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学院
《橙光编剧手册·刑侦类》之审讯
查看:
904
|
回复:
0
[刑侦法医]
《橙光编剧手册·刑侦类》之审讯
简洁模式
117714
发表于 2020-3-11 18:43:35
所谓审讯,是指审理案件时对当事人进行讯问。 在这里,主要指的是执法者对嫌疑人进行讯问,可以是双方旗鼓相当的心理博弈,也可以是执法者单方面在肉体或心理上的碾压,审讯是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都非常有局限性的情节,然而精彩的审讯是一个优秀的刑侦故事不可或缺的部分,因为这是故事中正反派的正面交锋,看似风平浪静的言语中暗藏着激烈的矛盾冲突。该要素在创作时要契合人设,根据双方人设的差异,确定是采用强硬逼供型的审讯手法,还是温和怀柔型的审讯手法。
逼供:
指的是在审讯过程中,审讯方对被审讯方施压,压力可以是来自肉体上的严刑逼供,让被审方害怕受到肉体伤害从而招供;也可以是来自精神上的压迫和威胁,通过持久战或者攻其软肋来击垮被审方的心理防线,从而老实交代。
手法1:假装暴力,逼对方说出实话
来源:《Lie to me》
示例:侦探和心里侧写师在调查一宗矿工被困案时,怀疑其中一名被困矿工有重大作案嫌疑。在对嫌疑人妻子进行询问时,需要确定该嫌疑人是否有家暴行为或者暴力倾向。可面对侦探询问,嫌疑人妻子对这些事情闭口不谈,侦探灵机一动,和侧写师两人上演一出假装暴力的好戏,然后观察了嫌疑人妻子对于暴力事件的态度和反映,以此推断嫌疑人并没有暴力倾向。
手法2:重述对方作案过程的心理和行为,一步步瓦解对方的心理防御工事,刺激对方说出真相
来源:《暗黑者》
示例:善良慈祥的著名教授心脏病发惨死街头,侦探接到案子后心痛的展开调查,随着案件真相抽丝剥茧般展现在侦探面前,他找到了最终致使教授死亡的嫌疑人。嫌疑人被传讯后表示并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并且态度很恶劣。侦探对嫌疑人复述了教授从病发到死亡的全过程,以及嫌疑人在哪个环节导致了教授的死,导致嫌疑人心态崩溃,罪恶感使嫌疑人交代了自己所有的犯罪事实。
来源:《他来了请闭眼》
示例:红叶山庄发生女白领被杀案件,侦探调查过程中发现这个案件还牵扯到了聚众吸毒和逼迫女子卖淫的恶劣行为,根据侦探的推理,当晚所有在场人员均有罪孽。由于所有嫌疑人都经过了串供完美逃避了犯罪事实,侦探带着他们回到了红叶山庄,对案发当晚的事情经过进行了案件重演,当晚的罪恶行为一遍遍的刺激着所有嫌疑人的心理防线。最后,其中一名嫌疑人扛不住压力,崩溃并交代了犯罪事实。
手法3:开门见山,直接说出对方自以为不为人知的秘密
来源:《暗黑者》
示例:花季女学生被家暴还被逼迫卖淫,导致自杀未遂。侦探对女生家长进行询问是意外的发现其母亲非常不配合调查,有意的隐瞒了一些事情。侦探隐约发现这些被隐瞒的细节可能关系重大,于是采取刺激法,直接点破了女生父亲有吸毒和家暴等恶劣行为的事实。女生母亲十分震惊,还以为自己不说侦探就不会知道这些事情。
来源:《基本演绎法》
示例:侦探在调查一起精神患者过失杀人案件的时,发现精神患者在犯案后的自杀不合常理,于是怀疑有人利用该患者间接杀人。经过调查,发现案件女死者的丈夫是一名精神科医师,并且曾经为犯案的精神患者治疗过躁郁症。侦探在确定了案件逻辑后,直接找到嫌疑人对峙,并开门见山地说出自己知道他控制精神病患者杀妻并骗取高额保险金的事实,嫌疑人大惊失色。
手法4:欺骗案件相关者,说证据充分可以起诉他,使其迫于压力配合调查
来源:《Lie to me》
示例:侦探再调查一宗公立医院备用血库污染案件时,找到了两名当时值班的工作人员,出于规避责任的心理,两名证人始终不愿透露当晚细节。这时侦探的拍档走进屋子里,递给侦探一个蓝色的文件夹,并且向她使了个眼色,侦探瞬间明白了这个计策,随即跟两名证人说,这个文件夹里就是他们所有人的信息,随便一查就知道的事情,还是希望他们主动交代出来,争取宽大处理。两个证人并没有看出这是一个陷阱,轻易的上钩了。
来源:《基本演绎法》
示例:佳能公司多位高层有规律地“意外”死亡,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经过侦探的调查,发现多名死者均有一个共同特点:有过同一个女秘书。侦探在对女秘书进行审问时,她表示并不理解为何侦探将她与死者们的去世做出关联。于是侦探将女秘书约到餐厅进行询问,并假说自己已经掌握了她犯罪的重要证据,足以起诉她。女秘书得知后顿时崩溃。
手法5:假装找到关键证据,突破对方心理防线,使对方乖乖招供
来源:《Lie to me》
示例:男主在圣诞前夜临危受命来到了阿富汗交火地点,调查一名前美国军人叛国投靠塔利班的事件。男主有备而来,面对受过严格训练和战争摧残的美国大兵,男主佯装自己查到了所有大兵服役前后的所有高保密资料,希望大兵能够配合调查,忠于国家。大兵起先并不相信侦探能够掌握所有资料,后由于男主善于观察微表情,对于大兵提出的疑惑总能从容应对,慢慢的大兵卸下了心理防线,开始配合调查。
来源:《暗黑者》
示例:近日一高中校花被割喉,惨死在校园树林中,很多证据线索直指其男友。作为最大嫌疑人,死者的男友一直对于当天晚上见过死者的事情闭口不谈。而根据侦探的调查,嫌疑人当天见到死者后就获得了大笔现金,于是骗嫌疑人已经找到了这笔现金,钞票上有嫌疑人和死者的指纹。嫌疑人听了方寸大乱,立即对自己当晚看到的事情和盘托出。
手法6:先让嫌疑人以正序口述案发期间内的行程,再让其倒叙(说谎的人无法倒叙思考)
来源:《Lie to me》
示例:微表情分析师问嫌疑人是否有去过夜店消遣,嫌疑人不承认。于是分析师让嫌疑人说明当天的行程,嫌疑人边想边说,刚刚说完,分析师就让嫌疑人立刻倒叙出自己刚才说的行程,结果嫌疑人一顿乱说,完全忘记了自己刚刚说了什么。分析师认为嫌疑人说谎,因为撒谎的事情是假的,说谎时无法将编造的事情完美的倒叙出来。
来源:《暗黑者》
示例:重点高中校花惨死,被割喉在树林里。侦探调查后发现其情敌,即同寝室一女生具有重大作案嫌疑。可根据该嫌疑人两次口供,侦探都没有找到明显漏洞,案件一筹莫展之时,侦探计上心头,再次传唤嫌疑人进行审讯,并让嫌疑人利用倒叙的方式叙述案发当晚做的事情见过的人,果然嫌疑人露出了破绽,她编造谎言时是按照正序编造的,故无法倒叙描述,发生了逻辑混乱。
手法7:通过多次审讯的方式,重复问相同的细节,使被审人员打消继续抵抗的信心或耐心,丧失继续抵抗的勇气
来源:《暗黑者》
示例:多年前的女高中生被奸杀事件,再次引起波澜,侦探怀疑有人为当年惨死的女生复仇。多种证据指向了女生在校期间的潜在暗恋者,该男子成为本案最大嫌疑人。面对这种有组织性复仇犯罪的嫌疑人,侦探别无选择,只好和嫌疑人打起了时间战,对嫌疑人进行多次,重复的询问。最终嫌疑人丧失了耐心和抵抗的勇气,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来源:《Lie to me》
示例:心理分析师让嫌疑人看到别人指控他强奸的画面,先让嫌疑人情绪失控,抵死不认自己犯罪的事实。分析师通过他话语的漏洞,发现嫌疑人说自己从未让被审讯人打头阵过,于是反问了好多遍是不是被审讯人从未打过头阵,再继续问是不是只要和嫌疑人在一起就不用打头阵的话。嫌疑人被绕晕,彻底放弃了挣扎,表示自己确实说过只要和自己在一起,被审讯人就不用打头阵,案件真相浮出水面。
手法8:故意攻击对方生理或心理缺陷所在,使对方气急败坏之下露馅
来源:《暗黑者》
示例:嫌疑人涉嫌杀害其公司老总,被传唤审讯。侦探在探案过程中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证明嫌疑人和死者之间存在着同性之间的亲密感情关系。审讯过程中,嫌疑人态度高傲,丝毫不配合调查,故侦探直接说出了嫌疑人是同性恋,并且是被富商包养的目中无人的小三。导致嫌疑人十分生气,气急败坏下吐露了一些之前没有被侦探察觉到的线索。
来源:《Lie to me》
示例:市里发生连环纵火案,侦探审讯第一起案子的受害家属时,排查了家属的社会关系,后发现该家庭存在出轨行为,而审讯时该夫妇为了面子可以隐瞒了这个事实,导致侦探调查遇阻。于是侦探二次审讯时直接点出这个大家都知道的出轨事件,并职责该夫妇为了面子没有尽到配合调查的义务,该夫妇大乱阵脚,面面相觑下将事件原委和盘托出。
怀柔:
指审讯过程中,审讯方避开与被审方的直面冲突,转而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让被审方觉得审讯方确实是想帮助他,或者觉得自己这样做确实错了,甚至觉得自己这样做伤害了身边的人,进而自己卸下心防,从实招来。
手法一:营造解救受害者失败的假象,让嫌疑人放松警惕,自鸣得意地吐露关键信息
来源:《Lie to me》
示例:侦探接到一起连环强奸案的调查任务,该罪犯已经被拘留,但是罪犯的个人魅力导致了他有多名信徒,还伴随着有信徒模仿罪犯攻击了警务人员的情况,态势十分危急。可罪犯心理强度非常高,也不愿意透露任何他的信徒的消息线索。于是侦探在审讯罪犯时,佯装警务人员受伤严重,营救工作非常失败,利用了罪犯的自大傲慢,侦探最终从罪犯口中得知了信徒的藏匿地点。
来源:《Boss》
示例:警察抓住了嫌疑人,但是嫌疑人已经提前给最后一个人质绑了炸弹,而警方不知道最后一个人质是谁,于是想要从嫌疑人口中问出最后一个人质的地点以及炸弹拆除方法。警察故意调快犯人的手表,并装作已经知晓了人质是谁,还在犯人面前假装说错了拆炸弹的方法,让犯人以为自己取得优势之后故意装作人质已死,于是犯人果然在警察面前炫耀自己独特的拆除炸弹手法,结果人质最终被救出。
手法二:骗嫌疑人说他的同伙已经全部供认不讳
来源:《Lie to me》
示例:美国军方接到指控,同一部队的几名女性军官均指控其队长对她们有强奸猥亵的行为,侦探来到军队调查案件真相。为了防止几名女证人相互串供,侦探采取了分散审讯的方式。但出师不利,几名女证人显然早做好了准备,侦探只有出奇制胜,在审讯最后一名女证人时,侦探故作得意的样子,和证人说,前面审讯的几名证人已经将事实和盘托出。这时女人之间的互相猜忌导致了原本串好的证词崩溃了,女证人只好全部交代。
来源 :《基本演绎法》
示例:侦探在调查一起谋杀案件时候,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指向了很多人不愿相信的事实。早年国家机密部队解散后,退役特种军人带着秘密返回家乡,现在逐个死亡,侦探怀疑是内部作案。最终侦探找到他的怀疑对象,起先嫌疑人对于侦探的推理不置可否,只是扬扬眉毛,后听侦探说,现在存活的其他退役军人已经将机密告诉了警方。嫌疑人听后惶惑不安地看着侦探,心理防线逐步失守。
手法三:利用嫌疑人的善良,假说嫌疑人若是不招认,就会令他身边的人受到牵连
来源:《Lie to me》
示例:心理分析师跟嫌疑人说,警方已经拆穿了她的谎言,还告诉她指控上校强奸刑罚会非常重,并且揭穿了她们同排的其他几个人和她一样知道真相的事实,还告诉她如果不承认事实会让她的伙伴也一起被连累,惩罚会非常重。嫌疑人不想让同伴受自己的牵连,表示一切都是自己策划的,不关别人的事。
来源:《古灵精探B》
示例:警察在嫌疑人家门口的垃圾桶中找到了作案凶器,嫌疑人的奶奶突然自首表示自己杀人,还详细讲解了作案经过。警察其实不相信嫌疑人奶奶杀了人,但却故意表示会将奶奶抓起来,并且还强调杀人罪会被判处怎样的重刑。嫌疑人顿时慌了,主动说杀人的是自己,还拿出自己的手上由于杀人工具上细菌感染产生的癣给警察看,证明自己杀人了。
手法四:故意告诉嫌疑人案件发生的错误细节,令嫌疑人自己说出真相
来源:《侦探学园Q》
示例:侦探大致上锁定了嫌疑人的范围,于是故意邀请怀疑对象等一群人观看他们以前在电影研究部的影片,还假装提起他们以前的感情,并且链接到现在的案子上,然后谈到杀人之后调快了闹钟的事情。结果凶手就沉不住气了,直接说明了调快闹钟的具体时间,大家都没发现这个细节,侦探却抓住了。
手法五:以普通人身份,在审讯室以外的地方询问嫌疑人,降低对方的防备心,并携带录音设备
来源:《基本演绎法》
示例:佳能公司多名高层管理者接连意外死亡,公关部将这案子委托给侦探调查。侦探为了使被审讯人放松警惕,约其在高级餐厅见面,谎称自己是其公司客户对接人。见面后,侦探打开了随身携带的录音笔,准备针对二人提出的问题进行录音取证。
来源:《Lie to me》
示例:微表情观察专家接到报案来到一档线上选美节目的录制现场,调查一宗性侵案件。经过侦探和专家询问勘查,发现报案的小姑娘有严重心里缺陷,她先勾引男性成年人上钩,然后再装作受害者,让大家都感觉不可置信。为了让大家眼见为实,侦探假装被小姑娘诱惑,并约她见面,身上携带录音装置,同时将其父母安置在不远处躲起来。最终事件真相大白。
手法六:假装与被审讯方有相同的童年经历或被伤害经历,与被审讯方建立共识,并获取信息
来源:《基本演绎法》
示例:警方在处理一宗连环绑架杀人案的过程中,营救出了一个人质,该人质一直与罪犯生活在一起,也是唯一的幸存者,掌握了很多警方不知道的破案关键线索,可该人质由于对罪犯的依赖和包庇,非常抵抗警方的询问。侦探只好在审讯过程中假说自己与人质一样有过被欺负的童年经历,也和人质一样非常依赖尊重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自此该人质只愿意和侦探一人交流,认为侦探和自己有一定的共识,这对于破案来说无疑是一大步进展。
来源:《暗黑者》
示例:市内重点高中一女生坠楼身亡,舆论四起,说校长常年性侵女高中生,导致了该女学生自杀跳楼。侦探接到案件后,首先对死者的好朋友也是好同学,进行问讯。但是由于被审讯方年龄较小,侦探团一个个都感觉束手无策无法交流。这时候男主进入审讯室,和小证人聊了一些小孩子感兴趣的事情,还有男主小时候的经历,迅速获得了证人的信任,也获得了证人的配合。
手法七:利用嫌疑人的软肋(亲情,爱情等),让其卸下防备
来源:《如果蜗牛有爱情》
示例:侦探在调查一起妇女儿童拐卖案时,抓到了负责诱拐目标的人贩子。通过对案件的分析,侦探发现这起案件不是单一事件,而是大规模有组织的团伙作案。侦探决定利用抓捕到的人贩子顺藤摸瓜一举剿灭该团伙。于是在审讯该人贩子时,利用人贩子母亲写给他的家书,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成功利用亲情软化了他的心理防线。
来源:《基本演绎法》
示例:侦探被卷入一起黑帮老大被杀事件,黑帮老大的儿子绑架了侦探,用枪指着侦探要他调查出究竟是谁杀死了自己的父亲。侦探观察着绑架者的表情和行为,努力的思考着自己逃生的方法。他发现绑架者十分敬爱自己的父亲,于是利用亲情牌渐渐取得了绑架者的信任,也获得了安全离开的保证。
返回版块
尚未登录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表回复
分享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