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19|回复: 5

[知识科普] 球状闪电

简洁模式
发表于 2016-6-5 19:31:45 发帖际遇
球状闪电,俗称滚地雷。通常在雷暴时发生,为圆球形状的闪电。这是一种真实的物理现象。它十分亮,近圆球形,直径约15至40厘米不等。通常仅维持数秒,但也有维持了1至2分钟的记录。颜色除常见的橙色和红色外,还有黄色、紫色、蓝色、亮白色、幽绿色的光环,呈多种多样的色彩。
球状闪电的危害较大,它可以随气流起伏在近地空中自在飘飞或逆风而行。它可以通过开着的门窗进入室内,常见的是穿过烟囱后进入建筑物。它甚至可以在导线上滑动,有时会悬停,有时会无声消失,有时又会因为碰到障碍物爆炸。

对于球状闪电的相关信息少、而且多有争论,能归纳的现象仅如下几点,多与降雨有关:
1. 球状闪电呈球形,也有部分接近球形。
2. 球状闪电于空中漂浮,直径从15到40厘米不等。
3. 球状闪电的高温能把周围树木烤焦。
4. 球状闪电的闪光常为红色或黄色。
5. 球状闪电存在时间短,一般为几秒,个别的可达几分钟。
6. 球状闪电可以进入室内。

球状闪电的形状:大部分报道为球形或卵形,还有扁长方形、立方体、圆环状、哑铃形、云雾形、圆柱形、子弹形、雪茄形、锥形、透镜形、盾形和螺旋形等。球状闪电的速度却并不很快,在非雷暴时期可以静止到难以想象,一般情况下约为每秒5米,大概就是一辆自行车的正常行驶速度。其结构似乎是某种等离子体或云雾状物质,有的球状闪电中心是透明的,有的是中空的,或根本没有明显的固定结构,有些球状闪电似乎处在动态变化之中。球状闪电有时是静止的。大部分为直线运动,有些是在一静止位置旋转,有些是不停地转动,有些是按明显的复杂路径来运行的。个人认为有些可惜的是,这种闪电的寿命短至数秒,只有一些在一分钟以上。球状闪电有些会模仿周围的物体运动,有些直冲大地。有些球状闪电似乎在“调查”其他物体。大部分被引向金属性或磁性物体,会发生强烈碰撞,有时会造成很大损伤。闪电球会跳动、分解、重组、衰减、爆炸或同时发生这些变化。极少情况会形成噼哩啪啦或嘶嘶的声音。消失时会产生爆炸。球状闪电的高温能把周围树木烤焦,偶尔也有人类因球状闪电受伤死亡的案例。球状闪电一般都像路灯一样亮。它们有时白天即可见到。它们通常发生在雷暴之时,但极少也会发生在之前或之后。大多数的球状闪电都伴随着普通闪电——盘旋着待机而发,但有时它们也像普通闪电一样从云端直击大地。球状闪电通常都在雷暴之下发生。通常它只会维持数秒,但也有维持了1-2分钟的记录。更神奇的是它可以在空气中独立而缓慢地移动。

由于球状闪电出现的频率很低,科学家难以做系统的观测。2012年,中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球状闪电,于2014年1月28日发表。理论方面,有人认为它是灼热的空气团或汽化了的元素,例如碳、钠或铜。虽然这个理论可以解释球状闪电的部分特性,却不能说明为什么它可以在飞机舱内形成。此外还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如等离子体、离子、带电尘埃、有外层电子壳的水等,但没有一个理论可以完满地解释这个科学悬案。球状闪电之所以神秘,是因为它并不常见,它行踪不定、色彩外形多变,还具有巨大的瞬间破坏力。所以,早在古希腊,人们就开始留意这种奇特的自然现象了。
很多人认为球形闪电是一团密度不大的常温等离子体,由于“太阳风”和宇宙射线的轰击,包围地球的空气被电离成正、负离子和自由电子形成的离子层。当离子层部分离子和电子集聚,便可能形成球状闪电。
气象专家介绍,突发雷雨天气时,带电云层离地面很近,地面又有一些突出物体产生感应电荷,两者之间形成放电,因此形成了滚地雷。滚地雷容易对地面上的人员和物品造成电击伤害。
球状闪电至今仍是人们不能解释的奇怪自然现象。一个共同的特点是,球状闪电基本上发生在雷暴天气中。
2013年8月,科罗拉多美国空军军官学校的团队从一种专门的溶液中制造出了类似的球形闪电。但同时团队坦言:“我需要保持诚实:我们并不确定我们在实验中所产生的就一定是人们所说的球状闪电现象。”

球状闪电是一种危害较大的闪电,在雷雨天气常常会产生强烈的放电现象,对于人类来说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所以当球状闪电出现时:

注意关闭门窗,室内人员应远离门窗、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

关闭家用电器,拔掉电源插头,防止雷电从电源线入侵。

在室外时,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时,应尽量寻找低洼之处(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降低身体的高度。

远离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广告牌。

立即停止室外游泳、划船、钓鱼等水上活动。

如多人共处室外,相互之间不要挤靠,以防被雷击中后电流互相传导。

如果遇到飘浮的“火球”,轻轻避开它,并避免引起空气流动,千万不要去碰触。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发表于 2017-6-23 20:10:33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尼古拉·特斯拉可以解决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7-6-23 20:45:09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到现在这玩意都还没被研究透彻
登录帐号可查看完整回帖内容
发表于 2017-6-23 22:47:58 | 发自安卓客户端
哇哦,长知识了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