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31|回复: 0

[知识科普] 犯罪地理學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19-7-22 19:02:52 | 发自安卓客户端
犯罪地理学是犯罪学分支学科之一。运用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犯罪现象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主要包括从气候和生态两方面研究犯罪现象所形成的诸种学说。该学说认为,犯罪现象的产生与气候和生态环境具有密切的联系。参见“气候犯罪学派”、“芝加哥学派”。[1]

中文名

犯罪地理学

外文名

Geographic Profiling

隶属

犯罪学

性质

地理学与犯罪学间的边缘学科

简介

具有综合性与地域性特点,与人文地理学中的社会地理、民族地理、人口地理、政治地理、文化地理、宗教地理、历史地理、行为感应地理,以及犯罪心理学、犯罪对策学、法律学、政治学等有紧密联系。通过研究犯罪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揭示犯罪空间差异的规律性,为预防、控制犯罪活动,以及国家和地方制定有关政策、法律提供科学依据。[2]

研究内容

①探讨犯罪活动的数量、类型同地理位置(如交通地理位置、距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远近等)、人文环境(如地区政治形势、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的构成与迁徙、宗教情况等)、历史基础和自然环境(如气候、地貌、水文、生物等)间的相互关系;②犯罪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区域差异及其历史演变。研究各地区犯罪活动的空间组合与分布形式。在全面研究地区内各类犯罪活动分布的基础上,寻找和标定犯罪的高发区、高发线和高发点;③犯罪区划与防治犯罪区域规划。根据客观存在的犯罪活动的地域特点和地域差异,按一定原则,将某地区划分成不同类型、不同等级和犯罪结构上各具特点的犯罪区,并提出预防和控制犯罪的主要方向、途径、具体发展指标及相应配套措施。犯罪地理学按研究对象、性质和任务,分为部门犯罪地理学与区域犯罪地理学。前者如政治犯罪、盗窃犯罪、人身伤害犯罪等,侧重研究各类型犯罪的地理环境、空间分布特点、犯罪区划与防治犯罪区域规划;后者包括世界、大洲、地区、国家及国内某一地区等区域,重点研究各区域犯罪的地理环境条件、空间分布特点和联系,以及犯罪综合区划及防洽的区域规划。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