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发现场
一些益智破案题~~
查看:
1万
|
回复:
11
[推理谜题]
一些益智破案题~~
转载
简洁模式
2461
发表于 2009-2-14 16:19:33
1、抢牛案
有一村庄,有一户李家兄弟都为钱财在村子里横行霸道。
一次李家的水牛生了一只小牛犊,不几天就死了,便扔到水中,邻居张家的水牛也生了一只小牛犊。
李家就偷走了张家的小牛犊,让他们家中的水牛哺乳。
张家人于是告到了官府,李家矢口不认。
县官只取了两盆水,就轻而易举地把案子破了。
问:这个县官是怎样破案的?
2、哑谜中的推理
有一次联欢晚会,有个老板出了一个谜语。他用竹杆在一侧挂着一个玩具脸谱,而在另一侧吊着一千元人民币,还在脸谱与钱之间悬挂了一幢横额,上面写道:
“以左右两物为谜面,猜中者即以一千元相赠。”
这个哑谜引起了观众的兴趣,纷纷来猜,但没有人猜中。
这时,上来一个人,不由分说,拿起一千元就走了,而出题的老板却是笑了笑。
众人很奇怪,这时老板公布了谜底。
问:这个谜底是什么呢?
3、疑案一
清朝时,有兄弟两个分家以后,老二挥霍完钱财,经常去老大家求助。
老大有一儿子,娶了张氏女,正好老二的妻子向老大请求帮她追回欠款,老大的儿子就去了。
晚上老大的儿子回来以后,忽然七窍流血而死,老二的妻子马上拉老大夫妇告了官,说是张氏女毒死了丈夫。
张氏女在严刑拷打之下就承认了,县令回去思考之后,第二天忽然指着老二的妻子说:“下毒的就是你!”
老二的妻子大惊失色,才吐露了实情,原来她想侵吞老大的财产,每次去老大家,都怀着砒霜,伺机下毒。
那天正好张氏女做饭,她看左右无人,就下毒了,人们纷纷问县令是怎么断案的。
县令说:“这不难……”
问:县令还说了什么话?
4、巧取供词
某人家道败落,沦为人家的佃户。知道他姐姐有钱,就去借钱,想做生意。姐姐爽快地借给他,他后来做生意赚了钱,不仅不还姐姐的钱,反而想扩大生意,就又去错,借了好几次之后,他居然发了大财,而此时姐姐的儿子也大了,娶媳妇急需要钱,去向弟弟要时,弟弟却矢口否认曾向姐姐借钱。告到了官府,弟弟仍然不承认。
县令思考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去监狱找来甲乙二人,说如果他俩能帮县令逼出弟弟的供词,就可给二人免罪。
后来甲乙二人果然就在公堂上逼出了弟弟的供词。
问:甲乙二人用了什么方法?
5、雷击杀人案
雍正年间六月的一天,有大雷雨,献县城西有村民被雷击。县令就去验证,半个月后,忽然捉来一个人问讯:“你买火药干什么?”
说:“用来捕鸟。”
又问:“用枪打鸟,少不过几钱,多至两许,足够一天用了,你买二三十斤是为何呢?”
说:“准备好几天用。”
又问:“你买药不满一个月,所用也不过一二斤,其余的现在放在哪儿了?”
那个人没话说了。
原来这是一起伪造雷击的杀人案。
问:县令是怎样看出这是伪造雷击的杀人案呢?
6、抢布案
从前有一个小布行老板告一户人家张三侵占了他的布匹,而张三矢口否认,说从来没见到什么布匹。
县令已经断定了张三确实是侵占了小老板的布匹,可是又找不出什么证据~
正在这时,县令突然吒退小布行老板,说:“人家根本没侵占你的东西,再不滚就重打五十大板。”小老板只好灰溜溜地离开~
县令开始对张三客气起来,并留他一起吃饭。
县令看到了张三胸上有一根漂亮的银针,于是对张三说:“我很喜欢你这根银针,能不能先借给我,我让手下去市集照样品我也打一个?”张三欣然答应了。于是县令拿着胸针走进后堂吩咐手足。
饭还没有吃完,县令的手足回来了……这时张三大惊失色,并俯首认罪了~~
问:这是怎么回事?
2502
发表于 2009-2-14 16:43:26
第二题是要钱不要脸,第三题是老大的儿子虽然是七窍流血而死,但并不一不是毒死的,而老二的妻子马上就说是毒死的,这是只有凶手才知道的,所以是她下的毒。
先这样
2212
发表于 2009-2-15 00:37:25
1 李家的牛见了水盆 还以为主人要把自己现在的“孩子”也给淹死 开始情绪暴躁??{:tlxy22:}
4 甲乙和那弟弟说你如果不招供,我们就和县令说你是我们以前的同伙
5 因为被雷“劈” 和被火药“炸” 犯罪现场周围的环境应该会有明显的区别吧
6 与银针遇毒变黑有关吗? 不知道了
3015
发表于 2009-2-15 10:31:55
不太同意ls的,虽然我也不知道......
13941497820 于 2009-2-15 11:21 对帖子补充以下内容
第五题被雷“劈” 和被火药“炸”确实应该有明显区别吧......
1912
发表于 2009-2-15 11:40:22
网上有这个题目,没答案的,挺不错
2461
楼主
|
发表于 2009-2-15 16:42:45
= =LS。。。你还挺回转查户口的。。。。
2570
发表于 2009-2-15 17:27:30
1.让小水牛到盆里去 看它反应 如果是水牛的话就不会淹死了
3015
发表于 2009-2-15 21:15:23
您自己不也说了它是小水牛吗?那为何还说“如果是水牛”呢?矛盾呦~
3096
发表于 2009-2-21 03:06:34
第六题 莫非是 布匹上配有银针,或者说张三将那匹布做成了衣裳,抽针的时候不免会有丝线抽出?
哎,古代的事不懂!
7353
发表于 2010-2-25 10:15:45
第六题:假传口令,套供其家人。
返回版块
1
2
/ 2 页
尚未登录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表回复
分享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