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05|回复: 11

[刑侦法医] 死亡时间和死因的推断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16-7-18 20:32:31 发帖际遇
※ 人通常在死后30分~2小时内开始僵硬,9~12小时后会全身僵直。之后的30个小时会持续僵硬,接下来软化,经过大约70个小时恢复原状。
通常情况下是如此,但如果周围气温高於35度的话,僵直和软化都会加速,只要24个小时即可恢复。
死前剧烈运动后,蛋白质在体内较容易凝固,死后僵硬也会比平常快。

※ 自杀是枪抵著脑袋开时,会在弹孔周围留下烧焦的痕迹,且周围皮肤的颜色也会加深。且子弹进入的洞比出的洞小,血流的也较少一点,一般情况下只有自杀才会留下焦痕。

※ 肺部穿孔,即使想呼吸也会因肺部无法扩张而不能顺利呼吸,这便会造成窒息死亡。死前大概能痛苦挣扎10~15分。   

※ 溺死:口中稍带水渍,瞳孔放大,且有出血现象在眼粘膜上,耳膜也会因水压而造成破裂引起出血。   

※ 中毒:嘴唇先泛起微紫色或黑色,接著身体其他部位也会出现此现象;眼睛有时会瞪著,两手紧握拳头,腰腿蜷曲等。   

※ 被勒死:喉部明显有一道深深的紫色痕迹,瞳孔放大做痛苦状,舌头有时伸出且变成紫黑色。   

※ 用茶清洗伤口中和毒性是处理遭遇海蛇等的咬伤的最佳办法,因为茶中含有的丹宁可以解毒;另外负责吸出毒的人也要用茶漱口以防中毒。   

※ 食物中毒时,可以用绿豆磨碎冲水灌服可以暂时缓解毒性。   

※ 把盐素与酸性的清洁剂混合后,会产生有毒气体。   
※ 死者皮肤成粉红色,且有些斑点由皮肤内向外呈出,明显是氢氧化钠(Na OH)中毒致死;若毒在胶囊中。则至少要融化15分钟才能显出毒性。急救时最好用含蛋白的东西漱口,如:牛奶。PS:氰酸钾是难溶於冷水的。(本条感谢鸿上网友的指正!)   

※ 外科医生的食指上会留下一道深而明显的痕迹,这是因为经常打包扎线所留下的。   

※ 死者的发稍有些微烧焦,身体肌肉极度僵硬,这是高压中电而死的特徵。   

※ 电流从手指尖流进身体所形成的烫伤,会使手指成为灰白色。   

※ 吃了氢酸钾可能会引起窒息死亡(氢酸钾有杏仁味)。   

※ 若是在花上下毒,花本身也应先枯萎。   

※ 表面看起来是咬端舌头“自杀”的死状,有时是因为吸入毒气或吞入毒物引起痉挛造成的。   

※ 毒菌有很多种,有些还会发出猛毒的毒素。毒菌还可以拿来做药,但还有毒性,所以平常最好别吃。   

※ 二氧化碳中毒:人周围气体中含超过20%的二氧化碳,那麽吸入后会剧烈痉挛,几秒钟便会咬舌而死且身体冰凉。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会沈在特定空间的下面。   

※ 若是大量出血引起的痉挛,必须用绳子扎紧伤口附近止血,防止血流过多,接下来是揉按心脏。   

※ 如果人的内脏被弄破,会有一种特殊的内脏气息。   

※ 山洞中回声大的话就表示没路了,若回声小的话表示还有路。   

※ 硫化硫酸钠(漂白剂)能解氢酸钾毒。   

※ 珍珠的表面是由碳酸钙组成的,最怕酸性的腐蚀,所以在碰名贵的珍珠时,一定要带手套或用手帕包著,若不用的话,会使珍珠碰到手上的油渍,使珍珠表面光泽消失得更快。珍珠表面的光泽寿命最多30~40年,以后便会慢慢褪色。   
※ 将尸体埋在土中,让身体不能接触空气,尸体腐烂的速度会是正常速度的1/8,在水中会更慢。   

※ 一般失踪超过七年就被确认是死亡了,若是自然灾害或是灾难造成的人失踪,超过一年就被确定死亡了。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发表于 2016-7-19 22:46:31 | 来自小霸王手机
问下,你是看柯南总结的这些吗?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09:12:52
死亡时间的初步推断
角膜浑浊   
轻度   12小时  
中度   24小时   
高度   48小时   
尸斑  
开始   0.5——1小时  
轻度   2——3小时  
中度   4——5小时   
尸僵
开始    2——3 小时  
全身僵直 4——7小时   
最强    12小时   
尸冷(常温即21摄氏度环境下下)
37℃      1小时
37℃      2小时   
36.5℃   3小时  
35.5℃   4小时   
34 ℃     5小时   
33℃      6小时   
32℃      7小时   
31℃      8小时   
30.5℃   9小时   
29.5℃  10小时   
28.5℃  11小时   
尸体未出现尸斑和尸僵 一小时内  
轻度尸斑 尸僵于颈部 2——3小时内  
尸斑明显 变动尸斑可消退,尸僵止上肢 4——5小时内  
尸僵尸斑明显,不消失 7——8小时内
随便写点啦~\(≧▽≦)/~
楼主| 发表于 2016-7-21 15:16:32
写点关于指纹的
指纹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明显纹,就是目视即可见的纹路。如手沾油漆、血液、墨水等物品转印而成,通常都是印在指纹卡上成为基本资料;  
      第二类是成型纹,这是指在柔软物质,如手接触压印在蜡烛、黏土上发现的指纹;  
      第三类是潜伏指纹,这类指纹是经身体自然分泌物如汗液,转移形成的指纹纹路,目视不易发现,是案发现场中最常见的指纹。潜伏指纹往往是手指先接触到油脂、汗液或尘埃后,再接触到干净的表面而留下,虽然肉眼无法看到这些指纹,但是经过特别的方法及使用一些特别的化学试剂加以处理,即能显现出这些潜伏的指纹。  

鉴识人员最常接触到的指纹是潜伏纹。如果指纹是留在金属、塑胶、  
玻璃、磁砖等非吸水性物品的表面,检验方法就比较容易。通常可以用粉末法,选择  
颜色对比大的粉末,撒在物品表面提取出完整的指纹;另一方法是磁粉法,以微细的  
铁粉颗粒,用磁铁作为刷子,来回刷扫,显现指纹。  


如果指纹留在纸张、卡片、皮革、木头等吸水性物品的表面,必须经过化学处理  
才能在化验室显形。常用的化学法有:  

      碘熏法——即使用碘晶体加温产生蒸气,它与指纹残留物的油脂产生反应后,便  
会出现黄棕色的指纹,必须立即拍照或用化学方法固定;  
      宁海得林(Ninhydrin)法——将试剂喷在检体上,与身体分泌物的氨基酸产生反  
应后,会呈现出紫色的指纹;  
       硝酸银法——硝酸银溶液与潜伏指纹中的氨化钠产生反应后,在阳光下会产生黑  
色的指纹;  
       萤光试剂法——萤光氨与邻苯二醛几乎马上与指纹残留物的蛋白质或氨基酸作用,  
产生高萤光性指纹,此试剂可以用在彩色物品的表面。  
       采集证据还可以使用其他的方法,如三秒胶法,即利用氰丙烯酸酯的气体与水和  
氨基酸分子反应而产生指纹。
发表于 2017-2-22 12:08:45
[b][/b]
发表于 2017-2-22 12:09:02
发表于 2017-3-3 23:18:46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很棒的贴,嘀嘀嘀顶
发表于 2017-3-4 00:37:46
真的很6
发表于 2017-3-4 14:34:14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很棒的帖子,已藏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