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学院
他在说谎吗?别错怪了他——关于布考罗陷阱和奥赛罗谬误 ...
查看:
2359
|
回复:
1
[知识科普]
他在说谎吗?别错怪了他——关于布考罗陷阱和奥赛罗谬误
简洁模式
83981
发表于 2020-2-25 21:20:02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关于说谎篇的补充
嫌疑人被反手绑在凳子上,测谎专家卡尔·莱曼博士通过几个问题和观察嫌疑人的微表情,便判断出了他每一句话的真假,并且快速准确的找到了另一个掩埋炸弹的地方。
这是热播美剧《Lie to me》的第一季第一集的开头片段。莱曼博士神乎其神的技艺深深吸引了我,“测谎”这个神秘的领域让我将这部剧集一集不漏的看了下去。而这部剧集的顾问,便是《说谎》这本书的作者——保罗·艾克曼。
人们都喜爱真实,于是自然而然厌恶谎言。如何辨别一个人是否是在说谎?这个问题困扰了人们很久。但是保罗·艾克曼的这本《说谎》却不是告诉你如何鉴别谎言,反而这本书明确的让人们知道,谎言的复杂性使得鉴别谎言变得及其困难。
虽然说鉴别谎言有着一套固定的方向,比如观察被观察者的言辞、停顿、声调、表情、头部动作、手势、姿态、呼吸、脸颊绯红或者发白、冒汗,从各种方面都可以去抓取说谎的蛛丝马迹。比如说谎时候声调会升高,语气会加快,会因为担心被识破的紧张感而出汗,表情也会僵硬而不自然,而当说谎者面对较大的说谎代价的时候这种特征表现的格为明显。
但是艾克曼在指出可以从各种各样的方面去识别谎言的时候,却很谨慎的告诉我们要仔细处理各种信息。因为哪怕是相同的信息也可能隐藏着不一样的意思,在鉴别谎言中存在着布罗布罗考陷阱考陷阱和奥赛罗谬误。
布罗考陷阱是指抓慌者根本没有考虑到每个人情绪性表情的个体差异,并不是每个隐瞒情绪的人都会变现出微表情和碎表情。当一个人大脑受损部位如果涉及所谓锥体神经系统,要求病患者笑的时候,他无法办到,但听到笑话或碰到某些开心的事情的时候却会自然展现出笑容,当大脑的非锥体神经系统受损时,情况刚好相反,即病患者能够有意识地笑,开心的时候却面无表情。当每个人面对相同的情绪反应不同的时候,如何根据被测谎者的情绪去判断他是否说谎,就成了一个很不确定的事情。更何况还有反社会型人格的人存在,他们说起谎来没有一丝罪恶感和羞耻感,以至于他们说真话时和说假话时的情绪不会有什么不同。
至于奥 赛罗谬误,是指某些诚实的人被误解为说谎时情绪反应强烈,反而更加深信别人的怀疑。这个词是从莎士比亚《奥赛罗》一剧中奥赛罗杀死苔丝德蒙娜一事中归纳得出。剧中奥赛罗指控苔丝德蒙娜与卡西奥有染,扬言要将她动手杀害,以惩罚她的不忠,叫她尽早承认。苔丝德蒙娜要求与卡西奥对质,但奥赛罗却告诉她,卡西奥早已成了他的刀下鬼,苔丝德蒙娜知道再也没有机会洗刷冤屈,眼前只有死路一条。
苔丝德蒙娜:天哪,他被人出卖了,一切都完了!
奥赛罗:闭嘴,婊子!当着我的面,你竟然还敢为他哭泣?
苔丝德蒙娜:喔,你可以不要我,但别杀我!
奥赛罗:去死吧,婊子!
苔丝德蒙娜的恐惧与痛苦,落在奥赛罗的眼里全成了她乍闻“情人”惨死的反应,更使他相信她的不忠。奥赛罗不知道的是,假如苔丝德蒙娜是清白的,她仍然会表现出类似的情绪:痛苦与绝望。因为奥赛罗不相信她,卡西奥既死,证明她清白最后的希望已经破灭,而奥赛罗又将将她置于死地。她为自己的生命而哭,为自己的绝望而哭,为奥赛罗对她的不信任而哭,并非是为了卡西奥之死而哭。
奥赛罗谬误也可以说是成见对抓慌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当抓慌者之前就已经有了成见的时候,抓慌事对方的表现就会被抓慌者下意识联想到成见之中,影响公正的判断。
当抓慌时面对事先学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技巧(教导演员学会如何记忆并重温情绪,以便精确表达情绪的方法)的人时,通过情绪去判断对方是否说谎也称为了一个很困难的事情。埃克曼告诉读者有三种表情线索去判断表情的真假:对话过程中的不对称性、时间因素、相对顺序。即面部表情在表达不同的情绪的时候左右不一定是对称的,有些表情的出现具有时间因素的差异和顺序的差异。从三点出发可以大致判断出一个人的表情是真假与否。但是埃克曼并没有就此基础上展开微表情分析,因为微表情的含义太丰富了,短短的篇幅难以详尽说明。
如果通过肉眼所得难以抓慌,那么是否可以相信测谎仪的判断呢?埃克曼教授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测谎仪只能测量出情绪的变化,但是没有办法测量出这种情绪的变化是否是因为说了假话,因为说了真话的人也有可能发生情绪波动,而说了假话的人反而可以掩饰住这种情绪波动。因而使用测谎仪测谎很容易犯下奥赛罗谬误。埃克曼在书中第七章中介绍了两种测谎仪常用的技术。一是“准绳技术”,这是最常用的技术,即嫌疑人不但会被问到涉及罪行的关联问题,也会被问到与罪行无关的准绳问题。此时测谎人员通过嫌疑人对两种问题的不同情绪反应来判断嫌疑人是否说谎。第二种是犯罪知情测试法,即通过询问嫌疑人有关案关于奥赛罗谬误和件的具体细节,来判断嫌疑人是否犯罪。但是两种方法都有着各自的缺陷性,前者成立的前提是每个测谎人员都要使测试者相信,测谎检验是万无一失的,并且使他相信当他回答准绳问题时,反应强烈将对他不利。但是这两个前提却无法保证。而后者的前提是并非随时都可以派上用场,使用这种技术提问的时候,抓慌者也必须充分掌握只有犯罪者本人才知道的犯罪细节。
谎言是否可以被鉴别?埃克曼教授的《说谎》告诉我们鉴别谎言有一定的轨迹可循,但是如何百分百判断对方是否说谎,却是一个难以确定的事情。唯有结合各种背景因素和现时的表现和反应才有可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虽然这个世界充满了谎言,并且谎言在政治和商业领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鉴别谎言却没有必要提高到技术层面来分析。有时候被欺瞒不一定是一种坏事情,而现时人的演技也远远没有在政治和商业领域的人物的演技强。
摘自网络
43158
发表于 2020-2-25 22:09:13
发帖际遇
已收藏,谢谢楼主
返回版块
尚未登录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表回复
动漫世界
分享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