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885|回复: 2

[刑侦法医] 雷击纹以及雷击死亡鉴定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20-2-15 13:17:35 | 2020-2-15 13:27编辑 | 发自安卓客户端
雷击死者的形态学变化
雷击死者的形态学变化分体表和体内变化两部分
(一)体表变化
雷击所造成机体的损伤差异很大,体表可以有很广泛的损伤,也可以没有任何体表损伤征象。多数雷击死者可发现烧伤,如毛发灼伤乃至炭化。也可以有电流入口及出口,表现为表皮破裂、穿孔。有时可见小孔状且边缘被烧毁的皮肤损伤,可能被误认为枪弹射入口。接触金属物体处的皮肤可发生电流斑。出口常见于手足,尤以足部最为常见。出口处皮肤、肌肉洞穿、炸裂,甚至伴有烧伤。个别见皮肤广泛撕裂,体腔开放。雷击死者具有特征性的体表改变如下:
1.雷电击纹雷电通过的皮肤上遗留下红色或蔷薇色树枝状或燕尾状斑纹称雷电击纹(lightning mark),或称为树枝状纹(arborescent marking or dendritic pattern)。此乃由于强大电流通过时局部轻度皮肤烧伤及皮下血管麻痹扩张所致,有时可伴有血液渗出。雷电击纹由不同宽度的红线组成,多位于颈、胸部,也可位于肩、胁腹侧或前臂。腹股沟、大腿与腋窝等处皮肤因潮湿,也很容易发生雷电击纹。这种特殊花纹可能是雷击伤仅有的证据,有很大的诊断价值。但是它褪色或消失迅速,有时在死后24小时内即不复存在。在雷击后存活的机体上,此斑纹短期内消失,最多可保持数日。
2.雷电烧伤由于闪电历时短,电流通过体表的面积广,很少看到雷击本身造成的严重烧伤。但是携带的金属物品如表带、项链、硬币等接触部位的皮肤,由于焦耳热效应或电弧效应,引起局部高热可产生烧伤。金属物品可熔化,使局部烧伤的形态类似上述物品。但其烧伤程度与高压电流不同,烧伤不达皮下组织。在电阻小的部位,特别是潮湿皮肤皱褶处,可形成线状烧伤。
3.衣服及所带金属物品的损坏雷击受害者的衣服可被撕裂成碎片,有的被剥下,甚至抛离尸体一段距离。雷电入、出口处的衣帽鞋袜可出现圆形、境界分明的孔洞,或被烧焦。受害者所携带的金属物品,如耳环、戒指、项链、金属衣扣、皮带扣、钢笔、表链、钥匙等可被熔化,相应皮肤有烧伤印记;铁制品可被磁化。
(二)体内改变
雷电死者内部损伤可以很严重,如骨折、脑损伤、鼓膜破裂、感觉性耳聋、前庭功能紊乱、肾脏损害、眼部损害、血管和内脏器官破裂等。
1.头部改变雷电最常击中头部,可引起明显的帽状腱膜下血肿,颅骨骨折,硬脑膜下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组织尤其是延髓发生弥漫性点状出血。全脑肿胀、灶性软化,锥体细胞与神经细胞核浓缩、溶解。
颅骨骨折及脑膜下出血等损伤很可能是空气冲击波所引起的机械性损伤所致,或人体抛掷跌落的结果。
2.内部器官改变各器官的改变与一般的急性窒息征象相似。可见各器官淤血、出血,浆膜下和粘膜下点状出血。心室腔内血液暗红色、不凝固。心肌纤维断裂。偶尔检出器官破裂及其他较为复杂的改变。曾有一例19岁的男孩,遭雷击后25小时发生心肌梗死。孕妇,特别是妊娠6个月以上者,遭雷击后没有死亡,但胎儿死亡,或引发流产,偶见子宫破裂。
雷击死的法医学鉴定
●通过案情调查和现场勘验,弄清在事发当时、出事地点是否有雷击及遭雷击后出现的物体损坏证据,死者体表的特殊改变(雷电击纹、电流入口和出口等),以及死者身上携带的金属物品的熔化和磁化现象,详细尸体检查又排除其他死因,则雷击与损伤及死亡间的关系容易判断。尤其是雷击受害者可能不止一人,因而常有目击证人。
●雷击死多发生于夏季七、八月间。现场比较特别,非人力所能为,多见于旷野、农田或室内电器近旁。常同时有树木、房屋被摧毁,还可同时发现牲畜同时被雷击死伤。
死者衣服常被撕碎或烧焦,鞋子被炸开,炸口常在后跟部。随身携带的金属物品熔化和磁化。
●雷电击纹是诊断雷击死最有价值的征象,但并非每例都出现,而且也易消失。因此,应及时在现场检查尸体。如果没有发现雷电击纹,并不能排除雷击死。
●雷击可形成机械性损伤,如头皮下出血,颅骨骨折,颅内血肿,或抛掷跌落形成高坠伤等,加之衣服撕碎、剥脱,如果无目击者,或尸体发现较迟,加以雷雨季节尸体腐败迅速等原因,雷击死可能被错误地认为是其他性质的死亡,甚至怀疑为他杀。偶有罪犯利用雷击掩饰他杀罪行之例。
发表于 2020-2-16 12:43:33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好有用已收藏
发表于 2020-2-16 13:20:24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利希滕贝格图案,话说火灾中也有雷击纹,不过一般是什么烧蚀纹变色纹。。。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