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发表于 2015-8-12 16:28:14
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15-8-12 19:59 编辑
本案包括4次杀人案,分别分析如下:
1、秦之之死:死亡时间(“我们在房间里听到了尖叫声,大概是8点半,那时候你们都在做什么?”叶萧问。)听到尖叫声,并迅速跑下来,时间很短,故可以确定死亡时间是8点半之前(即使尖叫声是录制的或伪造的,那死亡时间也应该是8点半之前。)
嫌疑人:(最后,秦之、温言、叶萧不去,回房间休息。而林瑾,因为要收拾一下二层的浴室,所以也没有去。)以及从附图路程耗时上看,外出的其他人,不具有作案时间。故嫌疑人只能是没有外出的人,分别是温言、叶萧、林瑾。
尸体和凶案现场信息:叶萧点头,两人连撞几下,终于将房门撞开。 里面的景象让叶萧惊呆了。(门确实被锁)
在门打开的瞬间,里面的景象一览无余。房间里一片凌乱,各种物品散落一地,在正对着门大概7、8米的白墙上,赫然出现了两个血红色的大字:天罚。在墙旁边穿着白色礼服的人背对着门侧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刻着201门牌号的银色钥匙泛着幽冷的光,掉落在旁边,而与白色产生对比的,是礼服旁一滩鲜艳的红色,气氛格外恐怖。(钥匙在尸体旁边,下文得知,天罚两字并非血,而是红色涂料,这里创造了恐怖的气氛,意在掩饰什么东西。)(钥匙虽然只有一把,但伪造一把同样刻着201的假钥匙,在叶萧离开后,再真钥匙替换原来的假钥匙,也是可以的。故“密室"可以不是密室。也存在另一种可能,就是窗户只是关上并没有锁死,等叶萧离开后,再去锁死)(由于叶萧并未立即进入查看,所以”密室“有很多可能)
“秦之!”叶萧大喊着想要冲进去,却被温言一把拦住。

夏驰道:“这可是一个封闭的密室,门窗都已被从里面锁了,唯一的钥匙还落在了现场内,再加上墙上的字,这简直就是……”

“拜托,你好好看看窗外。”夏驰走到窗子前,头向外探去,外面是一望无际的沙滩,“周围十米以内连个痕迹都没有,你说我怎么可能从十米外的地方不留痕迹地过来,这外面是沙地,稍碰一下都会留下点什么。”

秦之的身上一共有两处足以致命的伤痕,一处是后脑受到剧烈撞击,较少量出血,第二处是腹部的刀伤,出血量比较大,经详细判断,后脑的伤比腹部的伤早一些,另外在秦之尸体中,检测到某种可能导致头痛的药物。
注释:1.旅馆的门底部门缝很小,几乎插不进任何东西(否定了从外锁上,再用线引回来的可能)
           2.一览无余的含义指房间内无视觉死角 (否定了凶手藏于室内,等叶萧离开后再出来的可能)
           3.每个房间的钥匙仅有一把(否定了备用钥匙)
从以上文字来看,叶萧是警察,排除嫌疑。林瑾是主人,对各个地方熟悉,加上使用油漆(一般旅客不可能带着个),而听到喊声时温言与叶萧在一起。而密室的形成离不开温言,故两人协同作案可能性很大。
案件还原:林瑾在晚餐上做了手脚,对秦之用药,导致他不能外出,后林瑾(可能和温言)敲门进入秦之房间,将他打晕,将其制服造成第一次受伤,温言上楼与叶萧一起,林瑾布置好现场,计划好时间,杀人,并将假钥匙放在尸体傍边,用真钥匙锁门离开。(或从窗户离开)叶萧、温言干到,叶萧离开,温言再将真钥匙换回来(或将窗户锁死)。
2.林瑾之死。()
死因:意外,本来准备毒杀王杰,但出现意外(许艺换冰)
案件还原:林瑾本来准备给王杰下毒,本来两杯有毒的拉菲,一杯普通的无毒的酒,当王杰说要和别人喝时,林瑾只好再去拿个杯子,但是许艺来偷喝一杯普通的,并将冰放在了有毒的拉菲里,温言来拿走了那一杯有毒的拉菲(林瑾告诉她的),林瑾回来,倒一杯无毒的拉菲,将有冰块的喝掉。(本以为无毒,却被调换了,她区分不了拉菲和普通红酒,所以叫温言来)
3.王杰之死,果酒中有辣的调料或是芥末。或者水中有。
4.林一之死,是秦之和王杰害死的,背包是秦之的(里面有队服)钥匙是王杰偷家里的。
温言是那个老警察看到的逃走的女孩,是林一的女友。
三人可能最初只是想放火,为了保卫小岛,但出了意外。
匿名
发表于 2015-8-12 16:32:48
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15-8-12 19:20 编辑
秦之之死:
尸检报告中,有说道头疼的药物。这样看来,他回房间的原因就是这个了。而放药的话,因为超大餐桌,而且只有林瑾有机会接触菜和食物,最大嫌疑人为林瑾
现场是一个密室。从内部用钥匙上锁(且钥匙是唯一的),有两种情况:
1、凶手在屋子里。
2、死者给凶手关门
现场并没有发现滴落移动的血迹,且如果这样,死者不必大叫。第二种情况可以排除。
现场一览无遗,死者没有可以藏匿的地方。但是死者的姿势有问题,他为什么是侧躺背向门的?
以此推理得出:
1、叫声并不是死者发出的,而是凶手。
2、密室中的人并非死者。
3、后脑部受过重击,留下少量的血。说明尸体受到过搬运,后来受到致命一刀。
4、根据发现密室的情况,有帮凶掩饰
进一步推理:
1、秦之回房后,没有回过旅馆的不是凶手之一。
2、出去沙滩,也有可能是凶手之一。
所以不可能是本案凶手的是(即不在场证明成立):宋垣(体型较胖,难以伪装)、许艺、王杰
叫声响起时,不在场证明不成立的有:林瑾、夏驰。
实际上两个人都有嫌疑。林瑾从外貌来看像个男的,可能性也有。可是,叫声发出,连3楼都听到了,在浴室的林瑾不可能听不到。如果夏驰是伪装者搬运尸体是,就会有被看见的可能。而且从时间上来看,夏驰犯案时不存在的,假设他直奔旅店,一直没走,那么大家就会注意到沙滩少了个人,而在旅馆出现了,就算夏驰伪装后再赶回去,也来不及。
所以伪装者为林瑾,帮凶为温言(这个不解释了,她一直看着密室,且拖着叶萧。)
秦之回房后,林瑾敲响门进入了他的房间,在秦之没有警惕的情况下,敲晕他把他人运到隔壁温言房间。换上他的衣服,用颜料写上天罚,把门锁好。惨叫一声(通过多次练习是可以做到的或用食物刺激喉咙),用颜料做血。叶萧与温言发现,温言阻止叶萧接近”尸体“,叶萧看见明显的白色礼服,下意识认为是死者,然后叫他去找人,把秦之搬回来,摆好姿势,杀害,清理现场。

林瑾之死
本案值得注意的是为什么只有一杯红酒加冰?不是全部红酒加冰?这应该是个信号,方便人辨认拉菲和普通红酒。
这样推理,毫无疑问,帮凶就是温言。毫无疑问,林瑾和温言就是复仇的,那么王杰带酒就是个偶然(毕竟林瑾没出过岛)。所以这个计划是临时起意,林瑾在43分离开厨房,告诉温言计划,所以耽误了许久。,后来她又去仓库拿了个杯子。林瑾之所以会变颜色,是因为她没想到另一杯酒是给许艺的。所以他又拿了个杯子去呈拉菲酒,就是为了不想杀死许艺(证据是拉菲和普通红酒的有毒和无毒)。,可现在那个杯子又有了毒,所以她把它扔掉。事后,她怕冰引人怀疑,打算喝了之后,把冰倒掉,再倒一杯。只是,她万万没想到,半路杀出个宋垣,死的是自己。她有喝红酒的爱好,本可以,却因为一时太过欣喜,喝下了那贝有毒的酒。
如果这个信号是给帮凶温言的,那么林静不会死。


王杰之死
林瑾死后,温言独自行动。她往果酒里放芥末或其他重辣的东西,导致王杰过敏而死。喝完咳嗽、脸红、喉咙嘶哑还有最后的眼泪都是证明。
全部喝完是为了掩饰这一点。
而且一般人中毒想的是如何吐出来,可温言想的是喝水,这样一来,如果是毒,就喝进去了,除非她知道是重辣,知道王杰的感受,靠喝水来缓解,不过喝进去了,自然没救了。
而温言知道可能被检查出死因,就这样离去了,也许是自首。

林一之死
林一的背包中有衣服,说明他打算在那个仓库中住过一段时间。极有可能是他在哪用木头搭了一个临时居所,方便更温言见面,所以后来着火时,被压在木头下。但是秦之和王杰很热爱这岛,王杰从他爸那拿钥匙,秦之进入用了慢性起火的方式(比如,蚊香、灯泡),让仓库着火,制造不在场证明,不穿队服是为了不引人注目。

动机
李伯曾说过林一与一个女孩牵过手,应该就是文章的帮凶温言。与林一的姐姐合谋为林一报仇。也许是温言知道林一是为了她搭建的木头屋,所以推理知道林一死亡的真相。与林瑾商量,一同复仇。
匿名
发表于 2015-8-12 17:09:52
这起案件要从2005年7月17日说起,当时的开发商的仓库其实是人烧的,原因大概是不想恭明岛被开发。而当时可能纵火的是秦之,与王杰。原因是秦之他没穿队服,那可是他很喜欢的,除非发生什么不得不穿的情况,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不见了和洗了,但因为他们早已约好,所以洗了的情况基本排除,当时火灾现场发现了一个背包,里面有书、衣服和手电筒,所以很有可能是秦之的。王杰的父亲讲,每天晚上六点钟仓库锁门时,他都会检查,当天并不记得里面有这个背包,所以书包是在锁门之后放进去的。唯一的钥匙只有王杰父亲有,仓库的门锁没有被撬开的痕迹。而王杰的父亲晚上回家以后会挂在客厅的衣橱里,很久没有人来到他们三口之家做客了,所以只有王杰能拿到钥匙。当时起码有他们俩个,林一可能是也是,也可能不是,只是好奇而进入仓库导致意外发生背烧死。
2015年7月17日他们回到岛上来打开时间胶囊。于是为林一复仇就开始了。
第一起案件是在海滩玩耍的时候,因为秦之吃了某种可能导致头痛的药物不舒服没有去海滩。凶手来到秦之的房间用重物敲击秦之后脑,凶手以为秦之死了,就在墙上用红漆喷了天罚二字,就离开了,没想到的是秦之没有死,只是晕了过去,他猜测到凶手是为了林一报仇,他想自己是时候为林一偿命了,但为了保护凶手,就用钥匙锁好门,给自己腹部一刀,因为太疼叫了出来引来了还在旅馆的温言、叶萧和林瑾
第二起是意外,检测到桌上的两个瓶装酒色完全一样的拉菲和普通酒都是无毒的,在垃圾桶中找到的杯子中拉菲残渍是有毒的,为何杯子在垃圾桶里,基本死者应该是就地死亡,不可能把酒杯扔到垃圾桶里的,因为10点44分,宋垣进入了厨房喝了一杯加冰的普通红酒,冰里是有毒的,而他没有吃所以没有中毒,然后在另一杯中加了冰。接下来离开后,林瑾回来那时她拿这一个杯子那是给自己准备,因为她爱酒,想尝尝。到厨房看见拉菲加了冰,怕冰影响口感,于是把杯子扔到垃圾桶里,这就为什么垃圾桶里有粘着拉菲残渣的毒酒杯。她回来因为拿杯子用了6分钟很热,就吃了冰,死亡了。
第三起,温言取出一瓶黑加仑果酒,并带上了两个杯子。想要和王杰一起喝,其实这瓶酒是没毒的只是加了辣的东西,让王杰感到不适,于是为了他能吐出来就给他喝水,其实水才是有毒的,温言就这样死了。夏驰怀疑她时,她喝了王杰的酒,顺便清理痕迹,她和酒时的咳嗽就是因为太辣了。
所以凶手是温言,她和林一互相喜欢,杀秦之、王杰是为了提林一报仇。
匿名
发表于 2015-8-12 18:00:26
凶手是林、许、温
第一个死者是林下手杀的。
第二个死者是偶然。因为杯子被弄乱。
红酒是为了杀王杰,报复当年的害死弟弟的仇。
第三个红酒里放了让人咳嗽的药,真正的毒放在水里。

刚开始合伙的是林和温,许是林死后入伙的。

没时间好好的去推理啊。
匿名
发表于 2015-8-12 18:09:12
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15-8-12 18:54 编辑
答题前,我们想吐槽一下房间的图……空地比房间大上十倍都不止,盖这旅馆的人是有多任性!!!!

首先,秦一案。由于门牌号是直接刻在钥匙上的,所以使用烂大街的换钥匙牌诡计应该是不可行的,当然,不能排除只是做了一把同样记刻着“201”的钥匙丢地上,之后再换回去。另一个做法是,凶手假扮成秦之躺在里面,等撞开门后,再把真正的秦拖回来,一刀捅死。从作者描述中只看到死者背对着门这点来看,应该是想让凶手假扮成秦之来制造这个密室,等温支开叶后再杀人。当然了,不管哪一种做法,温不让叶接近秦,还支开他去找其他人这一点,已经将她出卖,即便不是凶手也是帮凶,这一案还需要另一人的协助。那么,从各人的不在场证明来看,只夏驰和林瑾有机会来完成这个密室,但是,如果是夏的话,时间未免有些紧张,而且没办法预计在打扫的林会何时出现,所以另一人应该是林瑾。
至于那一声惨叫,结合秦身上有使人头痛的药物,不禁让人想起卡尔的小说《反锁的房间》,其中的受害者正是服下了大量的米奇芬,导致头痛如被人猛击一般,发出惨叫,晕倒,之后再由凶手补刀。
因此,秦之一案的过程应该是,林先给秦之准备了下了药的饮料,温跑去找叶聊天,一方面是给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明,一方面是防止叶到处跑,从现场的描述上看,没有其他地方可以藏人,要在死者惨叫后迅速布置好现场写下字再把秦拖走,又自己锁门躺下扮死尸明显时间不够,所以,只能是让秦在其他地方(比如温的房间或二楼的浴室)喝下药物,打晕他(直接打晕怕没叫声?),然后林锁上门,把房间弄乱,写上“天罚”,自己预先穿好白礼服背对门躺在地上,倒点红色的液体假装是血,等叶撞门进来看到现场又被支开后,起来跟温合力将秦搬回来,一刀捅死。

然后,林瑾中毒一案。由于从第一案可以知道林和温是同谋,且接下去一案是要杀害王杰,所以这一案是意外的可能性更高。从监控上各人的进出记录上来看,几乎每人都有下毒的机会,但是,有毒的酒,只是林喝下的一杯,凶手根本没法控制林会喝哪一杯,更加肯定是意外。那么,从王告诉林要两杯红酒是想请许一起喝之后,林双出来找多一个杯子可以推断,林一开始是在两杯拉菲中下了毒,而另一杯普通酒没下毒,并且在里面放了冰块做为标记。但是,在她离开的时候发生的了意外,宋进去把加冰的喝掉了,并且重倒了一杯,又给拉菲加了冰,即现在变成两杯有毒的拉菲且其中一杯有冰,而普通酒里没有冰。在林回来后并没有发现异常,认为两杯没冰的都是有毒的,所以把没有冰的一杯扔掉了,刚好是扔掉了有毒的拉菲,接着重新倒了一杯拉菲,这时就变成一杯无毒的拉菲,一杯有毒有冰的拉菲,一杯无毒无冰的普通酒,但林记忆里的是,有冰的无毒,所以为了使自己冷静下来,她先喝了那杯有冰的,结果就被自己毒死了……现场剩下的两杯酒就如最后检查的那样,一杯拉菲一杯普通,而且无毒,扔掉的那杯拉菲是有毒的。各人的证词都是可信的,温进去应该也是想确认一下计划,但发现人不在,只好走了。至于林第二次找杯子为何那么久,主要是因为,下毒的杯子其实已经准备好了,一分钟就拿了,而另外再找杯子比较麻烦,或许这中间还加了跟温商量重新制订计划的时间。

接着,王杰一案。实在想不起来是借(chao)鉴(Xi)哪里的了。温把两杯酒和酒瓶的都喝过了,证明毒不是下在酒或酒杯上,而是下在了水里,要控制王喝水的话,只需要在他的酒里放入芥末之类的辛辣食物,文中有提到王对这一类东西过敏会有剧烈反应,结果让人以为是中毒了,而王在这种情况下肯定会找水喝,这时递给他一杯一早就准备好的下了毒的水就大功告成了。温喝酒往外跑的时候,叶看到了眼泪,其实是因为芥末辣到了……

最后,林一被烧死一案。明显就是秦和王干的啦……仓库的钥匙只有王能搞到,结合秦没有穿队服,也没有带最重要的推理小说,只是带了一张纸,而现场的背包里有书和衣服,李伯看到的林一没有带东西,可以知道,那个书包其实是秦的。那么,如果秦和王是有预谋要杀死林的,肯定不会匆忙丢下那么多东西跑掉,也应该会计算会合的时间,所以,林一应该是不小心发现了秦想纵火烧,发生了争执,被推倒压在木材下面,秦惊慌中逃走,但现场的火种之类也没有带走,最终发生了火灾。至于纵火的动机应该是为了制造恶灵的事件,烧毁开发商的仓库,吓退开发商,秦、王二人都非常明确地表示要保护小岛。
温就是李伯看到的和林一在一起的女生,在调查出真相后与林瑾联合起来复仇,不然可就没动机了呀~
匿名
发表于 2015-8-12 18:16:52
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15-8-12 18:17 编辑
推理分析(【】内为原文):

这次的案子共有三个,一共有三个被害人
①        秦之
②        林瑾
③        王杰

其它生还的人:叶萧、许艺、宋垣、温言、夏弛
根据文中的叙述来看,排除叶萧的作案可能性,那么嫌疑人就是在剩下的4个人之中。

先从第三个案件来看,作为本案的突破口:
【“啊——”王杰才喝了一口,突然猛吐了一口,捂住自己的嘴,大口地咳嗽起来。】
王杰只是喝了一口果酒,并且马上就吐了出来,随后剧烈的咳嗽。王杰根本没有摄取到大量的毒药,果酒也只是在口腔中转了一圈就被吐了出来,结合后面其它人的讨论中可以看出,早餐准备有麻婆豆腐和寿司,并且王杰不能吃辣和芥末,甚至有些过敏。
经过这些地方我们推理得出,果酒中被掺入的是芥末,并非是毒药,这才导致王杰只喝了一口就马上吐了出来。
【许艺慌忙拿起茶几上的水杯,赶快递过去,“给——”
王杰接过水,表情依旧糟糕,他大口地喝下去,直接喝掉一整杯,却丝毫没有好转。突然,王杰开始吐血,身体不断抽搐起来。】
从这里可以推理得出,真正的毒药其实是在茶几上的水杯里,王杰喝下去之后马上就吐血身亡了。
而温言之所以把剩下的果酒全部喝完,不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没有在果酒里面下毒,而是为了不让大家发现自己在果酒里面掺入了芥末,并且叶萧看到温言喝完果酒后眼中闪动,是温言忍受不了芥末的味道,要流眼泪,并且急急忙忙的跑了出去。
而之所以茶几上有一杯水,应该是温言提前就准备好的,而茶几上应该只有这一杯水,当案情发生的时候,温言喊道王杰可能中毒了,拿杯水给他喝,这个时候不管是谁都会把这杯有毒的水递给王杰。

从第三个案件中,我们就可以锁定凶手就是温言。

那么再回来看第一个案件。
【这和叶萧是同一种感觉,叶萧刚要说什么,突然楼下传来了一声男人的惨叫。
“啊——”
温言和叶萧赶紧跑下楼,转到楼下,他们敲起秦之的房门。】
从这里来看,温言在去找叶萧之前就已经去过秦之的房间将秦之杀死,并且将现场布置得很混乱,还在墙上写下了天罚,企图伪装成恶灵杀人。并提前用手机或其他东西录制好惨叫声,设置好播放时间(手机闹钟),然后去叶萧房间找叶萧,跟叶萧聊天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不在场证明。
当惨叫声响起后,跟叶萧一起去敲秦之的房门。
【“秦之!”叶萧大喊着想要冲进去,却被温言一把拦住。
“你疯了吗叶萧?!这里是犯罪现场,你现在进去会破坏线索的,你体力比我好,你快去把大家找回来,我在这里守着。”温言此时看起来比叶萧镇定了许多,语气像命令一样。】
秦之的尸体是背对着门,侧躺在地上,然后地上一滩鲜血,而温言却仅仅只凭这些就说这是犯罪现场,不第一时间确认秦之是否死亡,而是支开叶萧去把大家都找回来,言下之意就是秦之已经死了,这里也证明了温言就是凶手。
这里的疑点就是怎么完成的密室手法,【刻着201门牌号的银色钥匙泛着幽冷的光,掉落在旁边】从这里可以看出,钥匙挂得有一个门牌号,而钥匙本身在当时发现尸体的时候,是不能仅靠外表就判断出这事201房间的钥匙。钥匙就是被温言掉包了,挂了自己的上去,然后扔在了死者的旁边,然后用真正的钥匙出门并反锁上了房门,以此来完成密室手法。
随后温言再支开叶萧,趁这个时间回收播放器材,还有就是把真正的钥匙换上去。
这里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在同层楼打扫浴室的林瑾也是在听到惨叫声后过来的,然后赶过来看到温言站在门口,于是便一直和温言在一起。

这里比较有疑问的地方就是林瑾是否和温言同谋杀死秦之,毕竟林瑾是在二楼,而叶萧和温言是在三楼,在听到惨叫声后从三楼下来的温言和叶萧都赶到了现场,而同在二楼听到惨叫就过去的林瑾却说她过来的时候只看到了温言一个人,从时间上来看,温言已经换好了钥匙。这里虽然有疑问,但是并不能说明林瑾是和温言同谋杀死的秦之。

然后在后面的尸检中,发现秦之的尸体中检测到可能导致头疼的药物,这恐怕是为了让秦之留在旅馆,不让秦之跟大家一起去海滩玩,才下的药。

那么现在再来看第二个案件:
王杰要了两杯红酒,要自己带来的那瓶拉菲;
夏弛要了一杯红酒,只要普通的就行。

按照这个分析来看,厨房里面的三杯红酒应该就是两杯拉菲,一杯普通的。
然后根据宋垣进到厨房的描述来看,宋垣喝的那边是带冰的,并且宋垣的职业是美食专栏的记者,宋垣也说自己喝的那杯并不是拉菲,只是普通的红酒。
宋垣喝完红酒后,清洗完了杯子之后,又倒了一杯普通的红酒进去,并且为了不让别人发现自己用了这个杯子,在另外一杯里面加了冰块。
而普通的红酒和拉菲从酒色并不能区分开,只能靠对酒有一定研究,然后用气味分辨。

根据以上线索来看,一开始的两杯拉菲有毒,普通的红酒无毒,而之所以在普通的红酒里面加了冰块,恐怕是为了区分开加了毒的拉菲和普通的红酒。
而要红酒的有三人,夏弛一杯普通的,王杰两杯拉菲,可是林瑾还去取了一个杯子,这一杯,是林瑾准备自己要喝的。
还原一下厨房发生的案件过程:
林瑾在在厨房准备了两杯拉菲和一杯普通的红酒,然后在两杯拉菲里面放了毒,为了区分开无毒的普通红酒,于是林瑾在普通的红酒里面加了冰块。
而王杰去厨房找林瑾的时候,林瑾问了一下王杰为什么要两杯拉菲,而王杰说道自己是要和许艺一起喝,随后林瑾觉得不能害了许艺,因为两杯拉菲都有毒,于是再去取了一个杯子,前文也提到红酒能让林瑾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冷静下来,让自己安静的思考一些事情。这也是林瑾听到王杰要和许艺一起喝红酒的时候,林瑾脸色特别难看的原因。
之后宋垣进来了,把加了冰块的无毒的普通红酒喝了,然后把冰块倒掉,然后又倒上一杯普通的红酒,在有毒的拉菲里面加上了冰块,然后离开了厨房。
林瑾之所以要出去拿一个杯子回来,是为了将其中一杯有毒的拉菲换掉,然后打算换一个方式将王杰毒死。回到厨房后,林谨拿起其中一杯未加冰块的红酒,闻了一下,正好是有毒的那杯是拉菲,随后将拉菲倒掉,将杯子扔到了垃圾桶,然后用新杯子倒上了一杯无毒的拉菲(后面的检测报告提示瓶装的拉菲和普通的红酒无毒),然后为了让自己冷静思考一下问题,打算喝那杯一开始加了冰块的无毒的普通的红酒,结果因为宋垣的阴差阳错,林瑾喝下了有毒的拉菲,于是被毒死了。
这也是林瑾死的时候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的原因了。

经过以上的分析:这次的案件凶手是温言和林谨合谋杀死了秦之,然后林谨在打算杀死王杰的时候,被宋垣阴差阳错的调换了红酒,导致自己喝下了有毒的拉菲。而后第二天温言继续杀死了王杰。

而动机就是十年前死亡的林瑾的弟弟林一;
仓库没有被撬开的痕迹,那么打开仓库的方式只能是用钥匙打开了,而钥匙只有王杰的父亲有,王杰应该是偷拿了钥匙,并且和秦之将林一带到了仓库,而林一是被压在木材下面,可能秦之和王杰见死不救吧,才害死了林一。
而温言就是当年跟林一在一起的那个小女孩,了解到当年真相的温言和林瑾就计划杀死秦之和王杰为林一报仇。
匿名
发表于 2015-8-12 18:34:09
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15-8-12 19:30 编辑
老板啊,题目图挂了,是没图也能破案的意思么?
前面三题情理上都能说通,然而这题基本达到了隔壁梦推的水平。逻辑混乱,手法奇葩啊少年。

秦之事件

【 “秦之!”叶萧大喊着想要冲进去,却被温言一把拦住。】
【“你疯了吗叶萧?!这里是犯罪现场,你现在进去会破坏线索的,你体力比我好,你快去把大家找回来,我在这里守着。”温言此时看起来比叶萧镇定了许多,语气像命令一样。】你确实是疯了。被演员一叫就不敢动了。
【叶萧点头,转身跑了出去。】所以这叶萧确认自己是警察?咱能自己保护现场,让屁民去召集群众?然而,后面还有高潮:
【10分钟后,所有人聚集在了2楼房间前。叶萧走近那人,探了探鼻息和脉搏,摇了摇头,叹气说:“不行,秦之他死了。”】卧槽,不带这么玩的,都出去10分钟了,回来想起看人死了没有这叶萧是零时工吧。
        作案手法,估计大家都是看一眼就知道了吧:【刻着201门牌号的银色钥匙泛着幽冷的光,掉落在旁边。】看见钥匙不保护起来或者当场试了,离开10分钟回来,估计除了钥匙扣没换,钥匙早就被掉包了吧。原谅我懒得分析每个人行动时间,一来你们图挂了,二来这钥匙太扎眼,一看就明了。至于男人的叫声,林瑾在2楼都没听到,明显是用录音机之类播放的了,东西应该放在仓库。凶手也明了:温言好么。所以,这菜13警察直接导致了后两人的死亡,最后还一副看穿一切的造型,想想也是醉了。

林瑾事件
        秦之事件将就圆一下也就过去了,这林瑾事件,作者完全走上了不归路,为毛林瑾拿第四个杯子就不用分析了吧,本来林瑾以为王杰是要和自己约炮,谁知道别人看上的是许艺【“我进去的时候,她问我我怎么一个人要了两杯酒,我说,我约了许艺一起聊聊天,要和她一起喝的,然后,我就发觉,不知林瑾病了还是其他,脸色特别难看。”】不自己拿个杯子,连酒都别喝了,所以第四个杯子出现。为毛用了6分钟?中间被温言引开了呗。
        接下来出现本案第二个高潮:林瑾拿了杯子回来,本来想喝点酒压压惊,由于王杰都没邀请自己,也不好意思喝别人的拉菲了,正好夏驰要的酒还没送去,而且放了冰块这么解渴,先喝了,再用拿来的第四个杯子给夏驰倒吧。没想到一喝,我勒个去,拉菲啊!还没想清楚怎么回事,肚子开始痛起来了,这酒被人动了手脚吧?于是酒倒掉,扔垃圾桶了。考虑到开始装了两杯拉菲,另外一杯也难免出问题了,只好把拿来的第四个杯子重新装进了拉菲;剩下一杯之前的拉菲,拿起来准备倒掉后洗洗杯子,还没来得及,毒药发作,人挂了。所以,都™这么痛了,咱能先求救,非要坚持把杯子洗了?
        前面已经确认过温言是凶手了,所以下毒的自然是她,下毒数量两杯,温言大概也认为王杰会和林瑾一起喝吧,想一次解决两个。某种意义上讲还得多亏了胖子的神辅助,要不就要杀错人了

王杰事件

        这就更没什么看点了
【“啊——”王杰才喝了一口,突然猛吐了一口,捂住自己的嘴,大口地咳嗽起来。】卧槽?味道这么冲?
【许艺认真思考了一下,“嗯……我记得王杰很讨厌辣的食物或是芥末,他完全不能吃,甚至还有些过敏。”】好的,许艺和王杰确实有一腿......
【她剧烈地咳嗽起来,许艺忙去扶,却被她直接甩开。温言冲出了房间,带起了一阵风,从叶萧身旁经过。在那一瞬,叶萧看到温言的眼中闪动着什么,那是眼泪吗?】确实是被芥末呛出来的眼泪
        的确,酒里是没毒,都看出来了酒里放的是芥末啊,一口干这么多能不留泪么?毒药自然是放在茶杯里的了。

动机

        10年前挂掉的不是林一吧【我看男孩的身形挺像林一,就叫了一声,他回过头来,看到我,像老鼠见到猫一样,拉着那个女孩就跑掉了】?秦之策划,王杰辅助,林瑾知情。目的是保住小岛不被开发。死的不知道是温言的谁呢?岛上应该是没人失踪的,远方亲戚吧。

        不行了,林瑾那段太奇葩了,是参照上次那个大学生中毒后洗了饮水机才去医院么,要不要这么逗
匿名
发表于 2015-8-12 18:41:29
刚开始应该是林瑾,开始她应该得知她弟弟的死与秦之有关,应该就写在十年前埋的那张纸中,她为了报仇,杀了秦之,接着又想杀了王杰,因为当年看管仓库钥匙的就是王杰的父亲,她想在酒里下毒,但听说王杰是要与许艺一起喝酒,放弃了这个想法,怕误伤了许艺,但她不知的是宋桓中途来到厨房调换了酒的位置,结果导致林瑾误喝了毒酒。
只能推理至此了。
匿名
发表于 2015-8-12 18:47:52
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15-8-12 19:59 编辑
首先从2015年的三起案件入手。
第一起案件:
留在旅馆里的人:林瑾、温言、叶萧、秦之
去沙滩的人:许艺、宋垣、王杰、夏驰
温言、叶萧赶到时,现场很明显是一个密室。注释中提到“旅馆的门底部门缝很小,几乎插不进任何东西”以及“房间内无视觉死角”分别否决了鱼线锁门(鱼线送还钥匙)方法和凶手藏在现场的手法。因此密室是完整的,只能是屋里的人自己锁了门。但是秦之连受两处伤,不太有可能把凶手赶出房间并且用钥匙反锁上门。所以唯一的可能性是这是一个障眼法,当时地上的人并不是秦之,也没有死
佐证:1“突然楼下传来了一声男人的惨叫。”是“男人”的惨叫声,不是秦之的惨叫声。
2“在墙旁边穿着白色礼服的人背对着门,侧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这个背对着门的角度,来的人并不能看见脸,躺着的完全可以是其他人。叶萧认为是秦之的理由只是因为白色衣服罢了。
这一手法就要求凶手或是从犯至少一人在8:30出现在秦之的房间并且发出声音引人前来,且当时真正的秦之尸体被移往他处。在沙滩上的人中,许艺、王杰在8:25被宋垣目击,根据地图分析,五分钟时间仅够单程到达旅馆;宋垣在8:20在便利店,十分钟也仅够他单程到旅馆。因此这三个人都不可能。夏驰在8:20到8:30的不在场证明缺失,但是十分钟仅够他往返于旅馆和沙滩之间一次,不可能杀人或移尸。综上所述,沙滩四人可以排除。嫌疑落到温言与林瑾身上。
对于温言,她有从8:10到8:30的不在场证明,但是随后她支走叶萧显得不符合常理(倒地不代表就死了,没确定死了还保存着救活的可能,这时不该阻止叶向前)。叶萧走后,温言完全可以进行现场伪造,但是根据林瑾的证词“‘我的话,一直在打扫浴室,突然听到了尖叫声,就跑出来,正好看到了守在那里的温言,于是和她一起等你们回来。’林瑾道。”可知温言能够行动的时间其实很短,远远小于从叶萧离开到回来所用的十分钟。另外如果温言在进行现场伪造,林瑾看到的就不会是“守在那里的温言”。故而如若温言是凶手(之一),林瑾必定至少知情(或参与)。根据手法得出,八点三十分时必有人在秦之房间内扮演秦之,因为除了秦之、当时出现在门口的温言和叶萧之外,旅馆里面只有林瑾一个人,所以林瑾的嫌疑成立,就是她在扮演秦之。
佐证:1根据“‘我的话,一直在打扫浴室,突然听到了尖叫声,就跑出来,正好看到了守在那里的温言,于是和她一起等你们回来。’林瑾道。”,可知林瑾到达的比叶温二人要慢。但是林瑾当时在二楼。叶温在三楼,林瑾既然说听见了尖叫声就跑出来,肯定比二人要快的。故推想她当时有事缠身而无法出现在门口,这件事就是她在扮演秦之。
2这个手法成功的前提是秦之不能去沙滩。而他当时的理由是“不舒服”。秦之尸体中,检测到某种可能导致头痛的药物,就是这种药物导致了秦之没去游泳留在旅馆。根据“林瑾从厨房里搬出八套餐具,分别给每个人放好。”这里看出,林瑾有机会给且仅给秦之的餐具上放头痛的药物。
3根据“现在的林瑾一头男士短发。穿着一件格子衬衫,完全一副男人的样子”可知林瑾完全有可能假扮秦之骗过叶萧。躺的角度看不见面部,而由于躺着无法分辨身高,加之场景恐怖,叶萧的判断力也受到影响,很容易误认为秦之。
4温言为演员,经过她的指导林瑾更可能演得惟妙惟肖。
手法:
晚上早些时候,在温言和林瑾(很可能是两人分别进行攻击,造成两处伤口)杀害秦之之后,温言于8:10上楼去找叶萧聊天,创建不在场证明;林瑾藏匿起秦之的尸体(当时可能血迹已干,故而没有留下移动的血痕),并换上秦之的衣服,用红油漆写好字,用钥匙锁上房间(构建密室)后将钥匙也放在一边,躺在背对着门地方。准备好后,播放提前录在手机里的男性叫喊声,吸引叶萧前来查看并且发现“密室”。
    在叶萧离开之后,她和林两人将真正的秦之尸体换回白色衣服,放到现场的位置,等候众人前来。
可能留下的证据:换过衣服留下的毛发;藏秦之尸体地点留下的血迹。(证发现任意一点都可以证明林瑾犯案,而林瑾犯案必然有温言协同,二者相辅相成,证明任意一个作案都可以推出另一个)
第一案结论:林瑾、温言二人合谋

第二起案件:


时间轴:
10点36分,林瑾捧着一瓶拉菲红酒走进厨房。
10点38分,许艺捧着一瓶普通红酒走进厨房。
10点39分,林瑾离开,不到30秒后许艺离开。
10点40分,林瑾手里拿着2个杯子回到厨房。
10点41分,王杰进入厨房,一分钟后离开。
10点43分,林瑾离开厨房。
10点44分,宋垣进入了厨房。
10点47分,宋垣离开了厨房。
10点48分,温言进去厨房,但不到十秒钟就离开了。
10点49分,林瑾回到了厨房,手里还拿着一个杯子。
林瑾死因:喝了加冰有毒拉菲
案件分析:
根据“林瑾确实是喝了下了毒的拉菲死掉了,在垃圾桶中找到的杯子中拉菲残渍是有毒的,桌上的两个瓶装酒色完全一样的拉菲和普通酒都是无毒的,桌上其他杯子和杯子里的酒也都是无毒的”可知一共有两杯拉菲是有毒的,其中带冰块的一杯是林瑾喝的(根据“林瑾死时喝的应该是加冰块的拉菲的”)。
要红酒的三个人之中只有一个人(夏驰)要的是普通,由此可以推测宋垣来的时候除了他喝的加冰红酒之外都是拉菲。从宋垣的做法“冰块在我洗杯子时扔掉了,倒好酒后,我不太想让别人注意到这个被我用过的杯子,于是在另外一个杯里放了冰,放回原来的位置,反正三杯里还是和原来一样有一杯加了冰”可知,宋垣来前后的变化就是,冰块从一杯普通红酒进入了一杯拉菲。结果后来林瑾恰恰喝了这杯带冰块的,就死了。这就说明宋垣来之前至少有一杯拉菲是有毒的。
根据时间轴,王杰进入厨房并且跟林瑾展开对话之后,林瑾就去取了第四个杯子。根据后面王杰之死,可以判断王杰是凶手的目标。因此,王杰要的拉菲里面必定被凶手下了毒。但是,根据“我进去的时候,她问我我怎么一个人要了两杯酒,我说,我约了许艺一起聊聊天,要和她一起喝的,然后,我就发觉,不知林瑾病了还是其他,脸色特别难看”可见,林瑾当时并不知道两杯酒不都是王杰喝的,并且因此而感到惊讶(脸色难看)。这就表明她之前当成两杯拉菲都是王杰所喝,在两杯拉菲里都下了毒。这样的话,许艺就会被毒死,而王杰可能反倒没事。因此林瑾马上想找一个补救措施,但是她不管找什么补救措施,都必须先拿到一个干净的无毒的新杯子(因为根据“酒瓶中的酒都无毒”,毒下在杯子里)。这就是她去取第四个杯子的原因。佐证:由“在第一次取杯子时,林瑾只用了一分钟,第二次却用了足足六分钟”可推知,林瑾第一次取杯子并没有去三楼仓库,因为一分钟实在太短——但是到达同在一楼的自己房间却是完全可以的。前面证明过毒下在杯子里,把毒杯子到处乱放也太危险,放在自己房间里也符合凶手心理。而第四个杯子因为需要取无毒的,才真正去了三楼。由此也可以逆推出当时装拉菲的杯子都有毒。
宋垣到的时候,尚有三杯红酒。因此那杯红酒(有毒拉菲)被扔掉只能发生在宋垣到达之后。林瑾带回第四个杯子之后,扔掉那杯有毒拉菲,然后用新杯子倒上一杯拉菲——这个时候新的问题出现了,就是虽然现在拉菲一杯有毒一杯无毒,当时让王杰选到有毒的也是个问题。林瑾很伤脑筋,根据“她常说喝红酒能让她镇定下来,可以安静地思考一些事情”,她现在打算喝一杯红酒,选择了带冰的,被毒死。
林瑾选择加冰块的是巧合么?不是的。因为后文提过两种酒颜色一致,所以只有冰块是判断究竟是拉菲还是普通的依据;在这一情况下冰块就是普通的标记,因为宋垣喝了没事,进一步冰块也就是无毒的标记。因此她选择了“普通的”,依据就是冰块。可是万没想到,冰块已经被宋垣无意中换了位置
可能留下的证据:杯子上的指纹;
结论:林瑾下毒,想杀王杰,却误喝毒酒而死。
佐证:结合林瑾死前的“难以置信”表情,可推知她知道哪个有毒。

第三起案件:
案件分析:
温言喝了酒瓶里面的酒与王杰杯子的酒,证明这两处的酒都不致命。但是王杰还喝了许艺递过来的一杯水,之后才吐血身亡的。因此唯一的下毒之处是那杯水,而酒只是让大家误以为他中毒了而已。因为水是一直放在那里,且根据““王杰,他不会中毒了吧?!”温言看起来有些惊慌,“这……这……,快点拿杯水过来,让他吐出来。””是温言建议给王杰喝水,因此许艺跟此事没有关系。她给王杰递水可能是因为他们关系很好(根据一起喝酒聊天),所以更加关心。
还有咳嗽的问题。王杰跟温言换了杯子,这一点温言可能料到,因此最保险的办法就是两个杯子都做手脚。杯子中放入的是芥末(或者是其他导致咳嗽的东西),因为王杰对辣的食物过敏,因而反应剧烈,而对于温言来说并无大碍,但是喝到王杰杯子时,相当于喝了两个杯子里面的芥末(况且芥末的辣是后反劲的),因此还是被辣的咳嗽了,后面被叶萧看到的眼泪也是辣出来的。
可能留下的证据:水杯上残留的毒药;酒杯中残留的芥末;
结论:凶手是温言

十年之前的案件:
案件分析:
根据现场留下的书包,里面有书和衣服。李伯回忆说当晚林一没带任何东西,而秦之没有穿平时非常看重的队服,也没有在时光胶囊中埋下推理小说而是一张纸,可推知书包是秦之遗留。因此秦之一定到过火灾仓库。推测事件如下:
秦之当晚来到仓库,拿出自己背包里即将被埋藏起来的书和林一一起分享(可能是和林一约好),来消磨时间。仓库钥匙是王杰帮他们偷来的,可能三人都到过这里。后来发生意外,林一被压在了木头下,秦之花很长时间拉他出来(迟到的原因),但是没有成功;他可能也出去喊救命,可是人们都早早的去参加祭祀了,没人听到。他回来和林一说去找人来救他,但是当他离开之后,仓库意外起火(可能是因为天干物燥自燃起火,也可能是庆祝用的照明弹落下了火种引燃)。秦之没有勇气再回去援救,于是仓皇离开,也忘了拿书包。他为了掩盖见死不救的事实,只得仍按照原约定去与同伴碰面。他埋藏的纸很可能就是忏悔书或是林一的绝笔书。
结论:此事成为2015案件的动机。
总结:通过李伯“ 应该是个挺好的孩子,很善良,还很腼腆……正好看到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手拉手在我前边走,我看男孩的身形挺像林一,就叫了一声,他回过头来,看到我,像老鼠见到猫一样,拉着那个女孩就跑掉了”的回忆,可知林一有一个非常要好的女性朋友,而且不是林瑾。又根据“林一!林一!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身为姐姐的林瑾哭得和泪人一样,撕心裂肺。”可知林瑾非常疼爱弟弟。这两个人都有充分的作案动机——即为林一报仇。这两个人的配置(女生+林瑾)与推理出的“温言+林瑾”也吻合。至于二人如何得知事情真相,可能是林瑾挖出了秦之的时光胶囊。至于王杰那部分,可能温言有机会从林一处得知,也可能是二人推测。
因为突然叫大家前来显得突兀,秦之会心存戒备,因此等待十年——这也是林瑾一直没有搬走的原因。待温言到达之后,林瑾告知温言(身为姐姐当然知道弟弟的事情)这一切,温言遂同意与林瑾合作,为林一报仇。因此整体来看,是林瑾、温言二人合谋欲杀秦之、王杰;然而林瑾中途就玩火自焚,误喝毒酒而死。温言继续她的计划,最终致王杰于死地。两人罪行有轻有重,这也是仅仅秦之房间写上“天罚”的原因。
匿名
发表于 2015-8-12 19:02:50
秦之被杀案
当然不是死者自杀。先吃药再撞头最后切腹,墙上写字装神弄鬼。行为奇葩不说,关键也没看出他哪里有自杀的动机。
所以,这是一起密室谋杀。
钥匙只有一把说明只能在屋内上锁。
门锁由侦探确认上锁,且是侦探参与撞开门,说明确实门上了锁。
门窗无法通过钥匙排除把钥匙送入室内的机械手法。
进门时一览无余排除凶手仍然藏于室内。
但是,侦探撞开门后,并未对死者的身份进行确认。大家只是看到一个白色衣服的人背对着门侧躺而已。所以这个密室的核心手法是:侦探撞开门时看到的并非死者,而是凶手假扮的死者,在他离开找人的时间里,凶手把跟死者进行了掉包。
具体流程是:凶手先引出死者,将其击晕(捂住嘴或在隔音处进行攻击),然后换上死者相同的衣服去死者房间布置现场(如刷墙)。而后锁门,在屋内播放惨叫声,假装成死者倒地。
如果你认为不能播放录音的话,那就是引死者出门后有比较好的理由拖住他,然后趁此机会去布置房间。然后再回来敲击死者,让死者发出叫声。但相对来说,显然前一种方法更靠谱一点。因为装扮死者穿的衣服未必事先就有,很可能是从死者身上扒下来的,那样的话,如果死者依然清醒就做不到了。

知道了手法再来确定凶手的话就简单多了。
首先,一直守在门口的温言自然脱不了干系。因为在侦探离开后,发生死者掉包的过程,她是不可能不知道的。所以她必然参与其中。而温在发现死者时首选“保护现场”而不是“救人要紧”本身也是不合理的行为。实际上,温叫住侦探的是为了防止他去查看死者,找理由支开了他是为了完成后续掉包。所以其实这个密室手法能成功,温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温也不可能一个人完成这个手法。因为前面说过了,必须有一个人来代替死者躺在那里冒充死者。这个人是谁?
从图中的时间上,已经可以把范围缩小到林瑾了。
夏:8:20去上厕所去了10分钟的话,8:30已经从厕所回到沙滩了。
许:一直在游泳,沙滩上的人可见。
王:如果夏8:30返回沙滩的话,王此时也必须在沙滩。
宋:在8:30之前已经回到沙滩。
更简单的排除法是:侦探在见到假尸体之后立刻冲向了沙滩去召集众人,那么这个假尸体是不能在侦探之前抵达沙滩的(因为他不但要在侦探后离开,还必须在离开前完成掉包)。但是显然侦探去沙滩的时候并未发现少人现象(否则必须指明)。所以这个假尸体不会是沙滩的4人。
林瑾可以完成扮演死者的重任吗?
可以。因为林瑾已经是一副男人扮相了,扮演一个男人貌似不成问题。
谋杀契机是巧合吗?比如死者若是也去了海滩怎么办。
不是巧合。死者体内发现导致头疼的药物,这必然是两位凶手的杰作。在这个药力下,他自然会想去休息的。另一方面,一直怕水的侦探也是被挑选好的目击证人。

凶手:林瑾 和 温言。
证据:查看死者衣服里有无林的皮屑毛发。
查看刀上的指纹,如果有的话。

林瑾之死
首先,一般正常凶手并不会采取无差别杀人,无意义且无效率。所以除非实在无法得出特定目标,否则不考虑无差别杀人。
林是被毒死的。因为喝了拉菲。而拉菲是王带来的,本来也是准备盛给王的。
所以首先必须要明确:下毒的目标究竟是谁?
叶的确爱喝红酒,但是未必在当天晚上真的会喝红酒。当晚王和夏一共要了3杯酒,而林发现厨房只有一个杯子的时候,只说去拿2个杯子。也就是说,杯子并没有林的一份。就算她拿最后一个杯子是给自己用的,但在她回来之后并没有人再出入过厨房,所以对于进入过厨房的人来说,厨房依旧是3个杯子的状态,没有林自己的杯子。在这种情况下,笃定林会喝酒下毒是非常不靠谱的事情。相对来说,反正如果下毒目标是王的话,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因为只有他要了拉菲。现场发现两杯有毒的拉菲(一杯林喝了,一杯在垃圾桶),若是将这两杯酒呈给王,必杀之。
确定了毒杀目标,再回头来看这个案件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因为外面沙地的关系,从窗户进入已经排除。那么有下毒机会的,即曾单独在厨房呆过的只有:
林,许,宋,温。
许如其所言,当时林离开只是意外,所以排除。
温进入时间过短,所以排除。
宋虽然进入时间很长,但是他若是下毒,并不能解释为什么他会倒掉一杯有毒的拉菲。
相对的,如果林是凶手,那么所有的情况都能得到解释。
一开始,林在两杯拉菲里面都下了毒,目标当然是毒死王。她在另一杯普通红酒里面加了冰块,目的是为了区分毒酒。而后王来到厨房,告诉他不单他要喝酒,许也会喝酒,林脸色不好是因为若她按原计划把两杯毒酒呈上去,那许也会被误杀。于是她选择再去拿一个杯子来装许的酒。这次去的时间长是因为她在思考如何能够只让王一个人中毒,所以想挑选一个略有差异的杯子让自己不至弄错。回来后,她先倒掉了一杯有毒的拉菲,扔掉了杯子,并在新的杯子里盛满酒。而后她自己想喝酒,就喝了加冰块的那杯酒。因为这杯酒原本应该是普通红酒。她准备喝过后洗洗杯子再给夏重新倒一杯。顺便一提,之所以没有只是倒掉毒酒洗洗杯子再给许装酒一方面是因为不确保毒能洗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需要一个能区分的杯子。
所以林中毒其实只是意外,她并不知道宋曾经来过厨房,并且无意间帮她把冰块掉包了。所以她中毒而亡,死的时候还一脸难以置信。

凶手:林瑾。
证据:这个只能想办法在屋里找找毒源。


王杰被杀
王杰在得知他很可能是凶手目标的时候,就开始提心吊胆。处处戒备。但是他还是死了。不过正是由于他处处戒备,所以能接触的毒源十分有限,这也让本案的排查变得简单了很多。
他直接出了两样东西,点果酒和水。
点果酒里肯定没有毒,因为温喝了并没有中毒而死。所以毒下在水里的。
凶手事先准备了有毒的水放在桌上,等王杰咳嗽了就递给他使其中毒。不难发现,王吐了并且咳嗽了其实是递给他水的一个前提,如果不喝酒就不会吐,如果不递给他喝酒他就不会喝酒。所以凶手只能是让他喝酒的温。
因为王对芥末辣椒过敏,所以温只是在点果酒里加了些芥末或是辣椒东西。温喝过酒之后脸红红的,嗓子哑哑的,甚至还流泪,其实就是因为喝了辣椒水的关系。

凶手:温言。
证据:检查一下果子酒就知道了。


王跟秦被杀显然与10年前的案件有关。
林瑾和林一是姐弟关系,自然会为他报仇。
而温言很可能是林一的女朋友。由这句话得出:“记得有一次我走在路上,正好看到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手拉手在我前边走,我看男孩的身形挺像林一,就叫了一声,他回过头来,看到我,像老鼠见到猫一样,拉着那个女孩就跑掉了,你说啊……”

10年前发生了什么?
很明显,林一当时是为了保护小岛,决定去烧开放商的仓库。
在仓库里发现了烧了的书包,而这个在仓库管理员下午检查时还未发现,所以书包只能是后面有人带进来的。但是当天下午李伯曾见到过林一,当时他手里并没有拿什么东西。所以还有人去过仓库,这个人就是书包的主人。书包里有手电筒是为了照明,与烧仓库行动相符。书包里有衣服的话,那能联系到的只能是秦之。因为他非常爱心侦探团的衣服,所以舍不得在烧仓库的时候穿,怕弄坏弄脏,所以装到书包里的。因此当天晚上聚会他并没有穿这件衣服。
另一方面,仓库门没有破坏,是用钥匙打开的。能拿到钥匙的只有王杰,他趁着父亲把钥匙挂到家里的时候偷到的。
所以王杰也是事件参与者。

但是只有林一死了。应该是另外两个人看到汽油着火吓坏了,直接逃离了现场,对被木材压住的林一见死不救。
返回版块
123456
尚未登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学院