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8-6-14 22:39:52 | 2018-6-14 22:47编辑 发帖际遇
未经作者同意,禁止转载本篇小说

“你能做到,你可以做到!”
“我……不能!我做不到!”
“相信我!将匕首刺入她的心脏,享受接下来看着生命渐渐消逝的过程。每次你聆听我的经历,不是很想亲身尝试?”

01
2014年6月14日,2241。
20岁妙龄女子陈芳在J廉价旅馆遇害。一把15厘米长的匕首刺穿了她的心脏,死亡前一刻经历无比的恐惧和痛苦。
凶手未在案发现场留下任何证据。警方唯一掌握的线索,陈芳遇害前2个小时,被目击和一位金发男子一同离开酒吧。

02
顾燕,27岁的犯罪心理学博士。警方特意邀请协助『刺心者2』连环凶杀案。
2014年1月3日,19岁女子林玲,T大大学生,在K酒店遇害。林玲有援交的前科。
2014年3月14日,38岁女子李红,性工作者,在自己的单位遇害。李红让进入单位的,除了老鸨就是嫖客。
2014年5月7日,29岁女子蔡莹,家庭主妇,在F酒店遇害。根据调查,蔡莹约了一名网上认识,却关系暧昧的男子到该处见面。
3宗命案的共同点,死者皆被约15厘米长的匕首刺穿心脏。三位死者遇害前,被目击和一名金发男子在一起。警方无法确认该男士身份,所有酒店入住都是女方进行登记。
还有一个共同点。
『刺心者』黄秋,在2004年因杀害4名女子罪成,被判无期徒刑。黄秋在10年前的作案手法,和现在金发男的作案手法,一模一样。

03
警方与黄秋的对话毫无建树。
警方认定外头有一位被黄秋训练的杀人魔,四处杀戮无辜。
黄秋在监狱服役10年期间,与超过200人有过联系,包括书信来往和通电话。
200多个嫌疑犯,警方不知从何下手。
其中不乏是黄秋的粉丝,他们崇拜黄秋所犯下震惊社会的罪行。

04
2014年7月5日。
“我是顾燕,心理犯罪学者。”
黄秋默默不语。黄秋坐得笔直,上铐的双手摆在坐上不动。从监狱长处打听到,黄秋入狱前已经患有强迫症,病情挺严重的。
“外头有一个模仿犯。”
“我不介意。”
“我们谈谈别的。你怎么会失手被捕?”
“她的心脏在中心,我刺入的匕首,距离她的心脏动脉只差1厘米。她憋气装死,成功骗过我。”
“所以,模仿犯是『刺心者』传奇的延续?”
“我不知道妳说什么,我要见我的律师。”

05
2014年7月6日。
警方被迫向黄秋妥协。只要黄秋协助警方成功逮捕凶手,他在监狱能享有更多自由和福利。
两年了,黄秋的代表律师是一名年轻的亚裔。该律师经验尚浅,未有过上法庭辩护的经验。
顾燕看着他那俊俏的脸庞,认为他更适合混娱乐圈。
也许,自负的黄秋认为律师不能帮到什么忙。
“请给我们俩10分钟的私下会面,我需要和客户了解详情。”

06
顾燕接手这件案子后,每天重复仔细再看一次案发现场的照片。
距离林玲的尸体大约4米,地上有多滴从高处垂直落下的血液。
距离李红的尸体大约2米处有一张染血的椅子,凶手曾坐在那儿一段时间。
蔡莹死前,手腕被凶手紧紧箍着。
陈芳的脸上发现唾液,凶手品尝死亡的味道。

07
凶手在案发现场的行为,还有和死者的互动,他似乎要告诉我些什么。
黄秋的经历是凶手最写实的对照,是心理和情绪是另类的语言。
71天、54天、38天,行凶的冷却期越来越短。
估计21天,也就是今日后,他还会再出手。
『刺心者2』是谁?他第五个目标是谁?

尾声
我让偶像失望了,我失败了。
警方洞悉一切,我中了警方的精心埋伏。
解开这些“行为”和“心理”的语言,答案是那么的简单。
你能解语吗?

(1281字)
1人评分
+10 破案经验 +10 英镑 +5 原创度 +2
    发表于 2018-6-14 22:42:33 | 发自安卓客户端
    等到啦,特地来捧场
    先帮尸兄赞一个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8-6-14 23:11:04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哇,终于看到尸兄写的啦特别喜欢你写的谜题呢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8-6-15 08:45:08
    这个很赞,我也觉得是辩护律师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8-6-15 08:46:36
    但我还是要给罪犯一个赞,因为一个律师是不可能崇拜作案的,但罪犯在短暂的交流中,不管是引诱,还是暗示都成功了。是个人才。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8-6-15 09:02:36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先赞再推测,下一步是不是顾燕去勾引律师,在勾引的过程中透漏自己不一样,“自己的心脏在左边,自己十八岁的时候才知道”这种谎,从而引起犯人好奇心,引其到警方包围圈。
    (话说,没写答案是不是为了引起大家的解谜欲望来评论区吐槽,涨分数?聂嘿嘿~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8-6-15 09:13:45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先支持!来自好友的关注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8-6-15 09:23:13 | 发自安卓客户端
    这篇文章我觉得是这届推高作文里最有谜题色彩的一篇啊,不过我这个小菜鸟只能猜出凶手。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8-6-15 09:46:03
    首先我觉得,从三起案件。罪犯越来越接近死者,越来越享受这个过程。心理学家顾燕 也发现了这一定,并且通过一些心理学知识发现罪犯不是自发的,而是受到启发或者有人描述,就想到了罪犯。再通过最近的接触,锁定疑犯律师,然后精心设了一个陷阱。最后律师落网。补充,陈芳的脸上发现唾液,凶手品尝死亡的味道。这个要是自己单独作案,没人引诱或者启发。从开始两次的做案,凶手是不会去碰触的。因为凶手心理没有这么强大。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8-6-15 10:57:30 | 来自小霸王手机
    现在一看到谜题,马上就想拿一张纸列时间轴+画图XD。话说不管篇幅长短,尸兄的这种文风还是保持得很好呢^_^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返回版块
    12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