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学院
证人不愿作证的十种心理
查看:
3607
|
回复:
3
[知识科普]
证人不愿作证的十种心理
简洁模式
1
发表于 2007-12-8 20:43:20
证人不愿作证的十种心理。
取证难,是办案干警的多年感受,造成这种感受的主要原因,是证人的不良心理在被询问中形成了取证障碍,大致有以下十种心理:
一、依赖心理。证人对作证表现出漠视的态度,认为在场的又不是自己一个人,自己不作证其他人也可以作证,因此,对作证不积极、不主动,不知道依法作证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二、敷衍心理。这部分证人认为自己作不作证作用不大,不作证又怕有关人员不满意。因此,作证中缺乏责任心,对关键的情节不愿详细叙说,应付了事的意图明显。
三、推脱心理。这些证人对侦查人员的询问,大都以种种借口进行搪塞,不履行作证义务。
四、厌烦心理。一个普通刑事案件的证词,目前大体要经过派出所、刑侦队、审查批捕、公安预审、审查起诉、开庭审判六个阶段。无论哪个阶段的办案人员,感到证词有疑问或需要复核,证人都需要重复一遍证词。因而,在案件审理的后期,证人极易产生厌烦心理。
五、趋利心理。有的证人私心重,作证中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对自己有利的证就积极作,对自己没有利益的证就不去作。怕误工影响收入就是一例。
六、泄愤心理。个别证人因对案件当事人有过节,往往借作证之机,发泄内心的私愤。作证中故意偏向一方,失去了证据的公正性。
七、鄙视心理。有这种心理的证人,大都与司法机关打过交道,对案件的处理不满意。因此,作证中认为司法机关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就是作了证,案件也不一定破得了、犯罪嫌疑人也不一定抓得住。
八、逆反心理。一些证人对司法机关个别工作人员的态度或其他方面不满,产生抵触情绪。
九、惧怕心理。证人胆小怕事,受到双方当事人的威胁后,不敢讲真话。
十、无奈心理。也有些证人本不愿作证,因受一方当事人的请求和司法人员的教育,才勉强出来作证,其作证的勇气和信心明显不足。
上述十种心理还不能包括不利于作证的所有心理,望办案干警在实践中准确把握,变被动为主动,办好案件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67
发表于 2007-12-15 02:01:08
哦...学会了,心理学还是有必要学的
1052
发表于 2008-8-11 10:28:30
一、依赖心理。
确实如此,看到很多人对犯罪视而不见就知道人们是多么的冷漠。
1025
发表于 2008-8-11 10:42:23
畏惧心里!警察应该要24小时保护证人吧!
返回版块
尚未登录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表回复
推理活动
新人登场
灌水闲聊
原创推理小说
推理影视
分享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