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523|回复: 0

[知识科普] 心理动力学

简洁模式
1
发表于 2007-12-4 16: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高端认证  

心理动力仅以与外界联系产生活动的解释,显然是不够的,活动动机的认证也未涉及本体逆动机理。西方心理学是建立在经典物理学、生物学和经典哲学基础上的,根本解释不了心理动力的高级模式,即心区对大脑射频和拍频的主动性。  

人本原型拥有负熵参与的充足本能,界定了与动物的差别。逆动只属于人,动物是不自我逆反的。人本潜在的自我参照体系的有序物理学量度,依托大脑自由能量的储存和提取,使人体具有特定的心灵意识。心脑运作机理近似数字化程序模拟,可以印证天体数理模型,运算已超过现代计算机数字程序。由数字化支持的映象世界,不在外部可见事物的经验观察内。  

提取和成像,是心的“点击”过程。  

心理动力与一般心理活动不等同,后者是人对外部世界认知,经由脑成其思维的间接作用,而前者是直接提取非思维状态中的脑能量,直接转化成信息。这些信息与生俱来印证在脑磁体中,与天体信息近似,但人对天是无法实证什么的,唯一能占有的就是“天意”,它已给了人。  

心理动力学涉及的多是高端和前沿的认证,当代心理学对此的阐释尚未针对逆动反演。前面我们提到的狭义相对论质能式的质能不可逆转换普适 L 光学生物场的物理性,这个场是建立在 +0 场的。迄今,许多人还持有正负对称的认识,对负反馈的实质也不甚了了,科学家还给不出什么物理意义,物理学、化学、数学、医学对“负”仅用“—”号表示。  

哲学则把这个“存在”作为镜像世界,心理学称之镜我,物理学称之反物质,已确认了一个反世界的存在,这要归功于迪拉克于 1932 年实验中发现了正电子。电学习惯把电子看成负,所以称反物质为正电子,粒子研究也认证了反粒子及正电子湮灭→负离子的依存关系。  

宗教文化早已设计出一个“阴间世界”对应“阳间世界”。  

但真实贴切的认证是前沿物理研究提出的正负零场概念。对此,中国上古传承的太极图,用最简洁优美的图形作了概括,而人体还真的是太极图的有形无形体。因为人本效应也基于正负(阴阳)对应,拥有一个形而上的负零场,心理动力学就是建立在负零场效应上的动力机制,或者说反演自己。这个反演通过心脏和大脑器官完成,心脑机制科界还在探索。  

其实,人不必等待最后的结论,完全有直接参与实验的主体资格,自己结论自己。情感动力和心理动力是两大要件,启动它必有所得,这个所得就是大家常常说的“天意”即自然意识,而人的心灵意识的终极解码权属于人自己。  

这里提示一下,中国易学内涵的数理,相当于公理,公理不需要证明。而人本内禀的自然意识,就是按数理编排的数字程序,完全自动化。用心动力点击脑,就能不同程度获取“意象反射”,这个意就是天意转换的人意图象。  

当然,由自由能量作用的意象,与计算机数字模拟成像不能相提并论。换句话说,意象与实象间还有个转换程序,即推理、印证。意象是非理性的表达,但已是智慧才情的基础。  

思维科学把这归于抽象思维。事实上,所谓“天意”不可能具体,所有的具体化描述,就在于整合兼容自然信息的能力。时至今日,人类积累的知识一旦整合兼容,什么都清楚明朗了。人缺乏这个能力,就谈不上智慧才情,人世间多聪明而少智慧。古希腊对哲学的定义是“聪明与智慧”,前者倾向某一具体事物的理解,导出实用主义、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和庸俗主义的才情,后者则是先验和超验的体现。人具有与动物一样的条件反射趋同的动能,更具有无条件反射、反趋同的功能,这是界定人与动物的根本点;动物是不逆反自己的,由基因振荡频率限定了,简单说就是先天性差了若干数量级。  

二、自然属性

自然化人把属性留在人体,人化自然就是还原模拟;存在决定模拟意识,就只能是人本的自我还原。当代理论科学和实证科学,对人本的还原远远不够,主流意识还有误区,许多研究对人本提升没什么用处,而宗教文化更令人无从认知自己。  

心理学仅能在一般层面上解释心理,把人的心理活动看成从属客体的东西;人因此而丧失了主动权,丧失了自然给人的根本属性,在某种程度和意义上变成了文化奴隶。中国人既要接受传统文化奴役,又要受西方文化节制。  

这是心理素质不高的两大问题。心理动力学,是针对此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讲述。  

动脑子要先动心。  

人生的种种诱惑,大多数来自外部世界。仰视太空,低俯人间,大多数时候又总觉得那是由心生发的一种扰动,与生俱来的对神秘的不可求解的终极审判导致心理性逆反后的升华。  

参加“ SHOA ”理论研究的朋友也基本上感受了这种属于思维机制的人本效应确然连锁在天地冥冥之中,弄懂了人心即天心,奇而有法,一动即易,一易即反,神出鬼没的没道理。都深信这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与社会的关系的基本法则。  

古往今来纷繁的文化演绎,留下太多的有关天人的解说,从不同方位和层次导引人对天的回归,但终未能如愿以偿。惟有高踞于天人间的上帝和佛祖,以其威严和悲悯作出了他们的宿命裁决,在西方和东方的文化史上信手涂鸦,杜撰出一个个怅惘迷茫的生命意义外,教堂悠扬的钟声和禅院沉郁的梵语,并未敲开天国的大门,涅盘轮回的极乐,也无济于人们颤抖的灵魂。  

这灵魂的颤抖,却使人证认了一个事实——对末日审判与因果报应所倡导的宗教世界观的最后超越,必然要反映到自然哲学和科学的使命中来,它原本就是属于人的。如果审判的如是所许诺的归真返朴已非那些迷信指代,那么,重返创世前的执着要求的先哲们(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潜心于为找到全人类的心理都普遍有效的思维构成原则,实现人类好奇的目光从纷纭变化的宇宙万物转向更加纷纭万变的人世命运的思考,发轫于不断发展的哲学和科学所体现的灵魂悸动,才真正验证着对自然的回归。  

回归自然,离不开心理动力和支持动力的灵魂导引、悸动和颤粟。  

《大乘义章·九》定义智慧是:“智为照见,慧为解了”,其物理意义十分准确,也表达了哲学意义上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有关照见和解了的机理留待后面讲述。这里针对自然化人与人化自然,文化化人与人化文化的相依性讲解。自然化人与人化自然是十分具体的还原模拟过程,人要还原天,就得先还原自己,再作出模拟。道学倡导的“天人合一”就取向最高最大的还原,但对模拟却未阐释,以致“天人合一”被理解得似是而非。当然,离开高科技是谈不上模拟的,但高科技对人本自我还原和模拟却又无能为力。  

还原以人的感知程度决定,模拟是印证和推理过程与终结。这个过程就是文化化人与人化文化的过程,决定了能否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能否顶天立地、继往开来。地球人类至今还解不开根本性的因果关系,肩负蓝天无所依傍,继往什么开来什么完全是迷茫的,以为从文化故纸堆里就能发展自身,完全太无视自然法则了。由传统是似而非的文化化出的当代人,就是这个样子。卡缪说:“即使是一个能用糟糕的理由来解释的世界,人们也感到是一个熟悉的世界。但是另一方面,在一个剥去了假象和处世标准的世界中,人类感到的是一个不和谐和更陌生的世界”。他预示的从不和谐和陌生走向新的和谐和熟悉的从必然到自由的见解,提在科学面前时,拉里夫·赖在《在未来相撞》中说:“任何人,即便是现代科学家中最有才干的人,也不能真正地知道科学会把我们引到哪里去”。  

看来,地球人类面临的根本选择,是先照见自己,解了自己,找到与天地同存的大因果关系。面对现实,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把创新文化的作用联结在先进上,在思想意识领域完善自己,就不会迷茫、困惑和无所适从。  

心理动力学的取向仍然是自觉 — 自在或自爱 — 自在。大卫·塞波雷在《爱你自己》一书中疾呼:“难道我们不应当遵循宇宙规律和科学家经过探索发现的自然生活方式,即科学的自然生活律,来取代毁灭了我们时代的传统偏见吗?何去何从,当然应当每一个人自作主张”。  

这个主张当然不仅仅限于一些治标思考和举措。“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的更高定位的解释权就是人,但在合法权利仍然被传统偏见浅见和主流意识剥夺时,自爱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成为自私自利的代词,“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这种荒诞的说法还有相当影响。  

心理动力学是超越传统文化的驱动力,绝对属于爱自己、爱社会的人拥有的自然属性。  

原始共产主义靠早期群体富裕的精神价值和早期地球的富饶资源维持了上千年,科学共产主义靠的仍然是这两点。精神富裕和地球资源亦不完全是现在所认识的,这是一个科学的转换模拟问题。现在而今眼目下,科学还没有完全认识到这点,所以有人才发出不知科学会把我们引到何处去的感慨。  

这是科学发展观面临的根本问题,同时亦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和谐问题,有待科界的超我来解决。就中国的政治情感和理性而言,是不允许依靠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占有来作为经济利益的生长点的,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支撑可持续发展呢?当然,目前全世界都还没有,就在于科界没有产生超我意识,以人为本也只能在一般层面上体现某些理念。其实,一般的理念,也需要超我的智慧才情来发挥,来缓解各种矛盾和危机,在一般层面上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我们认定当代中国的系列主张,是这些主张已经体现了超我意识的智慧才情,具有相当启发性,可促进更多的人启动心理动力。  

第二节 心理学批判

一、普通心理学批判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和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最基础的学科,适用层而很广。它的研究内容有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客观世界信息的加工过程,包括知觉、记忆、表象、语言、思维和想象等。由此而获得某种情感化和情绪化的意愿和意志,再作用动机来满足需要,同步表达能力和人格。  

能力就成为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需要,具有的个性化特征和行为模式,就相当于人格。  

这种解释的理论依据,是当代的主流意识,但存在着相当局限性。相对人本效应,客体尽管重要,但主体更为重要,而且有主导客观世界的作用、使认识、情绪、情感、需要、能力和人格等发生质的变化。  

相正相成观造成的文化心理综合症主要状况是思维定式和局限,心理闭塞和疲软,体现四类人格倾向:其一是假定型,其二是中庸型,其三是障碍型,其四是破坏型。假定型人格的情感冷漠、虚伪;中庸型人格的情感模糊、猥琐;障碍型人格的情感淡薄、脆弱;破坏型人格情感偏激、变态。  

这四种类型的复盖层面很广,都由心理恶性循环所致,情感复制性可以使个体身上交替表现,普通心理学难以概括的人格多重性,实际上相当普遍,文学影视的描述通常也取向单一化。  

道德和法律解决不了群体心理问题,仅能针对个体的某些行为作出裁判。  

现实生活中,具有人格魅力的人,目前还不多,能持续的就更少了。传统文化化不出优化心理和优秀的人,而反传统的新文化还只属于那些少数个体的自然化人成就。换句话说,那些少数人拥有的创新意识,行于心田、融于交流、我行我素、不揣冒昧。逆反自己,完善了人格要素,才体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  

存在决定意识与意识决定存在之间,谁主随从,从古希腊哲学开始就有争议、演绎成唯物论和唯心论两大派别。  

事实上,早期的哲学是倾向唯心论的,只是不能证明心本身的物理意义,也说不清楚心对脑的主动权的形面上作用,这个作用涉及的物理学后面的高尚问题,已经逐步浮出来,其中有从观察视界消失了的离子和波,还有无从实证的超高频振荡,无法解释的“紫外灾难”等等,而这些都禀赋在人体内并由心隐现着。  

心理动力学就是针对这种外现内隐,给出“准科学”或“潜科学”说法。对主流心理学理论的批判,在于真实地还原人;对本体论哲学观,作出的科学推理,已不是假说。心理学把气质作为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而气质的物理意义正好是等离子气旋或磁化波,其射频和拍频效应结构的心脑机制,是根本性的主从关系。换句话说,脑是被动而心是主动的,主观能动就在于“用心”。  

20 世纪 60 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把认知提升到现代科学高度,认定人近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即从信息的输入输出、编码解码、转换储存、提取印证等加工过程来解释心理活动规律的途径。用计算机模拟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开辟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有限的模拟,还原不了自然世界。  

普通心理学虽然是建立在经典物理学、生物学和人文学、哲学基础上的,对于处于稳定的 +0 场效应中的人,还有相应的应用意义和价值。我们针对的是 20 世纪 60 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就心理学涉及的各种内容,作出高定位、定性和定量的描述,有效地还原人本和一定程度模拟自然秉赋给人的先天意识所含的信息,结构一种全新的模式来解释心理活动的深层机理和效应。  

人的确具有现代计算机功能,作用却远远超过计算机,因为所有的计算机软硬件都是人设计的,信息储存、转换、编码、解码、提取印证都有限。当然就人与计算机比较,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稳定性、持续性等又远远超过人,这是人的生化反应决定的。  

即便心理动力具有直接的物理特性,但脑神经元是生化器官,与之共振达不到物理学范畴的共振态。生物磁化与物理磁化也不能等同。人的大脑属于生物磁场,印记着自然世界全部信息,这些信息是通过脑神经元遘联显示的。人脑约有 10 11 个神经元,相当于超级互联网。当代人按统计概率指数,只达到 10 5 个遘联状况, 10 11 — 10 5 之间,有一半多空间未参与;换句话说,有一多半数据库被打上封条,所谓的高智商人,也在这个数量级中重复一般信息和体现一般功能,当然一些逆反心理较强的是超过这个指数的。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份组成,具有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内识的意念,亦等同刺激,而且较由感官传递的刺激更直接,伴随意念的射频和拍频的直接物理作用,与细胞体形成的核磁共振又不等同外部信息引发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作用,即神经冲动。  

共振效应是整体性的,能在最大范围内激活神经元。一般情况下,神经元处在被动状态,共振态可使它的细胞体加速磁化和电化,促使树突和轴突动作,形成遘联。  

神经元的自组织和内共生取决于磁电效应,占据大脑绝大部份的灰质层,就是超级生物磁体。 S — O — R 模式仅仅认证了人接收、输入和输出的信息的器官功能,而射频直接作用脑神经元谐振,是人本深层认证。事实上,巴甫洛夫时代,核磁共振和电中性等还没有写进物理学。  

人除了神经元细胞核外,其他细胞核一样有此属性,但没有足够的磁场支持,共振态十分弱。风韵中的气质,就是由离子气旋支持肌肤细胞核共振获得电泳效应。这种由大脑释放出来的负能,对各器官的细胞,具有可逆转作用,可形成细胞再生。  

对神经元更有滋养作用,这种自足的内循环机制,由于处在负阈进行,因此永远是增值,所谓心理负熵补充,就是这样。心理负熵与生理负熵是不等同的,前者依靠心理动力产生,或者主要来源于食物和营养品。而只能产生生理性功能。  

脑神经元持续共振态中,就能在最大范围内相互遘联。一方面释放脑能量,一方面显现脑信息。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不能持续心理动力,这里指的是逆动反演。当代营养学涉及的任何营养都达不到这种补充,当然,要获得这种补充,对一部份人还较难,尤其是那些热衷于物质性补充(包括药物)的人。“病从药起”,值得大家参考,当然并不是排斥药的急救功能,而是针对药物万能的人,任何药物都不可能为人体完全吸收,吃多了又排不出体外,积淀会导致老年并发症。“疾发于蒙”指就是缺乏心理动力的蒙昧者。  

逆反心理与逆反思维是不同概念,前者是连锁在心理逆动机制上的,后者只是针对社会理念的某些辩证。通常是反向换位作出概念嬗变,但有时候由于说明不了原有的理念而被视为“偷换概念”。  

这个先后天约定契机就是通约,只能依持心理逆动,通约程度取决于脑神经元互联程度。通约的瞬间相当于灵感迸发,对外部理念就具有“概念嬗变”和“概念升华”的意义和价值。升华一词从化学语转移到人文语,针对情感用得最多。情感升华中的理性,才是难能可贵,无可挑剔的。每个人都内在着情感世界和感应力,情感升华后的新理性更具理性意义和价值,大多数人能会意和默契,最后被视为真理。  

情感升华可直接用言谈举止和行为表达,提升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的审美性质的变化,包括属性、质品、质量。  

在泛情泛理的社会状况中,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已涉及到人本内在主体的质变;社会层面上情理交换的量愈多愈乏味,情感理性几乎成了廉价的复制品,充斥着大众媒体和文艺作品,也流行在各种人际关系中。  

普通心理学批判还面对着一个哲学观的改变问题,我们留待后面讲述。  

二、心理逆反的动力机制  

其实人体是模拟天体形成的,心脑器官的物理基础可以看成黑洞与磁场,人心即天心之说由中国道学传承。一动即易,一易即反,表达的逆动反演,必然要从微观粒子研究推广到宏观天体,或者说粒子行为本身是自然给定的“有形”起点即“驻波”现象。  

心理逆反就是蜕变,使心理圈层层收敛压缩到极限,反弹出对应的极大的心理图,就是境界拓展,这种瞬时效应隐隐有感觉,但只限于心理开放的人。文学描述就是灵魂颤粟、悸动;物理学描述近似人本核磁共振。心就具有核的意义,脑则是磁场,储存着宇宙天体的自然意识即信息,按更高级的数理编码印记在脑神经元的遘联系统中。相当于一个 1011 数量级的互联网络,要通过“点击”来表达。人脑的运算速度,稳定和强度因人而异,但与计算机比较,速度滞后,稳定不大,强度很弱。因为遘联是以生化作用完成的,射频和拍频虽然是直接的物理效应,反馈却隔着一层编码解码,分析辩识,储存清洗,最后给出的也只能是“意象反射”。  

人与天通约机理就是这样,可用“心灵意识”概括。灵性程度取决通约感应程度和反馈程度,而印证过程就是将意象转换为逻辑或理念,反馈对既定存在常常具有否定之否定而成为创造性。反馈前的灵感近似多维波函数的自发通讯心灵( spontaneoualy communicating minds )的模糊边界和混沌过程。这就是人的自然意识和信息能量,分布在神经元的互联网络中,由意念振荡摄取的机理。  

意念强的人,网络不断拓展,信息几率多。据统计,人脑平均遘联指数为 105 。仅能支持一般信息储存转换 , 支持记忆和想象 , 通常只能交换印证重复的信息,在于本体释放的意识能量低。  

105 到 1011 的能量空间极大 , 数据库也极大。两者都是思维的物理基础和生化基础。但物理性的射频和拍频,只发生在心理逆反过程。一般正常过程则通过生化器官 ( 含中枢神经系统 ) 作用脑神经元 , 效应较物仅大一些。因此,心理动力学认证的动力是逆动,产生的亦是负结合能,能级远远超过正定量光电能级;场效应也不在 L 生物场的量化中。  

逆动机制普遍存在在天体黑洞和人体心区 , 人的心脏留存有微量元素,蜕变机制是由其中的氢元素支持的。氢原子核蜕变过程的射频频率,拍频匹配的同步振荡,具有核磁共振态。这一效应就是人文学描述的心魂底蕴。  

因此,心理活动同样有物质存在,而且奇而有法 , 对应脑物质逆动机制不是连续的,心脑之间若即若离。  

逆动机理,在宗教典籍中,记载最精辟的是《般若波罗密经》(亦称心经),还有就是《黄帝内经》。两经都是讲智慧。般若的梵语就是智慧,内经心经的冠名十分确切。道佛两学持修强调内识,就是促使意念强化。识的过程是“颠倒世界观”或“反其道”的,迄今,研究者仍不敢面对人本“反世界”和匹配之道。  

《内经·素问》云:“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动则有成,犹鬼神赞幽”,可称之字字珠玑;心经的科学含量亦重。  

人的心理逆动反演,依持自身而成为主体。外部的存在只是意象反射的参照系,换句话说创意主体是不受外部既定理念干扰的绝对“唯心主义”和“唯心辩证”。心理逆动的本身便是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因此,这个唯心主义和唯心辩证是对唯物主义的深层理解产物,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形而上这个物理学后面的高尚问题的解读。庸俗的、经验的、形式的、实用的唯物论永远解读不了人本内在,也促进不了社会发展。  

其实,地球人类创世时的典籍,多取向形而上。但早期人类缺乏科学认证,才转向形而下,并派生出两大体系。时至今日是“唯心主义”和“唯心辩证”超越所谓的“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的时候了。既然人是物化体,本体的一切存在就都是以物质和能量支持的,而且较外部可观察的物质和能量更高级。如人体气质就是负离子气旋给定的,而心区还有离子游动。

人心与天心都处于脉动中,但人心脉动一是射频,二是作用心跳和血液循环,天心脉动一是射电,二是作用吸积 — 喷吐循环。  

这个由氢元素形成的离子流,就是逆动动力源,由它作用心脑射频共振,遘联脑神经元的心脑机制,目前还缺少理论支持。在于物理学家们尚不能发展前沿物理学的认证,多保守在相对论、量子论、量子力学的理论框架中,没有涉入“蜕变机理”。  

人的心性便具有蜕变收敛属性,以此可以实现逆动反演的全过程与逆动反演的引发机制,由自诱惑产生的意念引发。意念相当于自振频率,这种发生在心区的物理作用,又相当于文学描述的心魂底蕴;贝多芬的交响乐是心魂底蕴的旋律、节奏表达的典型作品。据悉他是个聋子,全凭心感应天籁之声创作。  

道学指认的人心即天心,奇而有法,一动则易,一易则反的“非常道”,十分贴切地表达了心理逆动机理。非常道就是反向动力机制,非此不能与无名通约,所谓无名也是非常名,一切未经发现的东西都可称之无名。“无名,乃天地之始”与无极中的太极同义,天地之始不能求证,因此人对天的认证的极限和可量化只能依据“有名乃万物之母”,人类和万物都遵循这个法则。人并非无所不能,一切可能都锁定在太极中,有诗为证:  

太素衍太极 / 太极生两仪 / 反正共阴阳 / 意象轭天地
因果转矩阵 / 随机换统计 / 开合知依存 / 辩证明心艺  

这个心艺是人最难能可贵的存在,而且是根本性资源。心理逆动反演在一定程度上和意义上,的确是人对自己内存的艺术化行为,体现于心念念想和解码的综合修为。换句话说,综合修为包括对既定知识、理念的取舍,整合和兼容能力,这是心理逆动的最大效应,即获得智慧才情。另一效应是调节生理,心脑机制产生的负结合能从大脑释放,形成气场,由气场支持气质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生理病症。现代医理流行的“不可逆转”之说,通过心理逆动能间接实现可逆转。富余的内能还可以转换成负熵,维持器官功能,道家的辟谷之说就是 “自己吃自己”,当然是有限度的。人在精力旺盛时,废寝忘食亦算不了什么,精力与体力是不同的概念,精力由心理支持,体力属于生理表达。支持心理的负熵由内部给出;支持生理的负熵由外部食物给出。人体新陈代谢排泄正熵,适合生理心理,把一些陈腐的观念看成正熵,等同人必须排除的某些东西是科学的。  

道家的养生术,驻颜术也靠内能支持,修道之人首先是练气,道佛两学持修者,都在运用心理逆动机理,把内识作为颠倒世界观,但均不能用科学来解释。人内禀的气属于离子流体,大脑释放的负能量就是离子气旋,这种气旋本征磁素。  

人的大脑的质量占人体质量的 99.96% ,而人能占有的微乎其微,这与基态氢原子的丰度一样,氢原子的绝大部分能量由核内禀着,也冻结着。人心一旦封闭,脑能量也禁闭着。但人心更具有天心的开放性,而且有主动权。天心就是天体普遍存在的黑洞涡旋中心,支配着某一天体空间磁场。  

人对天的还原模拟最根本点就在此,至于用科技作的模拟不值一谈,传统文化对人心的封闭,这笔帐不好算,当然对历史和传统不必清算什么,至关重要的是“向前看”,从现在做起。而俗话说的“退后一步自然宽”,也不仅仅是社会忍让行为,而是人本内在机理,意味自然境界产生在“退后”即逆动中获得大境界,对个体而言,亦应当从现在做起  

三、心区图象  

科学发现人的心区,有氢离子流游动,前沿物理学认证中微子湮灭转化为正电子,正电子实际上就是负离子气旋。它就是射频源,可以定义为心电波。研究还发现大脑机能可定位,心理活动时大脑物质代谢变化的生化反应,再到脑电波、脑成像技术的应用,加深了对知觉、记忆、思维情绪和智能的认识。  

心理动力学把从解剖学、生物学获得的认证,作出动力界定。人不仅由生物学范畴内的动力支配大脑,而且还由前沿物理学范围内的动力支配大脑,相对前者,后者归于逆动和反演。  

粒子加速过程揭示的反演,近似由心生发的逆动,因此逆动同样具有加速特征。人本也拥有自加速权,这种加权就是自诱惑和自激励的自我持续确定,自诱惑与一般诱惑的概念完全不同。  

佛学的内识就是这种持之以恒的确定过程。持修者必须有大恒心大毅力,还要摈弃杂念,乃至于斩情灭性,方能挣脱罣碍、迷惘,进入某一境界。现实生活中的杂念很多,其中包括各种旧理念和欲念,斩情灭性则是不留恋泛泛的情性,不纠缠生活琐碎,使心性澄醇、空明。  

由于逆动是不连续的随机振荡,因此持修就是尽可能使本体的随机振荡几率加大。大家对意念不陌生,其实意念就是振荡的人文语表达。每个人都有却不精纯,乃至于乱七八糟。人一旦把持不了,还会变成某种欲念。  

气功习修者对意念作用夸大成可以“搬运物体”、“呼风唤雨”、“遥感遥控”,出自这些人对宗教和科学一知半解。  

意念的真正作用是导引内识或逆动。意念精纯,意象反射清晰,印证外识圆融,转化的智慧超常。《大乘义章九》对智慧的定义是“智为照见,慧为解了”。照见属于认识论,解了属于方法论,会想会做自然而然,善性就长伴于人。由于逼近自然,就逼近了真感,几乎所有的假象都是社会产生的人为做作,毫无审美价值,当然也召唤不了爱。  

意念是生命旋律的自然闪点,是人的原驱动力或自然主义内涵外延,具有对生命创作的主动。缺少意念的人,心机不盛,底气也不足,当然就没得气质。没得气质的形体,道学称之行尸走肉。  

人本气质是自然世界的基本属性,物理意义就是离子性气旋。由心生发,分布全身形成气血。人一旦完全丧失意念,生命就会枯萎死亡,医药有时侯无能为力。  

当代人们常提说的内在,其实就是心性和情性。大多数人都有自觉崇拜倾向,以此成其直觉。爱因斯坦承认直觉或许是感觉到那种自然通约的本真状态,而且创作了它,提出了几乎所有物理学家都不接受的《相对论》。他的电动力学认证,因此超越了经典物理学,促进人类对自然界的理解和应用上了一个台阶。相对论质能式,在人本效应中也等价情理式。成为情感动力学和心理动力学的基本公式,写为
            
E=hv是量子论黑体辐射式,所谓“黑体”就是隐匿的负阈,它存在于宇宙天体,也存在于人体大脑,把大脑比拟天恰如其份。天心人心有共同的动力机制,大家就能理解了。  

人的迷误一是缺乏对自我内在崇拜,二是不能把崇拜转移到本真自状态,常常用假定人格掩盖心魂底蕴而泯灭良知。心机困顿心境便狭小乃至于封闭,某些既定理念就成了一种昏庸昏馈的维护,这是缺失意念的必然。  

意念亦可等价宇宙精神,马克思指认它是形而上怪异,却没有否定;就像爱因斯坦仍在广义相对论中,确认“以太”作用一样。昏庸昏馈的是社会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们。  

“中庸”理论,是对人本机理下乘理解,根本无法促进人本动力持修。儒学的“怪力乱神”论宣扬的实质,就是排斥人本自然通约,以封闭心性来达到奴化人的目的。中国国情下还要延续很长时期的解放人和禁闭人的较量,亦是产生先进文化的较量。其实自然淘汰法则,对文化也适用。逆动持修的目的就是通过解放心性而实现对人本提升。

这个矩阵是基于人体内识过程,在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一个不稳定的正反切四维空间。持修就是进入和缩小空间距,类同物理学的“真空反屏蔽”,屏蔽对人是无形的,实际上是能级差。在社会上,由于能量级别,屏蔽普遍存在。  

  打开屏蔽的升级,是伴随着持修的。要说明的是持修逆动,必须跨越 0 位,人体 L 生物场是构建在 +0 位的。联结负能量,相当于进入特定的虚幻世界与实在世界的抗衡,在抗衡中完善否定和兼容。马克思总结的三大定律,普适人体效应,逆动持修是典型的,极端的“唯心辩证”,而且构建在量变质变,对立统一和否定之否定上。  

唯心辩证涉及的物能质能,超越了当代物理学的物质概念,所以是形而上的。其实粒子自旋跨过 1/3 旋,便在视界中消失,而波函数瞬间产生和崩溃,至今还苦恼着实证科学家们。  

人本逆动中的心脑机制,与计算机一样面对着量子力学深层研究,这里就不讲述了。只需要大家确立新的哲学观念,看好自己就行。摈弃不唯心而违心的种种,就能从必然到自由占有本质、本质力量,并升华自己。  

要启动心理动力,得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心区图象,本讲第三节的图示较形象,第四节的图示高度抽象,理解起来很难,大家先以“太极矩阵”作感性认识,我们替代物理和数理意义的九位八相人文语,大家都熟悉。人与自然之间的正反切四维空间矩阵,抽象又具体。  

更具体点的讲述留待后面讲,这里要强调的是这个矩阵是构建在唯心辩证上的,或者说是心理逆动的全过程。在自诱惑导引下,一重重进入反世界,心区的负离子流就会发生射频和拍频效应,或者说射频和拍频又促使人加速进入。人要不开放心境,射频和拍频不会发生,人就近似动物有心不能用。动物因此而缺少意识,即便有点灵性,也只称得上“聪明”。人虽然有意识,但缺少的自然意识还很多,科学对自然世界的描述谈不上完备;人文学对社会的描述一样肤浅且漏洞百出。  

这是人的心区图象还处于弥散状态,大多数人还没有启动心理动力。心理动力加速,就会使心区射频和拍频几率加大,实现心灵意识一体,获得心魂底蕴的本质力量。心灵意识一体就是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统一,这是占有本质,本质力量的唯一取向。  

大家在理解后,启动心理动力机制,必然收益,当然需要把反屏蔽持续下去。屏蔽在社会中普遍存在,例如:要见某个领域的大人物,就得有与之对等或超越的价值,否则门都没有。现代价值级别衡量标准很多,屏蔽也无所不在。  

不唯心是一种资源丢失,违心者同样丢失资源。古往今来,违心者比比皆是,其原因就是迫于传统观念而放弃自我和自我觉悟。作为的意识行为选择,但选择之后又在夜深人静时,陷入一种扪心自问中承受良知谴责。  

近代使用唯心论概念,出自社会哲学的学科观局限,超越局限对一部份人士仍然是能否扪心自问接受良知谴责的问题,关键还在于放弃固有的观念和由此得到的什么。  

心灵意识对人本的高度概括,包括心脑和自主神经系统器官的协调机制,心为主动,脑为效应场,自主神经是拍频载体,而射频则具有心区对脑的直接物理作用,较拍频更快速,更强劲地引发脑神经元核磁共振。脑神经元在共振态势中的遘联几率加大,射频还可以直接清理网络,切断某些互联中的信息,即记忆中的理念,这有点类同社会在互联网的管制中清除“垃圾信息”。  

其实自主神经的拍频效应,通常也不受意识干扰,只是由生化反应支配,速度慢,稳定性差,常常发生互联信息的难以取舍。心频射频率高的人,处事都很果断,往往在一瞬间就切断似是而非的理念或将其嬗变整合。射频亦类似计算机的“点击”功能,前者是心艺(灵性),后者是手艺(技能)。  

唯心辩证是建立在相反相成、反正相成与正反相成三个哲学原理上的,清除的是相正相成的经验和实用观念。《圣经·新约》和儒学是最典型的相正相成典籍;道学典籍则保留着相反相成这一原理。  

《圣经·新约》的产生背景,有一段辛秘,大家可以点击本网站栏目《世纪末语》,了解耶稣生前死后的轶事和有关诺查丹玛斯的《诸世纪》的撰写环境等。  

相反相成的哲学理念还可以结合 GEB 悖论来理解,相关资料亦点击“慧心散打”窗口。相正相反只能产生“文化寂寞”,相反相成才能补充“文化负熵”。马克思的否定之否定定律,就是反正相成的哲学思想。目前的正反相成是一种人为的平衡假定,针对相反的负面,给不出什么具体的认证,而且错误地把负面看成某种亏损,本质上仍归属相正相成。  

  这种违背自然主义的状况,至今未能解决,就在于人自己还认识不了自己,当然也认识不了自然世界。相正相反的世界观,最终导致人类和社会走向“热寂”中。大家可参照高级函授的《太阳成因、行星状解和生命演化》论文,体会那种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和因果关系。  

当代的人,在这种假定的平衡圈中,自然境界所函盖的内在境界大多很狭隘,所谓“精神体现”、“理想追求”,多倾向于各种社会功利和资源耗散,发展肯定持续不下去。非洲相当地域就这样;发展中和发达国家一样面临着生态和资源危机。  

享乐文化因此成为时尚,表达了另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  

人心狭隘主要表现在观念狭隘和运用知识局限,或者说不能以智慧的境界和眼光审度自然世界与社会。这种狭隘、局限的思维,在认识论上形成很多误区和盲区,是一种特殊的心理障碍。对一些权威人士来说,就是个人格的问题了,不能获得人格与天格融洽,就不能奢谈自然性和社会性统一,需要和动机多倾向对既得成就和利益的维护,能力也因此大打折扣;性格亦倾向固执、保守和傲慢。  

要照见和解了宇宙天体的大因果关系,就得实践内在“天人合一”,作出对外部自然世界和社会发展的判定,并确认有效的方法。  

对人类积累的知识的整合兼容的能力,本身就要具有最佳心境和情怀,具有超常的人格取向。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问世时,曾遭到科界冷漠,但有幸得到德国科学院院士普朗克支持和法国科学院院士彭加勒关注,这位当时的科学泰斗,本身就是经典物理学的捍卫者,但他同样以忠诚科学发现的态度,表现了个人的人格取向。  

《中国科学》有个成文的规矩,任何论文必须经专家评审才能发表,专家看不懂的就不能问世,因为这个刊物是中科院权威刊物,一篇论文可以换来相当于“博士”的水平。  

而不成文的规矩在科界更多,真的是不受诅咒的“神圣的禁异”。中国理论科学不能发展,就在于群体心理障碍十分严重,世界范围也如此,许多命题都被束之高阁。科学家们在缺乏理论的情况下,高谈“太空探索”和解决“地球危机”。  

理论科学基于“思想实验”,这个实验就在人本内在。“思想实验”这一概念是爱因斯坦提倡的,他临终前曾说:“我完全相信,终于会有人提出一种理论,在这理论中用定律联系起来的对象,并不是几率,而是所考察的事实”。  

无疑,自然定律与事实(人类已有的理论成就),足以支持实验和对实验结论的认同,这种从个体到群体的共识,就是全人类思维至上的成果。  

谁说天机不可泄漏?当天机被更多人掌握后,理论才算穷尽了。人类因此而掌握的终极命题的操作权,就是未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的实践和应用。  

这个实践和应用直接或间接作用着社会秩序的和谐和文明化,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的各层面的现实,是联结着理想的。换句话说,当人类认知了归宿后,主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的权威,就能作出相应的决策,而普通人也不再迷茫时,亦会在相当程度上协调决策,这种普遍的自觉性由心发生,才能成为世界永久和平的根本保障。战争、掠夺都出自眼前利益,当代即便最优越的政治主张在精神与物质两方面,还作不出对未来的任何承诺和保证,是不争的事实;  

而最权威的二战研究专家,同样剖析不了希特勒、东条英机等的心态。其实,他们都是心理恶性爆发的典型。爆发落点于实现帝国统治和支持统治的群体恶性心理。迄今,相当多的人并不在乎过去,也确定不了未来的种种不可预见性,还在相正相成观中兜圈子。不从人的根本上下功夫,乃至于不接受相反相成观,这才是最可怕的问题。  

经济主张谈不上什么优越,在商言商,赚钱是首要的。当然有较好的心理意识的企业家,对社会有限的支持,还算不上承诺和保证。  

本讲座对人本效应的探索,就是为促进这个事实的改变和预期值。它包含着掌握可控超高能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太空探索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就是登月的目的和对火星的整体认证,这已不是少数科界人士的“专利”。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背景参照系,必须要迫使更多人参与进来,扩大专利权,意味着“共产大同”和“民主自在”的最高境界的现实主义和价值。这基于人的心灵意识的终极解码和解码权,它是最神圣的权利,同步体现的承诺、责任和义务,已是使命感。理解当然应归属每一个热爱自己,热爱人类的个体。  

心区图象是解码的基本模式,其作用近似嵌在大脑中的“黑洞涡旋”。这种模拟是在人种演化中完善完美的。生物的基因 DAN 双螺旋结构,同样是模拟黑洞组态,但属于原理和机理模拟。  


逆动持修
一、启动与加速  

人在正常状态,心理并不处在逆动中,现代心理学的理论,普适这种维持性稳定性状态。  

逆动启动产生于内外在变化,内在变化因素包括进取心、创意心和疑惑心;外在因素相当于提供环境和条件,有些是引导性的,有些是鞭策性,还有刺激性的。  

这些信息契合,就会在心境中造成特定的情绪化体验,形成某类心情的辩证,或顺应或逆反。只有逆反心情才能启动心理逆动动力,产生的短时激化效应,在随机过程中持续的过程,就是自加速过程。情由心生的机理和境由心生的机理就是这样。

一般激情或应激,与这种状态不能相提并论。逆动由自诱惑导引心性进入某一境况后,心境逐步展开而澄醇,差不多脱离了外部的干扰,也不会把干扰看重。  

人本内在禀赋的自加速功能和作用,近似粒子加速原理,都是反演自己,粒子加速器中的粒子目前获得的共振峰值已达 10 ± 2 GeV 。人拥有的最高级可达 10 — 6 GeV ( 10 — 15 eV )逆动加速始终是负取向,获得的也只能是负结合能。这种负能与人体处于不解耦状态(天体处于解耦),所以不能反弹转换为正定量,但可以作用大脑神经元遘联程度,获得内存的自然信息,人因此达到智慧极限。智慧产生于人本可逆转是无疑的。  

心境收敛映射则达上百万光年距的极限大境界,当然只能是虚拟境界;人体也处在超高频自振中,这种自振荡效应能调节生理,其表现为负离子气旋。就物理意义,细胞生理性逆转,有控制疾病和常葆青春态的作用,道家以此成其“养生术”和“驻颜术”。

逆反心理是启动的基本内在环境,自诱惑相当于“点火机制”,想入非非意味着逆动运行开始,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冥思苦想七天七夜从顿悟到彻悟,创立了大乘教;达摩在嵩山面壁九年也一样证了果,创立了中土佛教。典籍记载的是真实的人,杜撰的神话故事,是对神力的夸张,这个神力则是人的中性力量的外化。  

粒子加速是反演的科学例证,获得共振峰值为 10 ± 2 GeV 后进行不下去了。一是外加能量不足,人工能量投放已达上千万电子伏特;二是加速器不能无限加长。据说,要获得 10 ± 15 eV ( 10 6 GeV )加速器要建得像太阳系那么大;人的心性加速器可以无限加长至极限尺度后,也能从大脑中释放这个数量级的能量,但它永远是不解耦的负能量,这个负能量与人体共存。在理论上属于电中性态,人永远不可能将其转换为正定量射电。然而,负能量释放过程极大地遘联的脑神经元,透现的自然信息,已为人拥有,而境界也因此拓展到最大。  

人的心理圈的极限,用时空几何尺度类比为 10 22 m ,相当于百万光年距。  

释迦牟尼大约获得这两个效应,所以敢言大智大慧,撰写的《般若波罗密经》(别称心经,般若在梵语中意智慧),把佛定位在大自在,用如来做佛名,就是解了大因果。如来如来如此这般来指的就是天上人间万事万物的因果关系,《大般若经》写照的释迦牟尼的人本效应,符合天本效应。几乎佛学的重要经书中,都隐现着他参悟出来的感觉和获得的意象,再依据古印度梵天文化传承融汇后,撰写成的。针对外部世界种种现象和状况,表达的是悲天悯人的情怀,创立大乘教亦是他理想主义的尝试,但在当时的印度,并未张扬开来,仅仅获得印度佛教七佛之一的地位。已经是奴隶制时期的社会,大乘境界统治者不会接受。  

达摩入驻中土时是南北朝时期,他晋见梁王,宣扬佛理遭冷漠后,说了声“孺子不可教也”,从金陵“一苇渡江”来到河南嵩山,在那儿发扬了大乘教,开宗了中土佛学。后来玄奘又受唐太宗命去印度取回《般若波罗密》等经书,充实了佛学理论,但传播划归了宗教形式后,大乘教旨完全走了样。  

就理论说理论,佛学与道学的论述和论点很近似。其实,早在 7000 年前,道学的创始人就完成过一次创世文化的整合,对此,我们留待后面讲述。  

道学、佛学都提倡持修而证道证果,是人体科学的理论定位,实践当然不尽然,但就个体而言还是取得一些成就的。如道家的“养生术”、“驻颜术”等应用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细胞生理性发生逆转,起到控制疾病和常葆青春态的作用。细胞可逆转是由本体负离子作用,可逆转就是再生的意思,当代高科技搞出很多离子性美容、医学等产品,但都不能与人体自组织、自发生离子的质品比拟。  

从社会学意义上说,证道证果,就是普度众生,拯救人世,但用宗教形式是实现不了的。大家只需借鉴宗教持修的个体价值就行,而且对一些人来说,还可以发挥个体的作用。几乎所有得道的高僧、道长,缺少的是对知识的印证和整合能力,这无疑是对智慧的讽刺,他们最大的成就就是有超越平常人的慈悲情怀,这是情感动力的随机效应。  

当然,持修更用不着去寺庙或道观,也用不着打坐。善于内识的人是不看重外部环境和条件的,看重的是内在环境和条件是否具有了。换句话说,是否进入了前面讲述的太极矩阵格局,这是可以感觉到的。  

经常性的想入非非,就是思和惑,把内识置于“惑、馅、谜”状态成其心惑、心馅、心谜。佛学称之真如,道学称之玄玄。至于想什么,全凭意念,爱想什么就想什么。这种内在状态,孩童们常有,长大后逐渐消失,持修在相当程度和意义上就是恢复“童心”,健全的童心是全开放的。现实中的非遗传学范畴的健康成人,都有不尽相同的自闭症即心理学范畴内的心理障碍和屏蔽,我们定义为文化心理综合症。  

逆动持修有助于消除障碍和屏蔽,进入虚拟境况,这对太现实的人做起来很难,太现实的人有太多杂念和俗务,太多的泛情和泛理纠缠,相当于把自己陷在斩不断,理还乱中,不得不顺应那个圈子的人事摆布,而失去理想主义。  

人的脑神经元互联网也是虚拟世界,先务虚后务实就是理想主义的现实主义,从现实中追求理想与从理想中回归现实是相依相存的统一体。发展中的社会如此,发展中的人本亦如此,统一的准则只能是自然主义,它在人本中而不在客体的天地万物中。人永远是自然界的主体,逆动持修就在于发挥主体能动作用,它才是现实中的现实,换句话说是提升和超越的现实。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制定宏观战略前,都要开务虚会,就是搞懂了虚实的辩证关系。求真务实不能混淆庸俗主义、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有真才有实,真从何来是个严肃的哲学和科学的问题,大家可以结合前面讲述的情感动力学模式理解。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企望用当代的能源驱动力和宇航器材质等现状,设想上火星,是真是实,大家可以思考。或许,看来真实的东西,随着时间会成为很假的。  

中国登月计划小组也陷在求实而又不实的作为中,小组负责人在 2001 年元旦对孩子说,登上月球可以利用丰富的氦Ⅲ发电,输送到地球上来云云。建电站或可成真,而输电就是天方夜谈了,这位专家只有地球上“实在”的电学常识,能称得上真吗?当然哄哄孩子无伤大雅。但他说已经有了输电的办法,大约就是把电能转换为化学能再带回地球,真的是不惜血本的买卖,能赚回的仍是普遍能量而已。  

两个例子都是心理障碍造成的思维局限,这在科界有普遍性。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