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
发表于 2011-3-7 2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羽 于 2011-3-8 00:01 编辑

影片简介和观看链接点这里

我执

——评《告白》


文:聆溪


昨晚刚把《告白》从VC上弄下来,杯面摆在桌上,红宝摊在腿上,准备在黄金档欣赏这部很多人赞不绝口的作品。然后由于某些原因临时跑去某协会打酱油,只确认了字幕完好就匆匆离开,可惜了我的杯面。回来的时候基本到了十点半,犹豫了一下。似乎比较好的影视作品总会因为各种这样那样的原因被迫看到深夜,所谓深夜,指的是黑暗中只剩我一个还坐着的时候。最后留下感慨万千不吐不快的我,在环境的压力下迅速关机碎叫。

接着,经过无机实验绪论和若干lists的洗礼,此时屏幕前的我有点怀疑本文的写作必要。我是不懂电影的,完全不懂。虽然不可否认在观看期间很投入很轻松,但看电影这个行为对日常生活有着一个相当高的能垒,基本很难跨越。仅从审美角度出发,我认为这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很不错”,就是加上“很”的“不错”罢了。容许我自以为是地推断,这部电影应该很完满地实现了导演本人所希望达到的状态。于是,针对电影本身的评论到此为止。

看过《告白》的人都会明白(书也好,电影也好),这是一个很难评价的故事。没有纯粹的“对与错”、“善与恶”,所有人都是悲哀的,一种肃穆而荒诞的悲哀。有人会惊异于“孩子能有多残忍”,有人会沉思教育的意义,更多的人会掂量“生命究竟有多重”:这都不是容易回答的问题。因此(或多或少),在这里,我不会试图对诸如此类的命题进行任何讨论。而我想要与大家分享的感触,已经早早写在了题目上。

我执。

好吧,如果你愿意,可以用这两个字套评世界上的每一部电影。但我不得不无力地辩解道,这实在是昨天夜里(或者今天早晨)深深嵌入我每一个灰色脑细胞的唯一字眼(众:喂喂,灰色细胞神马的,你真当自己在写推理影评啊)。每一个人,每一个人,每一句话,每一句话,这个字眼是如此被集中地体现出来,一遍又一遍写下在我的脑海里,力透纸背墨迹淋漓。

森口老师。

实话说,我挺喜欢这个女人。温柔空洞的笑,波澜不兴的语调,痛到极致恨到极致的麻木与残忍。你会说她很可怜,或许可以原谅,夺去她唯一的女儿的是她的学生,她是一个老师。而最悲哀的一点在于,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是爱美?”如果从狭隘的事实角度考虑,直接原因是一个误会,是少年B因这个误会而产生的单纯的恨意。而少年A的种种纠结与她何干?但,事实不是这样的。

凡事背后,皆有因缘。用一个必遭唾弃的不正经论调:如果森口老师注意到了少年B的种种困境,并有效地加以开导,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如果她对少年A采取的不是质问数落的交流方式,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这是开玩笑的。森口老师的悲剧,来自于少年A、少年B等等不相干的悲剧的辐射。而更重要的是,她把这个恨意传递了下去,种下了新的因,一切就一定会发生,并且永远不会结束。

“为什么是爱美?”因为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势必只能从人性黑暗的深渊中窥得,所以结果只会是更多的伤害、幻灭、万劫不复。我绝不是在暗示“天下人民大团结”的幻想,也丝毫不敢取消母爱的伟大意义。只是,世间一切的痛苦喜乐,究其原因不就在于此么?因缘的锁链永远不会断,种种痛苦在每一个承受者手上,只会一次又一次地扩散、反射、重演,以各种方式,在各种场合,遍及每一个人。心里念着“公平”和“爱”之类的词汇,去追问命运选择一个人的理由,是很愚蠢的。不需要问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只是因为“我执”,每个人的“我执”,全世界的“我执”罢了。

少年A。

他所作的一切只是为了得到母亲的认可,牺牲所有人都没有关系,包括自己。是这样么?他最不能牺牲的,恰恰就是他自己,而“他自己”,只有得到母亲认可时才真正存在。所以最后引爆炸弹的计划,绝对不是牺牲掉自己来换取母亲的认可,而是牺牲掉众多无所谓的生命,来获得理想的“自己”的完成。正因为如此,失去母亲才成为了终极的幻灭:剥夺了被认可的全部机会,也就毁灭了他自身的存在。

有人说,少年A对母亲抱着一种极端的爱,我是不敢苟同的。退一万步说,少年A的母亲有给过他任何一点爱么?她对自己孩子的全部理解,只是一种自我欣赏的投射,是强烈的自我意识的外延,是她的“我执”。她对少年A的苛责与紧接着的自我反省和拥抱,让人迅速联想起楼座与真利亚。当她逐渐意识到自己孩子的“无能”时,离婚给了她一个划清界限的利器——宣告这个失败的作品与她无关。至于她最后的眼泪(且不说那是少年A最后对自身得到肯定的幻想),自我满足的成分绝不会低于爱与悔恨(她哭了,你说这是爱;要是她不哭,我看她简直是令人发指了)。孩子是异乎寻常地敏感的,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少年A,假使懂得真正的爱的话,也不会把它分给自己的母亲。

少年A对母亲的极端执着,只是他极端空虚、极端需要寻得自身意义、极端自爱的一个反映。所有的人,都是无所谓的。所有的事,都是无所谓的。那么,我生命的意义何在?于是,他想起了他未曾达到的理想,他的母亲。只有得到母亲的认可,展现出母亲的能力,他的生命才能获得意义,他这样想。我对他给出的解答不做评论,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切最初都来源于他对确立自身意义的渴望。而这种渴望,来源于他对自身的执着。如果他的意义与“无所谓”旁人不一样,那么他的意义何在?这个问题是不会有答案的。他的错误便在于,旁人并非“无意义”,他与旁人,也没有什么不一样。

少年B

这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他有着快乐的童年和一个爱他的母亲,告诉他他有多棒,他能做到想做的一切。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总是纠结的,他会集自信与自卑于一身。少年B加入了运动部,但事实是,不行。而他的母亲仍然在告诉他,他的运动很棒。这意味着,他的所有无能都会导致善良母亲的失望,更重要地,导致他自我认识的崩塌。所以,在悲剧发生前,他就已经不再是“那个快乐的孩子”,他不说话,躲在自己的世界里,逃避现实带来的幻灭感,保护那荒诞的自尊。

“我觉得你和别的傻瓜不一样。”这是少年B能够想象的,最美好的赞誉。是的,我和他们不一样,这是少年B长久以来用于保护自己的话。你们看不到我的价值,当然,我是很“特别的”,虽然你们看不到,anyway,我的自尊心绝对不是虚构的,我一定有这样一个“特别的”的价值,一定有,最终会有一个“特别的”人来赏识我的。现在,这个人来了。

当小爱美在他的怀中醒来时,少年B笑了。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需要经受过怎样的折磨,才会在将要残忍地杀害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时,微笑?况且,他并不是为了即将要做的事而笑,而只是因为有机会去做这件事。可是后来,他几乎瞬间就后悔了吧。他满足了自己的愿望,完成了甚至少年A也没能完成的事,超过了他的印证者,可这是否意味着他终于获得了坚不可摧的自尊与骄傲?他的幼小的头脑告诉他,不是的。在本子上写满“去死”的那个孩子,从来就没想过杀人,从来就没有考虑过什么是“去死”。他只是深陷于自我幻想破灭的痛苦中,不甘于接受现实,却找不到出路。他只是单纯地无法放弃母亲为他建立的虚假的光环,只是单纯地挣扎于自我评价与现实的不对等。在他的心里,自己与世界永远是割裂的,是对立的。他时时刻刻感觉到母亲在注视着自己,全世界都在注视着自己,像个小丑。多么单纯的一个孩子。他只是试图改变,试图救自己。

但他却得到了一个完全超过他理解范围的结局。艾滋,死亡。怎么…会是这样?死亡…是什么?讽刺的是,他刚刚才亲手扼杀了一个生命。是的,这就是他与客观世界的割裂。他的世界里,从来只有自己、自己、自己。但这绝对不是自私,而是他成长的环境使然:永远在强调他个人的言行得失。他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是演员与观众(虽然他本人丝毫没有产生过这样的想法),他永远在被某种存在期待着并折磨着,根本无暇去顾及自己以外的任何事物。这种割裂,便是他极端执着于“我”的表现。所以,他不可能从小爱美的死中感受到分毫生命的重量。所以,他可以笑着夺走别人的生命,却对自身的死亡抱有极度恐慌;他要所有人都去死,却无比渴望活下来。他真的只是一个可怜而天真的孩子,有一个天真而可怜的母亲。

少女C

她是一种很微妙的存在。冷静,事故,洞悉。在被叫外号的那一幕,你甚至可以说她和光同尘。但是,她说她相信森口老师没有在牛奶里下毒(我知道原著里她是经过科学测试才下的结论)。如果真的从心理角度钻研有没有下毒的问题,我想最终只会陷入虚虚实实的死循环。而事实也证明(无论是原著还是电影),森口老师确实是动手下过毒的。如果少女C真是凭直觉认定老师没有下毒,那么这实在是一种嘲讽。很不幸的是,我被嘲讽了。

这就是我称之为“微妙”的原因。我愿意相信,少女C内心是认定老师不曾下毒的。否则,至少她不会去做测试。牛奶里究竟有没有动手脚,这是一个判决。因此,虽然丝毫不关心两个直接受害者,她仍然急于确认这个答案——这是对她信仰的判决。把自己整个隐藏起来的,如她这样的人,必须有一个无比强大不容动摇的信念。少女C的信念,是善。

另一方面,是她和少年A的恋情。影片中没有任何涉及这方面的自白(以下皆自少女C的角度而言),只有微扬的嘴角,安静的拥抱,女孩心中的任何一点真实想法都无从得知。我想,这恋情中或许夹杂了些许自我满足,或许也不乏零星纯净的爱恋,但更多的,来自于她的信仰:伤口是可以治愈的,仇恨是可以消解的,在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里,爱是存在的,善是存在的。

她说lunacy是另一个自己,她说给维特下毒很容易,她说她没有那样做因为毒药只是留着了结自己。但她最终没有动手伤害任何人,他人,或者自己。我想,她了解这个世界的恶,她相信善,同时她也认为,了解这个世界的恶的自己,是不善的。

我不认为少女C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她留在少年A的身边大体还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信仰。而她信仰的“善”,也绝非真正的“善”。她的“善”,是一种退让,一种屈从,一种平衡感,一种自我保护,一种找不到归宿,也没有原则的东西。这就是她能感受到的所有事情:人总是糟糕的,但我能理解,能原谅。而事实是,她根本不“理解”,只不过是“了解”;至于“原谅”,则完全不是人类有权做出的宣告。她所信仰着的“善”是空洞的“善”,她假定存在的“爱”,自己完全不能体察。一切都只是假象。她被囿于自身狭隘的世界观里,然后被现实嘲讽。

由于字数问题,不再写下去了。我一向清楚自己的文字是多么辞不达意隔靴搔痒,如果您居然看懂了,容许我膜拜一番。如果您这么洋洋洒洒四千字看下来,发觉该作者果然是一派胡言,也是意料之中,某这厢给您赔个不是,然后该背红宝的背红宝,该做实验的做实验去吧。

2011.3.3

[发帖际遇]:  天黑的时候,黑羽和白藤结伴去杀人,顺手偷了白藤英镑8镑.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178
| 楼主| 发表于 2011-3-8 19: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楼  。。。。

貌似这影评(或者说"观后感"更合适)失败的地方就在于,没有完写结尾.那个时候由于手头碰到一些事情需要处理就这么草草收尾了,于是就省略了总结之类的..而实际上,这文非常需要有一个总结,因为它被设定了一个带佛家色彩的主题,即"我执",相对难懂一些.
笔者在文中提到有些怀疑自己写作的必要性,但仍然洋洋洒洒四千字写了下来.怀疑本文的写作没有必要,是因为<告白>的书评影评已经泛滥成灾,各种深层意义都被一一剖析过,此时再写,很难避免拾人牙慧.而坚持写下来的原因,便在于笔者选定的主旨:一来,作为一个"佛教GRE词汇","我执"这个角度几乎没有评论文章涉及过;二来,借这个机会指出普遍存在的"我执",很合适也很有必要.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在这里尝试给文章补上一个结语:
1.从森口老师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切悲剧的本质,也可以借此略窥人生的本质——苦.仅谈狭义上的悲剧,它是各种因缘和合而成的.追溯它的"因",可能会关联到许许多多完全不相干的事物.一方面,人类客观上无法认识这些"不相干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则是没有认识到万事万物"缘起性空"的本质,同时也就堪不破"我执".前者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即各种意料之外的、人们不愿意接受、带来伤害的事物,亦即现世所认识的"苦";后者决定了报应不爽.而在因缘之力作用的过程中(也就是"悲剧扩散"的过程),很关键的一个枢纽就是世人的"我执",也就是对"我相"的执着.更通俗的说,就是对"我"的执着.
2.从ABC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人,因不同形式的"我执",采取的不同处事方式和人生态度,最终导致了不同的悲剧.(对森口老师我们也可以做同样的分析,但是她在整个事件中,同时也扮演着一个"枢纽"的角色,所以我们主要从她身上看到上面谈的那一点.)由于这三个人物性格都塑造得相对极端,整个故事也处理得相当夸张,所以观众才能更清晰地看到"我执"起作用的过程,也能更深刻地认识到这种执着的错误.
经过前文对人物的逐个分析,上面两点应该基本得到了阐明.于是,我想跳跃到这样一句话作为我的结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会不会有些太快?必须的.但是中间的步骤我很难论述,而且也没有必要.因此,"如果您居然看懂了",很高兴您能自行完成笔者省略的论证部分,并且可以说是具有相当的智慧与洞察力,"容许我膜拜一番"."如果您没读懂",很抱歉我用这种荒唐无端崖之说消耗了您宝贵的时间.请您别放在心上,或许是此刻因缘尚未具足.无妨,就"给您陪个不是"吧.

ps.提到"智慧与洞察力",并不是暗示"我的思想很牛掰你们都理解不了哇塞你居然理解了看来你跟我一样有智慧啊".只是客观地称赞强大的思想力量——这玩意确实博大精深,绝对不是我这么隔靴搔痒的一片短文就能说明白的.我充其量是抛砖引玉,实际只谈得上自娱自乐而已.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