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302|回复: 35

[知识科普] 各种毒物介绍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18-8-13 23:18:02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本文内容涉及危险物品,仅作为推理小说创作时参考之用,请勿模仿。

跟乙酰对氨酚一样,阿司匹林也是止痛剂和退烧药,在很多商店、超级市场和药房里,不需要医师处方就可以购买。它还有第三种功效:减少发炎——所以,它也是消炎药,属于非固醇类消炎药(nonsteoidal anti-inflammation,或简称NSAIDS)。
阿司匹林的主要副作用或不良反应,是会造成胃出血,尤其是在大量或一再重复服用时。
阿司匹林很容易被吸收进入胃壁细胞,胃里有些细胞会产生胃酸(氯化氢酸),这种酸有助消化,前列腺素则会减少胃酸的分量,同时也有助于产生粘液,能够保护胃对抗胃酸。
阿司匹林会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抑制合成COX-1 物质的酶,阿司匹林就是用这种方式减轻疼痛的发炎,因此,阿司匹林会增加胃酸伤害胃壁的可能性。另外,阿司匹林本身也是一种酸,同时也会增加天然酸性,如果一再服用阿司匹林,结果可能造成出血和溃疡,而且某些病人的情况可能会很严重。
当因为感冒而不停服用阿司匹林,一天几次,并且连续几天时,这种药就会积聚在体内,并且开始产生毒性。长时间服用大量阿司匹林,可能造成药量累积体内,也可能造成水杨酸中毒,病人会头痛得很厉害、耳鸣、手发抖。
如果这种药累积在体内,就会有剂量过高的危险,一次大量服用则有致死的可能性。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23:18:09 | 发自安卓客户端
苍耳子别名苍子(河北、东北)、老苍子(东北、江西)、胡苍子(辽宁)、剌鬼棵(河南)、痴头婆(广州)、羊带来(福建)等。

苍耳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高0.621米,茎直立,叶互生,呈心脏形,先端尖,35个浅裂,边缘有不规则锯齿。34月间发芽生长,78月间开花,为头状花序,绿色。910月间结果,呈卵圆形,两端尖,似枣核,长约11.5厘米, 宽约46毫米,表面有钩刺。剥开外壳,内有一隔膜,各有种子一颗。

种子外表呈黑棕色,有光泽,种仁呈乳白色,富油性,味甘微苦,炒熟后,香味极佳。

苍耳野生于荒地、旷野、山坡、溪沟边或路旁。各省都有分布,以东北、华北、中南等地较多。

苍耳子可供药用,主治风寒、头痛、麻痹、痉挛等。

苍耳油在工业上用来制作油漆、油墨、肥皂等。

河北、天津一带农民习用土法制油,油供食用,油渣喂猪或作肥料。另外,苍耳子水浸液可作农药,防治棉蚜、红蜘蛛和菜青虫。

【毒性及中毒症状】

苍耳子的有毒成分至今尚未十分明了,可能由于所含的苍耳甙(Xanthostrumarin)和生物碱引起毒性。

苍耳中毒多半由以下三种情况造成。

1、食苍耳子中毒:多见于小孩,将炒熟或烤焦的苍耳子,连壳带皮一起嚼吃,吃多了会引起中毒。

2、食苍耳子面中毒:将苍耳子炒熟去壳磨成细粉, 食用过多引起中毒。

3、食苍耳子芽中毒:头年落在土中的苍耳子,翌年春季发芽,极似普遍食用的黄豆芽,味鲜美,易误认为黄豆芽采食而中毒。

苍耳子的毒性作用主要损害肝脏,能引起突发性肝昏迷而迅速死亡,愈后易留下肝肿大的后遗症。

苍耳中毒症状出现较缓慢,最快约在食后46小时发 作,也有经10天半月才发病的。

大多数在食后23天内出 现症状。

根据症状的轻重大致可分成以下三种类型。

轻型:一般仅有轻度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和腹痛,如此时即停止食用苍耳,有时可不经任何治疗,数日后能自行恢复健康。

中型:除了有较显著的头晕、头痛等症状外,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全身乏力、嗜睡或两眼凝视,眼睑与下肢有轻度浮肿,肝区有压痛,有的出现肝肿大,有的尿少或感 排尿困难,少数还出现腹泻或便秘现象。

重型:轻型或中型得不到及时治疗或继续食用苍耳以致进一步发展为重型,主要表现为精神迟钝、心律不整、烦燥不安、四肢抽搐、颈部强硬、昏迷、不省人事、血压下降、呼吸快而浅表或深长呈叹息状,有的出现黄疸,此时如不及时抢救,则多迅速死亡。

由于苍耳的有毒成分还不十分淸楚,故尚无化学检验方法。但根据是否食用过苍耳子,并根据上述症状表现检查,就可初步判定。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23:18:59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六六六是1,2,3,4,5,6-六氯环己烷,英文名:Cyclohexane,化学式C6H6Cl6,分子量:290.82。晶体为白色,粉末为灰白色到褐色(俗称六六粉),有难闻的霉臭味。六六六在高温和日光下不易分解,对酸稳定而极易被碱破坏。

六六六急性毒性较小,各异构体毒性比较,以γ-六六六最大。六六六进入机体后主要蓄积于中枢神经和脂肪组织中,刺激大脑运动及小脑,还能通过皮层影响植物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在脏器中影响细胞氧化磷酸化作用,使脏器营养失调,发生变性坏死。能诱导肝细胞微粒体氧化酶,影响内分泌活动,抑制ATP酶。

六六六慢性中毒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头晕、头痛、头重,食欲不振,恶心、恶梦、失眠,肢体酸痛;多发性神经炎症状,四肢感觉障碍,松弛性麻痹,吞咽困难,视力调节麻痹;对肝、肾功能损害,心脏营养障碍,贫血、白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等血液病变;皮肤出现接触性皮炎,红斑、丘疹并有刺激、疼痛,出现水泡。

六六六属有机氯广谱杀虫剂,生物活性取决于丙体的含量。六六六是胆碱酯酶抑制剂,作用于神经膜上,使昆虫动作失调、痉挛、麻痹至死亡,其对昆虫呼吸酶亦有一定作用。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23:19:52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氧气中毒一般指氧中毒

氧是需氧型生物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但超过一定压力和时间的氧气吸入,会对机体起有害作用。氧中毒是指机体吸入高于一定压力的氧一定时间后,某些系统或器官的功能与结构发生病理性变化而表现的病症。

常见症状

咳嗽、呼吸困难、面部肌肉抽搐、出汗、流涎、恶心、呕吐、眩晕、心悸和面色苍白等

病因

氧中毒和吸氧时间密切相关,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氧中毒。进入体内的氧会产生氧自由基,氧自由基极为活跃,在体内到处流窜,攻击和杀死各种细胞,导致细胞和器官的代谢和功能障碍,并能促使基因突变诱发癌症。当然,有氧化就有抗氧化,这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本领。健康人在自然状态下,体内氧化和抗氧化运动处于动态平衡。

临床表现

1.肺型氧中毒

类似支气管肺炎。其表现及通常的发展过程为:最初为类似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气管刺激症状,如胸骨后不适(刺激或烧灼感)伴轻度干咳,并缓慢加重;然后出现胸骨后疼痛,且疼痛逐渐沿支气管树向整个胸部蔓延,吸气时为甚;疼痛逐渐加剧,出现不可控制的咳嗽;休息时也伴有呼吸困难。在症状出现的早期阶段结束暴露,胸疼和咳嗽可在数小时内减轻。

2.惊厥型(脑型)氧中毒

惊厥型氧中毒的表现,大体上可分为连续的四个阶段:

(1)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与吸入气中的氧压呈负相关,但并不呈线性。氧压增高,潜伏期缩短。

(2)前驱期表现包括:①面部肌肉抽搐,最常见,主要为面肌及口唇颤动;②植物神经症状:有出汗、流涎、恶心、呕吐、眩晕、心悸和面色苍白等;③感觉异常:可有视野缩小、幻视、幻听、幻嗅、口腔异味和肢端发麻等;④情绪异常:烦躁、忧虑或欣快等;⑤前驱期末期可出现极度疲劳和呼吸困难,少数情况下可能有虚脱发生。

(3)惊厥期前驱期后,很快出现惊厥。①癫痫大发作样全身强直或阵发性痉挛,每次持续2分钟左右;②发作前有时会发出一声短促的尖叫,神志丧失,有时伴有大小便失禁。

(4)昏迷期如果在发生惊厥后仍处于高氧环境,即进入昏迷期。实验动物表现为昏迷不醒,偶尔局部有轻微抽搐,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再继续下去则呼吸微弱直至停止。人员在惊厥过后即使及时脱离高压氧环境,也有一段时间意识模糊或精神和行为障碍,一般在1~2小时后即可恢复,少数可熟睡数小时。不留明显后遗症。
3.眼型氧中毒
长时间吸入70~8OkPaO2可十分缓慢地发病,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萎缩。不成熟的组织对高分压氧特别敏感,早产婴儿在恒温箱内吸高分压氧时间过长,视网膜有广泛的血管阻塞、成纤维组织浸润、晶体后纤维增生,可因而致盲。在90~1OOkPaO2,72小时可出现视网膜剥离、萎缩,视觉细胞破坏;随时间延长,有害效应可积累。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23:21:19 | 发自安卓客户端
金刚石具有疏水亲油的特性,当人服食下金刚石粉末后, 金刚石粉末会粘在胃壁上,在长期的摩擦中,会让人得胃溃疡, 不及时治疗会死于胃出血, 是种难以让人提防的慢性毒剂。文艺复兴时期,用金刚石粉末制成的慢性毒药曾流行在意大利豪门之间。
发表于 2018-8-13 23:21:49 | 发自安卓客户端
这个要收藏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23:21:51 | 发自安卓客户端
斑蝥(Spanish fly或Lytta vesicatoria):别名斑蚝、花斑毛、斑猫、芫青、花壳虫、章瓦、黄豆虫等,俗称西班牙苍蝇。呈长圆形,翠绿色的鞘翅目甲壳昆虫有特殊的臭气。斑蝥有很强的肾毒性,属剧毒物品,能分泌被称为斑蝥素的液体,用来防御敌害。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就有使用这种液体作为春药的记载。

中文学名:斑蝥

别名:南方大斑蝥

外文名: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亚门:单枝动物亚门

纲:昆虫纲(Insecta)

亚纲:有翅亚纲(Pterygote)

目:鞘翅目(Coleoptera)

科:芫青科

种:斑蝥

分布区域:主产于河南、广西、安徽、江苏、湖南、贵州等省区

外形特征

生斑蝥呈去头足翅的干燥躯体,略呈长圆形,背部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纹。胸腹部乌黑色,有特殊臭气。米炒斑蝥微挂火色,略呈光泽,臭味轻微。

一般长约15至22毫米,宽5至8毫米,常居于忍冬科和木犀科的植物之上。关节出能分泌一种气味辛辣的黄色液体斑蟊素,而斑蟊体内含有最多5%的斑蟊素。

南方大斑蝥,体长15-30mm。全体被黑毛。头圆三角形,具粗密刺点。复眼大,略呈肾形。触角1对。前胸长稍大于宽。鞘翅端部宽于基部,底色黑色。每翅基部各有2个大黄斑,翅中央前后各有一黄色波纹状横带。翅面黑色部分刻点密集,黄色部分 刻点甚粗。

黄黑小斑蝥,外形与上种相似,体小,长10-15mm。生态与分布同上种。

生活习性

喜群集栖息和取食,常居于忍冬科和木犀科的植物之上。能分泌一种气味辛辣的黄色液体芫菁素,而芫菁体内含有最多5%的芫菁素,能刺激动物的细胞组织。而利用它烘焙压成的粉末,粉色闪亮,并且呈浅黄褐至褐橄榄色,食味苦涩,气味难闻。幼虫吃地栖蜂所酿的蜜。复变态,幼虫共6龄,成虫4-5月开始为害植物的顺、芽及花等器官,7-8月最烈,多损伤大豆、花生、茄子及棉花等。

物种分布

主产于河南、广西、安徽、江苏、湖南、贵州、新jiang等省区。

斑蝥素

理化性质

南方大斑蝥主含斑蝥素(ca-ntharidin C10H12O4)0.427%~1.452%。此外,尚含脂肪油12%、树脂、蚁酸、色素等。黄黑小斑蝥含斑蝥素0.564%~2.163%。斑蝥素是抗癌有效成分,也是芫青科昆虫特有的防御攻击物质。

斑蝥素为无色结晶,不溶于冷水,微溶于热水,溶于丙酮、氯仿。熔点218℃。约在110℃(12mmHg,3mm~5mm距离)可升华。

斑蝥素即斑蝥酸酐,具强臭及发泡性,一部分以镁盐形式存在,均存在于软组织中,由足的关节处分泌。

南方大斑蝥除去头、足和翅的虫体含磷23.785mg/g,镁7.114mg/g,钙1.691mg/g,并含铁、铝、锌、铬、锰、镉、锶和铜元素。全虫及头、足、翅等部分也含有一定量的上述元素和铅元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要求,本品含斑蝥素不得少于0.35%。

含量测定

取本品粉末3g,加氯仿20ml,振摇,浸泡2 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石油醚(30~60℃)洗 3 次,每次5ml,小心倾去上清液,残渣加氯仿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斑蝥素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 含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丙酮(98: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0.1% 溴甲酚绿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照气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甲基硅橡胶(SE-30)为固定液,涂布浓度为 3.5%;柱温为175℃±10℃ 。理论板数按斑蝥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6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斑蝥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氯仿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即得(必要时可稀释)。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粗粉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氯仿30ml,振摇15分钟,放置6 小时,滤过,滤液置50ml量瓶中,用氯仿洗涤残渣与滤纸,洗液滤入同一量瓶中,加氯仿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2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计算即得。

物种历史

古希腊时期,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早在记载西班牙苍蝇的药效,而斑蝥的翅亦会用作研制消退水泡的膏布,并用作抗刺激药。在古代中国,曾出现世上首个有记录的臭弹(stink bomb),就是以这些斑蝥昆虫类,混合**、附子和人类的粪便而成。在桑特利亚(Santeria),这些斑蝥则会用作制香。

而斑蟊更早已是世界知名的春药,罗马帝国开国君主屋大维的妻子莉薇娅,会将斑蝥混入宾客的食物当中,引诱宾客轻薄自己,其后再以此勒索。据记载,神圣罗马皇帝亨利四世(1050-1106)亦因曾服用斑蝥而有损健康。1572年,法国外科学医生巴雷(Ambroise Paré)曾记录了一位男子服用一定份量的荨麻(nettle)和斑蝥后,出现一种“最可怕的**症”。1670年代,法国黑魔法师 La Voisin 会混和烘乾的鼹鼠(moles)和蝙蝠的血液制成,渗入路易十四的食物,以维持路易十四对他的情妇蒙提斯斑夫人(Franoise-Athénas,marquis de Montespan)的需索。18世纪斑蝥昆虫在欧洲流行,在法国称之“pastilles Richelieu”,萨德侯爵更被指在1771年,给妓女服用大茴香(anise)味的香碇和西班牙苍蝇,强行与妓女**及**她们,萨德侯爵因此被判处死,但及后上诉得到缓刑。

同时,西班牙苍蝇亦会用作为堕胎药、兴奋剂(因为用后会导致失眠和神经紧张),甚至毒药,若以粉状渗进食物则不易察觉。意大利美第奇家族的一位女白爵 Toffana 研制的毒药“Aqua toffana (aquetta di Napoli)”,就是以**和西班牙苍蝇混合而成。据说,在水和酒中加入4至6滴,服后数小时内便能无痛死亡。为了证明西班牙苍蝇令人致死的药效,他们会进行测试,其中一个方式是将中毒死者的内脏分解于油中,涂在兔的脸上,以观察兔子有否出现水泡。

医学应用

功效与作用

破血消癥、攻毒蚀疮、引赤发泡。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破血消癥药。

临床应用

用量0.03~0.06克,炮制后多人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或浸酒、醋涂患处。用治癥瘕肿块、积年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

主要成分

主含斑蝥素1%~2%,尚含脂肪12%、甲酸、色素及树脂等。斑蝥素具有抗肿瘤作用,对小鼠腹水型肝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斑蝥水煎剂对小鼠肉瘤S-180和网质肉瘤L2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斑蝥水浸剂(1:4)对试管内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增强免疫、升高白细胞和抗肝炎作用。斑蝥素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动物试验证明,斑蝥素能引起各实质脏器的病理改变;口服斑蝥毒性颇大,能引起胃炎、肠炎、肾炎等多种症状。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8-8-13 23:22:19 | 发自安卓客户端
酷 收藏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23:23:10 | 发自安卓客户端
铊(thallium,Ta)为一种稍带蓝色的银白色稀有金属,呈四角形结晶,主要用于电池、灯泡、闪烁计算器生产等。市售的铊化合物有硫酸铊、醋酸铊等。硫酸铊曾被用作杀鼠剂和杀虫剂。铊属高毒类物质,铊中毒多发生于意外。

铊化合物可经胃肠道吸收进入人体。工业生产中铊蒸气或铊尘可经呼吸道吸入,也可经皮肤吸收。铊为强烈的神经毒,并可引起严重的肝、肾损害,还可损害内分泌系统、骨髓等,干扰毛发的生长而引起脱发。但具体毒理作用仍不十分清楚。

急性铊中毒症状出现于口服铊盐12~24 h,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流涎、腹痛、腹泻、口内金属味等;接着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肌肉疼痛、震颤、感觉异常、神志不清、谵妄、抽搐,最后因呼吸、循环障碍而死亡。慢性铊中毒表现为消瘦、呕吐、腹泻及肌肉震颤、共济失调等症状,还会出现脱发。脱发是铊中毒的独特表现。

铊化合物口服中毒致死者可见因局部刺激作用而引起炎症的相关改变,可见口腔黏膜呈红黑色,胃及小肠黏膜充血、水肿等。有神经损害症状者大脑淤血、水肿、点状出血。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23:23:37 | 发自安卓客户端
一氧化二氮(nitrous oxide),化学式N2O。[1]又称笑气,无色有甜味气体,是一种氧化剂,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同氧气,因为笑气在高温下能分解成氮气和氧气),但在室温下稳定,有轻微麻醉作用,并能致人发笑。其麻醉作用于1799年由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发现。有关理论认为N2O与CO2分子具有相似的结构(包括电子式),则其空间构型是直线型,N2O为极性分子。一氧化二氮是约瑟夫·普利斯特里在1772年发现的,汉弗莱·戴维自己和他的朋友,包括诗人柯尔律治和罗伯特·骚塞在18世纪90年代试验了这种气体。他们发现一氧化二氮能使病人丧失痛觉,而且吸入后仍然可以保持意识,不会神志不清。不久后笑气就被当作麻醉剂使用,尤其在牙医师领域。因为通常牙医师无专职的麻醉师,而诊疗过程中常需要病患保持清醒,并能依命令做出口腔反应,故在此气体给牙医师带来极大的方便。

俗称“笑气”的一氧化二氮是一种麻醉性气体,曾经广泛应用于医学手术中,“笑气”本身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一些戒毒所中,吸毒人员戒毒过程中会用一氧化二氮作为替代药物。“笑气”进入血液后会导致人体缺氧,长期吸食可能引起高血压、晕厥,甚至心脏病发作。长期接触此类气体还可引起贫血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
返回版块
1234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