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推理小说
贝克街的真相--CC篇(未完结)
查看:
709
|
回复:
5
[原创短篇]
贝克街的真相--CC篇(未完结)
简洁模式
17544
发表于 2017-6-15 23:51:17
|
2017-6-16 00:47编辑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未经作者同意,禁止转载本篇小说
我叫刘伟,是伟大的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不过公司和贝总更喜欢的是我在计算机领域的才能,因此,我现在的职务是贝氏集团首席程序员,公司里的人都喜欢叫我CC先生。
其实,我只是为了把我此生所学融为一体才开始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在对各学科进行深入研究后,我越发认为人的命运是既定的。这不是迷信,而是科学。就像高中的物理计算题或是大学的实验建模一样,只要事先确定研究对象和初始环境要素,把各参数代入到适应的公式中,研究对象的“前世今生”就会如变魔术一般用数据展现在你的面前。
不过若是把人作为研究对象,初始环境要素实在是太过复杂,难以搜集;关于意识情感的自然规律又太难琢磨,难以总结概括;即使这两者都搞清楚了,计算过程之繁琐也会使人望而生畏。想要预测人的命运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过也有取巧的方法,通过将人一生的行为分类汇总,通过模式选择的方法推测他(她)的下一步行动,也能近似地看做思维的自然规律。然后尽可能多地搜集环境要素,虽然应该达不到理想的百分百准确的程度,也能尽可能接近这个值。
哪怕只是想达成这取巧的两个条件,也难于登天。不过当今的互联网社会还是给我了一丝希望,如果能将互联网中的信息都为我所用,那预测就变成了可能。有了这个念头的我便以百万分的热情投入了对计算机与互联网知识的学习之中。并在一年前达成了我的愿望:创造出了互联网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我把它命名为承平。
作为世上第一个也估计是唯一一个人工智能,现有互联网世界的所有防火墙和权限设置在承平面前都形同虚设。随后我指令承平编出了第一款能够在真正意义上预测未来的软件。这样,一个以承平为核心的预测系统就形成了,我终于达成了多年的夙愿。
随后是长达三个月的调试期,在这三个月里,我尝试预测了上百号人的行为,其中就包括我的双胞胎哥哥刘星。预测成功率达到了惊人的77.1%,这还是由于我忍不住出手干预了关于我哥的几件事后的结果。这也提醒我一点,预测成功的前提是不能有初始环境外的外力干预,特别是像我这样明显有左右时局能力的人,更应克制。
历史证明,贪欲往往将人带向死亡。很明显,承平的能力绝不止于预测,但我的目标很明确,只要继续完善这个预测系统就好,不求其他。因此我向外界隐瞒了承平的存在。哪怕是我最尊敬的依稀知道承平存在的贝总,也只是了解它的极小部分功能而已,不过就算这样也足以让她欣喜若狂。前段时间她貌似利用承平制作了一个什么计划,以达成她的某种个人目的。
但公司和贝总的事与我关系不大,我主要关心的还是预测系统的完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行为被网络记录的比例也不断增大,我预测的准确度也越来越高。不过这还不够,哪怕网络已经可以给出完全的初始环境要素,要达到百分百的正确率,我必须寻找总结出人类思维的客观自然规律。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人比现在的我拥有更多的参考样本和实验数据。相信在我和承平的努力下,我们一定完成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的!
不过,从昨天的一时兴起开始,我不得不把精力暂时从伟大的事业中先暂行脱离出来,开始把目光放到了日常的琐事上。
昨天,是2013年4月19日,我突发奇想,想预测一下自己能不能在三个月之内找到思维的规律(受技术限制,目前系统的预测时长不得超过三个月)。预测的结果让我大吃一惊:两个月之后,也就是2013年6月19日,我将迎来死亡。
死亡不是重点,重点是死前我还没有找到那条规律。我不能这样带着遗憾离开人世,于是我要求承平将这件事的详细分析过程从后台调了出来。
不过我马上就发现自己做了件蠢事,超过2000个T的文字版分析过程瞬间把我的日用计算机撑爆。我扫了眼第一页,是关于我的血压,心跳频率,体温等身体机能状况的报告,这应该是初始环境要素中关于我身体状况的一小部分。
挑选与我死亡有因果关系的数据和分析过程!我向承平下达这样的指令。
这些都是。承平回答道。
也是,任何一个初始要素与最终结果有因果关系,而要人工智能理解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的区别恐怕有一定难度……
看来只能由我自己找出我的死因了。我无奈地揉了揉头。
7
发表于 2017-6-16 01:04:18
发帖际遇
三木君又要死了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43963
发表于 2017-6-16 10:54:17
CC真红=、=
35664
发表于 2017-7-2 19:32:03
|
发自
安卓客户端
哇他细娃c次哟
返回版块
尚未登录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表回复
分享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