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95|回复: 2

[推理资料] 关于福尔摩斯的空白时期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13-2-18 20: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怜的福尔摩斯死了,该死”
                     ——阿瑟.柯南.道尔,1869
   阿瑟.柯南.道尔大部分事业和文学声望都要归功于夏洛克.福尔摩斯,但是距离1887年《血字的研究》将这位名侦探引见给全世界之后仅仅数年,柯南.道尔已经厌倦了他笔下这个最伟大的人物。1891年给母亲的一封信中,柯南.道尔承认打算“杀死福尔摩斯......有必要结束他”,不过直到两年后——这时候已经发表了两部福尔摩斯的标志性短篇集,柯南.道尔才将这一威胁付诸实践。
  1893年的最后一案对全世界的福尔摩斯迷来说是一次打击。这篇小说里,大侦探与宿敌莫里亚蒂教授决一死战,华生认为,两人都坠入莱辛巴赫瀑布身亡了,“当代最危险的罪犯和最杰出的护法卫士”永远的葬身在那。伦敦街道上,男士们戴起了黑色臂章,刊登福尔摩斯故事的杂志的订户数量直线下降,但是柯南.道尔本人似乎大舒一口气。几年后,他向一位悲伤的公众解释自己所做的决定时,这样写道:
  我觉得(福尔摩斯)已经过量了。面对他,我就好像面对肥鹅肝饼,我曾经一次吃太多,以至于如今一提到这个名字我就有一种作呕的感觉......我应该受到责备,因为我让那位先生死掉了。但是我坚持,这不是谋杀,而是合理的自卫,因为,如果我不杀他,他一定会杀我。
  尽管他想让侦探待在水官材里,但是福尔摩斯可不想永远留在那里。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柯南.道尔对他的排除已经过去了,或者对于只要重拾贝克街221号的旧事就能获得大笔收入的许诺也是难以抗拒的。不管柯南.道尔基于什么理由,福尔摩斯最终在1901年的《巴斯克维尔的猎犬》中重新出现,此时距离《最后一案》那次已经八年了。虽然这部如今已经成为经典的小说带给柯南.道尔很多荣誉,但是公众还不满意。他将巴斯克威尔的故事设置在《最后一案》事件之前,因此从理论上说,这位世界闻名的侦探仍然死去了。
  迫于好友和福尔摩斯迷的压力,柯南.道尔最终在1903年的《空屋》中让福尔摩斯起死回生,三年背井离乡之后,福尔摩斯回到了伦敦,他想惊讶不已的华生解释说,他被迫装死,为的是躲避莫里亚蒂手下的报复。之后24年后,柯南.道尔又写了三部福尔摩斯探案短篇集,但是福尔摩斯迷和福学家仍然对于大侦探那段神秘的背井离乡时期所谓的“大空白时期”迷惑不解,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当然,《空屋》中福尔摩斯曾经亲口对华生说过他待在什么地方——两年期间他去了很远的地方探险,化名为“名叫西格森的挪威人”之后又去了法国,福尔摩斯说,在那里的实验他做了有关“煤焦油的衍生物”的研究。听说他在伦敦的敌人放松了警惕(而且一桩新案的新闻引起了他的兴趣,也许他能帮助破案),福尔摩斯最终回到了贝克街。但是对众多福尔摩斯迷来说还是不够,他们对于大空白有自己的想法。尼古拉斯.梅耶在小说《百分之七的溶液》提出,大空白时期福尔摩斯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照料下戒除了可卡因毒瘾。其他还有一些与毒瘾有关的大空白理论,比如福尔摩斯去西藏靠种植压片打发时间,同时研究佛教为的是戒除毒瘾。疑心更重的读者怀疑福尔摩斯没有真的离开伦敦,而整个“大空白”不过是华生的幌子,目的是欺骗莫里亚蒂的党羽。也有人认为,福尔摩斯的确死在莱辛巴赫瀑布下,之后被一个合格的顶替者所替代。有一派不算标新立异的人觉得,福尔摩斯去了艾琳.艾德勒——《波西米亚丑闻》那位美丽的歌剧院歌手,她的著名在于她是极少能在智力上胜过大侦探的人之一——“大空白”实际是他们漫长的蜜月。
  不过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也许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了。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