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学院
关于自然语言的分类
查看:
3222
|
回复:
13
[知识科普]
关于自然语言的分类
简洁模式
120202
发表于 2020-6-27 13:07:56
|
来自小霸王手机
1. 孤立语
孤立语也叫词根语或无形态语,这种语言的实词一般不带语法标志,也就是没有词的形态变化,采用词根复合法来构成新词。词主要由词根构成,有的也含有词缀,但数量较少。汉语是这种语言的典型。如:
山、走、红、人民、电脑、走红、走运、气管炎、胆结石(由词根加词根构成)
木头、桌子、原则性、老师、可喜、阿姨(由词根加词缀构成)
除了汉语外,词根语的还有,壮语、傣语、越南语、马来亚语、缅语、萨摩亚语等。
2. 粘着语
粘着语以一个词根(或词干)为中心,表示各种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一串附加语素成分按照一定的顺序粘附在词根后面,构成一个新词或同一个词的不同形态。这些附加成分与词根的结合不紧密,语音界限分明,词根和附加成分都具有很大的独立性,附加成分好像是黏附在词根上似的,因此叫做“黏着语”。如:
哈萨克语 [bir—le—s—thir—il—di—kh](我们被互相联系在一起。)
词根:bir,意为“一”;
附加构词成分:le,构成动词;
附加构形成分:s,表相互态;thir,表强制态;il,表被动态;di,表过去时;kh表第一人称复数。
土耳其语 [sev—erek—dir—ler](他们将要爱。)
词根:sev,意为:爱;
附加:构形成分:erek,表将来时;dir,表第三人称;ler,表示复数。
日语、朝鲜语、维吾尔语、土耳其语、西班牙语、芬兰语等都是黏着语。
3. 屈折语
屈折语是词自身通过丰富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意义的语言。屈折指的是词的语音形式的变化。根据语音形式变化的方式可以分为内部屈折和外部屈折两种。
内部屈折是通过词根内部的语音变化来构成词的形态变化,如,英语:
foot[fu:th](单数)——feet[fi:th](复数)(脚)
see[si:](动词一般时态)——saw[sC:](动词过去式)(看)
外部屈折是在词根前或词根后加上一个词缀而形成新词。如,英语:
teach[thi: tF](动词,教学)——teacher[thi: tFE](名词,教师)
happy[hAphi](形容词,幸福的)——unhappy[QnhAphi](形容词,不幸的)
屈折语词根和词缀的结合比较紧密,词缀一般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词根结合后才表示具体的语法意义或产生新的意义,构成新词。这是它与黏着语的最主要区别。
印欧语系诸语言,闪-含语系诸语言都属于屈折语。
4. 多式综合语
以一个词(词干、词根)为中心,然后加上若干个前缀、中缀、后缀来表示各种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这种语言中的一个词就相当于其他语言的句子,这就是多式综合语,也叫编插语。如,
美洲阿尔贡金语:
[akuo—pi—n—am](他从水中拿起它。)
词根:akuo:意为“拿”;
附加成分:-(e) pi -:意为“水”;-(e) n-:意为“用手”;- am:意为“它”。
北美印第安人契努语:
[i—n—i—a—l—u—d—am](我来把这个交给他。)
词根:-d-:意为“给”
前缀(六个):-i-:表示最近过去时;- n-:代词主语“我”;-i-:代词宾语“它”;-a-:第二个代词宾语“他”;-l-:表示前面的代词宾语是间接宾语;-u-:表示动作离开说话的人。
后缀(一个):-am:表示动作的位置意义。
这种分类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种语言的词的形态特点,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世界的语言是多样的,这四种分类法并不能概括世界上多种多样的语言。另外,许多语言都是多种形态类型的混合,只有一种类型的理想型语言是不存在的,在分类时只能将其归入其中的一种罢了。如汉语是孤立语,但汉语中却有附加构词成分(词缀语素),如,工作(者)、学(者)、(老)师、(老)鼠等“-者、老-”等后缀、前缀。
以上非我原创。原文出处不详。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108687
发表于 2020-6-28 18:32:37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果然,中华语言博大精通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124149
发表于 2020-6-29 11:50:07
...害,还是去订正我的语文卷子吧
返回版块
尚未登录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表回复
分享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