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50|回复: 5

[日常闲聊] 用昆虫判断死亡时间。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13-6-27 17:11:13
美剧《CSI》里的老G简直是一部法医昆虫学的百科全书,昆虫,特别是蝇蛆,在他手里神乎其神。老G可以用它们来推测死亡时间、推断伤口部位、还能用于毒理学分析。死后不同阶段的尸体上会有独特的昆虫特征,而这就是推断死亡时间的关键。


昆虫不仅直接取食尸体,还能帮助各种微生物进入尸体内,加快其分解。除了这种“清道夫”角色,昆虫在法医学上的作用也不容小觑。早在南宋,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一书中,就记载有根据蝇类辨识出带有血腥气的作案凶器之事,这是有关法医昆虫学的最早文献记载。法医昆虫学目前已经成为一个比较系统的学科,推断死亡时间、伤口部位、移尸情况都不在话下。


尸体上的昆虫大家族

尸体上常见的昆虫多达5目67科,其中以双翅目和鞘翅目最为重要,最常见的是丽蝇科。它们有的直接以尸体为食,如丽蝇科和麻蝇科,它们是推断死亡时间的常用物种。还有一些昆虫捕食尸食性昆虫,如隐翅甲科和阎甲科,它们通过减少尸食性昆虫的数目而延缓尸体分解速率。此外,蚂蚁、马蜂、跳虫、蜘蛛、恙螨等也可在尸体上发现,它们在法医上应用并不多,不过在有些案件中还是大有用武之地。


1983年,美国南加利福利亚的警官在检查一具白人女尸时发现其脚踝和腰部有凸起的红点,特别像恙螨叮咬的痕迹。而当时恙螨的分布区域有限,凶手和死者可能同在野外某一地点出现过,身上可能有类似的斑点。果然,在犯罪嫌疑人身上也发现了这样的红点。进一步调查确认其为凶手。


蝇类的发育要经历四个阶段。在常温下,卵期的发育时间一般持续1-2天。蝇类的幼虫俗称蝇蛆,可细分为三个龄期,共持续6-10天左右。蛹期一般持续一周至十几天。最后由蛹羽化为成虫。


不同种类的蝇,其发育速度也不一样。除此之外,影响尸体上蝇蛆种类和发育速度的因素还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尸体情况等。


法医昆虫学家的工作之一就是收集尸体上的昆虫,鉴定其种类和发育阶段,考虑可能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推算出可能的死亡时间。通常有的虫子在现场会被沸水杀死,保存在乙醇中用于将来分析;另一些则被送到培养室,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培养,进一步确认其发育阶段。


比如若已知在现场条件下红头丽蝇幼虫发育到成虫阶段需要20天,而采集到的蝇蛆15天后羽化为成虫,这样我们便知道当时找到的蝇蛆其年龄为5天。再结合卵期长短数据,便可推知成虫产卵是在什么时候,也就是死亡可能发生的时间。


早期和中期尸体上主要是蝇类,鞘翅目多发生在中期和后期。若在尸体上发现了蝇类的空蛹壳,或者郭公甲科、皮蠹科等鞘翅目昆虫,说明尸体历时已久。
此外,在死亡时间较长的案件中,黑水虻也是一个重要的时间指示器。黑水虻成虫产卵于死后20-30天的尸体上,并且从产卵到羽化需要经历数十天(21.7℃时约为52天),所以它常见于死亡数月的尸体上。

不过,仅仅推知蝇类产卵时间是不够的,还得知道从死亡到蝇类找到尸体所经历的时间。一般蝇类能很快地嗅出死亡的味道,到达尸体。在夏天的室外,这个过程不到一小时。而在蝇类稀少的冬季,或者室内,则会久一些。


小昆虫大用处

死亡超过3天后,普通的病理学家就很难推断准确的死亡时间了,而利用蝇蛆推断的死亡时间可达十天半月,甚至长达几个月。 著名的 Ruxton一案 就是法医昆虫学的成名之作。昆虫学家通过尸体上的蝇蛆,推断死亡时间约为12-14天,为嫌疑人的定罪提供了关键证据。

推断死后间隔时间是昆虫的重头戏,不过它们的作用远不止于此:
发现尸体上的伤口。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蝇类喜欢湿润的地方,常在尸体孔窍处如口鼻和生殖器部位产卵。如果在身上其他部位也发现了较多的蝇蛆聚集,这提示该处可能存在伤口。在尸体严重腐烂时,从外观看不出伤口的存在,此时蝇蛆尤其管用。

推断移尸情况。不同的地区,昆虫的种类不一样。如果在尸体身上发现了当地没有的蝇蛆种类,表明尸体可能是从他处转移来的。

法医昆虫毒理学。当传统的毒理学材料如血液和尿液不可得时,利用蝇蛆还能进行毒理学分析,并且不受尸体分解产物的干扰。


现代法医学研究表现,不同地域空间,一般都有其特定的蝇种。因此在尸体上出现的蛆虫也会因为抛尸地点的不同而有变化。另外,从产卵到变成蛆虫,其生长周期也有一定的规律性。《法医昆虫学》就是基于这两点来判断是否发生了移尸和估计推断尸体的死亡时间。


利用昆虫学知识来推断死后间隔时间,主要有三种方法:

(1)根据昆虫的虫龄和虫体长度,推断死亡发生的时间。即将昆虫的虫龄大小和虫体长短与死亡时间进行比较,这种方法也称为“尸体上蛆长推断死亡时间”。大致方法是:结合环境温度、湿度等条件,测量苍蝇幼虫(蛆)虫体长短,再粗略估算幼虫生长年龄,借以推断死后间隔时间。

(2)根据尸体上昆虫类型,推断死亡时间。研究发现,尸体上昆虫不仅仅只有蝇类,也不仅只有某种蝇类,有时还有许多其他昆虫,而且不同品种的昆虫在尸体上的出现的顺序在时间上也有一定的规律。这样通过研究昆虫相互交替的品种及其规律,就可以推断死亡时间。这比单一昆虫品种推断死亡时要准确,也可靠些。

(3)通过模拟培养,推断死亡时间。方法是把现场提取的活蛆、活蝇带回实验室,模拟现场气温、湿度、光照等条件进行培养,得到蝇从产卵到成虫所需要的生活周期数据。这样,可以通过对比现场提取蝇蛆的大小和实验室模拟培养得到的相关数据,准确推断“死亡时间利用昆虫学知识,推断是否发生死后移尸,主要是原理是:在自然界中,每一种昆虫都有一定的地理分布、生态环境,以及各自不同的习性和栖息习性,这些构成了每个地区的一定昆虫区相。人死后各类昆虫到达尸体的时间和顺序也有差别,先是蝇类、随之甲虫、蝎、蜘蛛等肉食昆虫。


根据昆虫的这些特征,可以为法医学推断死后移尸提供参考。通常推断移尸,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1)尸体上出现当地没有的昆虫,可以推断尸体曾出现或经过其他地区,即发生了移尸;

(2)尸体上有当地多见的昆虫,同时又发现当地没有或少见的昆虫,而且这种当地没有或少见的昆虫幼虫比当地多见昆虫的虫龄要“老”,说明尸体先在外地停留或经过,可推断尸体已被移动;

(3)如果在从水中打捞上来的腐败尸体上发现有活的蝇蛆,说明入水前已经招引苍蝇产卵,并孵化出蛆。说明很可能是陆上杀人后移尸水中,而且移入水中时间不长;

(4)如果发现陆上尸体上有水生昆虫,表明尸体是从水中捞出,即水中尸体移到陆地;

(5)根据蝇蛆分布及尸体毁坏部位和程度加以分析。通常,蝇蛆一般主要出现在尸体向上、裸露的部位,这些部位毁坏也比较严重,而尸体接地、接物、受压的部位毁损相对较轻或无毁损。若尸体不易受侵袭部位发现大量蝇蛆,则说明可能移尸,而且目前接地受压部位可能是原始现场尸体的暴露部位在《C.S.I》中,葛莱森在好几个案子里采用了法医昆虫学技术来破案,上面说到的这些好像都用到了。特别经典的是那个用猪来模拟的昆虫产卵、成蛆实验。


其实,利用昆虫学知识,除了可以进行死亡时间和是否存在移尸的推断外,在刑事侦查和民事诉讼中,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应用价值,如:

(1)从汽车牌照、雨刷和雷达天线等汽车外部穿起部位,可以找到许多被撞死的昆虫,分析这些昆虫的种类和主要栖息地,就可以非常精确地揭示出汽车的行车路线。

(2)某些毒品的植物,如大麻叶可黏附一些虫卵,通过鉴定这些虫卵的种类和发源地,可以帮助警方判断出毒品的产地。

(3)在经济贸易,特别是国际贸易以海运方式运输时,由于运输时间较长,有时在收货后会发现货物有昆虫破坏。这些昆虫破坏造成的损失应当由谁来承担,常产生纠纷。如果利用法医昆虫学的知识进行昆虫种类和栖息地的鉴定,就可以确定这些昆虫是供货方发货时就带有,运输方在运输途中贮藏存在漏洞,还是收货方收到货物后保管不善才出了问题等等,从而为各方索赔提供证据。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发表于 2013-6-27 18:36:51
不错,先收藏了
发表于 2013-6-27 18:59:27
额,好多,牛,不过我最怕昆虫。。。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3-6-27 21:07:45
唔,以后会用到的
发表于 2013-6-27 23:09:37
哈哈,不错,真不错哦,继续努力!这个我就收了!谢谢!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