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小说
埃德加·爱伦·坡
查看:
2251
|
回复:
3
[欧美下载]
埃德加·爱伦·坡
简洁模式
37230
发表于 2016-3-11 15:08:54
发帖际遇
【摘自《莫格街血案》】
18××年春夏之间,我寓居巴黎,结识了一位名叫奥古斯特·杜邦的先生。这位青年绅士出身名门旧族,但是由于命运的阴错阳差,发生了种种变故,使他家业中衰,落得一贫如洗,于是他精神上也一蹶不振,不再奋发自立,也无意重整家业。多亏他的债权人对他还算客气,竟给他留下一点财产,他就靠着这一小笔财产的收入节俭度日。他量入为出,当然不会有盈余。他的唯一奢侈品是书籍,而书籍在巴黎是很容易弄到的。
我与他的首次邂逅是在蒙马特街的一家冷清的图书馆里。由于我俩都在查找同一本非常稀有的好书,我们就认识了。此后我俩常常来往,他以他那种法国人谈到自己时所特有的坦诚向我讲述了他家的历史,我对此极感兴趣。他博览群书,对此我十分惊异。我尤其为他那生动的想象力所感染,我觉得自己的灵魂都被这种热烈新鲜的想象力点燃了。当时我正在巴黎寻找素材,我觉得与他这样的人交往对于丰富我的素材是极为有用的。于是我将自己的想法直言不讳地告诉了他。我们最后决定在我逗留巴黎期间,同他住在一起。我手头比他宽裕些,于是他答应由我来租房子,买家具,把房子布置成我俩都喜欢的低调风格。我们租的是一幢风雨剥蚀但却别有风味的大房子,位于偏僻的圣日尔曼区。由于迷信的缘故,这幢房子久无人住。
如果有人知道我俩在此的日常起居,一定会以为我们是疯子,也许只是看成一对不伤害别人的疯子。我们不与外界来往,谢绝任何客人。实际上,我甚至没把这个地方告诉以前的任何一位熟人。而杜邦呢,他有好几年不同人来往了,巴黎没有什么了解他的人。我俩就这样孤独地生活在一起。
我的朋友有一种奇癖(我只能这样称他的这种癖好),那就是喜爱黑夜,无缘无故地喜爱黑夜。我也不知不觉地受他感染,喜欢上了黑夜,就像我染上了他的别的癖好一样。我开始和他一样地狂想。虽然长夜总有尽头,但我们可以假想它永远存在。天将破晓时,我们就关上房子里所有的大百叶窗,点上几枝香味极郁的小蜡烛,让蜡烛发出鬼火般的淡淡微光。在这种人为的黑夜中,我们沉缅于白日梦之中——看书,写作,聊天,直到钟声告诉我们:真正的黑夜已经降临。然后我们便跑到街上,手挽着手,继续聊白天所谈的话题,或者四处游逛,在这人口稠密之城市的灯光下,黑影中,以冷眼的观察来获得精神上的刺激。
就是在这样的时候,我发现杜邦有一种极为独特的分析能力,使我不禁颇为钦羡。当然了,从他那丰富的想象力上我早就料到他会有这样的分析能力。他显然也很喜欢运用他的这种分析能力,毫不掩饰自己分析正确时所产生的快乐,尽管这算不上是一种卖弄。他常小声咯咯笑着向我夸口说,在他看来,人们的胸口都有一个窗户,所思所想一望便知。接着他便举出一些惊人的例证,来说明自己的这种看法。每到这时,他就变得态度冷淡,神色茫然,面无表情,就连他那平时很圆润悦耳的男高音嗓音,也尖锐了起来,发出颤声。若不是他那深思熟虑而发音清楚的语言,单听他那嗓音的变化,还真会以为他在同人怄气呢。每当我看到他处于这种情绪中时,就会暗暗想起古人所言的“双重人格”,我也就不由想象着一个两面性的杜邦——既有创造性,又有分析力。这时我便感到非常有趣。
读了上述内容,请读者不要以为我在讲什么神秘的故事,或在写爱情小说。我所描写的这位法国人的种种行为,其实是受了刺激的结果,或者是心智变态的结果。不过我想最好还是举个实例,让读者来了解他这种时候的谈吐究竟是什么样的。
一天晚上,我俩在皇宫附近一条肮脏的长街散步,显然我俩都在沉思,所以至少15分钟两个人都未发一语,杜邦忽然打破沉默,说道:“他的个子很矮,没错,在杂技场演杂耍倒挺合适。”
“说得对,”我信口答道。由于我一直在沉思冥想,所以竟未意识到他所说的与我所想的完全不谋而合。过了一会儿我才清醒过来,不禁大为惊异。我严肃地说道:“杜邦,这我就不明白了。换句话说吧,我感到很惊讶,几乎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了。你怎么会知道我在想——?”我故意欲言又止,想看看他是否真的知道我在想什么。
“——你在想尚蒂利,”他说,“你何必停下来不往下说?你刚才想的是,他个子那么矮,不适合演悲剧。”
我刚才想的确实是这个。尚蒂利本是圣丹尼斯街的一个鞋匠,因为酷爱戏剧,便在克雷比永①的悲剧中客串了薛西斯的角色。他吃力不讨好,演出大遭嘲讽。
①克雷比永(1674—1762),法国剧作家。——译者注
“天哪,告诉我,”我高声叫道,“你究竟是怎么看穿我的心事的?”事实上,我心中所感到的惊异,远比我所表现出的大得多。
他答道:“是那个卖水果的使你觉得鞋匠个子太矮,演不了薛西斯。”
“卖水果的!你又让我吃了一惊,我才不认识什么卖水果的呢。”
“15分钟前,咱们刚走进这条街的时候,有个人迎面跑来,撞上了你。他就是卖水果的。”
我想起来了,我们从C街走到现在呆的这条街时,确实有个卖水果的,他头顶一大篓苹果,差点把我撞个跟头,可我不明白,他与尚蒂利有什么关系呢?
杜邦的脸上没有一丝糊弄人的样子,他说:“我一解释,你就明白了。咱们先顺着你刚才的思路谈吧。从我向你说话的时候,到咱们遇见那个卖水果的人,在这段时间,你思维之链中最重要的几环是尚蒂利、猎户星座、尼古拉斯博士①、伊壁鸠鲁②、切石块术、街石、卖水果的。”
①尼古拉斯(1745—1862),英国博物家。——译者注
②伊壁鸠鲁(公元前341—前270),古希腊的哲学家,原子理论创始人。——译者注
人们在有些时候,常喜欢追思那使自己达到某种心境的过程。这种遐想是很有意思的。人第一次尝试这种追思时,往往会对思维的起点与终点之间是何等遥远、何等不连贯而感到惊异。所以,当我听到杜邦的这番话时,便非常惊异。我不禁承认他所言句句是真。他继续说道: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咱们从C街走过来时说的是马。这也是咱俩说的最后一个话题。当咱们走进这条街时,一个卖水果的,头顶一个大篓子,匆匆走来,与咱们擦肩而过,把你挤到了一堆修马路用的铺地石上。你一脚踏在一块撂得不稳的石头上,滑了一下,轻轻地扭了一下脚腕子。你有些不高兴,嘟哝了一句,回头看了一眼石头,随后就默默地往前走了。我其实并不是有意注意你的举动,只不过近来我非常喜欢观察罢了。”
“你始终双目低垂,一脸的懊恼相,扫视着地上那些小小的坑洼和坎坷不平的地方,所以我知道,你仍在想那些石头。直到咱们走进那条叫作拉马丁的小巷,你的脸色才开朗起来。那条小巷的铺路石是用一种试验性的方法铺成的:石板相互重叠,固定在一起。我看见你的嘴唇动了动,知道你是在嘟哝‘切石块术’几个字。这几个字用在这种铺路法上是很合适的。我知道,既然你自语‘切石块术’,心里就肯定会想到原子,因此也就一定会想到伊壁鸠鲁的理论。因为不久前你我讨论这个话题时,我曾向你提到过,这位古希腊哲人当初所做的一些模糊猜想后来竟被星体宇宙学给证实了,这是多么奇特的事,然而大家对此又多么不注意。我说这番话时,你不禁仰望苍穹,目光投向猎户座大星云。我当然料到你这次也会那样做。你确实抬头看了,所以现在我可以肯定地说,我正确地跟上了你的思路。昨天《博物馆》杂志上有一篇关于尚蒂利的文章,刻薄地挖苦了那个鞋匠,说他穿了戏靴便改了名字,文中使用了一些不大高雅的比喻,还引用了一句咱们常谈到的拉丁诗,是这句:‘第一个字母改了音。’”
“我曾告诉你,这句诗说的是猎户座,因为猎户星座的头一个字母改了音。这种解释很有几分辛辣的风味,所以我认为你是不会把它忘掉的。所以嘛,你肯定会把猎户座同尚蒂利联系在一起的。当我看到你嘴角掠过一丝微笑时,我知道你确实把二者联系在一起了。你想到了那个倒霉鞋匠的白受挤兑。那一会儿,你弯腰塌背,而现在你的身子又挺直了。于是我知道你肯定是想到了尚蒂利的矮个子。随后我打断了你的思索,向你说,他——尚蒂利——个子很矮,到杂技场演杂耍倒挺合适。”
埃德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图片或附件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加入学院
本主题帖为【历史主题】,仅楼主发布内容可以浏览。
18923
发表于 2016-3-29 19:56:35
以前就有找过这位作者的文章,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找不到合集。
31889
发表于 2016-4-1 17:47:54
谁造
7577
发表于 2016-6-13 09:00:55
已看过,谢谢分享。
返回版块
尚未登录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表回复
分享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