断出受害者的身份。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就在一切都陷入僵局的时候,受害人胸部和头颅的发现为案件带来了转机。

这是一个女性受害人,通过伤口表明死者被利刃刺穿心脏,不幸丧生。

她是谁?为什么会惨死在别人的手下?可惜,由于污水长期的浸泡,尸体面部高度腐败,软组织所剩无几,只剩下少量的肌肉,早已经是面目全非,只能通过牙齿的磨损程度来推断死者的年龄在30岁左右。就在这时,省厅派来指导的法医专家果断决定:做容貌复原。

容貌复原的一般过程。

根据人类学和法医人类学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数据,颅骨的骨骼形态和面部的软组织厚度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除了面颊部以外)。根据这层关系,去除颅骨上残留的软组织后,在颅骨各个标记点粘贴标高柱,然后用线将各个标高柱连接起来形成不同的单元,用泥或石膏填充各个单元,最后修整并完善五官,就能获得与受害人原始面貌相近的容貌。虽然这是一项复杂而耗时的工作,但是尸体头颅的发现为侦查工作带来了重要的转机。
在随后的两个小时里,受害人的其他身体部位被陆续发现并送检,我们从这些碎尸中获得了更多的信息,为案件的侦破积累了更多的证据。

最终,在容貌复原的帮助下,侦查员锁定了受害人的身份,并通过其社会关系的调查,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不久后在外省落网。这是一起因情生恨而引发的血案,犯罪嫌疑人为他的罪恶行为付出了代价。而正是法医在侦破碎尸案件中的执著和细致,最终为死者平冤昭雪,揭开了犯罪事实和真相,在案件侦破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图片或附件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学院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发表于 2013-8-25 10:54:16
期待关于犯罪心理肖像的内容
发表于 2013-8-25 11:03:28
尸体会说话。。。
发表于 2013-8-25 11:44:58
懒得看。。。先收藏~~~顺便一顶~~~
发表于 2013-8-26 09:19:23
收藏了,应该有用
发表于 2013-8-29 07:57:00
收藏了,谢谢楼主~
发表于 2013-8-31 21:39:56
果然如此,死人往往比活人说的话更加多和真实。
发表于 2013-9-1 14:57:09
这就是传说中的“尸语者”~~
话说,《尸语者》这本书也挺好看的~
发表于 2013-9-5 13:15:56
顶一个先,碎尸复原法,确实给案件提供了一些其他线索,很有用,收藏
发表于 2013-11-3 15:07:49
碎尸复原法,好
返回版块
12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