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学院
关于偷换概念
查看:
1948
|
回复:
2
[知识科普]
关于偷换概念
简洁模式
62245
发表于 2018-7-8 23:03:47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是在思维和论辩过程中自觉或不向觉地违反同一律的逻辑要求,用一个概念去代换另一个不同的概念而产生的逻辑错误。偷换概念也是一种常见的诡辩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1)任意改变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之变成另一个概念。(2)利用多义词可以表达几个不同概念的特点,故意把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3)抓住概念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抹杀不同概念的本质区别。(4)混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例如,当有人说欧谛德谟克说谎时,他狡辩说:“谁说谎就是在说不存在的东西,而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所以没有人能说谎。”在欧谛德谟克的狡辩中,两次使用了“不存在的东西”这一语词,但其所表达的概念却是不同的。前者表达的是“不符合事实”的概念,后者表达的是“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概念。他就是故意用后…概念去偷换了前一概念。
以下是一些偷换概念的方法:
1、把对方言论作出曲解,把它推翻,再装作已经推翻了对方真正的言论;
2、断章取义──从对方真正的言论中选取有误导性的段落;
3、选取其他与对方拥有相同立场的人,把他们支持该立场的软弱论据推翻,再假装已经辩倒“所有”拥有该立场的人,从以推翻该立场;
4、虚构一个行为和信念遭受批评的人物,再声称该人物为对方言论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过度地简化对方的言论为类比论证,然后作出攻击。
一些逻辑学书籍只把偷换概念定义为歪曲论点,但现时的用法可以泛指以上的手段。传播媒体有时也会偷换概念以操控传媒资讯。
可是,把对方的论点小心地描述和推翻并非经常是个谬误。这手法可以限制对方论点的范畴,使其离题,或者作出穷举法论证的一步。
给大家举个例子:
小明:“我不认为孩子们应该往大街上乱跑。”
大文:“应该把孩子们关起来,不让他们呼吸新鲜空气。”
小明:我比你长得高。
小王:你再高够姚明高?
大文把小明的概念偷换成:“孩子们不应该在大街上乱跑,所以要把他们关起来”,小王把“自己”的争议偷换到小明身上。 从而回避了争议的重点。
德国大文豪歌德曾经在路上遭遇一名不友善的人。这个人认得歌德,但竟然当面对歌德说:“我不会让路予傻瓜。” 歌德说:“我正好相反。”然后给那个人让开一条路。
62988
发表于 2018-7-8 23:07:21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可以的
62296
发表于 2018-7-8 23:09:43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好厉害
返回版块
尚未登录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表回复
分享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