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085|回复: 5

[推理谜题] 巧妙凶杀

转载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09-8-10 23:45:43
本帖最后由 nanoc 于 2009-8-10 23:46 编辑

临出发的最后一晚,clever收拾停当,去和叔叔道别。也许他心里也明白,他的绝
对支持者只有叔叔了。果然,叔叔对他赞赏有佳,两个人坐在沙发上谈得很high。聊着
聊着,clever提到他明天坐轻轨去火车站。叔叔忽然想到了前不久发生的一个案子,正
好用来考考clever。叔叔叙述了整个案件的过程。
    ……
    死者陆奇芳,女,于2003.07.17日20:45左右在家门口被凶手用刀子一类的凶器刺杀
,死状惊恐。报案的是死者的丈夫汪家敏,报案时间21:00。死者家住XX小区,由于天黑
,小区门卫对20:00以后出入人员印象模糊,但未发现直接可疑人员。据公司同事口供,
当晚20:00,死者与其丈夫以及同住XX小区的女同事吴晓艺一起离开公司。近来,陆和汪
关系比较紧张,所以陆经常找吴谈心。虽然两人关系较好,但是吴也略感厌烦。
    汪家敏的口供:我们三人一起坐轻轨回家。因为我还有一个应酬,到站以后,她们先
下车回家,我继续乘坐轻轨。快到下一站时,我看见妻子的家门钥匙落在我这里。因为
我妈有时会去我家帮忙收拾收拾,于是我打了一个电话回家。结果是电话录音,我留了
一些话。刚打完电话,我接到妻子的电话,让我回去送钥匙。因为小吴今天有事没有直
接回家,她没有地方去。一看时间,还来得及回去送钥匙。因为妻子电话打晚了一点,
我只能在前面一站下车。乘轻轨赶回去,看到妻子倒在门口,就报了警。然后我试着去
找了一下晓艺,结果她已经在家了。
    吴晓艺口供:我和奇芳到站先下了车,家敏还有事,没有和我们一起。出站时,我看
了一下表,是20:25。到家步行只要5,6分钟。我和奇芳一起到小区门口,然后我乘车去
赴约。20:40准时等在约定地点。20:45发现被爽约了,就原路回来。刚到家不久,家敏
就来敲门了,得到奇芳的死讯,我也吓了一跳。
    还有一些调查的资料,轻轨站间行驶时间5分钟左右,站停靠30秒左右,两辆轻轨平
均间隔7分钟。王家敏的手机记录确实如他所说,20:30左右有一个电话打出,20:33左右
有一个电话打入。家里的电话录音除了王家敏问的一些家常,还有轻轨停车,开门,嘀
嘀的关门,以及近1分钟轻轨行驶的声音。
    ……
    clever听完,眨眨大眼睛,吸了一口气:有一个人出现的时机正好,似乎也没有作案
的时间,但是我想凶手就是他,他巧妙的利用了人们的错觉。叔叔忽然问道:“怎样?
”“我对已经破了的案子不感兴趣。”clever这么说是相信叔叔比他推理得更快。
   
    请问 1谁是杀人凶手?
         2杀手利用了人们什么错觉为自己脱罪?(可以的话,说具体些)
发表于 2009-8-11 00:15:15
本帖最后由 苦艾酒 于 2009-8-11 00:24 编辑

先抢沙发,我坐了。
凶手应该是汪家敏,死者和同事是20:25走出的车站,那这个时候就算轻轨刚刚好开车的话,凶手20:30就可以到下一站,这时候凶手打电话回家,两辆轻轨间隔是7分钟,但是如果一下车刚刚好有返回的车那关门声和轻轨运行的时候的声音就是返回的车上的声音,大约20:35左右到站,然后步行回家大约是20:40左右,死者死状惊恐,说明死者完全没想到会是他所杀,这也说明凶手跟死者是认识而且很熟,这样跟法医预计的时间就差不多了,其实凶手应该是先到的吴家然后在报警的,为的应该是串通一下吧,之所以死者和凶手最近关系紧张也许就是死者发现丈夫和同事有染吧!还有就是明知道家里没人老婆没带钥匙为什么还要留言,为的就是让别人听见那个关门声还有轻轨的声音!

这里没有楼主发答案的习惯么?
发表于 2009-8-11 13:30:32
是汪家敏,我觉得他和那2人一起下的车,都以为他继续坐车,其实他从另一个门下的车,其他和楼上一样
发表于 2009-8-11 18:43:13
汪家敏     那些声音可能事先录音      
只要问一下约吴晓艺的朋友是否有此约会就行了,吴应该不会事先知道会被放鸽子吧
除非他们是同伙(似乎不太可能)
发表于 2009-8-11 19:45:16
关键应该就是与轻轨运行时间间隔有关
楼主| 发表于 2009-8-13 17:02:32
1)凶手是死者的丈夫汪家敏。
2)手法:汪向前乘坐了一站,然后直接通过站台进入另外一辆轻轨,返回后杀人。
        时间刚好够。[b][/b]
需要解释几个地方。
a.那一段电话录音。后面有一分钟的轻轨运行的声音,这一点说明,汪确实在轻轨上。
  但是录音听到的开门,关门的声音,并不能表示汪一直在轻轨上。人们往往有错觉,
  觉得他没有离开过轻轨车厢。
b.制造开门,关门,可以先下车,等另一方向的轻轨进站的时候,开始打电话。下车之
  后不一定要下去后走下面的通道再上来。有些站台是相连的,比如上海轻轨的上海站
  中山公园站站台都是相连的。
c.关于汪怎么知道能够换到车,因为轻轨平均时间间隔差不多,这样刚上轻轨汪就可以
  开始观察。如果当他乘坐的车离开站台一会儿就和另一个方向的车相遇,那么就能有
  了这套方案的施行条件。
d.那段录音其实是一个破绽。前后超过了90秒钟,根据当时的情况,没有必要通话那么
  久。只能说明,汪是故意要这么长时间,来录下他没有杀人时间的伪证。
e.具体的证据。因为车厢里面和外面所录的轻轨的声音是不一样的,所以可以通过具体
  分析证明汪在拨大点化之初在车厢的外面。
--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